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8249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师:

初听歌曲,跟随张雨生原视频演唱此歌,感受音乐情绪。

跟随视频演唱此歌。

大家唱的不错,下面跟随老师一句一句的学唱,注意弱起小节、空拍、前倚音的演唱。

分析歌词,可以分为哪两层意境?

每一段的意境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分析:

第一段从头到“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第二段至结

尾。

第一段段意:

我们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茫然失措。

师播放视频:

生活中很少见到的人。

让学生感悟生活的艰辛,学会感恩生活,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第二段段意:

但我们仍要充满信心,树立目标,坚信自己一定行,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师播放视频:

生活中自强不息的人。

让学生从他们身上学会坚强的面对,乐观的追求梦想。

跟随视频大声演唱,带着感情,唱出你心中的梦想。

三、【巩固新课】

现在我们全班分成男女生两组,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看哪组表现最好!

生:

男女生擂台赛,注意乐句之间衔接要自然连贯,时值准确,感情充沛。

四【拓展课堂】

你心中最成功的人是谁?

你将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财经类的成功人士,腾讯,搜狐的创始人等,引导学生,他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大学。

播放大学照片,引导学生把现阶段的梦想锁定在某大学上。

师:

让我们带着对梦想的追求再一次的演唱此歌。

五、【我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感触?

有何收获?

总结通过学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懂得了不畏挫折,不怕失败,不轻言放弃,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用汗水和毅力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六【作业布置】

课下写一篇日记心得《我的未来不是梦》文体不限。

【教学反思】

本课虽然是一节音乐课,但是堪比一堂语文课,心理辅导课,他除了对电声音乐的了解,对通俗歌曲的学习外,更大的意义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歌以咏志,以歌励志,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一次教育。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大浪》。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知道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

(2)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品的名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倚音与波音、三连音唱法的准确掌握。

2、体验有无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区别。

3、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及情绪。

三、作品介绍: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

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

由《洪湖赤卫队》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

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

描写以乡党支部书记韩英、赤卫队长刘闯为代表的洪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故事。

全剧共分六场:

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

《洪湖水,浪打浪》

(1)戏剧情节简介

剧情: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党支书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

彭霸天大为惊恐,派出密探寻找赤卫队。

刘闯中计,枪打密探,暴露目标。

韩英立即掩护队伍撤退,自己却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后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相互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命他把游击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2)音乐风格简介

音乐主要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洪湖原属该县)、潜江一带的民间素材中,汲取最富生命力的乐汇而创作,不仅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有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

(3)选听唱段简介

《洪湖水,浪打浪》这个唱段是这部歌剧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歌曲。

选自歌剧的第三场”搜湖”。

剧情发展是这样的:

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

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发赞美故乡,憧憬未来的情怀。

这首歌先由韩英独唱,而后是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

这首歌富有浓郁的湖北地方风格。

它的原始素材是湖北民歌《襄河谣》,原民歌是四个乐句的乐段结构,经过曲作者精心构思,变化、发展、引申,谱成了这首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的歌曲。

歌曲的第一段A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

第四乐句(合句)采用戏曲拖腔的手法将乐句扩充为三小节,这样既突破了乐段的方整性,又增强了乐段的收束感。

歌曲的第二段B是对比段,由三个乐句构成,属于非常规乐段。

B与A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节拍、演唱形式、节奏、句式等。

结尾句中使用了第一段的拖腔,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

歌曲的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前两个乐句的旋律仍是完全再现,真正的变化再现是第三、第四个乐句,这里不仅旋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伴有乐句结构的扩展:

由于歌词的内容和句式的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第三乐句扩展为3小节;

第四乐句扩展为6小节。

最后结束句的拖腔仍然回到A段的音调上,体现出了再现的意义。

也表达了歌中主人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

这首歌二、三段的二重唱设计的非常别致,是我国民族歌剧中少有的精品唱段。

这里的对比复调与模仿复调运用自如,两个声部不仅互为补充、水乳交融,而且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演唱起来颇有情趣。

四、教学过程:

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

请坐!

