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6414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性能与使用》习题参考答案docWord格式.docx

所以,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屮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

汽车的动力性可rtl汽车最高车速、汽车加速时间和汽车最大爬坡度等指标评价。

2.什么是滚动阻力系数?

滚动阻力系数用小写字母/表示,定义为单位车重的滚动阻力,其通过试验测得。

实际上滚动阻力系数是一变化值,它与路况、车轮状态、行驶车速等都有关系。

3.汽车行驶中滚动阻力是怎样形成的?

滚动阻力是指车轮在路面滚动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应变形所产生的阻力。

它主要由轮胎与路面变形所产生的能量损失引起。

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路面的变形很小,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轮胎的弹性迟滞损失是产生滚动阻力的根本原因;

车轮在沿松软路面(如松软土路、沙地、雪地等)滚时,轮胎的变形较小,而路面的变形较大,路而变形引起的能量损失占主导地位。

此外,轮胎与路面存在纵向、横向的局部滑移以及汽车减振系统和车轮轴承内部都存在着摩擦。

车轮在滚动时产生的这些变形和摩擦都要消耗发动机一定的动力,因而形成滚动阻力。

4.什么是附着力?

影响附着力的因素有哪些?

无侧向力作用时,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在硬路面上,附着力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成正比。

5.汽车的行驶阻力有哪些?

这些行驶阻力的数值如何计算?

1)滚动阻力

Ff=Gf

式中:

G——汽车重力(N);

f——滚动阻力系数。

2)空气阻力

F—6小

21.15

CD——空气阻力系数,取决于汽车的形状和表面的粗糙程度,由风洞试验测得,客车的约为0.50-0.80,货车的G约为0.8—1.0,典型轿车的C。

约为0.28—0.41,好些的跑车在0.25附近,赛车可以达到0.15,表2.3列出了部分车型的空气阻力系数。

A——迎风面积(加巧,即汽车行驶方向的投影面积,估算时,对于货车A=BH,对于轿车A=其中B为伦距,W为车宽,H为车高,典型轿车的A约为1.7〜客车的A约为4〜7m2,货车的A约为3〜7m2:

v——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km/h)。

3)坡度阻力

Fj=Gcosa

式屮:

a一一道路坡度角(°

)。

4)加速阻力

F.=8m—

7dt

加汽车质量(kg);

dv/dt——汽车行驶的加速度(m/s2);

/——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其物理意义是:

将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等效地叠加到平移质量惯性力上时,平移质量惯性力应扩大的倍数。

6.请写岀汽车的驱动一附着条件?

汽车驱动力应大于或等于汽车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空气阻力之和,且小于或等于汽车附着力,即

上式即为汽车行驶的驱动一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首先要满足驱动条件,即汽车本身具有产生足够驱动力的能力,而推动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是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是地面作用于汽车的外力,地面対汽车作用的驱动力最大值要受到附看力的限制,驱动力不能超过附看力,只能等于或小于附着力。

7.什么是汽车的动力因数?

动力因数:

D=—~=/cos6Z+sin£

Z+——

G」gdt

动力因数反映了汽车的动力特性,所以常把动力因数作为表征汽车动力特性的指标。

8.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汽车结构参数:

发动机参数、传动系参数、阻力系数、汽车质量、汽车驱动形式、汽车轮胎

2)使用因素:

发动机技术状况、底盘技术状况、驾驶技术、汽车行驶条件

第3章

1.什么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评价指标是什么?

评价试验方法有哪些?

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单位行驶里程的燃油消耗量

(2)单位运输工作量的燃油消耗量

(3)消耗单位燃油所行驶的里程

国内外燃油消耗量的试验方法很多,现行的各国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归纳起來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发动机台架试验

(2)底盘测功器循环试验

(3)不控制的道路试验

(4)控制的道路试验

(5)道路循环试验

2.何谓等速行驶燃料经济特性?

如何利用它分析比较汽车的经济性?

