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8593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望谟县党史宣传专栏Word文档格式.docx

6月,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和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由广西天鹅县林佑屯迁至蔗香镇板陈,望谟成为了黔桂边革命活动的中心,成为了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此,中共黔桂边委和所属部队在望谟县境开展长达八年之久的革命活动。

1935年,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佯攻贵阳之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所在的中央军委纵队和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于4月16日——19日过境望谟,经过几次战斗和宣传,深深地影响了望谟西北角的劳苦大众,启发了熊亮臣等人,最终使他们成立农民自卫团,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斗争。

望谟建县之后,随着牙永平、王海平先后牺牲,中共黔桂边特委(原黔桂边委)和卡法连队转移到广西继续革命活动。

而黄唤民、黄牧民等共产党员打入望谟国民党政权内部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949年12月19日,兴仁地区国民党当局接受和平解放,但沙盈璜等接受和平解放的原国民党要员勾结土匪,玩两面派手法,使望谟和平解放中途夭折。

根据贵州省军区于1951年5月7日发出了“合围册亨、望谟叛匪”的指示,兴仁军分区开展了“册望合围”这一贵州剿匪的最后一役,于5月14日解放了望谟,成立了县人民政府。

中央红军过境望谟及中共黔桂边委革命活动示意图

红军长征过境望谟路线图

第二版:

中共黔桂边委革命活动(之一)

1、红八军第一纵队在蔗香修整

1930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左江上游重镇龙州领导武装起义,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成立。

龙州起义使广西国民党当局十分恐慌,急调重兵袭击,红八军军部和第二纵队因寡不敌众紧急撤离龙州。

在靖西县执行任务的第一纵队突然与军部失去联系,准备回救龙州,途中得知龙州失守,军部去向不明;

部队在纵队长何家荣(何志坚)、参谋长兼党委负责人袁振武(袁也烈)率领下,历经数十天,转战滇黔桂边几千里,于5月初到达黔桂边,得到者香板陈王海平的支持,以王海平贵州西路纵队第四大队的名义作掩护,在蔗香休整了5个多月,王海平按士兵每日二角、军官每日四角的伙食标准资助纵队官兵。

在蔗香休整期间,纵队领导号召党员、战士参加当地农民生产劳动,关心群众生活,军民关系融洽,深受群众爱戴。

在军民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以“识字班”的名义成立了30多人参加的农民协会。

广西军阀一直妄图消灭红八军一纵队,6月下旬,在侦知纵队在王海平处休整后,派广西督察局两百余军人穿着便装抵近南盘江侦查搜剿一纵。

一天傍晚,督查军化装成商队,分乘几艘木船进入双江口,王海平探知后与纵队领导商量,埋下伏兵,当晚将督查军一网打尽,活捉督查军头子陈伯先,次日在蔗香场坝斩首示众。

7月,黔军犹国才部师长杨云亮哗变,从安顺退到贞丰,犹国才为消灭杨云亮,率部追击,并命王海平协同堵击。

杨云亮亦写信给王海平,要求合力攻击犹国才。

王左右为难,一纵领导经过认真研究,建议王海平出兵贞丰,用意是若杨云亮攻下安顺,则王海平部趁机进控贞丰;

若杨云亮败则收拾其残部扩充力量。

何家荣、袁振武表示一纵愿作前锋,王海平欣然接受这一建议。

一纵进兵抵贞丰白层时,杨云亮师部被犹国才突然袭击,杨云亮就被捉,该部不战而溃。

一纵当即收缴溃退到白层河的杨云亮残部枪支弹药。

为防犹国才借追击杨云亮之机向王海平部进攻,何家荣写信告知犹国才:

“我部奉王海平司令的命令堵击杨云亮,今已完成任务”。

次日,王海平率部到白层,一纵将缴获的枪支送交王海平。

王海平对此次白层凯旋非常高兴,专门设宴犒劳纵队官兵,并出资为纵队官兵每人缝制了一套土布衣服和床单。

10月19日,红一纵渡过红水河,历经几天跋涉,于23日在乐业县上岗村金子岩与红七军一支部队会师,向河池进发。

11月,纵队在河池编入红七军,奔赴江西根据地。

何家荣(何志坚)照片袁振武(袁也烈)照片

红八军第一纵队休整地——蔗香镇蔗香村(淹没前村景)

2、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

1932年10月,敌人重兵“围剿”中共黔桂边委驻地广西天鹅县林佑屯,边委为开辟新根据地,派出干部到者香板陈作贵州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的统战工作;

在王海平支持下,边委及其领导的武装陆续进入望谟地区,立足板陈和卡法,开辟新区。

中共黔桂边委在贵州境内活动期间,先后建立了中共卡法连队支部,中共丰(贞丰)业(乐业)支部、中共板陈支部和红军黔桂省边独立营、黔桂省边护商大队等地方党组织和军事组织;

