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599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感悟《道德经》Word格式.docx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真正的圣贤只是很自然地发挥作用,他们的作为并不是为了追求圣贤的声名,不需要号召人们去崇尚圣贤。

不崇尚圣贤,有能力的人不愿意显露,使民众不互相炫耀争斗。

不要因为货物难得而认为其珍贵,使民众只愿意顺其自然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他们就不会因为贪婪去做盗贼。

不要让民众看到他们还可以争取获得超过他们应得的更多得多的东西,使民众的心不会因为贪婪而混乱。

能使民众不争、不盗、不乱,则社会自然和谐安定。

所以圣人对社会的治理,就是使人们心思空明、生活富裕、减弱贪念、增强体质。

长时间使民众没有心机和私欲,他们就会鄙视心机和私欲,只愿意默默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来取得应有的收获,就会使那些有心机的人不敢去煽动他们添乱。

如果能做到使民众不会胡作非为,则天下没有什么不能治理。

规律无处不在,作用无穷无尽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宇宙及社会演化的规律,看不见,摸不着,空荡虚无,其作用又永无尽头。

它是那样深不可测,好像是万物出现的根源。

它早已挫平了锋芒,化解了纷乱,调和了光芒,混同于尘埃。

空无所有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表现更早先于物象和天地。

顺其自然,保持适中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并不对万物特别关爱,而是把万物当作祭祀用刍狗一样,无论是显得重视或者弃置不顾,都是顺势让它们生长,又任凭它们自然消亡。

圣人对百姓也不会特别关爱,无论显得重视或者不重视,都是顺应自然而不特意勉强。

天地之间,就像个大风箱吗?

内部显得空旷,却又不缺什么,不要特意扯动它,就很平静,越是扯动它,出的问题越多。

解释得越多,反而又有更多的疑问难以说清,不如保持适中。

自然状态有不断生发演化的机制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

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自然状态不断生发演化的机制是不会消亡的,就称呼它为母性。

这母性的生殖之门,就叫作天地的根源。

自然状态生发演化的机制绵绵长存,作用无穷。

顾全大局,和谐共存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天能长在,地能久存。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就是因为它们不是单独生存,而是和整个宇宙系统形成和谐共存关系,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所以圣人总是先顾全大局,后考虑自身,他们的思想领先于别人,成为众人前进的引路人;

他们会超越自身狭隘的立场、站在自我之外的全局角度考虑问题,顾全大局,保全了天下,就保存了自身。

圣人不就是因为没有狭隘的自私心,从而成全天下人和他自己的私吗?

上善若水,利物不争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品格最完善的人就像那水。

水正如同有至善的品格,它虽然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好处,甘愿处于众人厌恶的低洼的坑塘里,所以它的行为最符合表现为自然和谐的“道”的准则。

具有最完善的品格的人,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促进那里的人完善品格;

心思周密,含蓄深沉;

与人交往,思考全面,充满关爱;

言谈深思熟虑,真挚诚信;

从政完满,治理周全;

处事完备,精炼能干;

行动完美,把握时势。

品格完善的人,总是给众人带来好处,不会与人相争。

就因为不与他人相争,所以不遭人怨恨。

富贵难久,功成身退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执意达到盈满,不如适可而止;

打磨得太锐利,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满堂,没有能守得住的;

富贵显耀,则给自己带来怨恨,招灾惹祸。

功绩建成了,就要从高位退身,如水一样甘居于下,这是合乎天然的生存之道。

心静平和柔顺,付出不问收获

分析《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身心合一,能不相违吗?

养气凝神,使性情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

涤洁心镜,能没有瑕疵吗?

关爱民众,治理国家,能顺应自然吗?

耳闻目见,受到诱惑,能保持宁静吗?

明了通彻,观览四方,能没有非分之想吗?

