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8099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文献独孤皇后,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信之女也。

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

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

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高祖受禅,立为皇后。

突厥尝与中国交市,有明珠一箧,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白后市之。

后曰:

“非我所须也。

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百僚闻而毕贺。

高祖甚宠惮之。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进,至阁乃止。

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

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有司奏以《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宪章在昔,请依古制。

“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

”不许。

后每谓诸公主曰:

“周家公主,类无妇德;

失礼于舅姑,离薄人骨肉。

此不顺事,尔等当诫之。

”大都督崔长仁,后之中外兄弟也,犯法当斩。

高祖以后之故,欲免□罪。

“国家之事,焉可顾私!

”长仁竟坐死。

后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

后三日不食,□之请命曰:

“陀若蠹政害民者,妾不敢言。

今坐为妾身,敢请其命。

”陀于是减死一等。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

后颇仁爱,每闻大理决囚,未尝不流涕。

然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

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

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

后伺上听朝,阴杀之。

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

上太息曰:

“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高颎曰:

“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

”上意少解,驻马良久,中夜方始还宫。

后俟上于阁内,及上至,后流涕拜谢,颎、素等和解之。

上置酒极欢,后自此意颇衰折。

初,后以高颎是父之家客,甚见亲礼。

至是,闻颎谓己为一妇人,因此衔恨。

又以颎夫人死,其妾生男,益不善之,渐加谮毁,上亦每事唯后言是用。

仁寿二年八月甲子,其夜,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

葬于太陵。

其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上颇惑之,由是发疾。

及危笃,谓侍者曰:

“使皇后在,吾不及此”。

(选自《隋书》,有删节)

5.下列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勉:

勉强

B.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匡:

纠正

C.陀若蠹政害民者,妾不敢言蠹:

危害

D.益不善之,渐加谮毁谮:

诬陷。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进

高祖以后之故,欲免□罪

后三日不食,□之请命

A.而其为B.而之因C.以其因D.以之为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

B.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

C.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

D.上由是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皇后果敢善断,周宣帝死后,劝杨坚自己当皇帝,可谓关键时刻巾帼不让须眉。

 

B.独孤皇后很有政治才能,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经常不谋而合,宫中称她和皇帝为“二圣”。

C.独孤皇后杀了受皇帝宠幸的尉迟氏,皇帝负气离宫,她虽主动请罪,却由此对皇帝心怀怨恨。

D.独孤皇后死后,隋文帝有了新宠,但到病重时他特别想念独孤皇后,意识到她对自己的重要。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3分)

(4分)

(2)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独孤皇后“以国家为重

”的两个事例(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自己概括)(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百丈峰

高适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百丈峰:

在今甘肃省内。

燕支道:

在匈奴境内。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徒”字的妙处。

(2)请结合诗的后三联,简析诗人所表现的情感。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

(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羌管弄睛,,。

(柳永《雨霖铃》)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思乡恋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在各国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动人的思乡之作。

自《诗经》《楚辞》开始,中国古典诗歌就形成了一个千古传唱的文学主题:

思乡。

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文人骚客反复咏叹着那简单而又深沉的生命曲调,在文学史上形成一道特色的风景。

归纳起来,造成中国古代文人思乡情感强劲的外部原因,大致有六:

一为征戍徭役,二为求仕求学,三为战乱灾荒流离,四为迁徙移民,五为经商远行,最后是现实坎坷导致的失意无着。

《诗经》作为思乡主题的第一个高峰,吟咏的基本为征戍徭役之苦。

东汉至南朝可为高峰之二。

东汉到魏晋为求仕求学者众,思乡与出仕心理亦发生尖锐矛盾。

要步入官场不免要离开乡土;

而官场与乡土的对立,又成为促使人回归自然怀抱,寻找新的“乡土”的原因之一。

南朝后,经济特别是运河水路交通的发展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的繁荣,使得经商远行引发的思乡怀人作品骤增。

初盛唐文人觉得躬逢盛世而应有所作为,于是强烈的功业心较故土乡情更有力,往往并不觉得热土难离。

尽管边塞战争连年不已,征戍徭役在籍不免,但思乡文学情调却由哀伤低沉转为达观高昂,从而使主题进入第三个高峰期。

南宋怀悼故国河山,思乡内容更为宽泛充实,涌现出主题的第四个高峰,实在是国危战乱所致。

在这些思乡诗文中,对家的思念具体来说往往表现为对家乡风物的怀念。

一年四季,思念中的家乡都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色。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时写下的一首诗。