汽车在无坡度的平坦好路上以等速行驶时的油耗为等速百公里油耗。

所谓等速还要计入以不同车速等速行驶的情况,不同车速的等速行驶,百公里油耗是不同的。

由于等速燃料经济性试验缺乏有关动力性要求的检验指标,容易造成试验汽车的动力性要求与燃料经济性匹配不合理的现象;

另外,它也不能反映汽车实际行驶屮频繁出现的加速、减速等非稳定行驶工况,所以等速行驶燃料经济性并不能全面考核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只能作为一种相対比较性的指标。

3.用最高档行驶为什么会比次高档省油?

最高挡一般为直接挡。

传动系直接挡的总减速比(主减速器速比),是根据良好路面上的功率平衡图及直接挡要求的动力因数来选择的。

这样选择的传动比,在屮等车速下行驶时,节气门开度仍然不大,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较高。

为了改善良好路面上行驶时的燃料经济性,常不改变主减速器传动比,而在变速器中设置一个传动比小于1的超速挡,试验表明:

在良好路血上使用超速挡能节油5%。

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若以相同的车速行驶,采用超速档的负荷率明显高于直接档的负荷率,只要在高负荷率下发动机混合气没有加浓,则发动机的有效耗油率就会明显降低,使汽车较为节油。

4.分析发动机的负荷率对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影响,汽车在使用时如何提高发动机的负荷率?

负荷率的高低表明了汽车功率的利用程度,负荷率低,表示汽车功率利用较少,汽车的后备功率较大,此时汽车具有良好的加速能力或爬坡能力;

负荷率高,表示汽车此时的功率利用较大,适当提高汽车发动机负荷率,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第4章

1.什么是汽车的制动性能?

简要说明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

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

在坡道上能长吋I'

可保持停住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制动性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来评价。

2.什么是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附着力?

三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汽车制动时,若只考虑车轮的运动状态为滚动和抱死拖滑两种状态,此时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制动力及地血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制动踏板力较小时,制动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制动力足以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使车轮滚动。

此时,车轮滚动吋的地面制动力就等于制动器制动力,且随着踏板力的增加呈正比增加,但制动器踏板力或制动系压力上升到某值(如图中为油压Po),地面制动力F,“在达到附着力厲的值,就不再增加了,此时车轮即抱死不转而出现拖滑现象。

当制动系油压P>

时,制动器制动力耳,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大而仍按直线关系继续上升。

由此可见,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収决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又受到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3.什么是车轮的滑动率?

汽车的制动过程实际上并不只是包含滚动和抱死拖滑两种状态,而是从车轮滚动到边滚边滑再到抱死拖滑的一个渐变的过程。

一般用滑动率来说明这个过程屮滑动成分的多少,用符号s表示,其表达式为:

V-

$=_X100%

V

O

令—自由滑动的车轮动态半径(m);

怙一车轮中心的速度(m/s);

w。

一车轮的角速度(rad/s)o

4.汽车制动过程的时间可分为几段?

什么是汽车的制动距离?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驾驶员反应吋间tO:

指从驾驶员识别障碍到把脚力F加到制动踏板上所经历的吋间。

2)踏板力增长时间tl:

包括脚力F,由零上升到最人值所需要的时间。

3)协调时间t21:

从施加踏板力到产生制动力,从而产生负加速度(-a)的时间。

4)负加速度增长时间t22:

在此期间,负加速度增加到它的最大值。

5)持续制动时间t3:

脚力假定是一常数,负加速度・amax(jmax>

0)也不变。

制动距离S(m)为:

Vo2

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制动器最大制动力)、制动的起始车速。

5.什么是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彫响汽车制动器热衰退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汽车下长坡制动及汽车高速制动的情况下,制动器的工作温度常在300°

C以上,有时竟高达600〜700°

Co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系数将显著下降,这使汽车的制动效能会显著降低,这种现彖称为制动效能的热衰退现彖。

制动器的热衰退和制动器摩擦副材料以及制动器结构有关。

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还与制动器结构型式密切相关。

6.什么是汽车制动时的跑偏和侧滑?

造成跑偏或侧滑的原因是什么?