支持帮助王海平创办板陈兵工厂、板陈创强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边委根据广西省工委和右江上游中心县委的指示,积极在黔桂边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以创强小学师生为主体,组织抗日宣传队,深受群众拥护。

同时,还以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和王海平部武装为主体,在南、北盘江下游和红水河上游沿岸地区宣传发动组建了一千余人的望谟抗日救国义勇军,黔桂边委住地板陈也成为黔桂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

中共黔桂边委及其武装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41年2月,国民党贵州省政府派重兵“围剿”板陈,中共黔桂边委转移广西。

中共黔桂边委机关遗址(原址被龙滩电站淹没,现为复制建筑)

第三版:

中共黔桂边委革命活动(之二)

1、黔桂省边独立营

1933年2月,中共黔桂边委为发展黔桂边区革命武装力量,通过对贵州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进行统战,将红军右江独立师63团余部与王海平下属罗川源部组建红军黔桂省边独立营,为方便活动对外称为王海平部护商独立营。

全营200余人,由罗川源任营长(挂名),原红军63团团长韦国英为副营长,牙永平等人为连长。

营部设在蔗香板陈附近的纳岜寨,由韦国英负责指挥。

独立营是中国共产党在望谟地区最早建立的革命武装,负责护商收税,保护边委干部和红军家属安全,农忙季节参加当地群众劳动生产,还进行剿匪安民活动。

1936年9月,独立营被编入右江上游赤色游击队第一联队第一大队,牙永平任大队长,下辖三个中队:

第一中队驻卡法,牙永平兼任中队长;

第二中队驻纳岜,韦国英任中队长;

第三中队驻广西乐业县雅长,岑永发兼任中队长。

1937年,根据右江上游革命委员会第1号通告,该部又奉命改为右江上游抗日义勇军第一联队第一大队,建制和领导成员不变。

1940年秋至1941年初,由于牙永平牺牲和中共黔桂边委驻地板陈被敌围剿,该部解体。

红军黔桂省边独立营营部住地——纳岜寨(淹没前寨景)

2、、板陈兵工厂

1936年6月,王海平二弟王治平到百色经商,认识“商人”王为平,话语投机而成为知已,并邀王为平到板陈家中作客。

王为平是参加过广州起义的革命者,当他了解到王海平所部支持红军而枪支弹药全靠向外购买时,主动提出在板陈创办兵工厂制造枪弹,就地解决武器弹药的建议。

王海平征得中共黔桂边委领导的同意和协助,出资建立兵工厂,厂址设于距其家二三百米的田坝中。

边委为王海平聘请来原红七军兵工厂留在广西地区的技师和工人。

兵工厂所用钢材、机器、设备和物资,均由王为平协助王治平到百色、南宁等地购置,秘密运至板陈;

火药采用土法制造。

第一批枪弹制造出来后,黔桂边委和王海平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王海平将这种枪支命名为“板陈式”,俗称“板造”。

板陈兵工厂日产步枪5-10支,还制造子弹和菠萝弹。

该兵工厂在纳岜、纳牙、交幕、岜赖、卡法等地设立分厂。

1938年4月,兵工厂被贵州省政府当局勒令停办。

板陈兵工厂纳岜分厂原址

 

板陈兵工厂当年使用的工具及生产的菠萝弹、刺刀等武器

第四版:

中共黔桂边委革命活动(之三)

1、板陈创强小学

20世纪30年代早期,望谟地区教育落后,有文化知识者甚少。

中共黔桂边委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状况,也为使边委干部有合法身份开展革命活动,动员王海平出资,在板陈创办一所初级小学,名为“创强小学”。

创强小学于1936年9月开学,校舍距王海平家数十米,杉木结构,土围墙,茅草屋。

内有简单的课桌、长条凳。

校长由王海平的族叔王由森担任。

边委先后派何曼生、李元谋、黄家福、韦敬礼等同志到学校任教。

创强小学深受群众欢迎,桑郎、岜赖、乐康、蔗香、乐旺、乐元及册亨、乐业等地的部分青少年也到该校读书,学生最多达200余人。

学校开设有国语、算术、珠算、公民、音乐和体育。

创强小学培养学生的自立和自主精神;

利用公民课,结合抗日时局进行爱国教育;

以学生自治会骨干为主,组织了一支30人的抗日救国宣传队到蔗香和附近村寨及望谟宣传抗日救国,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觉悟的学生。