诗由远游点题始,以思念作结,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的浓浓思乡之情。

《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一首词。

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乡之情淋漓尽致。

“思乡”主题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根源在于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性。

一方面人一旦离异乡土,漂泊他乡,浓浓的乡愁便会勾起他思乡之情。

另一方面,人一旦回到家乡,他便会感到失落和迷茫,并可能再度离乡再去品尝那思乡的滋味。

“归”与“不归”的二律背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使思乡主题充满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从审美的意

义上

讲,人类根本就没有家园,那种再造的精神家园只是一种虚幻化的幻景,它可望而难求,而诗人所念念不忘的所谓故土,也只是一种“非本真状态”的家,是一种“异化之家”,它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为人提供本真生存的保障。

因而,即使人偶尔回到了这个“异化之家”,也无法抹去他内心深处那种对“本真之家”的思念,仍然摆脱不掉故园绳索的纠缠。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的存在是是有限性的。

作为一种对现实中被限制生活缺陷的弥补,诗人将自己的家园虚化,构筑一座“再造的家园”,这是一种审美的自由。

然而,我们试设想,若诗人真的返回故土,那诗化的家乡图景是否真的那样真实可靠,诗人是否就会安于此而不产生新的失望呢?

事实上并非如此。

诗人在怀念家乡时,怀念和渴望实质上比家园本身更具吸引力,因为由空间范围的阻隔而产生的那种思念和渴求,最容易激发诗人的心理幻觉从而产生一种审美心理期待,幻化出文学艺术中的感人意象。

一旦回归到心底渴求的目的地,空间的距离突然消失,由想像作用所产生的审美状态和那份诱人的、感人肺腑的诗意也随之不见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永远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停滞、安顿,也永远不能使自己在精神上受到羁绊和束缚,其超越常人的想像力和憧憬外界的自然秉性,注定诗人是孤独和寂寞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诗人在不断地追寻和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思乡是他们的历史本性,是中国文学恒久的主题。

(陈一平、孙雪霞《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思乡恋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思乡是中外文学永恒的主题。

B.求仕求学者众与经济的繁荣,是思乡主题文学发展到第二次高峰的主要客观原因。

C.初盛唐思乡文学情调达观高昂,南宋则因国危战乱而多怀悼之情。

D.在中国思乡主题诗文中,对家乡风物的怀念是最重要的选材。

E.思乡诗文中的“家园”,完全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13.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离乡背井、漂泊在外的经历,就很难产生思乡文学。

B.诗人所念念不忘的所谓故土,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为人提供本真生存的保障,因为人类根本就没有家园。

C.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求而激发的心理幻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心理期待。

D.诗人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永远在寻找但总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家园。

14.思乡主题为何能充满经久不衰的魅力?

请结合文意从两方面概括。

15.台湾诗人余光中在《春天,遂想起》中写道: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请你运用本文的观点,从“再造的家园”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小城里,春天游走的中草药

刘忠献

春天,直到初夏,在我所居住的小城,经常可以遇到一个个卖中草药的乡下老者。

他们提着荆筐,或挑着竹篮,伴着一把把新鲜的中草药,游走在大街小巷里。

这些乡村卖药人,所卖的药大同小异,大都是些黄花苗、葛根、茅根、夏枯草之类

,这些中草药有一个共同的性能:

清热解毒、凉血去火。

它们的价钱非常低廉,往往三毛或五毛就可以买下一把,而且卖药人从来不会为价钱与买方争执,有时还会额外地多送上一把。

他们很少吆喝,迥异于江湖上那些东奔西走的中年或是年轻的卖药人,一边口若悬河地吹嘘摊下的灵芝、虎骨、羚羊角如何包治百病,一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过往行人的钱袋。

这些不善张扬的慷慨仁慈的乡村卖药人呵,可是古代悬壶济世的郎中的化身?