制动跑偏,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屮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

汽车制动跑偏有两个主耍原因: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这是因为制造、调整误差造成的,汽车究竟向左或向右跑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制动吋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

这是汽车设计所造成的,制动时汽车总是向左(或向右)一方偏驶。

因此,设计汽车时应注意不要使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拉杆互相干涉。

制动侧滑,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轴或多轴发生横向移动的现象。

最危险的情况是在高速制动时,后轴发生侧滑,这时汽车常发生不规则的急剧冋转运动,使之部分地或完全失去操纵。

侧滑产生的原因,是在制动过程中,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极限后,继续增加制动力,车轮将处于抱死拖滑状态,此时,侧向附着系数为零,即该轮抵抗侧向干扰的能力为零,这时,即使车轮受到任何一点侧向力,都会引起沿侧向力方向的滑动。

7.什么是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它包含哪些内容?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

操纵性是指根据道路、地形和交通情况的限制。

汽车能够正确地遵循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所给定的方向行驶的能力;

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屮具有抵抗力图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操纵性和稳定性有紧密的关系。

操纵性差。

导致汽车侧滑、倾覆,汽车的稳定性就破坏了。

如稳定性差,则会失去操纵性,因此,通常统称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8.什么是汽车的稳态和瞬态响应?

由输入引起的汽车运动状况,可分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与随时间变化的瞬态两种,相应的车辆响应杯为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

例如给等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以前轮角阶跃输入,即急速转动前轮,然后维持前轮转角不变,一般汽车经过短暂时间后,将进入等速圆周行驶,一定车轮转角下的等速圆周行驶状态便是一种稳态。

而等速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间的过渡过程便是瞬态。

9.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汽车的侧翻?

使用中应如何避免?

汽车行驶时,常受侧向力的作用,侧向力有重力的侧向分力、离心力、侧向风力和不平道路的侧向冲击等多种。

汽车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如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达到附着力时,汽车将沿侧向力的作用方向而滑移。

侧向力同时将引起左、右车轮法向作用力的改变,当一侧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变为零吋,将发生侧向翻车。

汽车转弯时,人坐在车中会感到向弯道外侧偏倒,从物理学可知,这是由于离心力所引起的。

离心力对在弯道上行驶的汽车来说影响很大,它可能使汽车向外侧滑移而倾覆。

为了行驶安全,应使侧滑发生在侧翻之前。

10.稳态转向特性有儿种?

一般汽车应具有哪些性质的转向特性?

为什么?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成三种类型:

不足转向、屮性转向和过多转向。

在圆周行驶时,驾破员使方向盘保持一个固定的转角,令汽车以不同固定车速行驶,若行驶车速高时,汽车的转向半径R增大,这种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的特性。

若汽车的转向半径R不变,这种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的特性。

若转向半径愈来愈小,则具有过多转向的特性。

只有具有适度不足转向的汽车,才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不能具有过多转向特性,具有屮性转向特性的汽车也不好,因为汽车本身或外界使用条件的某些变化,中性转向特性的汽车通常会转变为过多转向特性而失去稳定。

1.评价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有哪些?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主要有:

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和横向通过半径等。

2.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使用小应注意哪些问题?

(1)行驶速度

(2)汽车的最大单位驱动力

(3)差速器

(4)液力传动

(5)汽车车轮

(6)悬架

(7)驱动防滑系统

(8)拖带挂车

(9)驾驶方法

3.后轮驱动4X2汽车越台阶能力主要由哪个车轮决定?

式中:

A).为前轮单位车轮半径可克服的台阶高度,它表示前轮越过台阶的能力。

D

可知,厶/D越小及厶/厶越大,(菩)/就越大,即汽车前轮越容易越过较高的台阶。

当后轮(驱动轮)碰到台阶时,其平衡方程式为

fF/}+F/2cosa一(pF/工sina=0

v伦+屉sma+(/)FZ2coscr-G=0

传上+(pF71D/l-GL2+fFZ]D/2=0

将sina=1-

-2捡及/=0代入上式,可解得

(等)「为后轮单位车伦半径可克服的台阶高度,它表征了汽车后轮越过台阶的能

力。

可知,后轮越过台阶的能力与汽车的结构参数无关。

后轮是限制汽车越过台阶的因素。

4.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方法有哪些?

