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8525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备课文档格式.docx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原: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原8条,现6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三、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

三年级学生进入了一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为了完成课标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同时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本册教科书在继承了第一学段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与拓展。

1、识字、写字方面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以及他们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识字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用熟字代生字的现象日趋严重。

2、阅读方面

有一小部学生已形成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3、口语交际教学

这学期要努力提高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口语交际情境。

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

4、习作教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深刻体会到,想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就得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发现学生当中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他们的写作能力比那些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明显好一些。

本学期要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

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自觉阅读.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 

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 

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

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

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

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

可贵的亲情,友情;

神奇的科技世界;

国际理解和友好;

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

语文园地"

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 

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六、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

如说一段话的意思。

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保持教学成绩稳中有升。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主题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

《燕子》描绘了春暖花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时的情景;

《古诗两首》描写并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荷花》一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珍珠泉》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组织材料。

我们还会发现,与前两年春季的第一单元相比,这一单元不再局限于讲春天,它的视野扩大了,是围绕着大自然的景物安排的,春天,也是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发现的。

它所传达出的人文信息也更贴近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在从整体上去看去整合这一单元时,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学会欣赏身边的景物,学会去探究,去发现春天的来临。

还要学会用笔去记录、去感悟自己对家乡景物,对春天的理解。

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本组的生字新词,积累数量词、反义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嘉兴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从课文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大自然的语句,感悟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单元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本单元教学可综合“单篇深入课、拓展实践课、单元综合课”等课型进行。

《燕子》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燕子的可爱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是要体会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生动、有序表达的方法。

《荷花》主要按“闻到清香、看荷花、我的联想”的顺序来叙述,教学重点之一是要在感受荷花美丽姿态的同时,体会作者丰富的联想和对大自然美的领悟。

《荷花》这两首诗教学的重点一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

这一单元的学习要在对诗文中自然景物丰富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欣赏作者富有个性的文字的同时,感受其对美是如何“智性表达”的,追索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对自然之景怀有审美情致,并能够将这种美的体验通过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1.走进生活。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4.初读感知。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指名读、同桌检查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悟读思考,做到文通字顺,读得正确、流利。

5.精读品析。

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了解课文的观察方法及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6.延伸拓展。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句段。

七、课时安排

1.《燕子》………………………………………………3课时

2.《古诗两首》……………………………………………3课时

3.《荷花》…………………………………………………3课时

4.*《珍珠泉》……………………………………………………2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八、单元考点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2、形近字组词。

3、近义词和反义词。

4、多音字组词。

(二)阅读

选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

(三)习作

结合口语交际,写一处家乡的景物。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主题

爱护周围环境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含义深刻的话语,使人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着重从各方面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环保知识,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对卫生环境似乎毫不关心,甚至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们要向他们进行教育: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人和动,植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保护她。

节约用水,减少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

让他们开展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1)学会的40个生字,正确读写57个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翠鸟》中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1).本组教材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我们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2.)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感受人们对鸟类、树木的爱护;

领会爱护树、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1.自主识字,灵活运用要求会认的字:

首先要加强预习,独立识字。

2、是加强检查,合作识记。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检查;

对容易混淆的字进行必要的辨析;

难字做必要的提醒;

读音做必要的矫正;

对优美的词语或成语进行仿写。

3、引导学生阅读导读内容,针对“人们对待动植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本组的四篇文章,说说每篇文章都写了什么事,是从什么角度写的,从而对本组教材有整体的了解。

4、在读本组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品读体会、对比感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达到读思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后也要安排一些拓展性习题,让学生完成。

七、课时安排

5、《翠鸟》2课时

6、《燕子专列》3课时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8、*《路旁的橡树》2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一、二单元易读错、混读的字)

2、看拼音写词语。

(本单元重点词语)

3、多音字组词。

(主要是一二单元出现的)

4、写反义词。

(重点是一二单元的)

5、按要求改写句子。

6、补充名句(日积月累)

选一篇描写植物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

可以选取《翠鸟》或《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片段,也可以选择其它相关内容。

写一写植物或写一篇保护环境的作文。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1、单元主题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2、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

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类似的主题前面几册教材已有编排,要注意前后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3、学情分析

本组的课文虽然故事性情,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比较少,阅读理解能力好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对这种哲理性强的文章理解起来有难度。

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课文本身的故事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动性,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多交流、多读多想,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击出智慧的火花。

4、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正确读写3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画杨桃》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体会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4、抓住自己的特点,向别人介绍自己。

要求表达清楚。

5、写一些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哲理。

2、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走进文本,感悟道理,突破重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5、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2、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

3、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

4、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

5、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或者在你身边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吗?

3、深入挖掘教材,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

你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些什么?

9、《寓言两则》3课时

10、《惊弓之鸟》3课时

11、《画杨桃》3课时

12、*《想别人没想到的》2课时

语文园地三5课时

8、单元考点

2、比一比,再组词。

3、补充成语。

4、照样子,改写句子。

5、填写成语故事中的相关知识。

6、补充名言警句(日积月累)。

(二)阅读

可以选一篇蕴含一定道理的短文进行阅读分析。

(三)习作

写一个身边最熟悉的人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本单元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主题编排,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能让人获得和时间赛跑就会获得成功的启示;

《检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尊重、相互关怀的价值观;

《争吵》让人认识到知错就改、宽容待人的好品质;

略读课文《绝招》让人懂得勤学苦练方能练成绝招的道理。

这些课文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写照,能引起孩子们感情的共鸣,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便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阅读方法。

《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习作和交流的快乐。

本组课文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缩影,这一个个故事都是学生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虽然难度不大,但在这些课文中包含了不少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年级的学生要领悟这些句子的内涵、感悟背后的道理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这一点上,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多读、多想、多讨论,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