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教案Word格式.docx
《柳永《雨霖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雨霖铃》教案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齐读(正音,噎、霭、那)——单读(体会)——师读(示范)——生品读
四、整体感知,设疑启发
1.“好诗一半画”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品诗构画,发挥想象,本词能构几幅画?
(提示学生以时间为序)
离别前的饯别——都门帐饮
离别时的难舍——执手相看
离别后的想象——晓风残月(板书二)
2.披文入情,感受诗人情感
凄切、无绪——黯淡、低落
催发、执看——难舍、痛苦
酒醒、分离——凄凉、孤独(板书三)
五、重点探究
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明确: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凄凉、沉寂
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
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
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
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8、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手放在自己手中,相互看着时泪眼婆娑,竟然是被泪水给噎住而说不出话来了!
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
为什么?
“执手”感觉很慎重,很郑重,而“牵手”和“握手”不能充分表达那种凝重感和气氛。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
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
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
9、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
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
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10、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
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预设):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
恋人离开,百无聊赖。
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
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六、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
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请说明理由。
(预设)秋别。
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预设)伤别。
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预设)思念。
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预设)相思。
七、点拨内容,归纳艺术手法
1.串讲拓展
问题探究:
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
分析:
《雨霖铃》抒写的是饯别时黯然、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了“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助。
词的上阕在凄冷环境衬托下,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是对别后思念和凄凉的设想。
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
整首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在情景交融中,意境缠绵,凄凉清丽,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2.师生归纳
情景交融虚实兼济铺叙点染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
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
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
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刘熙载《艺概》中谈到:
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
柳耆卿《雨霖铃》云: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此意乃是以画法论词,从中可看出柳词中有画,反复渲染。
即精雕细刻,又大胆泼墨,前后照应,委婉自如。
不避俚俗:
执手相看泪眼(俚)今宵酒醒何处(俗)
3.师生共同背诵全词。
六:
小结
《忆柳永》中这样写道:
“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
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
什么是经典呢?
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鉴赏文字。
(或:
将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散文。
3.课外拓展
《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
你能从读过的诗词中说出几句吗?
“风萧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间的“壮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间的“慰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间的“酒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间的“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