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710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危机下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思考Word格式.docx

First,talkaboutsomethingofthefinancialcrisisofAmericanandtheaffectoftheChineseexportenterprises.

Second,theaffectofthefinancialcrisistotheChineseexportenterprises’scompetition;

Third,afteranalysingtheaffectoftheexportenterprises’competition,thenfindouttheproblemsaboutChineseexportenterprises’scompetition;

Last,thisistheessay‘skeystone,afteranalysingtheproblemsoftheexportenterprises’scompetition,theessaywillgiverelevantsuggestionsandstrategiesintermsofgovernment,enterprisesandindustriestosolveandadvancetheChineseexportenterprises’scompetition

Keywords:

financialcrisis,government,enterprises,creation;

competition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目录3

引言1

1金融危机概述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2

1.1美国次贷危机的简介2

1.2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2

1.3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未来趋势判断3

2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4

2.1出口企业存在的现状4

2.2金融危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4

3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7

3.1以浙江永康为例说明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7

4应对与措施10

4.1政府部门对出口企业采取的措施10

4.2企业自身所采取的措施11

4.3行业之间所采取的措施12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后记16

引言

近期,美国金融危机受到全球关注,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

从目前形势看,金融危机仍在进一步发展蔓延,它对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

08年对全世界来说是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元持续贬值,股市房市进入冰冻期,从美国金融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也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随着欧美国家的持续经济低迷,我国的出口企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口减小,产品积压,工厂停工,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过多依赖出口,而在这次危机中没能抵挡住这次“寒流”倒闭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使经济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对外贸依存度达到了70%,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重要,但是,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出口的商品中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没有自主品牌,尤其是中低端产品的出口市场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层次低,技术附加值不高,导致了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不高,这次的金融危机正好曝露出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缺陷,因此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成了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以及出口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现分析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1金融危机概述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1美国次贷危机的简介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刺激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1.2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2008年对全世界的经济来说是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很多方面,这里作者主要从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和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这两方面来说明。

1、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开始减速,2008年1-6月延续了这种趋势。

从出口金额看,2008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虽然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仍与2007年全年20.39%的增长速度持平。

随着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2008年的出口增长速度回落到15%-20%的水平。

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中国比上年同期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多,次贷危机产生的综合效应,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图1-1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官方网站

2、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

但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远远高于全国8.84%的水平。

可见,2008前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数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这可从次贷危机发生后,尤其是美元大幅贬值,使得美国国民财富收缩,增加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减少了对高档次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使得中国对美在价值较低的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价值较高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不足。

1.3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未来趋势判断

虽然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政策和环境变化的因素,但在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速回落并不明显,甚至仍然强劲的情况下,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表明金融危机的确对中国出口构成了较大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与国内政策调整和环境变化产生“叠加效应”后,中国出口未来增长前景令人担忧。

另外,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

从目前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而对欧盟和大洋洲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却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

但未来如果金融危机进一步升级扩散,导致其他地区经济和金融动荡,将会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2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我们不难发现,出口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要解决出口企业的出口难的问题,并帮助其度过难关,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企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2.1出口企业存在的现状

谈到出口企业,最典型的应该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地方的企业主要以出口为主,其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的90%。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这两个地方的出口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产品出口和出口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占GDP比重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因此被认为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出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中国曾经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需要通过扩大出口来积累资本。

在此以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为例子来说,浙江是个外贸大省,进出口企业受到危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下面以《杭州统计年鉴》查阅到的2005年到2008年的出口情况数据。

表1-12005年—2008年杭州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情况表

指标年份

出口总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2005年

298.7

21.9

2006年

389.09

30.3

2007年

434.26

11.7

2008年

480.65

10.7

来源:

杭州统计调查信息网及《杭州2005-200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资料

从表1-1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8年的出口总额都是增长的,但是,从2007年开始,其增长的幅度有所减缓,2008年的增长幅度更是低于2007年。

2.2金融危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由前一节可以得出结论,造成出口企业增长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国际市场需求减缓,而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在国外接不到单子,直接就导致了出口的减少;

二自2007年以来,国家调整出口退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也有一定得影响;

三运输、环保、土地、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致使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出口企业成本提高。

由于供需矛盾和无序竞争的存在,使得原燃料因素未被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价格所冲销,企业利润明显下降,乃至亏损。

由于这些原因,也使得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了影响:

一是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很多企业订单萎缩的窘境,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式,由外贸转向内销,结果是不少企业无法适应。

举个例子,浙江永康一家规模不大的贸易企业,从事各类果汁机和健身器材的贴牌生产,虽然挂靠在永康市一家排名靠前的进出口公司,但业务开展得相当不错,欧美、日本、韩国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不断。

可08年10月份后海外市场风云突变,订单急剧减少,企业措手不及。

据该公司销售部经理说“我们公司的业务员全部出差去了解国内市场,努力建立国内销售渠道,但这些业务员以前是做外贸的,对国内市场一点也不熟悉,效果不明显,让这些业务员一下子急调头,浑身不适应。

二是转型困难重重。

一些外贸企业已着手建立国内贸易部这样的内销机构,专门负责国内市场的推广。

外贸企业多是拿订单按量生产,在08年这种外贸形势下,不少人提到了转型,即进行内销市场的突破。

外贸企业转向,重新布局国内市场,或对市场进行重新培育,这相当于企业从零开始,转内销企业面临的挑战不小。

目前,很多外贸企业在转型布局国内市场时,做内销确实累,需要增派人手做品牌,通渠道。

外贸企业转型还有一个最担心的是国内市场的不规定性,有的内销企业在货到后资金往往要等半年才到账,这无疑加剧了企业对转型的担心,虽然困难,但转型却是必要的,如果企业仅盯“外贸”,将遭受海外市场总需求下降的影响。

而有些中小企业就在转型与否中徘徊,这无疑加剧了企业经营的困难。

三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有些企业出现了关闭或者停产的状态。

这些企业主要是代工企业。

何谓代工企业,代工企业就是从事OEM生产模式的企业,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的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

以珠三角的出口企业来说。

年产值达50亿美元、占珠海GDP一半以上的伟创力珠海有限公司,07年下半年开始因订单减少而面临困境。

总部设在美国的伟创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EMS)之一,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和伟创力相比,众多的中小代工企业处境更为艰难。

有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玩具出口国,其中玩具出口金额约占全球的30%,出口数量约占全球的60%。

但是从全国各省市看,广东省玩具出口金额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达到68%,而且2006年新增玩具出口企业2692家。

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新青工业园的伟创力珠海有限公司,有近4万名员工。

2007年,伟创力在珠海的产值达到了50亿美元,占珠海GDP的一半以上。

不过,这个世界级的加工业巨头,却很少跟媒体打交道,也不见他们的广告。

换句话说,他们只提供生产能力,他们的产品都是按照订单替别人生产地,企业的利润来自代加工收入。

从来不主动联系媒体的伟创力,却在近期对媒体开口了。

其背景是,公司订单减少,开始大面积裁员的传言,使公司不得不出面回应。

显然,裁员是事实,值得关注的是,伟创力没有回避企业在全球代加工行业面临的困境。

企业高层将不得不考虑产业重心的转移问题。

对于伟创力来说,保证利润,目前也许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一条路可走。

可是,生存于广东等地的珠三角地区更多的却是中小企业,当“订单”决定存亡的时候,这些企业的未来不是未知,而是前景暗淡。

从伟创力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代工企业由于缺乏自身的品牌,缺乏创新力,产品附加值低等,使得这些靠国外订单生存的企业更加的步履维艰,直接的影响就是倒闭或者关停。

3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3.1以浙江永康为例说明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出口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出口企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低,很多企业主都认为,现在这样的经营方式也能让企业有盈利,就都不愿投入资金去研发新产品,而有些企业主则抱着模仿别人产品的心态也不愿自己去研发创新,而且中国的出口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低,这也使得中国的相当数量的出口企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而在发生了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了要进行产业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的竞争力问题。

一中国出口企业缺少自身的创新能力。

这次的危机更加暴露出出口企业存在的缺陷,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那么多企业在一夕之间倒闭或者直接关停,就是因为在这两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没有自身的创新。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许多跨国公司的工厂都迁到我国。

还有一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也设在中国。

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每况愈下。

造成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差的原因的是多方面的,而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上盛行片面夸大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否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倾向。

以永康为例。

永康是五金之乡,五金文化底蕴好,传统的五金加工技术强,但是企业本身缺乏独立开展产品开发和工艺设计的能力。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开发部门,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检测手段,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永康民营五金企业均以模仿起步。

