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899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垛石镇中学学校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学校定位

规范化教育,质量强校。

学校的理想目标:

科学的管理内涵;

优秀的教师队伍;

文明的学生素养;

鲜明的教学特色;

先进的科研成果;

厚重的学校文化。

二.学校愿景

1.奋斗目标:

科学治校,师资优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创标准化教育质量强校。

2.学校形象:

校风严,学风浓,教风实。

入学低起点,毕业高质量。

3.教师形象:

师德风范:

人格高尚,言传身教,关爱学生,公平坦诚。

学识才智:

学识广博,教艺精湛,善于学习,智慧不衰。

仪表风度:

语言典雅,举止高雅,气质文雅,服饰淡雅。

4.学生形象:

品德素养:

志存高远,明礼诚信,自尊自强,和谐交往。

学业追求:

勤学笃行,拼搏进取,求真求实,发展创新。

形象气质:

朝气蓬勃,仪表整洁,热情大方,乐观向上。

5.员工形象:

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热情服务,优质高效。

三.学校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全面育人。

2、育人目标:

先成人,再成材、后成功。

3、育人氛围:

在姚家中学的校园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学校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5、校训:

求知做人、思而行。

6、校风:

勤奋进取求是创新

7、学风:

勤学善思乐究爱创

8、教风:

爱生乐教勤研善创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规划

垛石镇中学已有近50年办学历史,经历10届校领导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底蕴与办学治学传统。

该三年规划在学校现有基础上,从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学校文化、办学规模及办学条件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案,通过三年努力与实践,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育科研更加深入,学校文化不断发展,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办人民满意的精品学校。

一.奋斗目标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成才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2.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优化生源结构,使学校逐步呈现“精品学校”的势头。

3.进一步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引进激励、竞争机制,从“制度治校”逐步走向“文化治校”,提高学校的合力效应。

4.从多方位培养人才,建设“立体型”骨干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5.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引导、规范、激励全员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积极营造研讨氛围,按照新课改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研讨适合校情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学特色。

6.加强学科建设,三年内打造出在中牟县同类学校中“教师素养、学科能力、教学成绩”,处于领先地位的强势学科和特色团队。

7.加大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把校本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课程和德育活动规范化、系列化,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8.改善办学条件,改造、美化校园,校园网建设达到中牟县同类学校中的较高标准。

二.实施方案

(一)学校管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树立“引领、规范、激励、约束”相结合的正确导向,提高领导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提高执行力,上通下达,政令畅通,促进工作绩效的不断提高。

1.主要措施

(1)依据“勇挑重担,多劳多得,讲究质量,优劳优得”的激励原则,建立健全具有“引领、规范、激励、约束”效应的学校制度,逐步深化“制度治校”。

大力倡导“敬业爱岗、勇挑重担,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忠于职业、追求质量,团结协作、互助互谅”的主人翁精神。

逐步完善富有激励、引导效能的教师、员工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印制《垛石镇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和《垛石镇中学教职工考核办法》,为学校管理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2)畅通民主渠道,密切干群关系,定期召开老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学生、家长恳谈会,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征集意见与建议,共同制定出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

大力弘扬关心集体、热爱学生、以校为家、乐于奉献、积极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之风,使“学校发展人人有责”逐步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全员树立争创意识,发扬“唯先必争、唯旗必夺”的进取精神,形成“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共赢氛围。

(3)逐渐减少专职行管人员比例。

逐步缩小后勤教师人数,精简优化教师队伍。

进一步明确处室职责,制定处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对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和量化考核或测评考核,奖罚分明,强化全员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感、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4)适当合并关系密切的部门,减少中间平行机构。

实行“校长统揽全局,副校长分管负责,处室职能部门具体指导、督促、落实,以年级为实体,以教学班为基层单位”的管理体制。

明确指挥体系,规范领导层级。

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出思路、中层领导出方案并组织落实。

建立必要的例会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横向沟通,秩序井然,政令畅通。

(5)加强中层以上干部的进修、学习与培训,注重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部门专业负责人的素质培训,建立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

(6)加强与各级领导部门、兄弟学校的联系,相互学习,促进了解,增进友谊。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改善生源。