(一)主题歌曲流行唱法导入,引出主题。

(师播放视频片段)

【阶段目标:

直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老师知道现在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喜欢流行歌曲的居多,流行音乐快节奏的旋律及通俗的歌词,朗朗上口。

老师也有几首好听的流行歌想跟大家分享,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首,大家听看看觉得这首流行歌跟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呢?

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

来,一起来听看看。

(播放音乐视频)

这首流行歌跟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呢?

歌曲是什么呢?

不一样。

生1:

洪湖水,浪打浪。

很好,刚刚大家所感受的音乐就是洪湖水,浪打浪的流行唱法。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的另一部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二)走进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过度语:

好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张照片。

(1)、洪湖赤卫队队标、

(2)、洪湖赤卫队首演剧照(3)、洪湖赤卫队男女主角剧照)

1、看完照片,那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

(1)、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

(2)、全剧共分六场:

(3)同样的,我们用电影的简单剧情介绍,来加深大家对于《洪湖赤卫队》剧情的了解。

2、看了《洪湖赤卫队》的主要剧情介绍,大家对《洪湖赤卫队》应该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那,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洪湖赤卫队》第三场《搜湖》当中的抒情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3、洪湖水,浪打浪

(1)是歌剧第三场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二重唱。

(2)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出对家乡和共产党的赞美之情。

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照片,

(1)洪湖水,浪打浪第三场电影的拍摄地点,在洪湖公园,大家看这是洪湖公园的大门。

(2)这是韩英与秋菊在演唱这首《洪湖水,浪打浪》的场景,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

5、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洪湖水,浪打浪》歌曲赏析

全曲为三段式结构:

第一段:

是“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复乐段,结构严谨、婉转流畅;

第二段:

是对比段,采用二重唱形式;

第三段:

是第一段地再现,并有所扩展,最后再采用重唱“合尾”格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6、好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抒情歌曲,边听音乐边找出歌谱中几处音乐符号。

(倚音、三连音、波音,知道这三个符号的准确唱法)

知道这几个音乐符号的准确唱法,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一下,《洪湖水,浪打浪》的第一段独唱部分。

我们今天的歌唱课,主要学习的是第一段的独唱部分。

注意:

●唱准倚音、波音、三连音。

●把握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歌曲表现出的意境。

8、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独唱部分。

(1)讲解歌曲的节拍、调性、速度。

(4/4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

强弱关系是:

强弱次强弱、1=F,F唱成1.速度:

中速。

请同学们,先来节奏练习。

(切分、后十六、前十六。

(2)好的,节奏练习后,老师来先带领大家练声开嗓。

上节课我们在学唱北风吹的时候用绿代替,那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用“乌”来跟着老师的琴练习。

(全体起立,练习吸气呼气。

(3)学唱简谱第一段独唱部分。

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学唱一下简谱。

(4)好的,那我们还是用“乌”来代替歌词,大家一起唱一下。

(5)来,把歌词带进去试一下。

(2遍)

(三)装饰音的学习

1、过度语:

同学们唱的真好,希望同学们回去能够继续加强,并把接下来的两段也学习一下。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之前我们讲过的几个音乐符号的唱法。

2、了解了什么是装饰音以及装饰音的作用,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活动探究,请同学看课本。

大家一起来分别演唱下面两个乐句,体会装饰音在演唱中的作用。

装饰音是音乐感情线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形成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

用来丰富曲调给曲子增加色彩而出现的,使乐曲更加有特色,增加效果,更能凸显湖北的音乐风格特征。

过渡语:

完成了活动探究,那老师想问同学们,我们学了几部中国歌剧了,(上节课的白毛女,这节课的洪湖赤卫队)中国歌剧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四)中国歌剧的发展

探索阶段:

(1919--1944)的新歌剧,或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或是为了适应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的需要。

奠基阶段:

(1944----1955)是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新秧歌运动为起点的。

深入探索阶段:

(1956---)是遵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方针,进一步大胆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的。

我们学习了解了中国歌剧,中国歌剧距离我们比较近,大家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中国歌剧的创作在取材方面采用了很多中国戏曲、民歌的元素。

同时又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

其实,西方歌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传入中国,中国歌剧的孕育和生成是外国歌剧影响和刺激的结果,那到底西洋歌剧的发展魅力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下课回去了解一下西洋歌剧的发展,下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进歌剧,走进西洋歌剧的魅力。

