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7641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设计注意事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若采用交流操作电源时,应采用去分流式继电保护接线方式。

1.2.3D·

Yn11结线配电变压器根据规程要求,一般设置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其整定值计算与Y·

Yn0配电变压器相同。

1.3高低压开关的分断电流(1992.12.6颁布)

1.3.1系统短路容量应根据供电局提供的数据为准,一般可以按下列数据作参考:

35KV系统可参照1500MVA(入口端),10(6)KV系统可参照300MVA~350MVA(入口端)。

1.3.2高压断路器的分断电流应≥25KA。

1.3.3高压柜内的电热器、照明灯,应由所用电源柜供电。

1.3.410(6)KV电缆截面应满足动、热稳定要求,低压开关的分断电流根据变压器容量而定。

1.3.5变压器容量Uk分断电流

1000KVA6%35KA

1250KVA6%35KA

1600KVA6%42KA

2000KVA6%50KA

2500KVA8%50KA

1.4直流操作电源的电压、容量的选择

1.4.1直流操作电压:

DC-110V,220V

1.4.2电源容量:

弹簧操作机构:

选用30~40AH,HM—2X4mm²

,KM(SM)--2X2.5mm²

电磁操作机构:

选用40~60AH,HM—2X10-16mm²

,KM(SM)--2X2.5mm²

1.4.3直流电源柜的交流电源线按容量选择。

1.4.4量电用的导线截面(距离不大于10米),CT、PT回路的导线截面均为4X4mm²

1.4.5变配电站每个房间(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间主要通道)应设应急灯,放电时间为1-2小时。

1.4.6变电所内应设所用电源柜。

应由两个变压器电源引入,经双电源切换后供变电所内的所有交流用电设备。

1.510KV断路器和熔断器的负荷开关的选择

在10KV系统中,选择断路器还是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要根据技术和经济进行比较决定,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在下列情况下宜选择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

1.5.1上海地区:

变电所内每路进线接一台变压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容量在630KVA及以下,没有继电保护要求及其它控制要求;

其他地区:

单台变压器容量可放宽到1000KVA(需要得到当地供电部门的同意);

1.5.2同一工程内有总变电所和分变电所,其分变电所内,为方便变压器检修,在变压器前设置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

1.5.3负荷开关可采用环网柜结构。

1.6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分断指标

1.6.1一般在下列条件下使用交流弹簧储能操纵机构:

1.6.1.1出线回路少的一般小型变电所(其断路器数量为三台及以下者);

1.6.1.2用电负荷为二级及以下者。

1.6.2直流电源的容量选择:

采用直流弹簧储能操纵机构,其直流电源的容量应根据断路器的数量、操纵机构分合闸线圈的容量等决定,变电所的断路器台数在4~8台时,直流电源的电压及容量一般为110V,20~40AH。

部分地区的供电部门有特殊要求除外。

1.7分断指标

1.7.1上海城市电网10KV系统的短路容量按照300MVA考虑,35KV系统的短路容量按照1500MVA考虑,因此10KV和35KV断路器的分断指标可以选择25KA。

(若用户自设35KV变电所,10KV断路器的分断指标可自行按有关公式计算)。

1.7.2一般地,10KV变电所380V侧的断路器分断能力可按下表选取(摘自施耐德电气低压配电产品选型手册):

变压器与断路器配合表

变压器容量(KVA)

短路电流(KA)

备注

50

2

100

4

160

6

250

9

400

14

500

19

630

22

800

1000

23

1250

29

1600

38

2000

47

2500

59

Uk不同,其值也不同。

3150

74

1.7.310KV变电所高压开关柜引至变压器的10KV电缆截面可按下表选取:

630KVA及以下

70mm2

800KVA~1250KVA

95mm2

1600KVA~2500KVA

120mm2

1.8高压量电柜CT,PT选择

1.8.135KV量电柜采用3CT、3PT,3PT接线为Y/Y/Y。

1.8.210KV(6KV)量电柜由于供电部门正在试点,目前有些工程用3CT、3PT,有些工程仍然按照2CT、2PT设计,鉴于此情况,我院现在设计的工程,除该工程供电部门有要求外,一律按照2CT、2PT设计。