(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的评价主要靠感觉判断,以主观感觉为最终依据;

(2)1/3倍频带分别评价法

(3)总加权值评价法

5.人对振动的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舒适一降低界限”与保持舒适有关,在此极限内,人体对所暴鋁的振动环境主观感觉良好,并能顺利完成吃、读、写等动作

“疲劳一工效降低界限”与保持工作效率有关。

当驾驶员承受振动在此极限内吋,能保持正常地进行驾驶

“暴露极限”常作为人体可以承受振动量的上限。

当人体承受的振动强度在这个极限Z内,将保持健康或安全。

三个界限只是振动加速度容许值不同。

“暴露极限”值为“疲劳一工效降低界限”的2倍(增加6dB);

“舒适一降低界限”为“疲劳■工效降低界限的1/3.15(降低10dB);

而各个界限容许加速度值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同。

6.什么情况下易于采用变刚度悬架?

为了使悬架既有大的静挠度又不影响其它性能指标,对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如采用悬架刚度可变的非线性悬架。

由于非线性悬架的刚度随动行程增大,就可以在同样的动行程中,得到比线性悬架更多的动容量(指悬架从静载荷吋的位置起,变形到与车架部分接触吋的最大变形)。

悬架的动容量越大,对缓冲块撞击的可能性就越小。

现代货车在后悬架上釆用钢板弹簧加副簧即为此种最简易的办法。

为使载荷增减时,静挠度保持不变,较为理想的是在悬架系统中设置自动调节车身高度的装置。

采用变刚度特性曲线的悬架,対于载荷变化较大的货车而言,会明显地改善行驶平顺性。

例如,某货车在满载吋,后悬架的载荷约为空车的4倍多,假定悬架刚度不变,若满载吋的静挠度等于100mm时,则空车时的静挠度将不到25mmo不难算出,满载时的振动频率为1.6Hz,而空车时的频率则为3.2Hz。

显然,空车时的振动频率过高,平顺性很差。

如果采用变刚度悬架,使空车时的刚度比满载时的低,就会降低空车的振动频率而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1.汽车使用条件包括哪几方面?

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2.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安全条件是什么?

为了避免发生追尾事故,汽车间应保持一定的车间距。

当车辆速度为1OOkm/h时,行车间距至少应为100m,车速为70km/h时,应至少保持70m的车间距。

在潮湿的路面上行驶时,应保持上述车间距2倍以上。

当遇有大风、雨、雾或路面积雪、结冰时,应以更低的速度行驶,以保证行驶安全。

高速公路行驶对车速也有限制。

汽车在连续高速行驶条件下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规定,最低车速不得低于50km/h,轿车等小型车辆最高车速不得超过HOkm/h,大型客车和货车车速不得超过90km/ho也有的高速公路或路段最髙车速限制为1OOkm/h80km/h,甚至60km/ho

3.简述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车辆外观整洁,装备齐全、紧固可靠,各部件完好,并具有正常的技术性能。

发动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行平稳,没有异响;

燃料,润滑材料消耗正常,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底盘各总成连结牢固,无过热,无异响,性能良好,各润滑部位不缺油、钢板弹簧无断裂或错开现象,轮胎气压正常,汽车、挂车连接和防护装备齐全、可靠。

转向轻便灵活,转向节及臂、横直拉杆及球销不得松旷,性能良好,前轮定位符合要求。

车辆制动性能符合规定,挂车与牵引车意外脫离后,挂车应能自行制动,牵引车的制动仍然有效。

客车车厢、货车驾驶室内应不进尘土,不漏雨,门窗关闭严密,开启灵活;

档风玻璃视线清晰;

客车座椅齐全整洁、牢固;

货车车厢无漏洞,栏板销钩牢固、可靠。

车辆的噪声及废气排放符合有关规定。

灯具、讯号、仪表和其他电气设备配备齐全,工作正常、可靠。

第7章

1.如何确定汽油和轻柴油的辛烷值和十六烷值?

测定辛烷值的标准燃料是由两种抗爆性相差悬殊的烷绘掺配而成的。

一种是抗爆性良好的异辛烷(C8H|8),规定其辛烷值为100:

另一种是抗爆性极差的正庚烷(C7H16),规定其辛烷值为0。

二者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便得到辛烷值从0-100之间各标准燃料。

测定十六烷值的标准燃料是由两种燃烧性相差悬殊的绘掺配而成的。

一种是燃烧性好的正十六烷(C]6H34),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

另一种是燃烧性差的a—甲基荼(ChHio),规定其十六烷值为0;

将两种标准燃料按不同比例掺配,得到卜六烷值为0—100Z间的标准燃料。

2.什么是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其评价指标有哪些?

