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8866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杨浦区高三上期终练习试题生物Word文档格式.docx

C、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8.以下为洋葱根不同部位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的是

9.以下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

B、DNA与R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表达的遗传信息不同,与DNA分子的多样性有关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由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运送到全身组织

1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

那么以下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11.假如某段RNA含碱基A10%、C20%、G40%,通过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T的比例为

A、10%B、20%C、25%D、40%

12.以下可以分别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是

①蔗糖溶液中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液泡变小,清水中液泡变大

②蔗糖溶液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变小,清水中液泡变大

③清水中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液泡变大,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

④清水中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泡变大,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

A.①②B.③④C.①D.②

13.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苏丹III染液染色观察花生仁切片脂肪油脂,需保持细胞处于活体状态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需保持细胞处于活体状态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需保持细胞处于活体状态

D、观察小麦幼根细胞分化现象,需保持细胞处于活体状态

14.以下哪些过程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⑤⑥

15.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棕色、白色各50%,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白色鸟、褐色鸟和棕色鸟,其中褐色鸟所占比例约为

A、1/4B、1/3C、1/2D、3/4

16.下表是几种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可促进DNA螺旋化〕

红霉素

能与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A、青霉素抑制细菌的过程①和③

B、环丙沙星和利福平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②

C、红霉素抑制细菌的过程②

D、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17.以下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直接杀灭抗原

B、机体受抗原刺激后,致敏T淋巴细胞不直接参与攻击抗原细胞

C、B淋巴细胞能分化产生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记忆细胞

D、二次免疫反应是记忆细胞快速分裂增殖并产生抗体

18.以下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变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三种营养物质都可经过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供能

B、糖类、脂肪可以转变为各种蛋白质,蛋白质也可转变为各种糖类、脂肪

C、二碳化合物是三者在体内相互转变的枢纽物质

D、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

19.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成分

NaNO3

K2HPO4

KCl

FeSO4

(CH2O)

MgSO4·

7H2O

H2O

含量

3g

1g

0.5g

0.01g

20g

1000

mL

0.1万单位

A、按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按用途属于通用培养基

B、按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按用途属于选择培养基

C、按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

D、按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20.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①⑤C、③④D、②⑤

21.图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

图乙表示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琼脂块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如果图甲中b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那么X的浓度为

A、0<

X<

mB、m<

n

C、n<

iD、i<

g

22.在调节内环境稳态中,下丘脑有重要的作用,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尿量减少

C、假设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

D、下丘脑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23.以下关于血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收缩压、舒张压是心室收缩、舒张时测得的动脉压力

B、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C、正常人血压在一天中稳定不变

D、血压值与动脉血管的弹性、血液量有关

24.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基因,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X、Y、Z中,含3个染色体组的是

A、XB、X、YC、ZD、X、Y、Z

25.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以下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①假设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②假设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③假设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④假设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有2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6.脂蛋白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四种,下表是四种脂蛋白的部分理化性质,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类型

密度

颗粒

大小

化学组成〔%〕

蛋白质

甘油三酯

胆固醇

磷脂

乳糜微粒

<

0.96

80-500

0.8-2.5

80-95

2-7

6-9

极低密度脂蛋白

0.96-1.006

25-80

5-10

50-70

10-15

低密度脂蛋白

1.006-1.063

20-25

25

10

45

20

高密度脂蛋白

1.063-1.20

5-30

45-50

5

30

A、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转运甘油三酯

B、乳糜微粒在小肠中合成,主要转运外源性〔食物〕脂肪

C、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主要转运胆固醇

D、磷脂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运

27.以下关于体温调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人体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和内脏的活动

C、寒冷刺激,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以抗寒

D、肾上腺素以物理方式调节体温

28.

