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6195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年是传统节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7.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b.前二十天c.前十天或后十天d.前五天

18.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b.踏青c.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d.种花

19.下列传统节日中,哪个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

20.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a15b.50c.25d.30

21.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a鬼节b扫坟节c冥节d中元节

22.下列说法与清明不符的是()

a清明前后,点瓜种豆b忽如一夜春风来

c植树造林,莫过清明d.清明时节雨纷纷

23.清明节不吃的是()

a青团子b馓子c粽子d粥

24.清明是农历()

a三月初三b三月初四c三月初五d三月初六

25.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没有()

a糯米酪b麦酪c杏仁酪扬d汤圆

答案16—25ddddcdbcad

26.七夕传说与下列哪对人物有关()

a后翌、嫦娥b梁山伯、祝英台c牛郎、织女d周杰伦、侯佩岑

27.以下哪种物品与七夕节风俗有关?

a巧果,花瓜,双七水,拜仙禾b抄手,柳木,冷食,角黍

c香囊,菊花,花糕,桂浆

28.下列不是七夕节的别称的是()

a.女儿节b七月七c.乞巧节d情人节

29.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七夕()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0.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它的原料没有()

a.面b枣c.糖和蜜d芝麻

31.2010年6月至7月,人民日报陆续刊发了知名作家陈建功、梅洁、王剑冰

赞美郧西瑰丽山水和“七夕”文化的美文,它们分别是()

a.《好山好水好安家》、《天河》、《五龙河神韵》

b.《好山好水好安家》、《白发上津城》、《天河》

c.《白发上津城》、《五龙河神韵》、《天河在郧西》

3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茼

33.关于七夕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答案

34.唐代文人写重阳节习俗的诗篇有很多,杜甫的哪首七律诗就是写重

阳相关习俗的名篇()

a《望岳》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登高》d《春晓》

35.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

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外还有以下哪项活动?

a家人团聚b登高远眺c舞狮子d荡秋千

36.到了哪个朝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因为那时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

视()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

37.春节期间,我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

布新、迎禧接福等庆祝活动。

以下哪项活动也包括在内?

a祈求丰年b招财进宝c孝敬老人d大吃大喝

38.春节期间除了扫尘、贴春联、贴门神、燃爆竹蒸年糕、包饺子、拜

年外,还有以下哪项习俗?

a守岁b团拜c磕头d打扑克

39.农历正月十五夜,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大街小巷张灯结

彩,人们赏灯,吃元宵还有以下那种活动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a舞狮子b踩高跷c猜灯谜d扭秧歌

40.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

大都选择踏青。

踏青古时又叫什么?

a踏春b遍游c郊游d远郊

答案26—40caddbcbccbaaaca

41.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

东北人

插艾蒿是为了?

a防病b辟邪c幸福d健康

42.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

“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

()

a.榴花忽已繁b.艾束著危冠c.一笑向杯盘d.重五山村好

43.我国主要传统节日定型于哪个朝代?

a唐代b宋代c明代d汉代

44.下面哪一个不是冬至的俗称?

a冬节b长至节c亚岁d至节

45.冬至起源于哪个朝代?

a宋代b明代c汉代d唐代

46.大家俗称的九九歌与哪个节日有关?

a春节b冬至c夏至d春分

47.重阳节一般认为起源于什么时候?

a春秋战国时期b南北朝c汉代d明代

4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元宵节的习俗?

a走百病b逐鼠c迎紫姑d赏月

49.下面哪一个不是中秋的文化?

a赏月b吃月饼c饮茶d蹴鞠

50.从古至今,在端午节我国还有不少地区有喝什么酒的习惯?

a雄黄酒b花雕酒c茅柴酒d椒浆酒

51.七夕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a汉代b清代c元代d春秋时期

52“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伍子胥b勾践c廉颇d白居易

53.传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下面哪一位名人无关?