即使像父母生养孩子一样帮助他人,生养了他,也并不想拥有,帮助了他,也不要去依赖,使他成长,也不想要主宰他一定怎样做,这就叫玄奥的德性。

推想:

达到很高境界的人,思想明澈,表里如一,性情和顺,不会偏执,心境空灵,净无暇尘,质朴务实,默默无闻,高度自律,内心宁静,洞明事理,却如痴愚。

这样的人,已经没有了私欲贪婪,只是很自然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事不为功利,心态平和,毫不计较得失。

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创造和辛劳认为自己要占有、主宰这一切,而是把自己的成就奉献于全社会,创造了财富,却宁愿清贫,所以说他们有着至上的、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玄德。

看不见的客观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的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当毂中间是空的时候,才能具有车毂的作用。

陶土做成器皿,当器皿是空的时候,才具有容器的作用。

开门窗建造房屋,当中间空的时候,才具有居室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作用。

“有”可以指看得见的物质,“无”可以指看不见的物质。

这里的“有”和“无”的关系,也正如在宇宙中看得见的物质和看不见的物质之间的关系一样,看得见的天体和物体为生物存在提供了便利,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的状态和演化具有决定作用。

按第一章,“有”指生成之物,“无”指物未生成,则本章“有”和“无”的关系,说明新事物生成,为事物进一步演化提供了便利,而对事物的演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在新事物出现之前的”无”的状态,那已经为生成新事物准备好条件的“无”的状态,决定了事物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远离浮华,甘于宁静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色彩多了,会刺伤人的眼睛;

声音多了,会振伤人的耳朵;

味道多了,使人的口舌的感觉迟钝;

放纵追逐,使人的心发狂;

珍奇之物,会损害人的德行。

正是因为这样,圣人对外物的需求只是使自己能够正常生活,而不是把追求外物当作人生的目的,所以他们远离浮华,甘于宁静。

保持警觉,患难身存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身在尊位,太受尊崇或者不受尊重,要同样引起警觉;

面临大患,可以激发天下的力量共图发展,这是很重要的,重视大患要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说太受尊崇或者不受尊重要同样引起警觉呢?

身在尊位时,能和下属情意相通是最好的,太受尊崇,则说明与下属之间有隔膜了,这是和下属很差的关系,这对自己是不利的,对治理天下也不利,所以太受尊崇要引起警觉,不受尊重也要警觉。

为什么说重视大患要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我之所以感到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到我没有身体时,我还会有什么大患呢?

时时保持警觉,把天下安危当作他的身体一样重要,会全身心为天下付出的人,正是可以治理天下的人。

所以要以全身心为天下付出为贵,民众就会认为可以寄希望你能治理天下;

要充满关爱愿意全身心为天下付出,民众就会感到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你治理。

运用演化规律可以推知古往今来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宇宙及社会的演化规律远超于古人的认识水平,这不可能用直观的方式向人们说明,人们想看它,又看不见,称它为“夷”;

人们想听它,也听不到,称它为“希”;

想用手搬它,更搬不着,称它为“微”。

用这三种认识方式都不能把这规律弄清楚,故而含混地用“道”这一个字去说明,用道路的规则性让人们领会规律。

这规律表现出来的不明显,隐含在深处的也不晦暗。

宇宙和社会的及其遥远的未来太模糊了,难以名状,但终归要返回到最初空无所有的原初状态。

人们难以纵观宇宙和社会演化的全过程来认识这规律,所以说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表象的表象,这就叫“恍惚”。

这规律无始无终,想要迎接它,看不到它前面的头,想要跟随它,看不到它后面的尾。

把握自古就有的“道”,能协调现有的具体事物,能推知远古的状态,这就叫规律的约束性。

深沉通达,不求完满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对“道”把握得很好的人精细透彻、深不可测。

正是因为他们深不可测,只能勉强加以形容:

他们小心翼翼,如同踩着薄冰过河;

他们言行谨慎,像是害怕周围的邻居;

他们严肃庄重,好像是在做宾客;

他们泰然自若,就像冰雪消融;

他们敦厚诚实,像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们旷远豁达,像深幽的山谷;

他们是非含混,像浑浊的泥水。

谁能像他们那样由浑浊静澄下来变得清澈?

谁能像他们那样在安详中保持宁静又慢慢显出生机?