加大与高一级学校的联系,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进一步提高学校在高中的信誉。

2.预期效果

(1)2012.9——2013.9在全校研讨基础上修订出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各项规章制度,印制《垛石镇中学校规》。

全校员工对各项制度的内涵及要求有明确的认识与积极的态度。

学校各项工作,在制度的引领、规范下呈现出科学、有序、高效的发展势头。

(2)2013.9——2014.9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讲团结、比奉献、识大体、顾大局、不怕苦,能战斗的中层以上领导团队。

初步形成一支“教育理念新、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带头作用好”的年级长和教研组长队伍。

各年级组、教研组呈现出关心集体、团结和谐、钻研业务、乐于研讨、同伴互助、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使“按规章制度办事,尽职尽责工作,讲究工作质量”成为绝大多数员工的自觉行动。

(3)2014.9——2015.9学校各方面工作管理有序,高效快捷。

“追求质量、讲究效率;

不断学习、专业成长;

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提高境界、快乐工作”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理念和风尚。

校园呈现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商学校发展大事的研讨氛围,弘扬正气、鞭策落后的制度效应。

使“制度治校”成为一种学校文化,并不断走向“文化治校”。

(二)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培训,建设“立体型”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1)制定《垛石镇中学教师专业成长及发展方向指导意见》和《垛石镇中学名师和教坛新秀评比与管理办法》。

45岁以下教师,每人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专业发展计划”。

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

(2)优化师资结构,更新教育理念,从多方位培养人才。

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并设立研究课题,从“课堂教学能手、竞赛辅导及科技创新辅导主教练、科研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校本课程研究开发骨干教师”六个方面培养骨干人才和名师,建设“立体型”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有计划引进优秀教师、招收优秀大学毕业生。

对于新入校的教师,要给其指定相应层级的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尽快与本校教学氛围与要求融合。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教学不合要求,学生反映不好的教师,学校进行诫勉谈话,提出改进要求,在限期内达不到要求的,待岗处理。

(4)有计划聘请校外专家或本校领导、教师,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组织3-5次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专业成长的集体培训,按照中牟县要求,做好道德课堂的实施培训工作。

促进教师师德品质、理论修养,教育观念、专业素质、学科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优秀中青年教师争取高层次学习、培训机会。

(5)每学期有创意的开展教学活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通过听课、评课,业务学习、技能考核,请专家指导等措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给教学成绩优秀或教学基本功进步大的教师,争取外出比赛、学习的机会。

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凡外出学习人员要写出学习总结,有必要的在一定场合作专题汇报。

(6)45岁以下的教师,倡导有计划读本科、在职研究生,在现有基础上,学校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增。

按照中牟县教育局要求,学校每年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中牟县组织的网上继续教育学习。

学校把教师继续学习的情况纳入常规管理量化考核,使教师的继续学习落到实处。

(7)实施学校“名师工程”,为参加中牟县“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评出“校内名师”和“教坛新秀”。

定期考核,落实“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作用,使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不断进步与提高。

(1)2012.9——2013.9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

45岁以下教师写出自己专业发展规划。

从六个方面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产生学校第一届“校内名师和教坛新秀”。

县级以上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达到3-5人。

学校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过硬的骨干教师。

(2)2013.9——2014.9“学校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取得良好成效,从所培养的六个方面都有3-5人脱颖而出,县级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所增加。

(3)2014.9——2015.9按照中牟县对教师年龄要求,所限年龄内,100%教师达到济阳县计算机等级要求。

济阳县名师及学科带头人较上年有所增加。

具有本科学历教师人数占到学校教师总人数的100%,一支名教师队伍基本形成,教师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争取有5-8名教师在济阳县达到名师及学科带头人标准。

(三)德育工作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突出全员德育,做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把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放在开展德育工作的首位。

在全体教职工中继续提倡五种精神,即“热爱学生,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

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团队精神;

坚持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不甘落后,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并以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小组互评、领导评议等多种渠道,引导教师提高认识,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2)为学生设计一条“先成人、再成材、后成功”的人生道路。

在学生中倡导“做人比学习更重要”的育人理念,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发展特长,人人成材”的育人思想。

进一步研究适合这一阶段需要的教育活动,体现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完整性。

逐渐形成本校的德育工作系统与特色。

教育出的学生具有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文明修养,正确的集体观念,合作的团队意识,优良的文化素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的进取精神,灵活的应变能力。