车用柴油在低温条件下具有一定流动状态的性能叫做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车用柴油低温流动性的评定指标是凝点、浊点和冷滤点,我国只采用凝点和冷滤点。

3.汽车用新能源主要有哪些?

(1)液化石油气(LPG)

(2)天然气

(3)电能

(4)醇类燃料

(5)氢气

4.车辆齿轮油应具备哪些性能?

1)良好的油性及极压抗磨性

2)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3)良好的低温流动性

4)热氧化安定性和防锈防腐蚀性

5)良好的抗泡性

5.发动机対冷却液的要求是什么?

1)低冰点通常冷却液的冰点要低于使用环境最低温度10。

C左右。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如果冷却液冰点达不到应有的温度,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管和水箱就会被冻裂,造成机件损坏。

2)防腐蚀冷却液在工作中要接触多种金属材料,如果它对金屈有腐蚀性,就会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

3)不损坏汽车有机涂料冷却液是一种化学物质的调和物,在添加冷却液及工作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汽车的有机涂层。

这就要求它对汽车的有机涂层不能有任何不良影响,如:

剥落、鼓泡、退色等。

4)高沸点冷却液能在较高温度下不沸腾,可保证车辆在满载、髙负荷、髙速的条件下或在山区、热带夏季正常行车,更利于长途高速行车。

5)适宜的pH值冷却液添加的防腐剂一般在碱性的溶液中效果最佳。

因此,冷却液的pH值要求在7・5—11・0之间。

超出该范围将对金属腐蚀产生不利影响。

6)抗泡沫性好发动机冷却液如果产生过多泡沫,不仅会降低传热系数、加剧气蚀,而且会造成冷却液溢流。

6.有内胎的充气轮胎由哪些部件组成?

7.为什么无内胎轮胎在轿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没有内胎以及内胎与轮網Z间的衬带,消除了内外胎Z间的摩擦,并使热量容易从轮網直接散出,故无内胎轮胎行驶时的温度,比普通轮胎低20%—25%,有利于提高车速,且寿命比普通轮胎约长20%,并有结构简单,质量小的特点。

无内胎轮胎空气直接压人外胎中,要求轮胎与轮網之I'

可有很好的密封。

为此在胎圈上做出若干道同心的环形槽纹。

在轮胎内压的作用下,此槽纹使胎圈紧贴在轮辎边缘上,以保证轮胎与轮辎之间的气密性。

此外,轮胎内壁上附加了一层厚约2.3mm的橡胶气密层,当轮胎被刺穿后,气密层的橡胶处于压缩状态而紧箍刺物,使得轮胎不漏气或漏气很慢。

因此,这种轮胎的突出优点是安全,特别适用于高速行驶的轿车。

但制造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特别是大尺寸轮胎尤为闲难,途中维修也有不便。

目前这种轮胎在轿车上广泛采用,并开始在部分载货汽车上使用。

8.汽车轮胎的主要尺寸有哪些?

轮胎的主要尺寸有轮胎断面宽度(B)、轮網名义直径(d)、轮胎断面高度(H)、轮胎外直径(D)、负荷下静半径和滚动半径等。

1)轮胎断面宽度B指轮胎按规定气压充气后,轮胎两外侧面问的距离。

2)轮轴名义直径d指轮删规格中直径大小的代号,与轮胎规格中相对应的直径一致。

3)轮胎断面高度H指轮胎按规定气压充气后,轮胎外直径与轮辎名义直径Z差的一半。

4)轮胎外直径D指轮胎按规定气压充气后,在无负荷状态下胎面最外表的直径。

5)负荷下静半径指轮胎在静止状态下只承受法向负荷作用时,由轮轴中心到支承平面的垂直距离。

6)轮胎滚动半径是指午轮旋转运动与平移运动的折算半径。

9.轮胎的维护要点有哪些?

1)答:

轮胎维护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