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8255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世界上的物质是绝对运动的物质

B.世界上的物质是相对静止的物质

C.世界上的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物质

D.辩证法就是又动又不动

8.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

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

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②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③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④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题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情人眼里,总觉得对方是美丽的、优秀的,看不到对方的缺点,或者有缺点也会看成是优点。

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1.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破解和不可窃听,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材料反映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因而可以认识事物本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可以认识事物本质

③对量子物理基本原理的正确反映推动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12.“红灯停,绿灯行”,能不能改成“红灯行,绿灯停”?

“不行”!

专家解释道,从颜色的色谱理论讲,红色的色谱最长,也就是说各种颜色放在同样地方,最远最先看到红色,而且红色透雾性好,因而采用红灯停,绿灯行,可使驾驶员很远就可看见,提前作准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现在的公路和铁路都采用“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法规。

材料说明了()

A.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为规律、自在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C.科学的规则要正确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

D.规律是事物固有的、表面的、长远的、稳定的联系

1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

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

①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精神力量引领前进方向 

③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规律因人而异 ④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14.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的担忧。

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该观点是基于()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②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④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爱因斯坦说:

“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这句话说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16.十九大报告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但归根到底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与时俱进,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旨在通过理论创新,确立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④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切实满足公民各种需求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17.“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两种观点主要回答了()

A.谁是唯物主义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C.谁是唯心主义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

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

广大科技丁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

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

①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

②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

③凸显了意识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④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如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哲学是一座高山,拾阶而上,谛听来自智者的绝音妙语;

俯首凝神,让思接千载,心游八方。

每个足迹都写满了人类探索的经验,每种方法都搭建起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告诉我们()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2016·

山西忻州名校联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2.恩格斯说: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论述的选项是()

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23.“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这表明()

①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自信,坚持创新

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4.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和他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它把现实生活和时代的科学精神所引起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升华为时代的理论思维。

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①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②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③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④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5.在虚高就业率的指引下,国家的就业工作可能会忽略本来最值得关注的就业困难群体,各方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可能会脱离真实情况,沦为摆设。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出台优惠政策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出路

③错误的思想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6.想要拥有优质睡眠,就要懂得如何睡眠,而且应该从中医传统理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睡眠规律。

春夏秋冬各有规律:

春夏应“晚卧早起”;

秋季应“早卧早起”,最好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

正常人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在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增加睡眠时间。

这说明()

A.规律是可以把握和创造的

B.只有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人类活动阻碍着外部世界的发展

D.人可以通过改变规律,使世界按照人类意志发展

27.爱因斯坦说: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使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8.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是因为()

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属于意识

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决定客观事物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人们改造世界起推动作用

29.“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30.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A.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C.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二、主观题(共计40分)

31.甲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

(4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6分)

32.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60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基本国情,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国内的材料、技术和产品,按照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发扬以国为重、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开拓创新,进行系统集成,掌握了型号研制发展的规律和关键技术,迈向航天强国:

这一年,我们挣脱万有引力,探索微重力世界的奇妙现象;

这一年,我们将“绝对安全”变成现实,撒下量子通信的“天网”;

这一年,我们迈出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将中国的实验室送上太空。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0分)

3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而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明确: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站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旗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结合“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是如何体现新时代产生新理论,新理论引导新时代的。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无论物质发展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平都取得了巨大提升和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4项改革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如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政治答案

1.B2.B

3.B【解析】这一观点并不能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A项不选;

未来机器人并不会有意识,未来机器人的意识将取代人的意识的观点否定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项正确;

这一观点并没有承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项不选;

机器人不会有人的意识,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4.C5.A6.B

7.C【解析】据毛泽东的观点可知,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的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物质,C项符合题意;

毛泽东的观点认为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项观点只看到了物质的运动属性,没有看到相对静止的一面,是片面的;

B项观点看到了物质是相对静止的,没有看到其绝对运动的一面,也是片面的;

用辩证法的观点认识物质的运动,既要看到物质运动的一面,也要看到其静止的一面,“又动又不动”的观点是错误的,D项观点错误。

答案选C。

8.B【解析】②选项错误,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从各种特殊性中概括总结出一般规律。

③选项错误,哲学不是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题目中,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说明了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故①④选项入选。

选B。

9.D【解析】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①④适合题意;

②③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10.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是因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选D;

A错误,因为哲学有正误之分,不一定是一门科学;

B错误,因为哲学不一定是“科学”总结;

C不是原因。

11.C【解析】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破解和不可窃听,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②③适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排除①;

④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C【解析】现在的公路和铁路都采用“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法规,说明了一个好的规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的规则要正确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C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如何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A项与题意不符;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存在人为规律,B项说法错误;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联系,D项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C。

13.C【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不同的作家笔下的“四月天”是不同的,通过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②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③选项表述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选C。

14.A【解析】材料观点是基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是对人的智能的延伸,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①②项符合题意;

意识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③项说法错误;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不具备人类的意识,④项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15.D【解析】哲学可以“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③项符合题意;

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强调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④项符合题意;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主要强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没有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项不合题意;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项观点错误。

答案选D。

16.B【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定义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正确;

“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执政,②正确;

党的执政地位早已确立,③不选;

满足公民各种需求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17.D

18.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

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白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①说法错误;

③说法错误,错在“决定”;

19.A【解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了运动是有规律的,故依次论证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②①④③,故本题答案应为A。

2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对哲学的描述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③④适合题意;

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21.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其他哲学派别也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故不选②;

④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不能说它是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①③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A。

22.D【解析】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B、C均是世界物质性的表述;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D是错误的,排除。

23.C【解析】题目中,“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故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说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自信,坚持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故②④选项入选。

①选项与题意不符。

③选项错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24.C

25.B【解析】各方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可能会脱离真实情况,沦为摆设,这充分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但错误的思想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故①③④正确;

②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B。

26.B【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和消灭规律,A“创造规律”、D“改变规律”本身说法错误;

认识、尊重睡眠规律,才能拥有好的睡眠质量,说明要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B正确;

人类的正确的活动会促进外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活动会阻碍外部世界的发展,C说法错误。

27.C

28.D试题分析:

意识从性质上分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影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是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不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故ABC项错误。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人们改造世界起推动作用。

本题选D项。

29.B【解析】“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说明世界不会因你的情绪而改变,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本题选B;

A不选,因为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但是材料强调了世界的客观性;

C强调了思想的重要性,材料强调了世界的客观性;

D与题意无关。

30.A【解析】材料中讽刺了一些人不根据实际情况,而是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去机械的改造世界,这是教条主义的表现,没有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做到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选A。

B错误,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错误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C和D与题意无关。

31.

(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2)①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分)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感觉、意志、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分)③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分)

32.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

②规律是客观的,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做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