在小城的街头,我就好多次遭遇到同一位卖中草药的乡下老者,他慈眉善目,面容清癯,风骨峭峻。

每次看到这位老者,我总有一种如同见到了久别亲人般的感动。

我固执地认为,他就来自我那盛产中草药的烟岚浮动、山环水绕的故乡。

在车来人往、繁华扰攘的街头,我总能准确地一眼认出他,以及随他一起游走在春天小城里的中草药们。

这时候,我会身不由己地走上前去,与这位乡村卖药老者亲切地打一声招呼,也许是宽厚淳朴的卖药老者与慈悲善良的中草药们都有着共同的真性吧,一边同老者攀谈,一边抚弄着他荆篮里的中草药,我的手头和心头都会产生一种清凉爽快的感觉……

每每看到卖药老者,我都会想起故乡的许多老人,想到逝去的祖父,并依稀看到了祖父当年的身影。

童年,祖父总是身背荆篓,肩荷药锄,牵着我到野外采挖中草药。

故乡的山陬水湄、垄头陌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祖孙的足迹。

祖父把采来的黄花苗、柴地丁、茅草根、鱼腥草、水灯草等一一洗净,放在一口

大锅里煎熬。

当浓酽的药茶香浓时,祖父就会让我去村里招呼乡亲们来一起喝。

家里不大的泥墙小院里,挤满了乡亲们,两只老水瓢从一双手传到另一双手上,总也放不下来。

听祖父说,喝了这种清热解毒的药茶,大人小孩们整个春夏都不会感冒发烧了。

那时,我就觉得,农闲时老爱看一本发黄的线装书的祖父真的很了不起!

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是一本叫《金匮要略》的医书。

而今,从乡村来到城市,我已不再像父辈们那样按照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生活,而是操着普通话,穿着新潮衣,过着洋节日。

我隐约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日益蜕掉用故乡的阳光、雨水、黄土、五谷、风俗、土语等等织成的壳。

行走在城市繁华的大街上,我差不多认不得自己了。

也许,只有那个来自乡下的卖药老者才能一眼认出我吧?

因为,在他看来,我的身上有着任何城市外衣也掩盖不住的乡村胎记!

寓居城市经年,我已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腐蚀得有些变形了。

我的眼睛、耳朵、身体常常由于“消化”不良,而遭受感冒、发烧、虚热等等病症的困扰,而那位老者是不是接受了乡村之神的指使,专程到城里寻找像我这样患了病症的人?

前不久,在小城的街头,我又一次遇到了那位来自乡村的卖药老者,像往常一样,我又买了几把中草药。

端详着他被岁月的雕刀刻得皱纹纵横的而古朴的脸,凝视着他清瘦但结实的身躯,我突发奇想:

卖药老者,本身就是一只陶制的中药罐,而他又何尝不是治病的良药!

有了这两剂药,生活在城市这个心灵的异乡有时却不知觉的我,就会时时去除浮躁,漉净俗念,永葆心灵的健康了……

(选自《散文世界》2006年第3期,原文有删改)

16.文中说,“卖药老者,本身其实就是一只陶制的中药罐,而他又何尝不是治病的良药”,你如何理解?

17.文章末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生活在城市这个心灵的异乡”?

(5分)

18.结合文意探究,为什么文中所写的卖中草药的人都是老者?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教育救国先行者

王德蓉

1898年深秋时节,蔡元培回到故乡绍兴。

此时,戊戌新政恰如一场春梦,在血雨腥风中骤然消散。

悲愤之余,萦绕蔡元培脑中多时的投身新教育的念头变得清晰而烈,这既是自身特长和兴趣之所在,也是目睹维新党人惨烈失败后所认定的一条报国之路。

从此,蔡元培怀抱“志以教育挽

彼沦胥”的信念,踏上教育救国的漫漫征途。

应知府之邀,蔡元培担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

绍兴中西学堂是一所由地方绅士捐资创办的新式学校。

堂堂翰林,居然做起一区区学校的校长,这在绍兴城内不免引起一番议论。

但在蔡元培心中,最紧要的事就是改变传统私塾教育唯经是读、唯经是尊的积习,使这所规模不大、学生不多的学校真正办成能有益于民族的学校,不能徒有“中西”之名,更要有“中西”之实。

日后成为北大校长之一的蒋梦麟就是当时这所学校的学生,他在《西湖》一书中这样评价蔡元培领导下的绍兴中西学堂:

“教的不但是我国旧学,而且还有西洋学科,这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一种新尝试。

虽然先生解释的很粗浅,

我总算开始接触西学了。

”蔡元培在那个时代抛弃功名,开创性地推行新式教育,散发了一个有良心有立场的知识分子无尽的光彩。

1912年元月,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就职教育总长的半年时间里,蔡元培扎扎实实地对教育界进行了除旧布新、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然而半年后,因不满袁世凯的专权,蔡元培毅然离开。

1916年9月1日,身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收到中国驻法使馆转来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长的范源濂发来的的电报:

聘请

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由此,蔡元培最辉煌的时期到来,并且因为他对大学教育体系的创立,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中国教育史。

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但由于继承了“老爷”式学堂的传统,封建沉疴未去,校政腐败,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等。

在蔡元培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仍无改观。

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

蔡元培却毅然赴任。

在整顿和改革北大的过程中,蔡元培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在“兼容并包”的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

以文科为例,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到辜鸿铭、刘师培、黄侃,大师云集。

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

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蔡元培引领北大改革的最成功之处,就是把一个封建习气严重、万马齐喑的旧式学堂,转变成为百家争鸣、学术空气浓厚,欣欣向荣的高等学府。

改革带来了广大师生觉悟的提高,使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的早期基地。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校园里炸开了锅,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从这里拉开了大幕。

就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不久,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先生造访中国。

对蔡元培这位中国教育界赫赫有名的老友,杜威曾有过惊人的评价,他说: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

、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

但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之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

(选自2014年01月0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9.为什么堂堂的清朝翰林蔡元培,竟然愿意屈身担任一所小小的中西学堂的校长?

请简要分析。

(4分)

20.文末引用了杜威对蔡元培的评价,主要用哪些方面的作用?

(5分)

21.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谈谈本文主要体现了蔡元培的哪些优良品质。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多年来,泰国一直是中国游客的旅游热点。

据人民网2月5日报道,泰国白庙在2月3号上午,禁止中国游客入内,原因是不少中国游客使用洗手间不文明,除了带来各种污渍,还将洗手间内的手纸大量带出。

此事引起广泛的关注。

不过,半天之后,白庙主人考虑到中泰之间向来友好,不忍心把众多慕名而来的中国游客拒之门外,再次对中国游客开放,但要求中国游客在使用洗手间时,必须有随团领队导游陪同,如再出现此类不当行为,将勒令导游负责清洗。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旅游团的中方陪团导游,你对参观白庙的团友如何解释这个关门半天事件?

同时提些什么建议?

(不超过70字)(6分)

23.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垃圾围城也已成为了城市的难题。

而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因为大量的垃圾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世界环境日”前一周,谌川中学和所在社区联合举行“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工作:

(1)为“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拟写一则广告语或活动主题(不超过16个字)(2分)

(2)现在一般家庭的垃圾主要有果皮、剩饭菜、牛奶盒、饮料罐、酱油瓶、废旧金属、菜根叶子、旧报纸书籍、含有毒物质的废电池等。

请你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为社区设置不同的垃圾回收箱作为参考。

(分类限于3种,不要有重复交叉,答题时要先写出类别)(4分)

六、作文:

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14年,网上北大女生薛逸凡“一个人的毕业照”引起关注。

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称,薛逸凡所在的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是全中国唯一的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

据了解,凡进入元培学院的学生在分流时可以选择北大任一院系的专业,薛逸凡的同学大都选择了信息科学,生物技术、光华学院等。

卢晓东称,如果薛逸凡不是喜欢,就不会选择近年来极少学生选择的古生物专业,那么北大这一届就不会有古生物专业的毕业生。

卢晓东还说,只要有一个学生选报,北大都会为他(她)开设课程;

古生物虽属于冷门专业,但毕业生却是紧缺人才。

而在在薛逸凡看来,专业的冷与不冷,除了大众观念外,更要看自己的内心。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湛江市2015年普通高考测试题

(二)

语文参考答案

1.考点: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能力层级A。

答案:

D(各选项的正确读音分别是:

A.yì

ò

u\ōu;

\chù

B.shù

\sù

zhēng;

\lò

u

C.quà

n\quá

n;

jī/yī;

kānD.kà

n\kān;

hē\kē;

n\jì

ng)

2.考点: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E。

答案B.无所不至: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A.如火如荼: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在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C.针砭:

发现或指出人的错误,劝人改正。

D.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3.考点: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