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5565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否六分天下 看各品牌SSD主控当前定位Word格式.docx

强悍技术下的难言之隐

第一个说到的,也是必须要说到的就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Sandforce-SF2281系列主控,它像是固态硬盘主控的代言词,从入门级产品再到高端生产线,Sandforce从SSD最初进入市场开始无时无刻不围绕着各类产品做话题,你可以说它是跑了

目前Sandforce主控可以算是固态硬盘行业内最为常见的主控技术,我们的评测文章中最多的也是该类主控的产品,小到入门级的厂商,大到硬件大佬Intel目前都在延续始终这款主控,但留给很多用户的疑问是:

为什么看到Sandforce的数据都是相同的?

又该如何挑选Sandforce主控的产品?

如何看待Sandforce主控成绩

SandForce主控制器是目前采用SSD最多的主控,做为第三方主控,很多入门级品牌都选择用其做为自己的核心控制器。

SandForce主控制器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在不经过主机的指令,在后台智能的移动物理地址上的数据到其他位置,来防止读取数据产生的干扰,提升数据的保存期,最佳化数据的垃圾回收效率。

同时关注该款主控的朋友都知道,Sandforce采用的压缩算法非常适合一些软件的跑分,也非常不适合软件的测试,这导致了很多用户对于采用该主控的产品没有权衡的余地,究竟该如何看待Sandforce主控固态硬盘呢?

同产品不同容量Sandforce主控产品数据相同?

SandForce的内在核心技术DuraClass中的DuraWrite机制,它通过特有的运算方法,来减少闪存内部的写入数据量,如果主机请求需要10GB的写入量,而实际上Sandforce主控只提供了5GB的压缩数据,变向来看,等于提高了一倍的速度。

所以这样的运算方式正好迎合了ATTO测试软件的原理,但在其他软件商,Sandforce主控SSD就表现差强人意,不能说让其在ASSSD中的测试数据翻倍就是正确的数据,但实际上,很多Sandforce主控固态硬盘在测试中的表现也仅有实际速率一半的表现,甚至不足一半。

什么决定了Sandforce产品的性能

关于Sandforce主控固态硬盘的性能考证还是要源于我们在评测文章中对于固态硬盘的拆解分析,主控也许可以比喻为一间120平米的房子,为SSD提供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而真正提升房间内在品质的还是要依靠——闪存颗粒。

下功夫,搭配好颗粒的Sandforce主控依然有出众的表现

我们曾经一直说过一个问题,固态硬盘最大的成本占用是闪存颗粒,而闪存颗粒的分类从之前的SLC到MLC在到现在TLC,由于成本的不同,同时也决定了产品性能的走向,所以在Sandforce主控的影响下,看似简单雷同的数据,其实最终仍然要看实际性能的表现。

 

1.压缩算法配合异步颗粒达到的出色性能表现。

2.稳定的性能表现,在入门级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3.成本低,第三方厂商的大量采购加大了市场占有。

SandForce主控的技术,以耐久度为先,随机性能为辅,它在测试阶段虽然表现并不出色,但实际上它独有的运算方法能够为闪存节约更多的写入量,从而提高使用寿命,所以笔者希望了解到本页内容的朋友,在我们日后的评测文章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产品周边信息,方可了解更多的产品内在的表现。

至尊高速系列(128GB) 

闪迪 

Marvell:

稳定>

性能?