1.9工程设计中配电电压确定

1.9.1配电电压的确定,必须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如果两种不同电压比较的结果相差不多时,则从发展的观点、宜采用电压较高的方案。

1.9.2对供电电压为35KV且负荷小而集中的用电单位,如果没有高压用电设备,发展可能性小且面积受到限制,在取得供电部门同意后,可采用35/0.4KV直降配电变压器。

(见JGJ/T-92,第3.2.1.8条)。

1.9.3企业内高压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按以下原则确定,电动机电压的选择:

1.9.3.1电动机容量在350KW~500KW时,宜采用6~10KV供电电压,电动机容量在500KW以上时,应采用10KV供电电压。

1.9.3.2上述条文应遵照执行。

在执行中如有困难,可会同有关专业总师协调确定。

1.10柴油发电机房设计分工

关于柴油发电机房设备设计和工艺资料的提供,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关于“自备电源及不间断电源”设计的有关规定,经电气和动力专业讨论,以电气专业为主导柴油发电机房设计的专业,并确定如下分工原则:

1.10.1电气专业

1.10.1.1根据电力负荷计算备用电源容量,选用合适的发电机的容量台数和应急性能要求,然后向动力专业提出发电机的容量、台数和应急要求,在最后选定发电机机型时应与动力专业协商确定。

1.10.1.2负责柴油发电机房位置的选择。

1.10.1.3会签动力专业有关柴油机房的主要施工图纸。

1.10.2动力专业

1.10.2.1根据电气专业提供的发电机容量和应急性能要求及平面位置,负责柴油发电机房内的工艺设计。

1.10.2.2负责有关供油系统、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向有关工种提资料。

1.11四极开关应用

1.11.1根据IEC465.1.5条规定,正常供电电源与备用发电机之间的转换开关应用四极开关。

1.11.2带漏电保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应用四极开关。

两个电源开关带漏电保护其下级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

1.11.3在两种不同接地系统间电源切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

1.11.4TN-C系统严禁采用四极开关。

1.11.5TN-S、TN-C-S系统一般不需要设四极开关(总开关、母联开关除外)。

1.11.6TT系统的电源进线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

1.11.7IT系统中当有中性线时应采用四极开关。

1.12供配电设计

1.12.1关于母线槽的选用问题,凡配电干线无分支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电缆配电。

1.12.2关于地面接线盒的选用问题:

根据近年来上海市一些大型商场等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地面接线盒利用率极低,因此在以后工程设计时应慎重选用。

1.12.3楼层电信室、楼层配电间应预留10A单相二孔、单相三孔插座一只。

1.12.4地下变电所及楼上变电所宜采用上进上出线的进出线方式。

1.12.5进出变电所的风管应设防火阀。

1.12.6变电所内的照明电源和电力电源应双电源自切,该双电源应直接引自变电所两段低压母线,若设应急发电机组时,其中一路电源引自应急母线。

1.12.7商场等部位由于装饰未定预留电源,设计时只需预留电源配电箱的位置,注明预留电源的容量,同时应注明预留电源的标准(例如~W/m²

)。

1.12.8干线系统分线盒内,导线的支接应采用机械联接(采用相应规格的电流分流器)。

1.12.9高压电容器、变压器、高压电动机等采用真空断路器开关时,过电压保护应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并采用四星型接线(见图)。

1.12.10低压电容器柜的操作过电压保护应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并采用四星型接线(见图)。