1941年,国民党围剿板陈,创强小学被拆毁。

解放后,重新建立板陈小学。

淹没前的板陈小学

2、王海平烈士

王海平(1889——1941),原名王周道,布依族,今望谟县蔗香镇板陈村人。

1904年考取贞丰州武生,历任贞丰县下江水上警察队长、黔桂边区清红两江独立保商营长、贵州西路纵队司令、望谟县抗日救国义勇军司令。

1930年5—10月,王海平以收编名义接受红八军第一纵队何家荣部在蔗香修整,并给予经费资助。

1933年至1941年间,经中共黔桂边委书记黄举平统战争取,王海平容纳红七军右江独立师余部在板陈周边活动。

牙永平连队屯兵卡法后,王海平将渡邑渡口护商费、附近场坝税捐及交龙一带田税交卡法连征收使用,并每个月向卡法连队提供法币250元作为军饷;

接纳右江独立师63团团长韦国英及黔桂边委部分成员到板城,组建护商独立营,委任韦国英为独立营副营长,后又韦运祥为护商大队长。

在王海平的掩护下,黔桂边委积极开展地下活动,为赵世同等80余名党员和干部在板陈建立第二届中共黔桂边委提供帮助。

积极接纳黔桂边委的意见,创建了实际由我党控制的板陈兵工厂、创强小学。

1937年冬起,出任由牙永平连队、韦国英独立营为主体组成的抗日救国义勇军司令,开展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政治宣传和军事训练。

王海平因支持、掩护黔桂边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1941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诱捕,当月28日以“通共容共,私造枪弹、图谋反叛”罪名杀害于贵阳。

1992年6月1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王海平为革命烈士。

王海平烈士画像

第五版:

中共黔桂边委革命活动(之四)

1、卡法连队

卡法连队的前身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二十一师(后改为独立第三师,也称右江独立师)六十三团一营一连,连长牙永平。

1932年,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被敌重兵围剿,右江党委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韦拔群、陈洪涛两位同志先后壮烈牺牲,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黔桂边委将在战斗中打散的边委所属人员及红军六十三团余部战士集中起来,向黔桂边区作战略转移。

1933年初,中共黔桂边委通过争取得到贵州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的支持。

同年3月,牙永平率该连60余名红军战士进驻纳夜西南角的卡法寨屯兵,开辟革命根据地。

人们习惯以地名冠之,称其为卡法连队。

卡法连队在望谟境内期间,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1933年4月,牙永平主持召开党员会议,组建黔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卡法支部,牙永平任支部书记。

此后,连队以垦荒种地、发展生产、积蓄壮大力量、团结各族上层人士和剿匪为革命活动的重点,不断加强军事训练和革命思想教育,使连队始终保持很强的战斗力和强烈的革命热情。

抗战爆发后,卡法连队在右江上游革命委员会和中共黔桂边委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支抗日救亡宣传队,深入大小麻山及罗甸、紫云、镇宁、关岭、贞丰等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各地民族首领纷纷响应,先后建立了十多支抗日小分队和抗日救国会。

为了解决武器装备问题,连队在距卡法寨约一公里的葫芦湾创办一个小型兵工厂。

1939年11月广西南宁被日军占领,更激起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情绪。

1940年春末,牙永平率连队开赴广西抗日,但未到达抗日前线,就遭到桂军和当地民团的阻击、围剿,卡法连队在广西前后转战半年,损失过半。

在10月初,仅剩60余人突围回到卡法。

连队虽遭重大损失,但抗日初衷不改。

10月下旬,国民党望谟县当局利用牙永平抗日迫切的心理,以“商讨国共合作抗日事宜”为名,诱骗牙永平进望谟县城。

牙永平不知是计,于10月27日仅率10名战士随行。

28日,牙永平和战士们遭望谟国民党当局逮捕,并于当日被杀害,同行10名战士有9名同时遇难,仅一人逃回卡法报信。

为避敌追剿,卡法连队所余50多人,在副连长牙秀峰的率领下,转移广西,后分散活动。

为纪念红军卡法连队,2005年,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原址修建“红七军黔桂边委卡法连队支部旧址”纪念馆,作为本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7年被黔西南州列为水墨金州十八景之一;

2009年5月,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命名为黔西南州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卡法连队旧址新建卡法连队纪念馆

2、牙永平烈士

牙永平,男,1909年11月生,广西天峨县林佑屯人。

从小受革命薰陶,1926年17岁时成为板么少先队队长,跟随其伯父率领50多人枪参加农民运动。

1928年任东兰农军流动排排长。

1929年百色起义后,任红七军第3纵队第4大队副连长。

1930年5月,率一排战士从东兰护送邓小平到河池,途中与敌遭遇,战斗中敌弹洞穿腹部,完成护送任务后在茶油堡养伤,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红七军21师63团特务营3连连长、红军右江独立师63团1营1连连长、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民运委员和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

1933年3月,率60余名红军战士转移到卡法村开辟新区;

同年4月,在卡法建立黔西南地区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卡法支部,任支部书记。

在1933年至1940年,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1940年7月被国民党望谟县当局以“商讨国共合作抗日事宜”为由诱骗逮捕杀害,时年31岁。

牙永平烈士画像牙永平烈士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