好的,今天的歌唱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教学反思: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歌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

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30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

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

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前奏的曲调悠扬轻快,描绘了洪湖的水波荡漾,也象征了韩英的心潮起伏。

歌曲的第一段是两人齐唱,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组成,优美精致,流畅动听。

第四句“晚上回来鱼满舱”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

这个拖腔也出现在歌曲各段的末尾。

歌曲的中段是二重唱,共四句。

旋律由低音区开始,婉转起伏。

两个声部交替出现,相互陪衬,最后又变为齐唱。

这是韩英和秋菊发自内心的赞叹。

歌曲的第三段也是一段二重唱,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

主旋律由高音部唱出,低音部延后两拍在下四度上模仿进入。

然后两个声部时而交错,时而补充,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兴旺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歌曲的三个段落结尾都使用了同样的拖腔,三个段落之间又用了相同的间奏,使歌曲既有对比,又显得完整统一。

歌中衬词的使用,也让人听来倍感亲切。

歌剧《白毛女》片段

1、了解白毛女的作者、剧情及音乐中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

2、学会唱其中的《北风吹》及《十里风雪》。

带感情地唱《北风吹》和《十里风雪》。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梁祝》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2、简单介绍《梁祝》描写的故事剧情。

二、授新课

1、《白毛女》它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贫苦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不堪凌辱,逃入深山。

长年风餐露宿,头发变成了白色,不知情者称其为"

白毛仙姑"

--(鬼)。

最后她被八路军所救,与年轻时的恋人--已是八路军战士的大春团聚。

歌剧《白毛女》以"

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这部芭蕾舞剧并未因循于原作--走捷径,而是根据芭蕾艺术特点,进行了再创造。

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民间舞的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

对于剧中主要人物诸如:

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变成"

白毛女"

后的坚韧、刚毅;

大春的朴实、敦厚及参军后的英勇、干炼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等都刻划得比较鲜明、生动。

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命运半个世纪来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

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喜儿的原型、八十岁高龄的四川宜宾“白毛女”罗昌秀在家乡因心肌梗塞去世,平静安详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

据报道,艺术作品的原型“白毛女”名叫罗昌秀,一九二三年出生在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先后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

十六岁的罗昌秀被迫躲进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深山老林,过了十七年野人般的生活。

一九五六年,罗昌秀被救下山,年仅三十三岁的她重返人间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与世隔绝十七年的罗昌秀凭着勤奋劳动,曾被选为宜宾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省人大代表。

罗昌秀婚后生下一儿一女。

歌剧、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中共当年文宣最成功的革命样板戏之一,全国上下没有不知道的。

作者马可,作曲家、音乐学家。

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有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2、欣赏《白毛女》

歌剧:

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艺术。

3、学习其中两首歌曲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剧《白毛女》,了解了“白毛女”的悲惨遭遇,希望同学们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以后要更加努力。

《猎人合唱》教学设计

课型:

综合型唱歌课

课时:

一课时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6册第四单元《歌剧世界》

知识与技能: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的第一声部,并能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了解作曲家韦伯及其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猎人合唱》,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音乐感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唱《猎人合唱》的第一声部,并能通过强弱对比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2、难点:

弱拍起唱,演唱时的换气处理,

前倚音的演唱处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四、教学方法:

情境法、跟唱法

五、教材分析:

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是德国作曲家韦伯的作品。

《猎人合唱》的歌词,翻译版本颇多。

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在内容上却是很一致的。

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从音乐上看,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

全曲一共三段,A段(1-16小节)旋律流畅而豪放。

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

B段(17-32小节)歌词带有叙事性,其旋律前半部分节奏性较强,音乐很富有弹性,给人以坚毅、稳健的感受;

其后半部分的节奏略显密集,音乐显得流畅而乐观。

C段(33-58小节)则完全使用了衬词,其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

从这段音乐上看,它显得粗犷、豪放,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间互相问好。

(二)视频导入:

观看《自由射手》里的歌剧片段。

这段视频讲述了这位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猎人因自己的死期将至而预谋找个替身的故事,那这个故事接下去会怎么发展呢?