用于电容器的接触器应采用专用接触器(CJ16、CJ19、B30C等)。

四星型接线

1.13变风量空调器控制箱

1.13.1变风量空调器(DBK型或类似型号)的控制箱,包括调压型、变频型、非调速型、均由暖通专业在设计文件上注明随空调器配带。

1.13.2电气专业应根据暖通专业所提的资料,配线至控制箱并由控制箱配线至空调器。

1.13.3具有其它控制功能的空调器控制箱可由两专业协商后确定是随空调器配带还是由电气专业或自控厂商配置。

1.13.4对随空调器配带的风机调速控制箱,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它须能抑制在调速时产生对电网的干扰。

1.14配电方式

1.14.1重要设备(消防泵、电梯等)及大容量设备、部分较大容量集中的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

1.14.2高层建筑内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采用分区树干式(母线槽)配电,每路母线槽供电范围一般不超过15层。

1.14.3容量小、彼此相距近的用电设备(包括防火卷帘门)可采用链式配电,但需符合下列要求:

1.14.3.1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宜超过5台。

1.14.3.2总容量不超过10KW。

1.14.3.3不应穿越防火分区。

1.15电动机的启动问题

在民用建筑中,大容量的电动机主要用于驱动消防泵(喷淋泵)、生活泵、冷却泵、冷冻泵及风机。

在选择起动方式时应考虑是否频繁起动、起动时引起的电压波动和起动时水对管网的冲击等。

具体满足下列条件:

1.15.1消防泵(喷淋泵)属于非频繁起动设备,并且工艺要求起动越快越好,起动线路越简单越可靠。

因此消防泵(喷淋泵)考虑以直接起动为主。

1.15.2上海市《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DGJ08-100-2003第5.7.7条文“电动机允许直接起动的容量应小于供电变压器容量的8%,消防设备允许直接起动的容量应小于供电变压器容量的15%。

住宅小区供电变压器一般为400KVA和800KVA,在没有具体确定前,建议按400KVA变压器考虑,即30KW及以下的生活泵和55KW及以下消防泵(喷淋泵)采用直接起动。

1.15.3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的供电变压器容量一般较大,参照相关条文及满足起动时电压波动指标,按变压器容量1000KVA及以上时考虑,45KW及以下的生活泵(冷冻泵、冷却泵),75KW及以下消防泵(喷淋泵)和15KW及以下的风机采用直接起动。

1.15.4水泵降压起动方式可采用软起动。

2防雷接地系统

2.1上海年平均雷暴日数的计算与说明

2.1.1统计年份

按中国气象局气候平均值统计年代规定,现用平均值以1971~2000年的资料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至2010年在统计新的雷暴日数。

2.1.2统计的范围

上海雷暴日数的统计范围为上海行政区。

2.1.3统计方法

1,统计中使用的台站包括闵行、宝山、嘉定、崇明、徐家汇、南汇、金山、青浦、松江、奉贤、浦东。

上述任意台站出现雷暴即计一个雷暴日。

2,同一天多站出现雷暴或一站出现多次,只统计为一个雷暴日。

3,先统计各年的雷暴日数,再进行累年(30年)平均。

2.1.4统计结果

上海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9.9天。

2.2高层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措施

适用于一、二类建筑物:

2.2.1防直接雷的措施:

2.2.1.1采用混合接闪器(所有避雷针应用避雷带互相连接);

2.2.1.2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混凝土中的主钢筋;

2.2.1.3采用联合环形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2.2.1.4采用法拉弟笼式与弗兰克林避雷法混合使用。

2.2.2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如设备的外壳、管道、金属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架、钢窗等)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应可靠接地。

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2.2.3防止雷电波入侵的措施:

因雷电波入侵造成室内高电位引入,可采用如下措施:

2.2.3.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引入,在进户端应将电缆的外皮、钢管接到防止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如果是架空线,应在进户前50米外换接电缆进户。

在架空线与电缆换接处,应装设阀型避雷器。

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2.2.3.2所有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也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当建筑物采用联合环形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时,上述各种接地均可接到联合环形接地装置上。

2.3上海雷曝日指标及SPD在电源系统的设计

2.3.1上海雷曝日指标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执行。

2.3.2在电源进入建筑物处(变压器低压侧和总配电柜内)设置SPD。

2.3.3在下列重要电气电子设备的配电箱内设置SPD

2.3.3.1信息系统中心:

计算机网络中心,有线、无线通信机房,有线电视机房。

2.3.3.2消防安保控制中心、楼宇控制中心。

2.3.3.3电梯机房

2.3.3.4关系人身安全的场所:

医院手术室、监护室、电子医疗设备室的电力配电箱。

2.3.4引至室外的照明配电箱和动力配电箱内设置SPD

2.3.5高级别墅的进户配电箱宜设置SPD,其他住户配电箱内不设置SPD。

2.4低压接地故障保护措施

2.4.1PE(PEN)线的选择:

2.4.1.1按机械强度考虑:

应不小于4mm²

配电干线的铜导线截面:

应不小于10mm²

配电干线的铝导线截面:

应不小于16mm²

对于有保护措施(管子、线槽等)的导线:

支线:

铜导线应不小于1.5mm²

铝导线应不小于2.5mm²

干线不论铜或铝应不小于4mm²

2.4.1.2按热稳定要求考虑:

PE(PEN)线按下表选择。

相线截面Smm

PE(PEN)线最小截面

S≤16

S

16<

16

S>

S/2

2.4.1.3采用共用PE线时应注意二点:

2.4.1.3.1PE线最小截面应为最大相线截面的一半。

2.4.1.3.2采用漏电保护器的用电设备与未采用漏电保护器的用电设备不能共用一根接地干线。

2.4.1.4PE线的表示:

PE线截面无论是否与相线、零线相等,在图纸上都要分开标注。

如:

某一单相回路,BV-2X2.5+E2.5G15DA,不应写成BV-3X2.5G15DA。

某一三相电源干线,VV(IS)-1KV-3X95+1X50+E50,不应写成VV(IS)-1KV-3X95+2X50。

在施工图设计的说明中应写明PE线采用绿/黄色导线以免与相线、零线相混。

2.4.2设备的选择

当我们采用了TN-S(TN-C-S)系统时,对配电设备也应有新的要求。

2.4.2.1变压器宜选用Δ/Yn-11的结线方式,

2.4.2.2对配电屏、箱要求零排(N)保护排(PE)分开,并相互绝缘,相色有别。

2.4.2.3配电箱内配出开关(有单相负荷)应选用四极断路器,如选用三级开关,在N排上可用连接片代替。

分闸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连接片。

合闸时,先接通连接片,后合断路器,其次序不可颠倒。

2.4.2.4终端配电箱的总开关应选用四极开关,配出开关可为三相三极断路器、单相单极断路器。

2.4.2.5在TN-S接地方式的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保护要求断路器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2.4.3灯回路与插座回路的配出线应分开。

2.4.4对低压电网接地形式的选用,作如下建议,供选用:

2.4.4.1一般工业厂房宜采用TN-C系统,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厂房宜采用TN-S或TN-C-S系统。

2.4.4.2科研试验单位和电路中有三次谐波电流的场所宜采用TN-S或TN-C-S系统。

2.4.4.3分散的小型民用建筑和不附设变电所的厂房宜采用TN-S系统,但自城市公用低压电网供电的民用建筑和小型工厂宜采用TT系统。

2.4.4.4有附设变电所的高层建筑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宜采用TN-S系统。

3BAS、FAS、漏电火灾报警及一般控制系统

3.1电动自控、遥控系统设计分工原则

3.1.1电动的自控、遥控、遥测和安全保护系统由强电工种和工艺工种(给排水、动力、暖通)合力完成;

3.1.2工艺工种根据工艺要求,负责工艺过程控制方案设计,提出控制方案流程图,用书面方式提交强电工种;

3.1.3控制方案流程图内容:

3.1.3.1控制环路的划分、组成和控制精度要求;

3.1.3.2敏感元件的型式、工作条件参数范围和布置点;

3.1.3.3对调节器作用方式的要求;

