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6412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解读Word格式.docx

2级

4.1.3.2

所购买的繁殖材料外观上无感染病虫害的迹象。

材料外观上具有已经感染病虫害迹象时,提供处理措施(如:

使用植保产品处理的时机等)。

4.1.3.3

购买的繁殖材料应有质量保证书或生产合格保证书。

有证实繁殖材料满足预期目标的记录,如质量保证书、交货条件或确认书。

进境繁殖材料应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4.1.3.4

应将植物健康质量控制系统用于室内育苗

繁殖。

有包括监控可见病虫害的质量控制系

统,且保持最新的记录。

4.1.3.5

繁殖期间,应对使用植保产品处理的室内种苗进行记录。

室内种苗繁殖期间,使用植保产品处理时有记录;

记录的内容包括:

植保产品名称、施用时间和剂量。

【解读】

农场在前期投入方面要考虑到对后期过程的影响。

在品种和亲本选择方面,要考虑品种在后期栽培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水等外部投入的需求,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栽培品种。

检查员应了解为什么选择该栽培品种。

种植者在选择种子时应了解存在的风险(种子健康),应获得种子的品种名、纯度、生产批号、质量指标、植物健康证书或检疫证明、种子生产商和经销商的资质证明等。

可行时,农场可建立自己的种子检测体系。

否则,应提供通过何种方法来保证种子的质量的证据。

尽量避免对繁殖材料的化学浸种和包衣处理。

当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繁殖材料的处理可以减少后期农药的用量时,处理才可以进行。

处理包括对繁殖材料在购买前和购买后的处理。

种植者应保留所购买的繁殖材料的生产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

种植者应建立(文件化的)室内育苗植物健康质量控制系统并付诸实施。

【建议记录】

1.种子来源记录:

包括种子的品种名、生产批号、质量指标、植物健康证书或检疫证明、种子生产商和经销商的资质证明等

2.种子生产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

3.种子处理记录:

包括处理方法、处理目的和效果。

4.室内育苗植物健康质量控制记录:

应包括使用的植保产品的名称、施用时间、施用方法、剂量和浓度、施用原因及效果等。

【参考和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

3.《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

4.2种植基地的历史及管理

4.2.1种植基地的历史

4.2.1.1

新的种植基地在使用前,应就水果和蔬菜生产适应性、食品安全、操作人员健康和环境进行风险评估。

在使用土地之前,对食品安全、操作人员健康和环境进行书面的风险评估并记录,其中应考虑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地下水质和水位,水源的持续供给,及其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

(参见GB/T20014.2《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附录A关于新种植场地的风险评估指南.当评估确定存在不可控制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时,此基地不能用于农业活动。

基地的环境条件符合相关规定。

1级

4.2.1.2

应有纠正措施以减小新种植基地所有确定的风险。

对每项确定的风险都应标明其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有预防或控制风险的措施。

4.2.2种植基地的管理

4.2.2.1

应为每个地块、果园或温室建立记录系统。

每块种植区与良好农业规范文件要求相关的所有农事活动有文件记录。

全部适用。

对于新的种植基地,在用于农作物种植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参照GB/T20014.2《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附录A的要求。

必要时要对存在风险的项目进行相关的检测,当通过风险评估后,新种植基地可用于农事活动时,应有纠正措施来减小所确定的风险。

对每块农田、果园或温室应单独建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文件要求的。

1.新种植基地风险评估记录:

包括评估目的、土地的范围、评估日期和评估人的姓名。

必要时应附上相关的地理位置图。

建议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风险评估,表格中的列表示各类风险类型(包括食品安全、操作人员安全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等)、严重程度、发生概率、控制的可能性、控制措施、控制效果,表格的行中列出评估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地下水质和水位、水源的持续供给、病虫害和杂草危害、对临近区域或作物的影响等内容)。

2.种植基地管理记录:

应包括与良好农业规范文件要求有关的农事活动。

该部分可参考GB/T20014.2《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附录A《新种植土地风险评估指南》。

4.3土壤和基质的管理

4.3.1土壤的熏蒸

4.3.1.1

应有使用土壤熏蒸剂的书面证据。

熏蒸证据包括熏蒸地点、日期、有效成份、剂量、使用方法和操作人员。

4.3.1.2

采用化学熏蒸方法前,应探讨采用其他方法。

农场能够证明其通过技术知识、书面证明或当地可接受的习惯性的操作措施来评估替代土壤熏蒸方法的其他方法。

4.3.2基质

4.3.2.1

在使用基质时,农场应实施基质再循环计划。

有基质循环数量及日期的记录,收货发票或装载记录也可接受。

如果没有实施基质再循环计划,应做出合理的解释。

4.3.2.2

若使用化学品对再利用的基质消毒,应记录消毒地点。

如果在农场内进行基质消毒,记录农田、果园或温室的名称或编号;