刚才我们欣赏的视频片段是选自《自由射手》里的一个片段,《自由射手》讲述了一个青年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相爱。

按传统规矩,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他才能继承护林官的职位并获准与阿加特成婚。

可是他在第一次射击初赛中失败了,他正为第二天的决赛发愁,这时,一个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猎人卡斯帕尔乘虚而入,他因自己的死期将至而急于找个替身,便诱马克斯到鬼魂出没的狼谷炼制百发百中的魔弹.决赛开始了,马克斯的目标是花丛中飞起的一只小白鸽,他不知这是阿加特的化身.一声枪响白鸽落地,奇迹出现了:

智慧与公正的隐士用法术将马克斯的枪口移向躲在树上的卡斯帕尔,存心害人的卡斯帕尔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马克斯和阿迦特终于得救.剧本反映了善良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

是哪位伟大的作曲家为这个故事配上好听的音乐呢?

韦伯:

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品有歌剧《自由射手》,钢琴曲《邀舞》。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种一边唱一边表演,又有故事情节的音乐体裁我们称它什么呢?

出示问题:

A话剧B歌剧C舞蹈

歌剧。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和芭蕾)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

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音乐处于主要地位。

(设计意图:

通过选择的形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也乐意去思考并回答,通过这个小问题,为新课引入打下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歌剧世界,学唱歌剧《自由射手》里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歌曲《猎人合唱》,这首歌曲是在射击比赛决赛开始前,猎人们在愉快地欢唱。

(三)新课教学:

1、播放《猎人合唱》

1)请同学们一边聆听歌曲一边想象画面,感受歌曲的节奏、情绪是怎么样的?

2)全曲划分几段?

学生回答:

师补充:

1)歌曲的节奏生动、活泼,旋律流畅、奔放。

2)全曲划分为三段。

2、发声练习:

接下去我们就跟随这群快乐的猎人们一起感受打猎生活的快乐,让我们跟随猎人们一起欢唱。

>

1=C2/4153|153|4242|4242||

..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要求:

调整好坐姿,积极的歌唱状态

1)学生先跟师学唱这四个小节,解释“>

”是重音记号,要求表现出来,并且提示后面两个小节要渐强。

2)师唱有前倚音的这四个小节,提问:

现在老师唱的跟刚才唱的一样吗?

3)生跟师学前倚音的唱法,师解释前倚音是装饰音中的一种,起到装饰旋律,丰富音乐的作用。

3、歌曲学唱:

那到底猎人们是怎么描述他们的幸福生活的呢?

现在同学们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猎人,一起来体验猎人们的幸福生活。

A、第一段:

跟师一句一句学唱曲谱,注意弱起、换气点、节奏密集的地方,直接在句中解决难点。

(急促地换气,想象成在森林里狩猎时紧张的气氛)

跟师一句一句填词唱,注意词谱一一对应唱。

师:

这段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呢?

(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旋律流畅而豪放。

学生有感情地唱出英姿飒爽的气概。

B、第二段:

师弹第一句的旋律,请学生听后用自己喜欢的词填唱,或者可以直接填词唱。

第二、三、四句直接模唱。

(05空拍处理,让学生把“空”念出来)

师:

这段又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呢?

(描绘了猎人勇猛地狩猎和收获猎物后的喜悦心情。

豺狼虎豹躲在深山野林中,猎人们必须小心,找准时机,所以前半部分我们应该唱得强一点还是弱一点呢?

弱。

后半部分猎人们在歌唱收获猎物后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情绪是热烈的,所以我们要唱的强一点。

学生唱出强弱对比,前半部分声音要较轻较弱,后半部分声音较强。

C、第三段:

直接填词跟师模唱,注意强弱对比,重音记号的表现。

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样的场面呢?

(收获猎物后的喜悦之情和凯旋高歌的热烈场面。

大量的衬词的使用,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

要求:

学生唱出强弱对比,唱出欢快的情绪。

D、完整地演唱全曲,唱不好的地方再加强。

唱出强弱对比,注意重音记号的表现。

(四)表演创造活动:

跟随交响乐伴奏,全班同学齐唱,邀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