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6556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师考试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一般采用“产品法”统计,即以农产品为单位,按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计算各种农产品的价值,然后将各种农产品价值加总。

  3)建筑业总产出:

是建筑安装生产单位和自营施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产品总价值,其具体内容包括:

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

在方法上,建筑业总产出统计是按自行完成的工作量乘以单价计算的,即针对各建筑安装生产单位,分别计算上述自行完成的各项建筑产品总产出。

  建筑业产品是固定的,具有较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它是由建筑安装生产单位组织施工生产的。

  服务部门总产出:

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

它需要讨论营利性服务和非营利性服务。

  国民经济基本单位分类

  1.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单位:

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它单位进行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其突出特征是,这样的单位都能够编制出一套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完整账户。

  机构单位是进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的基本单位。

  住户

  两类机构单位各种政治或法律实体:

即法人单位

  第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单位应第二,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它单位签定

  具备的条件合同;

  第三,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国民经济四个机构部门分别是:

  

(1)非金融企业部门:

基本特征是盈利为目的进行市场性经济活动,主要提供各种货物和非金融性服务,是国民经济中进行生产活动提供产品的主要部门;

  

(2)金融机构部门:

主要职能是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在整个国民经济资金运动过程中起着资金中转枢纽的作用;

  (3)政府部门:

具有非盈利性质,其职能之一是经过社会经济管理为居民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职能之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经过征税和转移支付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

统计师精品资料

  (4)住户部门或称居民部门,由所有常住住户组成,还包括为住户拥有的个体经营单位。

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消费活动主要是在住户部门完成的。

  另外,与上述国内机构部门相对应,还有一个国外部门,它概括了所有与该国常住单位发生经济往来的非常住单位。

第二章

(一)生产的统计范围及常见产出总量指标

  学习目标:

 1.生产的概念及生产的统计范围

  生产就是由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过程。

关于生产的统计范围,理解点如下:

  第一,经济统计中的生产是指经济生产,是在人类的控制和管理之下,利用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原材料等,产出各种形式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纯粹自然性生产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第二,无论物品的生产还是服务生产,都属于生产统计范围;

  第三,作为产出的货物和服务,应能够提供给其它单位使用。

  2.产品的概念及其类别

  1)根据产品形态划分货物:

有形产品。

能够储存,能够运输。

  服务:

无形产品。

以运动形态产生出来,不能储存与运输。

不能脱离生产需求单独进行。

  2)根据产品使用性质中间产品:

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能够是货物也能够是服务。

  最终产品:

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

  3.常见国民经济产出总量指标

  国内总产出:

一国当期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当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价值总量。

  1.增加值的基本涵义

  增加值:

是生产单位运用资本、劳动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经过生产而新增加的价值,体现为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制造后所追加的价值。

  分别看一下不同产品的增加值计算:

  煤矿的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500-0=500

  炼焦厂的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1500-700=800

  钢铁厂的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300-1500=1000

  1.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

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是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的余额,体现了增加值的形成过程。

其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

又称中间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其内容具体包括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材料、燃料、动力等货物,以及运输、邮电、仓储、修理、金融、保险、广告等服务。

  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

在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这样得到的增加值叫做增加值或毛增加值;

  净增加值:

在计算增加值时不但扣除中间消耗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所得结果就是净增加值。

  2)收入法:

增加值按照最初形式的收入流量,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

指劳动者从其所在生产单位经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所有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的劳动收入。

  生产税净额:

是生产税与生产补贴的差额。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核算期内生产单位为补偿生产活动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它代表了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价值。

  营业盈余:

是生产单位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劳动报酬、生产净税额和固定资产消耗以后的余额,相当于生产单位在生产环节上所获得的营业利润,但要扣除利润中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

  政府:

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予以管理,在价值圈里,比如提供服务(教育等)、转移支付,补贴、购买商品和服务等

  对外部门:

对出口的支付、借贷(投资)