在农场外进行消毒时,记录对基质消毒的公司名称及地点。

4.3.2.3

若使用化学品对再利用基质消毒,应记录了消毒日期、所用化学品的类别、消毒方式和操作人员。

对以下内容正确记录:

消毒日期、化学品名称及有效成份、机械类型、消毒方式和操作人员(配制化学品和消毒人员)的名字。

4.3.2.4

当再次使用基质时,应使用蒸汽消毒。

当基质被再次使用时,通过书面证据证明曾优先考虑了蒸汽消毒。

4.3.2.5

基质应可追溯,基质不许来自指定的保护区域。

有记录证实正在使用基质的来源,且不来自于指定的保护区域。

如果采用化学熏蒸方法,则应说明原因和用其他(包括蒸汽熏蒸)方法替代的可能性。

农场应制定基质的使用和管理计划,此计划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基质来源的可追溯性

(2)基质的消毒

(3)基质的再循环计划:

农场应实施基质循环使用并制定循环计划。

如果未实施则应说明原因。

1.土壤熏蒸记录:

包括熏蒸理由、熏蒸地点、日期、熏蒸剂有效成分说明、使用计量、使用方法和操作人员姓名、熏蒸效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2.基质使用和管理记录:

(1)基质来源记录,如果来自农场以外,则应保留购货发票,且能够证明并非来自指定的保护区域。

(2)基质消毒记录:

记录消毒时间、地点、消毒方法。

如果消毒为外包过程,则应记录外包公司的名称、地址、外包合同或协议、外包公司的消毒方法说明。

若使用化学品进行基质消毒,应说明原因和用蒸汽消毒方法替代的可能性,应记录化学品的名称、有效成份、操作人员的姓名(包括化学品配置人员和消毒人员)。

(3)基质再循环计划。

4.4肥料的使用

4.4.1机械的使用

4.4.1.1

施肥机械应处于良好的状态。

有维护记录或购买施肥机械的零配件发票。

4.4.1.2

每年应校准施肥机械,以确保精确的施肥量。

在最近12个月内,由专业公司、施肥机械的供应商或技术负责人员对施肥机械进行校准,并提供书面记录。

对校准的检定包括单位时间和面积的施肥量。

4.4.2化肥

4.4.2.1

购买的化肥应有化学成分的书面证明。

最近12个月内,种植的农作物上施用化肥的详细化学成份有书面证明。

农场应对使用的施肥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施肥机械的良好性能。

这包括及时更换新的零配件、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和方法使用、在待用期间提供良好的存放场所、每年在使用前校准施肥量等。

1.施肥机械的维护、保养和校准记录。

2.化肥施用记录:

购货发票、化肥名称、化学成份书面证明等。

1.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4.5灌溉和施肥

4.5.1预测灌溉的要求

4.5.1.1

应使用系统的预测方法计算农作物的需水量。

提供计算工具并有支持性数据记录,包括雨量计、基质排水量测试仪器、蒸发计、土壤水分张力计和土壤形态图。

4.5.1.2

在计算灌溉量时,应考虑预测的降雨量。

有预测和实际降雨量书面记录。

4.5.1.3

在计算灌溉量时,应考虑蒸发量。

有文件证实如何和用哪些数据来计算蒸发率。

4.5.2灌溉和(或)施肥的方式

4.5.2.1

应使用最有效和经济实用的供水系统,以确保最佳利用水资源。

感官评估,所用的灌溉系统是高效的。

4.5.2.2

应有水管理计划以优化水的用量并减少浪费。

有书面的计划,并列出水管理的方法及步骤。

4.5.3灌溉用水的质量

4.5.3.1

每年应至少分析一次灌溉用水。

有分析记录。

如果每年分析灌溉水的频次超过一次,在风险分析时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5.3.2

分析应由有资质的实验室实施。

有相关文件或记录证实实验室有能力分析氮、磷、钾、电导率和pH值。

4.5.3.3

分析应考虑到微生物的污染。

根据风险分析,对相关的微生物污染有书面记录。

4.5.3.4

分析应考虑到化学的污染。

根据风险分析,对相关的化学残留有书面记录。

4.5.3.5

分析应考虑到重金属的污染。

根据风险分析,对相关的重金属污染有文件记录。

4.5.3.6

应对出现的异常结果采取措施。

对采取的措施及结果有记录。

农场应知道如何计算农作物的需水量,计算蒸发量时至少要考虑到栽培作物的特点、地区规律性降雨量、蒸发量和基质排水量等影响因素,配备相应的测量工具,保留相关的测量记录。