(3)继续开展“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用理论研究指导具体工作,开创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在原有的“学生综合素质层次教育”评价方案基础上进行改进,同时抓好“学生成长记录”的再实践与再研究。

继续开发新的学生主题调查,强化活动的教育功能,通过系列主题调查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深化“姚家中学学生形象”教育,规范学生言行仪表,提升学生品位素养,展示学生良好形象。

(4)积极开展学生校园社团活动,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出发,结合校本课程,逐步形成1-2个学生社团。

团委要发挥学生会和团组织的作用,继续办好中学生团校,组织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活动,增进学生的过程体验,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人文精神。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尝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排解学生人生困惑,降低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5)继续坚持班级量化管理与评比,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各班开展“创特色”活动。

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竞争意识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和培养,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纪律、仪表、卫生、学习、劳动、出勤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改进学生奖励制度,重视学生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不同层面的进步与成长,增大表彰、奖励面,使更多的同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6)成立家长协会,建立联系机制,共同研究学校发展及教育问题。

每学年举办3-4期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理念和技能的培训,以多种形式办好家长学校。

在适当时机,尝试开设“学校对外开放日”,每学期召开1次家长会,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

2.预期效果

(1)2012.9——2013.9学生的文明素养有进一步提高。

修订、健全学生教育的制度与校规。

深入落实“学校中学生形象标准”,并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学校“心理工作室”开始工作。

家长学校进一步规范。

德育工作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

(2)2013.9——2014.9“学生成长记录”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案”有比较成熟的文本。

并总结出实施的经验与模式。

培养出5位比较出色的中青年班主任。

开展2-3项有创新意义的德育教育活动。

“良好的中学生形象”深入人心,形成氛围。

学校“心理工作室”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

家长学校的管理与工作开展有进一步提高。

全员德育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3)2014.9——2015.9形成合理、科学、符合校情与学情的“德育工作系列活动”,并使其制度化、全员化。

“制度引导、专题教育、人文关怀、自主管理、表扬激励、纪律惩戒”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基本形成。

校园风尚和谐、进取、积极、向上。

全员德育的局面初步形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突破与科研成果。

家长学校开办能够总结出较好的经验做法。

(四)教学工作

加强教育教学和学科竞赛辅导的研究与实践,把课堂教学改革和道德课堂实施作为重点,加强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在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建设与教研组建设,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组织功能。

坚持集体教研和中心发言人制度。

认真研究道德课堂和新课改精神,把研究教材、教法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校领导分别参加教研组活动,促进学校教研活动和质量的不断深入与提高。

学校要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培训,逐步推出一批凝聚力强、工作实效突出的优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树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2)按照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向指导意见”,对教师进行引导与考核,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能力。

按照新课改要求,以重视学生习惯、方法、能力培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方向,深入开展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研讨,使“重视学生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民主、互动渗透课堂”成为“教风”的一个组成部分。

逐渐构建“严谨善导,教学相长,关怀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勤思乐学,教师独具风格”的新型课堂文化,学有争取1-2个教研组或备课组在教学模式研讨方面总结出比较成熟的经验。

(3)注重学生学习实效,遵循教育规律和我校实际现状,科学分配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精神状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将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法引入课堂,把集中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制定约束、检查、激励制度,进一步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坚持教学质量“五级分析制”(学生、教师、班主任、教研组、教导处)规范五级分析的工作标准和流程。

通过质量分析带动教师研究教学规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解决问题。

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重视学习困难生的转化,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争取中招各项上线学生的百分比逐年增加,连续获得中牟县中招教学质量奖。

(5)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注重检查与落实。

规范、健全各类档案,特别要建立好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6)继续发扬学校兴趣小组的优势,确立辅导员,逐步建立团结、精干的教师团队。

体育、物理、化学、数学、音乐、美术争取每年在济阳县获奖,争取保持在济阳县乡镇学校中处于前列地位。

(7)加强学科特色建设。

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争取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

每年对各教研组特色教学做出相应的考评。

对于突出学科,通过校园宣传手段加强宣传。

(8)进一步优化体音美教学,争取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发扬学校长期坚持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田径训练优势,促进学校体育教学。