  家庭:

储蓄(投资)、对进口的支付、税收、对货物和服务的支付

工资、租金、利润、利息和红利、税收、投资等;

  国民经济运行的四个阶段:

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积累四类活动。

  四个阶段的关系:

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使国民经济运行具有循环的性质。

在这四个阶段中,首要环节是生产,分配具有可交换性,消费与积累既是货物与服务的不同使用形式,又是各单位收入的最终支出形式。

  营利性服务部门:

由各种以盈利为目的而建立的企业性服务单位所组成,它们面向市场,提供效能运输、邮电通讯、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信息咨询、居民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

其总产出按照这样的思路计算:

其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

其中

  xxxx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总产出按照当期这些业务活动总收入计算,包括公路、水运、航空、铁路、管道运输等业务收入和电报电话邮政业务总收入;

  xxxx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

依据商品进货、保管、整理、分类、包装和销售等服务活动中的总收入计算,具体表现为贸易活动的附加值,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对应的商品进价;

  xxxx餐饮业总产出:

直接按其营业收入计算;

  xxxx金融业总产出是各种金融中介服务活动产出和其它服务收入之和,前者表现为金融机构贷款或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差额;

  xxxx保险业总产出计算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应该是保险服务产出与其它服务收入之和,保险服务产出表现为当期各种收入(包括保费收入、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等)与各种支出和提取(包括各种准备金提取、到期赔付、利息支出等)相减的差额;

  房地产业总产出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房地产管理活动总产出,按其经常性业务收入计算;

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总产出,按商品房销售所得收入扣除开发建设过程的前期投入建设投入计算;

居民自有住户虚拟服务总产出,是按住房原始价值和房屋折旧率计算的虚拟折旧。

  非营利性服务部门:

由各种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建立的经济单位组成,其中大部分属于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教育、国防、行政管理服务和社会服务。

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从事非市场性服务生产活动,所提供的服务价值不能体现为营业收入,至少不能全部体现为营业收入。

其总产出的计算方法:

首先假定这些单位在核算期内提供服务的收入等于其支出;

而后按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其总产出,在所估算的支出中包括经常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两部分。

公式如下:

  非营利生产单位总支出=各种经常性费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劳动报酬

  经常性费用支出包括职工福利费

  公务费修缮费 业务费 其它费用

  特别说明:

第一,经常性费用支出中不包括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乘以一个虚拟折旧率计算的。

因为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不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统计师考试辅导资料:

抽样调查知识点1

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1.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它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又称为概率抽样或随机抽样。

随机原则就是在抽取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就概率意义而言,又称为等可能性原则。

抽样调查的主要作用:

(1)用于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推断。

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无限总体的调查,第二种是具有破坏性或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验。

(2)用于某些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推断。

(3)用于全面调查资料的评价和验证。

(4)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抽样推断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

组成总体的单位叫总体单位(也称为个体)。

一般用N表示总体单位数。

本书统计推断中用X、Y、Z等大写字母表示随机变量。

样本:

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出来的部分单位所组成的集合体就称为样本。

从总体X中随机抽取的n个个体X1,X2…Xn称为总体X的一个样本,记为(X1,X2…Xn),其中第Xi称为第i个样品,样本中所含样品个数n称为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知识点2

参数:

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总体平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比例等,一般见希腊字母表示。

总体是唯一确定的,因此总体参数也是唯一确定的。

统计量:

样原来自总体,样本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所在总体的性质。

但为了解总体,需要对样本进行“加工”,以提取其中有益信息。

所谓对样本加工是针对不同的统计问题构造一个不含未知参数的样本函数,这样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常见的统计量有如下几个。

样本均值:

是样本的算术平均数,它反映了总体的数学期望信息。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有放回抽样)是把总体中已抽取的样本单位再放回总体中去,重复地参加以下的抽样