按照“道”的规律治理的人,并不想让事态达到理想的完满,正是因为事态不完满,才会显出弊端,促进更为进步的新事物的生成。

虚静知常,延续久远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心境达到空旷澄明,尽力保持平和宁静,感悟万物之间并存共生,我可以看到它们循环往复。

各种物象纷繁杂乱,都要最终返回到原初状态。

返回到原初状态,就叫达到寂静。

达到寂静就叫循从事物演化的必然规律;

循从事物演化的必然规律,就叫规律恒常;

知道自然规律恒常,就叫明白事理。

不知道恒常的自然规律,任性妄为,就会引起灾难。

知道万物并存共生、天然和谐的恒常规律,就会宽容善待自然万物;

对万物宽容善待,就会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态环境;

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态环境,就会顾全环境的整体联系;

顾全环境的整体联系,就能顺应天然;

能顺应天然,才合乎自然和谐的“道”;

合乎自然和谐的“道”,社会才能延续久远,一直延续到因宇宙环境因素导致社会消亡的时候,都不会有由社会自身妄为所造成的毁灭危险。

循“道”不刻意,一切顺自然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合乎“道”的表现,是不知道什么为“道”,言行完全出于自然;

其次是亲近“道”,刻意按“道”行事;

再其次是认为“道”高深,感到畏惧,避而远之;

更其次是鄙视“道”、侮辱“道”。

让人们认识“道”的信息不充足,自然就有人不信“道”。

“道”太悠长久远了,并不是仅在一时一事发挥作用。

“道”又不会说些什么,形成了功效,使百姓如愿,也看不出同它有什么关系,百姓都会说:

“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社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内需要加以规范并激发良知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远古的社会,人们心思单纯,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生存延续,很自然地形成诚信互助的和谐关系。

随着社会的劳动所得出现富余、劳动的分工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平衡,产生了强制性,不再显得自然和谐,很自然地治理社会的大道荡然无存,这就有了仁义来规范社会;

人们的心里出现心计智巧,就有了欺骗伪诈横行于世;

家人之中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亲情缺失,不再和睦,就有了孝慈观念;

国家内部唯利是图、不顾家国、昏暗混乱,才显出社会良知的重要,有了忠臣才显得很突出。

民众的觉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达到高境界返归质朴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在发展到很高层次的社会,人类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全民富裕,人们的思想觉悟普遍提升到了很高的境界,没有哪一个人因思想觉悟超拔而被称为圣贤,一般民众的思想觉悟都已经超拔卓绝。

到那时,人们抛弃心机算计,很自然的获得丰盛的福利;

社会不再需要仁义来加以规范,民众很自然的表现出对亲人孝敬慈爱;

没有人还想投机取巧获取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他们耻于获取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而放弃便利,盗贼消失,社会祥和。

这三方面,仅仅描述一下是不够的,所以要让它们有依据,那就是民众的觉悟达到高境界又会表现得澄明素淡、自律简朴,很少为自己个人考虑得失,内心深处基本消除了私欲贪婪,完全拒绝那些乱人心性的学说,不再为自己的安危感到忧愁。

无人理解,甘于淡泊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人们赞同我或者驳斥我,有多大的差异?

喜欢我或者厌恶我,有多大的区别?

人们都忌避说别人不喜欢听的话,我也不可不忌避。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就像这样了,而且再过很长时间都不会改变!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去享受盛大的宴席,又像是春日登台开心放怀。

我却独守淡泊啊,看不出半点高兴的样子;

迷惘啊,像婴儿还未发出笑声;

孤独啊,好像无家可归。

众人都能力有余,而我这个人就像是个多余遗弃的。

我只是有一颗愚钝的心啊!

常人都活得明明白白,只有我糊里糊涂;

常人都清楚精明,只有我昏昏沉沉。

沉静啊,像无言的海;

痴想啊,像不会休止。

众人都有骄傲的资本,而我却顽故卑贱。

只有我不同于别人,就是我重视保持自然的道德。

“德”从于“道”,规律可验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具有崇高的“德”,不是因为其他,这只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表现。

道作为客观存在,只显得缥渺虚幻。

很缥缈啊,也会具体表现;

很虚无啊,也会显得实在;

好幽微晦暗啊,但它的内容是明确的,而且很真实,可以发现能够验证它存在的信息。

从当今上溯到远古,表现它存在的遗存痕迹都没有消失,可以根据这些遗存的痕迹看出万物的根苗。

我凭什么知道万物最初的根苗的状态?

就是根据自然规律表现的痕迹来判断。

迂回可至,相反相成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

曲则全"

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抵触的时候变得弯曲,能得以保全;

树木枝丫长得扭斜,可以使树竖直挺立;

低洼处,才会有水充盈;

萧条后,又会再有更新;

少取点,会获得更多;

见多了,会令人迷惑。

所以圣人抱定这一相反相成的规律是天下万物变化的模式。

不只是单单看到自己,所以能看清楚自己;

不自以为是,所以能让人印象鲜明;

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劳得到认同肯定;

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不断进步。

只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够与他相争。

古人说的“曲则全”这句话,难道会是假话吗?