应提供计算需水量方法的书面证明。

农场应根据计算出的农作物的需水量、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施肥等因素制定灌溉计划,计划应考虑到优化水的用量,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尽量采用高效的微灌方式(如采用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出流灌等)。

农场应对灌溉用水进行风险分析,分析应考虑到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污染,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每年应至少分析一次灌溉用水,当发生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灌溉用水被污染时,应增加分析次数。

对分析结果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应有书面记录。

1.农作物需水量记录:

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和基质排水量等测量记录,计算方法等。

2.灌溉水水质分析记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4.6植物保护

4.6.1植物保护的基本要素

4.6.1.1

应通过培训或建议获得支持以实施有害生

物综合防治(IPM)系统。

农场的技术负责人接受正式书面培训和(或)外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咨询服务,能够证实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4.6.2使用的设备

4.6.2.1

农场应参加计量部门的校准或检定计划。

有相关记录证明农场参加了独立的校准或检定计划。

4.6.3植保产品的残留分析

4.6.3.1

农场能够证实已获得其产品消费地的信息和该市场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

农场或其客户掌握当前使用的、其产品消费地市场要求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的清单。

最高残留限量(MRL)通过与客户沟通确认预期的市场,或通过产品预期销售的特定消费地的选择来确定,并出具符合满足当前适用最高残留限量(MRL)残留检查系统的证据。

当目标市场在多个国家时,残留检查系统必须满足当前最严格的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4.6.3.2

应采取措施使其销售的产品满足预期消费地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

当产品销售市场的最高残留限量(MRL)严于生产地的要求时,农场或其顾客能够证实,在生产周期内已经考虑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

修订植保产品使用方法和(或)采取农残检测结果。

农场的技术负责人应出示正式书面培训和(或)外部病虫害综合管理的咨询服务的证据,证实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应有相关记录以证明农场使用的植保设备参加了独立的校准或检定计划。

农场应掌握最新版本的国内或国际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

最高残留限量(MRL)应通过与顾客确认沟通或通过查询产品预期销售的特定国家的法规要求来确定。

如产品销往多个消费地时,残留检查系统应满足最严格的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当产品销售市场的最高残留限量(MRL)严于生产地的要求时,农场或其顾客能够证实,在生产周期内已经考虑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修订植保产品使用方法和(或)采取农残检测结果达到了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

1.农场的技术负责人培训记录或资质证明。

2.使用设备检定证书和校准记录等。

3.农场掌握其产品消费地的信息和该市场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证明资料。

4.农场能够提供合格的农残检测报告。

《各国农残限量标准》

1.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2.GB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3.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4.GB2763—1981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

5.GB14870-1994食品中多菌灵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6.GB14869-94食品中百菌清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7.GB14868-94食品中辛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8.GB5127-1998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9.GB4788-94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4.7采收

4.7.1卫生

4.7.1.1

应对采收和离开农场前的运输过程进行卫生的风险分析。

有书面且最新的(每年评审)风险评估,其中包括采收操作的卫生要求(国家、行业和个人),详见下一个控制点4.7.1.2。

4.7.1.2

采收过程应执行卫生规程。

根据采收和离开农场前运输的卫生风险分析结论,执行书面的卫生规程。

4.7.1.3

采收时的卫生规程应考虑容器和采收工具。

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的结果,制订了清洁和消毒方案(每年至少一次),重复使用的采收容器、工具(如剪子、刀、修枝剪等)和采收用的设备(机械)得到清洁和维护。

4.7.1.4

采收中的卫生规程应考虑在农田、果园或温室里直接包装、处理和收获的农产品。

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果,所有直接在农田、果园或温室里包装和处理的农产品当天运出。

所有在农田包装的农产品应遮盖,以避免包装后和在运输过程中(从农田或偏远的农场到存放处)受到污染。

如果采收后在农场包装的农产品就地存放,存放区应保持清洁。

需要时,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论对温度和湿度应加以控制并保持记录。

4.7.1.5

采收过程中卫生规程应考虑了农产品的运输。

当运输收获农产品的车辆,还用于其它目的时,应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论,有计划地做清洁保养,避免农产品

受到污染(如土壤、灰尘、有机肥、泄漏等)。

4.7.1.6

采收作业的员工应能在工作地点就近找到洗手设施。

在采收作业的员工工作场所至少500米附近内,有固定的或移动的洗手设施,且卫生状况良好。

4.7.1.7

采收作业的员工应可以在工作地点附近用到干净的厕所。

在采收作业的员工工作场所至少500米附近内,有固定的或移动的厕所,且卫生状况良好。

4.7.2农场内的包装和采收容器

4.7.2.1

存放农产品的容器应是专用的。

感官评估,存放农产品的容器是专用的(即不存放农用化学品、润滑油、汽油、清洁剂、植物或其它废弃物、餐盒、工具等)。

4.7.3农产品在采收点的包装

4.7.3.1

如果在农产品采收点使用冰,这些冰应用饮

用水制成且在卫生条件下处理,以免对农作物的污染。

所有在采收点使用的冰是由饮用水制

成,且在卫生条件下处理,以免农产品受到污染。

应有书面且每年更新的风险评估,其中包括采收操作的卫生要求(国家、行业和个人),根据采收和离开农场前运输的卫生风险分析结论,执行书面的卫生规程。

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制订每年更新的清洁和消毒方案,重复使用的采收容器、工具(如剪子、刀、修枝剪等)和采收用的设备(机械)应清洁和维护。

