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7694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化学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精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所秉承的理念:

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旨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体系。

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明显标志,为满足志趣和发展潜能不同的学生发展的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主旨。

 高中化学新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为主旨,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化学专门人才。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的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属。

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而且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和着眼点。

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智力品质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发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作为课程实施的重点。

(3)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问题甚至灾难。

依靠人文精神,有利于正确引导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有效地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

科学技术越发达,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

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使科学素养培养跟人文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4)大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中核心和关键的部分。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和合作是对学生的学习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三个不同维度上基本特征的描述。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反映了学习的内在品质。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教师要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不同课程模块、主题及课时的学习任务,选择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的质量。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让学生学习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用的化学。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利用各种实际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和认识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密切关系。

 (6)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既要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全体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2.学科建设目标(体现学生现有基础和发展需求:

对课标的校本化解读)

(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

体现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学科建设目标

(1)学生层面:

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

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课程建设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2)教师层面:

自我提升开发校本课程、转变教学方式

从“以学生为本”理念出发,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以及基于我校化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

高一、高二以学业水平测试为主要目标,面向全体,发展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高三以高考为主要目标,进行分层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的合作精神,批判、求异的创新精神。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行项目管理,优存劣汰,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为学生拓宽知识、培养兴趣、丰富化学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供条件。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

(3)学科层面:

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

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3、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再结合我校的化学学科基本状况分析及学科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总目标的分析,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分为两个层次三类课程。

两个层次:

国家必修课程优化组合和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

分为三类课程:

面向全体的基础课程(国家必修课程优化组合),校本选修丰富课程(舌尖上的化学、初高中衔接课程),面向更高一层次的校本选修拓展课程(化学实验室里的探秘,好题欣赏与解析)。

其中高级课程内容与我们的国家选修课程有部分重合,所以我们选取了书本内容进行再开发,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加深,与大学化学内容相渗透,做到了把握基础,进一步深入。

所需要用到的书主要是《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结构》。

而且根据目前的学校状况而言,我校化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基础课程,对于高级课程的开发并不是那么迫在眉睫。

1.国家课程的优化组合(包括对学习困难生的补缺)

国家课程由7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其中《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化学通识教育,让所有的学生对化学这个学科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面向于希望在理工科(理科)有所长的学生所开发的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对有机化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方面有所发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所必须具备的。

而《化学与生活》这样一个模块是针对文科的学生所开发的课程,对希望在人文、社会方面有所长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化学通识的深入教育。

这一模块更加注重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有兴趣,注重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对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深入解读后,并牢固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如下的课程安排。

学期

教学内容的安排

优化组合

目标

高一上

化学必修1

1.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适当调节教学的难度和进度。

2.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有针对地做出一些教学安排。

3.开展小组活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4.开设化学选修课《舌尖上的化学》等,理论牢固结合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做到“慢工出细活”不追速度,力求做到量少而精。

2.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做无用功。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复习巩固,把课堂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高一下

化学必修2与化学反应原理(整合)

1.在有一个学期的了解后,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水平编写校本作业本。

2.总结上学期开设小组学习的得与失,保留好的做法,改进不足。

1.对知识点进行适当取舍。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去除过难的部分。

2.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必修重点培养和保持。

3.实验作为化学研究重要手段,必修加强巩固。

高二上

有机化学基础(理科)

1.继续针对本校学生编写校本作业,对理科学生应适当加大难度。

2.进一步开展小组学习。

3.做好文理分科工作,使理科学生侧重到化学的学习上来,改正他们的学习缺点。

1.文理分科后,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用,适当改变教学策略。

2.培养理科学生的化学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文科)

1.能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2.开设选修《化学与生活》

高二下

实验化学

1.继续针对本校学生编写校本作业

2.开展小组学习

3.针对学习困难生开展学习帮助。

4.对学生进行高考压力教育,促进他们的学习。

5.开设选修《化学兴趣小实验》和《好题欣赏与解析》

通过完成提升学生学习力的课题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指导进行学业水平应试,至少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

高三上

一轮复习

1.以学业水平测试为目标进行针对性复习。

2.备考复习---一轮复习,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情况来确定复习的方向和难度。

做到步步深入,一步一个脚印。

3.针对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学业水平考试为突破口,落实高考一轮复习,确定合适的难度和方向,做好复习工作。