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杜甫

54.春节扫尘是在哪一天?

a腊月二十三b腊月二十四c腊月二十五d腊月二十六

55.我们常说三皇五帝,下面那一个不属于三皇?

a伏羲b神农c女娲d黄帝

56.古代有三教九流只说,哪一个不属于三教?

a佛教b儒教c道教d大乘教

57.民间寒食节最初是为了谁?

a屈原b介子推c管仲d伍子胥

58.我国元宵节观灯的习俗最初起源于哪种宗教仪式?

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59.农历五月五端午节的民间禁忌习俗之一是()

a躲端b躲毒c躲节d躲午

60.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b赏花灯c舞龙舞狮d贴窗花

61.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

62.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东方朔与元宵姑娘b汉文帝纪念平吕c点彩灯d熬年守岁

63.下面哪项描述的不是清明()

a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d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64.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b前二十天c前十天或后十天d前五天

65.以下不属于清明风俗的是?

a扫墓b踏青c门旁插柳或戴柳枝帽d种花

答案51—65aadbddbddbddddd

6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a鬼节b扫坟节c冥节d中元节

67.清明节不吃的是?

a青团子b撒子c粽子d粥

68.清明是农历()

69.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没有()

a糯米酪b麦酪c杏仁酪d汤圆

70.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b祛瘟解毒c驱邪避瘟d纪念白蛇

71.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

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72.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b春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商周时期

73.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

午节食品?

74.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

大多以角为主?

a象征牛祭祖b象征剑勇猛c象征果实丰收d象征塔健康

75.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b米果c角黍d香黍

76.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吃粽子b赛龙舟c登高采菊d饮雄黄酒

77.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

a纪念屈原b驱邪捉鬼c驱除疾病d求财祈福

78.屈原投()江而死。

a珠江b金沙江c长江d汨罗江

79.端午节灯谜:

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

a棉花b芦苇c高粱d杜鹃花

80.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

a以祭祀屈原b喂鱼c风俗习惯d为了保护屈原

答案66—80dcadcaccaccbdbd

81.下哪些不是制作粽子的材料?

a竹叶b糯米c香蕉d竹筒

82.()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是最带感情色彩的节日?

a元宵节b端午节c重阳节d中秋节

83.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又称()

a敬老节b女儿节c天中节d踏青节

84.那达慕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a蒙古族b藏族c朝鲜族d壮族

85.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

a苗族b彝族c水族d傣族

86.下列选项中不是小年习俗的是()

a剪窗花b洗浴c写对联d吃团圆饭

87.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a回族b朝鲜族c汉族d满族

88.下列那个选项不是除夕时团圆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a鱼b糍粑c年糕d水饺

答案81—88cdaabdcb

【篇二:

有关春节的传统节日绘本】

有关春节的传统节日绘本

《年》作者熊亮,2007年明天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根据中国古老的传说演化而来,一方面有传说中的怪兽年的影子以及如何对付怪兽,打败怪兽;

另一方面又有所提炼升华,怪兽的由来,除了鞭炮、春联、福字等武器外,我们还可以从根本上——自己的内心来打败这只怪兽。

抛开那些不愉快,积极勇敢地面对,向你的敌人问一声好,化解心中的那团怨恨,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任何怪兽都进不来,也就自然不必惧怕他们了。

当然了这层深意不是小娃们说懂就能懂的,倒是让我们成年人在看书之际深深地思索。

不能不说这个解释的角度很新颖,也很让人回味,这恐怕就是好作品的内涵所在吧。

另外,在熊亮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中还有一本《传统节日》,讲述了从除夕到新年再到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最后直到腊八等十二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等,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看的另外一套与春节有关的、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就是这套吉星高照中国故事绘本。

这套书的作者甘微,绘画张晓、陈熙、唐惟等,2010年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这套书一共四本,分别是《门神的传说》、《灶神的传说》、《财神的传说》以及《月老的传说》,前三本多少都与春节有关,所以在这里一并介绍给大家。

