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572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联书店论文Word格式.docx

内容摘要:

近年来,实体书店越来越多走向死亡,这让有点书香情结的人们颇有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觉。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实体书店面临关门倒闭的难题呢?

它们又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呢?

关键词:

实体书店、死亡、原因、生存

一、三联书店概况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简称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1948年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

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

在各种不同的时期,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三联书店以出版社会科学读物为主,其出版物有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也有中等程度的知识读物,还有大众普及读物。

三联图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扎实的学理功底、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智慧。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联以其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学专业图书和社会科学的译著图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尊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三联书店在中国已不仅意味着一家出版社,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公共的知识精神。

三联书店近几年年均出版新书300余种。

自1986年至2001年,累计出版各类图书5000余种。

出版的《随想录》(巴金著)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傅雷家书》十多年来畅销不衰,已出版100多万册。

二、三联书店现况

1988年,从老牌的三联书店独立出来后,香港三联成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成员,陆续在内地布局。

1994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在购书中心设立三联书店,广州首家三联书店诞生。

去年7月20日,广州购书中心的三联书店里,图书架上贴满了“打折”的条幅。

一位工作人员甚至还在把“1折”的标签往图书上贴。

墙壁上的告示写着:

“本店因故经营至2010年7月31日结业,为答谢广大客户对广州三联书店厚爱,从2010年7月15日起,全场图书优惠销售。

这是广州第一家三联书店,早在1994年就落户于此。

谁也不会想到,10多年之后,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有极高地位的,倡导生活、读书、新知的三联书店,已落得关门的结局。

事实上,在这之前,三联书店在广州已有五羊分店、环市东分店先后关闭。

自去年7月31日位于广州购书中心的首家三联书店撤场后,今年9月22日,广州三联书店仅余的两家分店——流花店和增城店也于今年相继结业。

这就是说,与广州结缘17年的三联书店就此要和街坊说再见了,这也意味着,在广州扎根17年的香港三联书店正式退出广州市场。

在最高峰时期,广州曾有5家三联书店,但现在,已经一家都没有了。

“三联倒闭,并不意外。

”广州唐宁书店总经理鲁宁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无论是书城还是购书中心,陆续有很多实体书店倒闭,数量十分庞大,而近5年来,国内已没有一个新书店品牌出现过。

“没有人能统计至今到底关了多少家书店。

”一位图书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本报,但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曾调查过,在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

“这个数据并未夸大,甚至可能被缩小了,今后,这种倒闭趋势还会继续。

三、三联书店倒闭的原因

大型实体书店倒闭,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成本上涨

目前上涨的成本包括人工、管理、租金等方面。

以旧时购书中心三联书店的地租为例,300平方米店面,人工加租金,一个月超过20万元成本,一本书几十上百元,生计难以维持!

在城市内,日益高涨的房价,更让实体书店需要支付的成本日益增长。

有业内专家认为,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书店都很难盈利,仅高企的房租就让众多实体书店难以承受。

“房地产价格上涨,书店很难支撑。

”王笑东说,在高租金和低利润的双重打压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事实上,这次关门的广州购书中心三联书店营业面积只有400平方米,但即使是400平方米,书店也难以承受。

广州中心城区高昂的店铺租金,让利润稀薄的实体书店不堪重负。

2、书店经营模式单一抵挡不了网络书店带来的冲击。

B2C电子商务直接分走实体书店的零售市场蛋糕。

很多人认为,对比传统书店,网络购物具有便捷、低价、促销方式灵活的特点。

现在想要的书,在网店准能找到。

如今,网购图书对读者吸引力非常大,零售份额自然容易被分走。

除卓越和当当网外,淘宝和京东商城也先后进军图书电子商务市场。

据来自易观咨询的数据显示,2009年当当网占中国整个图书市场份额的10%,切分了图书市场很大一块蛋糕。

网上购书不仅实惠,而且便捷,一般书籍在网上购买均可打6至8折,能为消费者节省5到15元钱,还送货上门,这等便宜又方便的好事谁不愿意做?

谁还愿意费时费力,风吹雨淋地去书店买呢?

所以网购图书受到很大一部分青年消费者的青睐。

另外,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能免费下载或阅读的电子书籍越来越多,由此造成很大一部分实体书籍读者流失。

3、读者阅读习惯改变,是压倒实体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络书店之所以可以占据这么大的市场,这与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是有关系的。

如今,读者喜欢通过网络、电子书、各种通讯工具等方式阅读,实体书籍的阅读作用自然被弱化了。

4、读者阅读的书籍类型改变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员主任喻文益表示,类似于三联书店的实体书店经营范围较窄,读者大都是注重修身养性的文化人,但如今更大众的读者群,倾向于实用性较强的考级、技术类书籍,而对修身养性的文化类书籍的塔尖读者越来越少,这也成了三联书店没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四、实体书店怎样生存

没了实体书店,并不代表着没了实体的纸质书籍,毕竟那种电子读物的色彩和味道是永远无法与油墨的味道和色彩相比较的。

读纸质书读累了,我们可以掩卷小憩;

读纸质书读高兴了,我们可以拍案叫绝。

电子读物则不行,说句玩笑话,我们“拍不起”啊。

读纸质书是一种享受,没了实体书店,并不能阻挡我们内心对纸质实体书的向往;

没有了实体书店,我们依然要通过阅读去学习文化、汲取别人的思想营养。

因此,爱读书的人都希望实体书店能够留下来。

实体书店需要通过转型求生。

1、改变传统售卖方式

实体书店可以改变传统售卖方式,兼卖其他与文化有关物品。

拿唐宁书店做个例子吧!

从2007年开始,唐宁书店就改变传统只卖图书的方式,开始代理多种国内外与文化有关的产品,包括文具、摄影包、相机袋等,丰富了书店的收入来源。

如今,非图书类业务在公司的销售额占比已从零快速上升为50%以上。

不仅如此,近期,唐宁书店还在北京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以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唐宁书店还利用以往积累的读者客户资源,开始提供买卖画作的业务。

2、拓宽业务范围,进行多元化合作

除增卖其他商品外,实体书店可以新增餐饮、咖啡厅等业态,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台湾诚品书店和新加坡的PageOne书店。

两家书店都是大型书店,台湾诚品书店在台湾共有53家店面,每间店面都非常大。

诚品书店以24小时营业来吸引购书人,号称阅读不打烊。

在书店内,每张桌椅和空间的设计都独具匠心,除了书籍,诚品所售卖的咖啡和提供的阅读区也相当吸引人。

在书店之外,诚品书店还有两家儿童馆、两家文具馆、五家音乐馆。

可以预计的是,若人们对书店的需要不只是买书,而是为了一家书店而上门,或是体验阅读气氛,或者搜得别处没有的书,这才是未来书店维持发展之途。

3、结合其他文化传播形式

北京的单向街书店,以其浓郁的人文气氛著称,每周免费开放讲座,与诸多文化名人交流,成为了北京文青购书的不错选择。

在现在,独立书店与沙龙,文化讲座结合,配之以出售咖啡、饮料和点心,成为它在书店之外的求生之道。

4、精益求精

还有一些实体书店不以餐饮为盈利点,如红泥巴书店,主营高质量儿童书籍等。

在国外,诸多独立书店都只经营某一个方面的书籍。

比如说,一家书店只销售艺术设计类的书籍,或者只销售古旧的二手书。

这类书店不同于求多元化发展,他们所求的只是专业和精通,在网络上或其他书店买不到的精品或专业类书籍是他们的优势。

如果实体书店可以多花点心思在转型上面,我相信,它们不会全部走向灭亡,而且还可以生存得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