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押题作文篇.docx
《事业编考试押题作文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编考试押题作文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公务员、事业编考试
押题作文27篇(新版)
押题点-:
党史学习教育 3
开展党史学习交出“百分答卷” 3
押题点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
巩固脱贫成果交出合格答卷 5
押题点三:
乡村振兴 6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7
押题点四: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8
发展新格局应对世界新变局 9
押题点五六稳六保 10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11
押题点六:
新基建 12
加快新基建激发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押题点七:
电商经济 14
直播“手中有招”方能“带货助农” 14
押题点八:
抗疫精神 16
践行抗疫精神书写伟大篇章. 16
押题点九:
崇尚英雄 17
向榜样看齐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美篇章. 18
押题点十:
志愿服务 19
志愿服务有力量汇聚强大正能量. 19
押题点十一:
常态化防疫 21
奏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交响曲” 22
押题点十二:
爱国卫生运动 23
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久久为功 23
押题点十三:
绿色发展 25
共奏绿色乐章共建美丽中国 25
押题点十四:
垃圾分类 27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 ..27
押题点十五:
非遗保护 28
携手传承非遗留住文化根脉 ....29
押题点十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0
传承与创新并举让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世界舞台 31
押题点十七:
乡村旅游 32
高质量乡村旅游激发“美美与共” 32
押题点十八:
就业 34
就业优先稳住民生“基本盘” 34
押题点十九:
餐饮浪费 36
制止餐饮浪费弘扬节俭风尚. ........ 36
押题点二十:
粮食安全 38
实现农业丰收保障粮食安全. .…..………......38
押题点二十一:
老旧小区改造 39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40
押题点二十二:
科技创新 41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注入发展强劲动力. ….….…......42
押题点二十三:
十四五规划 43
布局“十四五”谱写新篇章. ..…….........……...……..….43
押题点二十四:
放管服改革 45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做好“减法”筒政放权. .45
押题点二十五:
基层治理 47
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47
押题点二十六:
人才 49
为“最强大脑”打造“最优栖所” .49
押题点二十七:
红色资源 50
用好红色资源传递红色故事 51押题点一:
党史学习教育
背景材料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再接再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奋进姿态,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精选范文
开展党史学习交出“百分答卷”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我们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这是我们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是我们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程的宝贵教材,是我们破砺前行再出发的冲锋号角。
学党史,就要入脑入心。
党史学习教育,“学”是前提。
要深刻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
悟思想,就要悟深悟透。
党史学习教育,“悟”是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悟,就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清楚“是什么”,还要了解“为什么"。
要通过领悟、感悟、体悟,做到融会贯通。
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办实事,就要办实办好。
党史学习教育,“做”是关键。
群众不仅要听“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
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要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开新局,就要创新创造。
党史学习教育,“创”是要求。
创,有开创之意,也有创新、创造之意。
学党史不仅要回望过去,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创新创造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结合工作和自身实际,我们要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奋力开创新时代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新局面,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努力交出一张"百分答卷"。
押题点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部署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要求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
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
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
精选范文
巩固脱贫成果交出合格答卷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国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持续用力,贫困人口逐年大幅减少。
但有的脱贫地区产业比较薄弱,有的脱贫人口就业不够稳定,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又叠加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成果任务十分繁重。
脱贫攻坚一场持续的战斗,贫困的最后堡垒必须攻克,脱贫的不易成果必须巩固。
随着脱贫攻坚战节节胜利、圆满收官,我们必须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健全完善巩固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可持续。
巩固脱贫成果要做实产业扶贫。
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牛鼻子,是大支撑,是主动脉,离开了产业扶贫,增收致富就是无水之木、无本之源。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才能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
从陕西柞水县的木耳种植,到山西大同云州区的黄花种植,只要抓好龙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把扶贫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才能做成全国知名品牌,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不竭动力。
巩固脱贫成果要做实就业扶贫。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既是决战决胜的需要,也是民生发展的需要。
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
既要通过产业发展来促进贫困群众的就业,也要通过拓展公益岗位来增加贫困群众的就业,更要通过大力扶持鼓励家庭农场、扶贫车间等形式,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岗位。
巩固脱贫成果要做实搬迁扶贫。
易地搬迁不仅是为了解决住得好的问题,更是为了群众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要强化社区建设管理,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确保群众既能住上新居所,又能过上新生活。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圆满收官之际,我们要扎实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搬迁扶贫,把脱贫攻坚与电商扶贫、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脱贫攻坚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脱贫攻坚的动力才会后劲十足,群众增收的活水才会汩汨而流。
押题点三:
乡村振兴
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始终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国之大者"装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精选范文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用老百姓的话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农民过上越来越美好的日子。
我们要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牵好产业“牛鼻子”。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
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物质基础。
推进产业兴旺,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业将越来越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释放文化“+力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保存文化基因,使优秀民间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无疑有助于释放文化的“+力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更多农民群众在乡土文化的滋养中动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用好生态“摇钱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事实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成为永不枯萎的“摇钱树"。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坚定党建“主心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这就需要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农业稳则天下安。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
押题点四: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背景材料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发,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