所有直接从农田、果园或温室里包装和处理的农产品应当天运出。

在农田包装的农产品应遮盖,以避免包装后和在运输过程中(从农田或偏远的农场到存放处)受到污染。

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论对温度和湿度应加以控制并保持记录。

当运输收获农产品的车辆,还用于其它目的时,应根据采收卫生风险评估结论,有计划地做清洁保养,避免农产品受到污染(如土壤、灰尘、有机肥、泄漏等)。

在采收作业的员工工作场所至多500米附近内,应有固定的或移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且卫生状况良好。

感官评估,存放农产品的容器未存放农用化学品、润滑油、汽油、清洁剂、植物或其它废弃物、餐盒、工具等。

采收点使用的水和冰必须达到引用水标准。

1采收的书面且最新的(每年评审)风险评估报告。

2.采收容器、工具(如剪子、刀、修枝剪等)和采收用的设备清洁维护方案或记录等。

3.必要时有温度和湿度控制记录。

4.运输收获农产品的车辆清洁保养方案或记录

1.GB14930.1-94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

2.GB14930.2-94食品工具、设备消毒剂剂卫生标准

3.GB8868蔬菜塑料周转箱

4.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4.8农产品的处理

4.8.1卫生

4.8.1.1

应在工作地点附近为员工提供干净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

工作地点附近有带洗手设施、能方便使用的卫生间,且卫生条件良好,提供无香味的肥皂和水,卫生间若无自动关闭的门则门不开向农产品处理区域。

除非每个农作物注册时已声明不进行农产品的处理,否则全部适用。

4.8.1.2

员工应在处理农产品前,接受了基础的卫生培训。

有证据(如签到薄、外部的证书)表明员工接受了有关农产品处理卫生问题的口头或易理解的书面指导,其中包括个人卫生,如洗手、配戴首饰、指甲的长度和卫生等;

着装卫生;

个人行为,即禁止吸烟、吐痰、吃零食、嚼口香糖、涂香水等。

4.8.1.3

员工应执行产品卫生处理规程。

有证据表明员工遵守了卫生培训中关于个人卫生和着装的要求,如洗手、配戴首饰、指甲的长度和卫生等;

个人行为如禁止吸烟、吐痰、吃零食、嚼口香糖、涂香水等。

4.8.2采收后的清洗

4.8.2.1

清洗最终农产品的水源应符合国家饮用水相关要求。

在最近12个月内,对清洗农产品的水源进行水质分析。

水质报告分析结果达到国家饮用水相关要求,或被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认定在食品业中应用是安全的。

4.8.2.2

如果清洗最终产品的水是循环使用的,水应被过滤,应例行监测其pH值、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水平。

当最终产品的清洗用水循环使用,水经过滤和消毒,且对pH值、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在终产品中的接触水平例行监测并有书面记录。

根据水的用途和用量,过滤时具备有效去除固体及悬浮物质的系统,并有书面例行的清洁计划。

4.8.2.3

进行水质分析的实验室应被认可。

对清洗产品的用水进行分析的实验室已得到GB/T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认可,或有文件证实其正处于接受认可的过程中。

工作地点附近应有卫生条件良好洗手设施、能方便使用的卫生间,提供无香味的肥皂和水,卫生间若无自动关闭的门则门不应开向农产品处理区域。

应有员工接受了有关农产品处理卫生问题的口头或易理解的书面指导的证据,其中包括个人卫生,如洗手、配戴首饰、指甲的长度和卫生等;

应有表明员工遵守了卫生培训中关于个人卫生和着装的要求的证据。

应在最近12个月内,对清洗农产品的水源每年度进行水质分析。

水质报告分析结果应达到国家饮用水相关要求。

当最终产品的清洗用水循环使用,经过滤和消毒,且pH值、消毒剂的浓度和与终产品的接触水平需例行监测。

根据水的用途和用量,过滤时应具备有效去除固体及悬浮物质的系统,并有书面例行的清洁计划,最终处理完的水,依然要达到国家饮用水相关要求。

对清洗产品的用水进行分析的实验室已得到GB/T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认可,或有文件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