下图一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曲线,测定时间内仅进食了早餐;

图二为人体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的转换简图。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A点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过程b、d加快

B、B点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过程c加快

C、C点时,有可能胰高血糖素促进氨基酸、脂肪转变为葡萄糖

D、物质X是甘油,物质Y是[H]

29.下图是萝卜培育过程示意图,有关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上图描述的是萝卜组织培养的过程

B、培育过程需消毒萝卜切片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B、C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值相同,其与A不同

D、A、B、C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值均不相同

30.灰身长翅AB//ab果蝇,其100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假设有20个卵原细胞出现了交叉互换,那么形成AB、Ab、aB、ab配子的数量之比是

A.45:

5:

45B.45:

45:

C.40:

10:

40D.30:

30:

20: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第1-6页)和第二卷〔第7-13页〕两部分。

第二卷〔共90分〕

1.答第二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第二卷从第31题到第71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一〕〔11分〕下图一为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二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31.图二A~F对应图一中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决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的物质来自________,其过程称为________,接着细胞器①完成的合成过程称为_________。

33.从蛋白质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来看,细胞内的________膜、________膜、________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细胞内的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34.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时,细胞的寿命较短。

如人的红细胞。

请分析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精子的细胞质含量少,其寿命也较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进行生命活动以及与其他细胞或外界联系,表现出各种生命现象,其具备的最基本要素可以归纳为〔请据上述信息分析〕:

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具有质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

〔二〕〔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某植物光合强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假设实验期间均处于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36.实验一: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时,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NaHCO3/NaOH溶液〕。

将装置置于_____________条件下。

1小时后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取移动刻度为2cm。

37.实验二: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时,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NaHCO3/NaOH溶液〕。

1小时后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移动刻度为10cm。

38.根据上述实验。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O2增加或减少1g,且昼夜温度控制相等,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___g/小时;

给予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那么24小时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_____g。

39.实验三:

假如实验装置移到不够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增加一对照装置,玻璃钟罩内植物以已死亡植物代替,实验装置中另放入一只昆虫,其他均与原装置相同。

在光照下1小时,读取对照装置红墨水滴左移0.5cm,实验装置红墨水滴右移0.4cm。

光照24小时后,玻璃钟罩内昆虫仍然成活还是死亡?

_________,请用数据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9分〕假设某地区〔I〕发生了新传染病〔X病〕。

一个月内,病例数与易感人群个体数变化曲线如图。

40.最初出现感染者时,为什么易感人群个体数最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曲线0~a病例数增加缓慢,而a~c病例数快速增加,可能原因是,最初患者数量少,传染点少。

随着感染人数增加,接触人多,多点同时传播,疾病有流行的可能性。

阻止病例数快速增长的措施,如:

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42.a~c段病例个体数上升,a'

~c'

易感人群个体数下降;

而曲线c~d病例个体数下降,c'

~d'

易感人群个体数也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比较曲线b、d点,易暴发该传染病流行的是______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假如要保护I地区的相邻地区〔II〕人群,阻止II地区流行X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后,接种者具有了___________性免疫力,不再属于易感人群,其体液免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请分析说明疫苗接种率与易感人群数量、疾病流行的可能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检测患者体内病原体,取样时间在感染初期时较易获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9分〕以下是关于神经系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和调节的问题,请回答:

47.当某动物看到危险时立即逃跑,此过程首先是它的视细胞进行信号转换,即将________________,传导到视中枢产生视觉,获取外界信息。

48.图一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的〔〕点,其电位是_______毫伏。

C点电位的大小主要与细胞外液中的_______浓度有关。

49.在动物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

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图二a所示〕。

假设在a图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那么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A、B、C中〕依次为C→___________。

这个过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膜上连续传导下去,一般不易出现阻断,这与膜内外液体的___________性有关。

50.某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离获取两个蛙的心脏〔图三〕:

第一个蛙心带有完整神经,第二个蛙心手术剔除全部神经。

两个蛙心均装上内含“任氏液”的插管。

持续刺激第一个蛙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发现心跳加速;