只有这样,才能保全归来。

言多无用,同道相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对认识、理解不同的人,尽量少说话是很自然的。

自然发生的现象都很简短,所以呼啸的风吹不了一早晨,急骤的雨下不了一整日,谁这样做的呢?

是天地。

天地作为都不能坚持太久,何况人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与从事于道的人同在一处,和其他人言语不多;

有德的人与有德的人同在一处,不想和另外的人多说什么;

失道失德的人与失道失德的人同聚一处,也听不进另外的人说教。

同样从事于道的人,虽然悟道,也喜欢听到对方的言语;

同样有德的人,虽然有德,也乐意得到对方的想法;

同样失道失德的人,虽然都是错误的,也乐于知道对方的龌龊之事。

不同的人相互之间的言语沟通很少,形成相互理解的信息不足,他们之间就不会有相互信任了!

含忍内敛,不急不躁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想站得更高,却站立不稳;

跨步太大想走得更快,却难以行走;

只是单独看自己,并不能把自己看明白;

自以为是,并不显得突出;

自我夸耀,有功也得不到认同;

骄傲自满,不会再有进步。

这些在悟道的人看来,完全是多余的刻意表现,他们会说:

“这些就如多吃的饭食和太胖的身体,连其它动物看了都有感到厌恶的。

”所以有道的人绝不会这样做。

宇宙循环演化,一切出于自然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宇宙爆炸分化之前,所有物质都收缩在奇点,浑然成为一体,它是由上一届宇宙物质自然坍缩而成,它的形成远远先于现在的天地出现之前。

它在那里,既没有声音啊,又孤独无邻。

它独自在那里,不受其它任何影响,很长时间都不会改变,自个儿高速旋转,不会停止,可以爆炸分化成为天地的母体。

我不知道它的名称,就勉强给它取个字(“字”是本名之外、又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尊称)叫“道”,勉强给它取个名(“名”只是个称谓,可以反映所名之物的特征)叫“大”。

说它大,是因为它爆炸开来,可以向周围空间展延开去,去到极其远处,最终又会从极远处返回。

所以,我们在这里尊称为“道”的存在物,可以演化为现有的整个宇宙,是极大的。

我们看到的天空很大,看到的大地很大,我们人也是伟大的,宇宙中有这四大,而人只是处于其中之一。

人生活在大地上,以顺应大地的规律为准则;

大地从属于更大的天的系统,以顺应更大的天的系统规律为准则;

天的系统从属于由我们称之为“道”的混成物演化而成的整个宇宙,以顺应整个宇宙的演化规律为准则;

整个宇宙的演化,以自然而然为准则。

简短说明:

这里老子用“道”尊称本届宇宙的最初混成物,不能认为“道”就是这混成物,字和所称之物并不等同。

“道”的含义就是宇宙和社会演化的根本规律——自然规律,这规律极为重要,被名为“道”,所以老子又用“道”作为全宇宙混成物的尊称。

社会治理要重视夯实基础,不能急功冒进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厚重的基础,是它上面较轻的东西得到支撑的根本;

沉静安稳,是控制急躁的主导。

所以君子在长时间的活动中沉稳悠闲,就像随时做好了很多准备,一切都像在把握之中。

他们即使处在凄凉的境地中也不会哀怨,纵然面对繁荣的景象,也是如燕一样随遇而居、闲适超脱。

为何那些富强大国的君主,只想到自身的主观愿望,认为只要能想到的都能实现,轻视天下的社会现实基础?

因为轻浮脱离实际,便失去了根本;

因为急躁,便失去了主导。

帮助人不应该有嫌弃,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财富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完善的行为,不露痕迹;

完美的言论,没有欠缺;

熟练的运算,不需要工具;

巧妙的关闭,不用栓梢也不可开;

高明的系结,不用绳绑也不可解。

正是同样的道理,圣人常常完善地帮助人,他们不需要借助什么,就能帮助所有人,所以没有被嫌弃得不到他们帮助的人;

圣人常常完善地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