这三本书分别讲述了门神、灶神以及财神的由来,人们对他们的期许,求他们保佑的事情等等,最后还会把相关的传说也总结近来。

宝儿很喜欢这套书,胜过对上面一本的喜爱,可能也和故事的浅显以及卡通、明快的绘画风格有关,易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理解接受。

同样,这两套书也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第一套书是绘本中华故事之传统节日系列,作者郑勤砚,黄山书社2011年出版。

这套书讲述了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重阳节在内的六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让孩子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

比如即将到来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孩子们如何、大人又如何,贴春联、贴福字、包饺子、吃年夜饭、拜年、得压岁钱、放鞭炮等等,形象生动地让孩子们了解春节的风俗。

第二套书是《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司南改编,朱新建等绘,2011年连环画出版社出版。

全套书共八本,涵盖了小年、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七夕、中秋以及腊八等八个中国传统节日。

讲述了节日的由来、传说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也是让宝宝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选择。

【篇三:

传统节日素材】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

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民系】

一般而言,而言,同一个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区域,有着相同的区域认同。

区域认同往往成为民系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系。

对汉族人而言,炎黄认同是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标志物和代表物之一。

类似的,对于民族之下的民系而言,在同一个民系里的人,往往对某一特定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认为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属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传统。

老槐树认同:

中原认同:

南方诸民系(客家、福佬、潮州、广府等)普遍存在的认同。

石壁祖地认同:

客家民系

南雄珠玑巷认同:

广府民系

麻城孝感乡认同:

四川西南官话民系

莆田城认同:

苏州闾门认同:

【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日期说明

过大年/春节阴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祭祖、扫墓

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

吃粽子

七夕节阴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以求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事业有成

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敬老节

腊八节阴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小年阴历腊月廿三

汉族传统节日中西历对照表

腊月

初七:

驱傩日

初八:

腊八节

十六:

尾牙节

立春节(于立春日)

廿三:

祭灶日(小年)

除夕

正月

初一:

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人日节

谷日节

初九:

天日节

初十:

地日节

十五:

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

天穿节

廿五:

填仓节

春分节(于春分日)

晦日:

二月

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

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社日)

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十九:

观音诞

三月

初三:

上巳节(女儿节)

四月

立夏节(于立夏日)

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十八:

碧霞元君节

五月

初五:

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十三:

雨节(关公磨刀日)

分龙节

六月

初六:

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观音会

廿四:

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七夕节(乞巧节)

十四:

秋日拔禊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

廿九:

地葬节

八月

天灸日(天医节)

中秋节

九月

重阳节

十月

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

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冬至节(于冬至日)

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发展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

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

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

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传承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标志

4日从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七大传统节日logo正式发布。

据悉,这是中国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国协作会发起的,将七大传统节日连起来打包申遗的行动之一。

郭道荣表示,已经延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但由于没有形象logo系统,在现代社会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形象logo的出炉将有利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传统节日形象logo管理办法》也即日拟定,根据《传统节日形象logo管理办法》要求,中国文化促进会拥有此次征集评定的传统节日形象logo著作权,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使用传统节日形象logo时,应确保合法使用。

释义,别称,起源,演变,习俗,相关诗句等。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地藏节:

简介: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

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

他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

有的佛书上说地藏王就是阎罗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现的阴司主宰。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

特别是南京的清凉山相传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从月初起烧香膜拜者就络绎不绝,到二十五日以后尤为兴旺,清凉山上下游人很多,到处设有茶棚。

茶棚的布置,各种各样,一直到月底过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盖山门”。

集会之所

常州地藏节以东郊三官堂为集会之所,拜香的人络绎于道,农民多于这天将田具及木制品陈列于路边任人购买。

如皋县和泰县都于晚间用各种颜色纸剪成荷花瓣形状,粘贴碗口一周,碗内放只酒杯,燃以灯芯,放在门前,家家如此,叫做“地藏灯”,亦称“碗儿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