通过加强音乐欣赏课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及鉴赏品味,开展多种文艺活动,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2012.9——2013.9校本教研从制度到实施趋于规范,不断深入。

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讨,教师教育理念有较大提高。

新课程道德课堂实施得到良好的培训。

“三维教学目标”意识有较大加强,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集体研讨、精讲精练、有的放矢、讲究方法、重视能力”等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有比较明显体现,有1/4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比较突出的示范价值。

(2)2013.9——2014.9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培训,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符合新课程要求,教改意识较强。

(3)2014.9——2015.9全体教师对于新课程道德课堂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重视学生感受,关注学生成长过程。

重视教学方法与学情的研究,关注教学效果”蔚然成风。

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精神。

(五)教育科研

将“科研兴教”作为治校方略,深入、务实开展校本教研,建构“全员科研”的群体效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1)每学期教研组、备课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

每周检查落实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教研情况。

领导每周深入参加小组教研。

2.各教研组、备课组有常规教学问题专题研讨。

备课组每半月一次专题研讨,教研组每月一次专题研讨,学校布置专题研讨题目,活动时,大家发言,领导分别参加活动。

每月教研组将本组及备课组的专题研讨情况汇报表,交教务处存档。

3.成立一批学校课题小组,开展同伴互助,以问题为课题,以实践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检查、指导、布置工作。

每学期每位教师交论文或课题报告一份。

结合师资培训,每学期组织1-2次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报告,提高教师的认识与能力。

每学期组织“教育教学论坛”,给教师创造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相互学习的机会。

4.根据学校情况,每学年制定1个重点研究课题,要在济阳县教育科研部门立项,引导全校科研方向。

(5)每学期认真组织10-15节高质量的教学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和45节左右推门课,开展课例研究,组织大家民主评议,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专家到场,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现场研讨、点评。

组织考试分析研究和教学反思叙事研究等。

(1)2012.9——2013.9培养1-2名组织协调能力及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课题组长。

全校初步形成大家积极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2)2013.9——2014.9培养一批科研积极分子和骨干教师,有更多的课题在各级科研单位立项获奖,有更多的科研报告和论文在各级获高层次奖。

(3)2013.1——2013.12学校教育科研的群体效应基本形成,教师的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教学中显现出效能。

(六)校本课程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学校课程文化,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育人目标。

(1)根据新课改精神,本着校本课程突出对国家课程的互补作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开发原则,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开展系列人文讲座;

以培养学生审美及艺术修养为目的,开设系列艺术课程;

以培养学生特长为目的,开设体育、美术、音乐专业训练课;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继续开设校园主题调查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活动综合实践课、社团活动;

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开设公民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人生规划、法律常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等课程。

(2)扩大对外联系,争取社会支持,建立1-2个社区活动基地,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社区活动,参加1-2次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翔实的过程材料。

(3)把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开展社会实践。

(4)由校团委学生干部组织全体学生爱校学雷锋活动,学生会组织班级进行“勤俭节约献爱心”活动,每学年开展1-2项有创意的“弘扬校园正气”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学生体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5)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争取每年有1-2个项目在济阳县获奖。

(6)要求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每人承担一门校本课程(兴趣小组辅导列为校本课程),提倡老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校园讲座中发挥自己的才智与作用,老中青教师共同关注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发展。

学校将教师承担校本课程工作与教学过程考核挂钩。

每半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会议,检查、落实、部署、研究有关工作。

每学期组织一次校本课程展示活动,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成果。

(8)对学校研究、开发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材,编写出富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的校本教材2-3种。

(1)2012.9——2013.9开设学校课程,培养2-3位学校课程开发的骨干教师。

尝试并总结学生兴趣小组的管理模式。

总结“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模式与经验做法,建立1-2个学校社会实践基地。

(2)2013.9——2014.9进一步修订学校课程教案,提高校本课程质量,培养3-4名有较强能力的学校课程任课教师。

初步总结出学生兴趣小组的科学管理办法。

由比较完善的教师管理、评价方案及学生“学校课程学分制”管理办法。

有3-5门学校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研究性学习”课程由比较成熟的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成效。

(3)2014.9——2015.9有比较完善的“学校课程”开设管理方案,相关制度科学完善。

有5-8门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逐渐成为精品课程,并将其编辑成册。

培养出2-3位校本课程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