3.1.3.4执行机构类型、工作参数、和布置点位置;

3.1.3.5遥测点类型、参数范围和布置点。

当个数较多时,宜编号并列表说明;

3.1.3.6遥控环路的类型、工作参数和布置点。

3.1.3.7安全保护系统的说明。

(当系统复杂时,用流程图表示);

3.1.3.8其他必要的说明,如延时切换·

·

等。

3.1.4设备选用:

除执行机构(包括阀门、风门)由工艺工种选定外,其他设备均由强电工种选定。

3.1.4.1工艺工种提交给强电工种的资料,强电工种应作为设计原始资料归档,工艺工种的留底资料作为本工种的设计文件归档;

3.1.4.2自力式控制系统由工艺工种独立完成。

3.2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3.2.1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9.5节的规定,下列高层建筑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2.1.1一类公共建筑中,漏电火灾报警装置应设在各楼层照明插座干线配电箱的总开关处,火灾隐患高的场所(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区域(或末端)配电箱处设置第二级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3.2.1.2二类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区域(或末端)配电箱处设置第二级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3.2.2一个漏电火灾报警装置的保护区域不应超过一个防火分区。

3.2.3漏电火灾报警装置的预警、和报警电流值应分别设定,且均应躲过导线的正常泄露电流,并应注意上下级设定值的配合。

3.2.4当采用漏电开关与报警装置不是一体化的设备时,应特别注意与开关柜厂的协调。

3.3关于消防设计中的几项技术规定

3.3.1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3.3.1.1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范。

3.3.1.2在扩初设计阶段,在扩初文件的消防篇中应明确火灾探测器的类型和安装场所及消防联动控制的主要功能,同时出系统图。

3.3.1.3在施工图阶段,为了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在业主未确定产品厂商的情况下,应先出消防埋管的平面图,这些图纸宜和电力照明平面图同步出图,图签签名均由我院相应资质人员担任。

3.3.1.4若业主需对消防系统进行招标时,设计人员应配合业主提供招标技术文件。

3.3.1.5消防系统的承包商负责在我院提供的招标技术文件、平面图及系统图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3.3.1.6承包商的施工图深化设计必须与我院设计方案协调一致,并必须得到我院设计人员的认可。

3.3.1.7消防控制室与安保控制室宜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3.3.1.8BA控制室、广播机房、消防控制室、安保控制室在建筑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设置在同一房间内,但各系统设备应独立设置。

3.3.1.9当建筑内无消防报警系统时,消火栓内按钮直接启动消防泵,控制电压为AC220V。

3.3.1.10消防报警系统的垂直敷线线槽在楼层电信室内敷设,具体平面位置由强电设计人员和弱电设计人员共同商定。

3.3.1.11火灾报警系统中,若制造商产品无特殊要求,引至探测器的导线可采用普通导线,敷线方式宜采用穿管在楼板内暗敷,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0mm。

3.3.1.12消防联动控制线应采用阻燃耐火导线或阻燃耐火电缆,敷线方式应采用穿管敷设(金属管或阻燃型PVC塑料管)和在普通金属线槽内敷设。

3.3.1.13由变电所引至消防设备控制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箱引至电动机的电源线均采用阻燃耐火导线或阻燃耐火电缆(超高层建筑采用耐火电缆),敷线方式应采用穿管敷设(金属管或阻燃型PVC塑料管)和在普通金属线槽内敷设。

3.3.2附图:

3.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

3.4.1系统集成商必须根据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图纸进行有关专业系统的深化设计,系统深化设计必须在与设计方案协调统一的条件下进行优化设计、系统调试,在系统运行之后对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

4照明设计

4.1一般照明设计

4.1.1在扩初设计文件中,应注明主要场所的照度标准及灯具和光源的选择。

4.1.2地下停车库的照明设计应区分车道照明和停车位照明,车道照明灯具的方向应与车流方向一致。

诱导照明灯的方向应与人流和车流方向垂直。

4.2照明节能

4.2.1本地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