不重复抽样(无放回抽样)是某一单位在被抽中之后,就不再放回总体重复参加以后各次的抽样。

抽样误差的概念

统计误差:

是指在统计调查中,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间的偏差。

即抽样估计值与被估计的未知总体参数之差。

登记误差(工作误差)由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引起。

调查范围越广,规

统计误差按模越大,误差的可能性就越大。

产生来源分代表性误差:

在抽样调查中,用样本推断总体所产生的误差。

抽样误差:

指在遵循了随机原则的条件下,不包括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在内的,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由于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是唯一确定的,而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是随机变量,因而抽样误差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抽样误差越小,说明样本的代表性越高;

反之,样本的代表性越低。

同时抽样误差还说明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相差范围,因此,它是推断总体指标的依据。

抽样误差是统计推断所固有的,虽然无法避免,但能够运用数学公式计算。

因此,抽样误差也称为可控制的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①抽样单位的数目:

数目越大,越接近总体。

②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抽样误差和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成正比变化。

③抽样方法的选择:

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

④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不同的抽样组织所抽中的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也不同。

第一章第四讲补充笔记:

抽样与抽样分布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作用

1、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⑴.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⑵.作用:

用于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推断;

用于某些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推断;

用于全面调查资料的评价和验证;

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抽样调查的几个基本概念

⑴.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⑵.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是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是经过对样本进行加工,提取描述样本特征的有效信息

⑶.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单位再放回总体中,重复地参加以下各次的抽样;

某单位在被抽中以后,就不再放回总体重复参加以后各次的抽样。

二、抽样误差

1、抽样误差的概念

⑴.抽样误差:

分为登记误差(由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引起的)和代表性误差(部分推断总体所产生的误差,系统性和随机性)

在遵循随机原则条件下,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⑵.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抽样单位的数目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抽样方法的选择

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2、抽样平均误差

1.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①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⑵.总体方差和总体成数未知时,能够用样本方差、过去的调查资料、估计资料来代替。

3、抽样极限误差

⑴.抽样误差的涵义

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范围。

抽样极限误差一般要以抽样平均误差为标准单位来衡量,它的计算公式为:

不重复抽样:

②抽样成数的抽样极限误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三、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1、影响样本单位的几个主要因素

⑴.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⑵.总体方差的大小

⑶.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

⑷.抽样方法与组织形式

2、抽样单位数的计算

⑴.重复抽样条件下

例:

职工奖金标准差是200元,允许误差的大小为30元,95%的

置信区间

1.96*1.96*200*200/(30*30)=171

最终结果向上取整,而不是四舍五入

四、抽样分布

1、三种不同性质的分布

⑴.总体分布:

总体中各元素的观察值所形成的分布

⑵.样本分布: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个样本中所有观察值的分布

⑶.抽样分布:

不同样本的分布,即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2、正态分布

特性:

非负性、对称性、标准化

3、几种常见分布

Z分布;

T分布;

分布;

F分布

总体方差已知(正态分布);

未知(t分布)

样本方差:

总体均值已知,未知,都是卡方分布

样本比例:

大样本:

正态分布

第一章第五讲补充笔记: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一、参数的点估计

点估计就是直接以抽样调查所取得的样本指标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值。

优点:

能提供总体参数的具体估计值,其表示更直观、简练,并能够行动决策的数量依据

1、矩估计法

2、最大似然估计法

1)最大似然原理:

将在试验中概率最大的事件推断为最为可能出现的事件

⑵.最大似然估计法简介

3、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1)无偏性:

指所选用的估计量的数学期望(平均数)与总体待估参数的真值相等

⑵.有效性:

所选用的估计量的方差最小。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有效性的估计量比其它估计量最集中在真值的附近。

一个好的估计量不但要求它能围绕待估参数的真值摆动,而且希望摆动幅度越小越好

二、区间估计

1、区间估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事先给定的小概率,求出置信区间。

显著性水平、1-显著性水平=置信水平

2、区间估计的一般形式

总体参数估计值误差范围

在给定一定的概率保证程度,并计算出抽样平均误差的情况下,总体指标的区间范围为:

⑶.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样本指标,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样本标准差;

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或概率度t;

抽样平均误差

4)区间估计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根据题意列出或计算有关数据,如样本容量、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等;

第二步:

根据样本数据确定使用哪种类型的区间估计统计量,并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第三步:

根据抽样方案确定置信程度,查表求得概率度t值;

第四步:

计算抽样极限误差,再利用样本指标指标值和抽样误差范围求总体指标估计区间。

三、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1、假设检验的意义

对总体参数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判断这个假设是不是成立的。

提出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2、假设检验的概率依据

⑴.假设检验基于小概率原理,即认为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上不会发生,如果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出现了,则这是与概率论的基本原理相违背的。

用的是反证法。

⑵.基本思想:

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函数的表示式做出某种假设,然后找出一个在假设成立的条件出现可能性很小的小概率事件。

如果试验或抽样的结果使该小概率事件出现了,这与小概率原理违背,表明原来的假设有问题,要拒绝这个假设。

反之,就能够接受原来的假设。

3、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检验决策

H0为真

H0非真

拒绝H0

犯I类错误(α)

正确

接受H0

犯II类错误(β)

4、假设检验的步骤

假设检验就是根据样本观察结果对原假设(H0)进行检验,接受H0,就否定H1;

拒绝H0,就接受H1。

四、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五、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六、总体成数的假设检验

H0:

u=H1:

u<

>

问题设计的要求与注意点:

1、提问的内容尽可能短

2、用词要确切、通俗

3、一项提问只包含一项内容

4、避免诱导性提问

5、避免否定形式的提问

举例:

全国科普工作统计调查方案

一、科普工作统计的内容和任务

经过开展全国科普工作统计调查,能够使政府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国家科普资源概况,更好地监测国家科普工作的运行质量

全国科普工作统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调查国家和地方科普资源投入状况。

2.监测国家科普工作运行状况。

二、科普工作统计的范围

1.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2.省级单位

三、科普工作统计的组织

科普工作统计由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科技部负责制定统计方案,提出工作要求,指导和协调中央、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各省、市、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

的科普工作统计。

3.市级单位4.县级单位

四、科普工作统计的操作步骤

全国科普工作统计按部委及省、市、县分级实施,采取条块结

合的方式。

1.科技部负责全国科普工作统计。

2.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自身及其直属机构的科普工作统计

3.各省科技厅负责本省科普工作统计。

4.市科技局负责本市科普工作统计。

5.县科技局负责本县科普工作统计。

五、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统计

调查方法

采用目录抽样调查方法,对限额以土企业实施全面调查,对限额

以下以及个体户实施抽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取重点调查和利用有关部门统计数据

加工推算的方法注意不同行业的限额

六、金融统计

1、金融统计包括银行信贷统计、货币供应与市场流通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2、银行信贷统计

3、货币统计

货币供应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是通货净额或现金,最具流动性,最为活跃

M1=M0+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

货币流通:

现金流通和转账结算

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

-本期现金回笼总额

现金归行次数=当期银行现金收人合计额/期内货币平均流通量

金融市场统计包括利率统计、债券股票统计和汇率统计

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十城镇失业人员)×

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十城镇登

记失业人数)×

统计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没有数据时用“-”表示

数据过小能够用0表示

缺失的数据用“...”表示

一、回归分析的步骤:

建模

估计参数

检验

应用

至少还有两种考法:

1、类似于考试题的模式

2、给出软件计算结果,要求进行分析

二、可能由于空户率或无回答率,改变了内部差异的性质

无回答是指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从单位中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有用

的数据或记录

由于无回答现象的发生而导致调查获得的统计数据与社会经济

现象的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就是无回答误差

三、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

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其它从业人员

劳动报酬两部分

在岗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