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并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蛙心脏内,发现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

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组织液,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

根据该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断是:

〔五〕〔9分〕某植物是二倍体〔2N=24〕。

该植物有三体植物,其第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个体多了一条。

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1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3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地配对联会,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组成二价体的2条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个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

如图表示该植物的6、7、8号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51.该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只考虑6号、7号染色体,那么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有丝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概率很低,假如该植物某部位体细胞有丝分裂中,基因E、e与D、d之间发生了交换,那么如图基因型细胞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

子代体细胞与亲细胞不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53.假如7号染色体一B基因突变为b基因,只考虑7、8号染色体,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时,基因E、e与D、d之间发生了交换,那么其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基因型为BEd的精细胞有4%,那么交换率为__________。

〔六〕〔12分〕普通烟草转入抗盐基因培育抗盐烟草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含抗盐基因的DNA和质粒上均有salⅠ、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质粒上另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请回答以下问题:

54.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进行切割,以保证它们定向连接。

限制酶切断的是DNA分子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键,具体说就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键。

55.如果目的基因直接注入烟草细胞,一般会被烟草细胞____________。

质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6.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与质粒由____________酶连接成重组质粒。

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菌,应在其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7.烟草细胞经_______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一组在培养基中加30%的蔗糖,另一组不加蔗糖,接种后,每组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光下和黑暗中培养。

1个月后,观察其生长、分化情况,结果见下表:

培养条件

加蔗糖

不加蔗糖

光照

正常生长,分化

不生长,死亡

黑暗

只生长,不分化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从个体水平鉴定抗盐转基因烟草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七〕(11分)下图表示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

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字母〕:

59.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完成Ⅱ过程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

60.翻译为酪氨酸的遗传密码在()链上。

61.下表中提供了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上图中d链发生了突变,X可能性较小的是下表中的哪种氨基酸: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位核苷酸

第二位核苷酸

第三位核苷酸

U

C

A

G

UUU

苯丙氨酸

UCU

丝氨酸

UAU

酪氨酸

UGU

半胱氨酸

UUC

UCC

UAC

UGC

UUA

亮氨酸

UCA

UAA

终止码

UGA

UUG

UCG

UAG

UGG

色氨酸

62.假设图中X是苯丙氨酸,那么d链不同于a链上的那个核苷酸名称是__________。

63.从表中可以看出一种氨基酸可以由_____种密码子决定,这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实质上是__________的调节,这个调节主要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据上述信息分析〕。

〔八〕〔10分〕下图是部分神经激素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65.下丘脑内有的神经元能合成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一般经__________〔树突/细胞体/轴突〕等结构输送到垂体。

66.图中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均有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

激素A幼时分泌异常导致巨人症与疾病Y,甲状腺激素幼时分泌不足导致疾病X,那么A为_________激素,X、Y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

67.从甲状腺激素异常导致的疾病X的特点来看,其功能〔a〕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从激素A异常导致的疾病Y的特点来看,其功能〔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68.图中神经控制激素调节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神经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恒定的,请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除图中显示的由下丘脑、垂体释放激素促进其分泌外,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该激素的分泌量。

〔九〕〔9分〕ABO血型抗原〔A抗原、B抗原〕的形成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IA、IB基因的表达需要H基因的存在,在没有H基因只有h基因存在的情况下,IA、IB不能形成A、B抗原而表现为O型血。

ii基因型不论H基因还是h基因存在,均表现为O型血。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下图为某家庭ABO血型遗传系谱图。

70.如果1、2号基因组合的后代中O型血的概率是5/8,那么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号个体基因型组合的夫妇的后代中,理论上四种血型的概率之比是AB:

A:

B:

O=_____________________。

71.5、6号个体后代的血型理论上不可能出现AB、O型血,那么5、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浦区2017学年度高三学科测试

生物参考答案1112

一、选择题〔共60分〕

12345678910

BCDDBCAACB

11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