高三下

二轮复习

1.针对一轮复习中的不足和缺点,全力进行补缺,巩固他们的知识点,防止短板效应。

2.继续做好有效性教学,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并做好考前心理辅导工作。

3.做好答题规范性、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的调整和引导。

对一轮复习工作做一个总结,进行适当的补缺,全力冲刺高考。

高考

2.校本选修丰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选修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2.1《走进化学——跟我来》课程纲要

1.课程名称:

化学校本课程《走进化学——跟我来》课程纲要

2、课程类型:

丰富课程

3、课程资源:

《科学》

4、主持开发教师:

郑苏平

5、参与开发教师:

高中化学组老师

6、学习对象:

高一年级

7、规模预设:

40人一个班

8、学习时限:

高一上学期,每周开设1节课,一学期预计开设12课时。

9、场地设备:

化学实验室

10.课程目标

为了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节奏与思维方式,更好的与我们基于学案的有效教学衔接起来,固在高一年级开始《走进化学——跟我来》校本课程。

初中化学教学从启蒙开始到毕业参加中考,教学时间仅为短短一年,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客观上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赶进度,灌输知识,学生的学习大多死记硬背,解决问题一般不超过课本教材内容,造成了许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初、高中化学知识内容教学的衔接,从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架设“阶梯”,使学生都能顺利越过这一知识“台阶”,这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旧知识,又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帮助作用,并把初中已学过的知识与高中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重点引伸讲解。

深化化学概念教学,对初中讲得很肤浅而高中教学要求较高的知识,要在复习回忆原来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使概念进一步深化,掌握其内涵实质。

11.课程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讲:

学法指导——何谓化学学科、征服高中化学

2

第二讲:

物质分类

第三讲:

物质反应: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第四讲:

原子结构

第五讲:

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

第六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12.课程纲要概览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认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以具体的例子说明问题。

2.增强及时小结的意识,学会复习。

2.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3.心理辅导——学习心理的适应。

谈教师自己在高中时的一些学习感受,以实例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魅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审题能力、化学思维能力和解题的能力。

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

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

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

练习为主

酸碱盐之间反应

1.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以Ca和C的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为例,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方程式练习为主

1.原子和原子序数。

1.知道原子的构成。

学生自主练习

2.熟记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的符号、序数。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知识。

3.会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1.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

使用有关图形、数据,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要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比喻或模型等来说明有关问题。

2.掌握温度改变时,溶解、结晶问题的相关计算。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3.会用物质的量讨论物质的化学反应中的量的关系。

3.量差法、平均值法、极限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用实例组织教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要求。

操作、观察

实验室制备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相关实验。

1.会书写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

2.会选择实验发生装置,明确反应发生器类型。

3.知道除杂试剂,气体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4.会选择尾气处理装置和试剂。

13.实施策略

1、通过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课件、图片及生活中的化学等创设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在教学中体现研究物质性质“位—构—性”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4、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研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以体现互动高效教学模式。

5、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如:

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6、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4.评价

按照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按照目前江苏高考对化学的要求,平时的教学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提出严格要求,习题和试题以基础题引导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减少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时的梯度。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又注重学生应试技巧的提高,让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应试成绩同步提高。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课堂上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从化学知识的识记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技能的提高,全面考察学生化学学习的成绩和能力。

2.2《舌尖上的化学》课程纲要

1、课程名称:

《舌尖上的化学》

兴趣爱好

新编

金文怡

5、学习对象:

高一学生

6、规模预设:

30人

7、学习时限:

高二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每周1课时,总共18学时。

8、场地设备:

上课教室要有多媒体设备,由于课程涉及饮食话题,为使课程丰富生动,要求上课教室具备简单的烹饪设备,如:

电磁炉、微波炉、各种容器。

(所涉及到的简单食材可由学生自带)。

9、课程说明:

世界是物质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生活是充满物质的,化学是生活的,化学与生活是交织的。

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你、初步接触科学知识的你是否有许多的问题和疑惑呢?

无糖食品为什么是甜的?

补充蛋白粉有必要吗?

家中的料酒放久了为什么变酸?

…… 

《舌尖上的化学》以化学知识为依托,围绕营养、食品安全、保健、饮食文化等话题依次带你进入你本熟悉的生活,却又充满疑惑的物质世界中去,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厨房操作学会一些生活知识和窍门。

让理性的充满知识的头脑去感受切身的感性的生活细节吧,用知识提升生活品质、提升舌尖品味。

10、课程目标:

(1)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从学过的化学原理和知识中认识饮食中的化学,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体会化学的科学价值。

(2)学会了解基本的厨房中的生活技能,通过完成厨房化学小实验和简单的烹饪操作,提高动手、动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