这种赢利模式的特点正如一个橄榄。

一个新产品在永康出现时,首先由一家或几家企业推出,此时赢利空间最大,随后赢利空间随着模仿跟进的企业增多逐渐减弱,最后价格战过后,赢利企业只剩几家。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

在永康的出口企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投资。

一直以来,永康市五金产业呈现明显的“浪潮式”和“井喷式”相结合的发展特征,一旦某类产品非常畅销,大量的企业就会蜂拥上马该类产品生产,直至引发恶性竞争,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

如前几年的保温杯还有近两年的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就2004年上半年加入电动滑板车行业的就有200多家五金企业。

还有一个就是盲目分散投资。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保持高利润,因而许多五金制造企业盲目分流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永康五金产业制造企业及关联企业中投资房地产的投资额高达27亿元以上。

这些资本中很大部分因2008年上半年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而被套牢,导致永康五金工业经济发展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部分企业埋下了严重的生存隐患。

这只是我国众多出口企业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唯有加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注重通过优化结构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使有效的资金投入形成更大的经济增长动能。

三劳动力成本低。

这个情况在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以浙江永康的企业来说。

永康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而且是家族企业慢慢发展起来的,而在永康最显著地特征就是劳动力价值低廉。

原本该付给劳动者的钱全落到了企业家的腰包中,永康工人的工资普遍偏低,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限制了优秀人才到永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主所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

另外,永康五金企业对培养五金技术人才观念不强,很少直接从高校招收毕业生进行技术培养,热衷于从其他企业挖现成专业人员。

而这些专业人员往往由于频繁跳槽,没有时间再进一步对该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

唯有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来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进而依靠人才推动自主创新、改进工艺、优化流程、提升品牌等。

四行业竞争恶化。

中国的出口企业的产品由于没有很高的技术性,因此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很多企业就采取“价格大战”。

2005年上半年的“沃尔玛失单事件”(沃尔玛原本想在永康采购100万台滑板车,结果由于永康市企业内部大打价格战,导致最后沃尔玛开出的订单价格过低,没有一家企业敢接单,最终丢失了这一大宗订单)。

突显了永康市因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大打价格战的竞争恶习。

相互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使许多五金产品被逼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

这次事件仅是一个缩影,据永康市市长说,永康企业的寿命不会超过十年的原因就是因为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

永康市五金产品档次低,产品的同质竞争往往导致人才需求的同质竞争。

有些同行企业甚至到对手的门口来招工。

“挖才歪风”使得一些企业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人才轻易被竞争对手拉手,挫伤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人才的积极性。

这种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了出口企业竞争力的降低。

五资源制约。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多,对土地的需求更是大。

永康市人均土地低于浙江平均水平,而五金工业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而有些实力企业却在利用各种途径大量圈占土地却闲置,造成土地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永康市很多企业因用地不足而异地寻求发展。

自2003年以来至今,永康市电力资源严重不足,(全国不止永康,像广东也是)而不得不实行“停三送四”的用电政策。

这使企业出现开工不足或自备发电机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导致了利润的下降。

虽然这是客观的因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六出口企业利润低。

从2005年起至今,由于成本上涨、贸易摩擦和同质化竞争等众多因素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不断缩小。

以永康为例,浙江永康民营五金企业的赢利空间不断缩小。

永康很多民营五金企业是两头受气:

一头是国内外的经销商,由于同类中小企业众多,一谈到提价经销商就改与其他企业合作,而价格战导致的恶性竞争也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另一头式原材料供应商,那头价格一直不稳定,随时都会挤压这些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于此同时,工人涨工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也让企业感到压力重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而主观因素占主要。

从浙江永康企业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

4应对与措施

从前一章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上面的分析,针对其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即政府、企业自身、行业,来提出相信的对策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1政府部门对出口企业采取的措施

一些行业出现供求过剩,企业进入盈利艰难的时期。

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国家连续出台了刺激经济的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逐步宽松。

2009年,随着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连续降息后企业还贷压力的大幅减轻,拉动内需的各项措施产生的效应也将渐渐显现。

以我的家乡浙江永康为例子,在全球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永康经济却是一只独秀,有些行业不但没有收到影响,反而是逆势增长。

政府部门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营造优质发展的小环境。

近两年来,永康市针对五金制造业集群的特点,把与工业生产相关联的服务业从整个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按照不同的阶段即产前、产中、产后的主要环节,大力建设各类普惠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赢得集聚的服务效应。

比如,物流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检测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