何为无水分典范

国内消费者购买产品喜欢扎堆,这样的现象在任何一个产品线上都是一样的。

固态硬盘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在起初品牌不多的时候一款性能突出的产品将成为争相购买的角色,但随着厂商数量越来越多,产品线丰富的同时更多高性价比的SSD则浮出了水面。

Marvell主控一直被强调为“不缩水”的主控性能表现,所以国内市场同样使用Marvell主控的两款品牌一直非常受人关注,美光和浦科特。

而现在随着用户之间的评论热度增高,闪迪方面也开始使用Marvell主控为自己的新产品推广到更高的平台。

2013年开始使用Marvell主控的闪迪至尊高速系列固态硬盘

最新的Marvell88SS9187开始在浦科特M5S上使用后,该主控的市场占有率又再次增大。

注重Marvell主控的用户也更为看重其的稳定性,在Sandforce非压缩算法面,Marvell主控真实的突破500MB/s的数据后,在性能方面也开始加大力度追赶。

在Marvell88SS9174主控后,9187的表现同样表现出众。

同样适用Marvell足控的浦科特M5S固态硬盘拆解

但最初Marvell主控面临的问题的就是价格,尤其在去年固态硬盘持续价格下落时,和Sandforce对拼入门级市场,价格优势一直被掩埋。

对于冲击入门级消费者力度不够,所以不谈技术的话,对于想入手SSD的用户而言,价格这个门槛有些偏高。

美光M4将Marvell88SS9174打入市场

Marvell88SS9187突出表现

1.业内最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

2.硬件数据冗余支持,在NADA出现问题后能够恢复数据。

3.随机写入性能的稳定性优势突出。

4.更稳定的性能下降优势。

很多官方对于Marvell主控的技术解释过于深奥,笔者总结出这四项最大的特点供读者朋友参考,能够看到Marvell的核心思想仍然是维持稳定的随机读写能力以及长期的私用体验。

Barefoot3:

里程碑控制器的奥义

Barefoot3也称大脚3主控,是OCZ在推出IndilinxEverest2主控制器后再度升级的全新主控技术。

当然市场中对于该款主控的评价不一,甚至有一部分的传言来自于从OCZ旗下产品闪存方面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这款Barefoot3主控究竟如何,也一直有一层神秘的雾霾。

OCZ为何要花重金打造自主主控

OCZ方面意识到了固态硬盘市场内主控技术的竞争激烈程度,自己掌控主控的优势和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相互呼应。

Indilinx主控方案在一开始时分别是基于Marvell88SS9174和88SS9187的产品,而搭载了由Indilinx团队自行研发的固件系统后,在更低的写入放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改进,当OCZ完成收购了PLXICDesignTeam之后,自主研发的Barefoot3主控也应运而生。

去年同期OCZ-Vertex4 

搭载的IndilinxEverest2主控制器

自主主控的重要性第二点就是对于自主固件的开发和升级。

这也是为何OCZ不惜花重金打造自主主控的根本原因,在Sandforce揽活了大量第三方厂商后,市场内缺乏自主固件的专一性,用户找不到更有保障提供产品后期固件维护的厂商,这对于增加高端市场的可信度十分有必要。

OCZVector128GB 

SSD主控芯片

在推出IndilinxBarefoot3服务的OCZVector固态硬盘不久后,1.4固件就到来了。

在一次把该主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以下几点也是笔者归纳目前IndilinxBarefoot3一些特点:

1.更高的IOPS随机读写吞吐量。

2.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而加大的产品写入能力。

3.更低的写入放大、更有效的垃圾回收,写入总量达到36.5TB。

全新Barefoot3主控制器图解

主控方面采用OCZ自主研发生产的IDX500M00-BC主控芯片,它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它的运行频率为400MHz,基于ARMCoretex-A9的双核心基础,将其中一个核心改为OCZAragon核心引擎,支持RISC程式语言架构,可以用最精简的程式语言撰写复杂的指令集,专门针对现今闪存的的ECC(错误纠正)引擎的要求,以及OCZ独家的闪存写入管理引擎而设计。

当OCZVector固态硬盘面试后,业内首屈一指的成绩也不免为这款主控提升了相当高的可信度,在我们的评测文章中,对于固态硬盘长期的疲劳操作造成的影响也进行过深度评测,Barefoot3不得不说目前为OCZ打造原厂高端固态硬盘立下汗马功劳。

SamsungMDX主控:

诠释SSD多线程处理

不是捧托,三星对于产品线的规划一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固态硬盘从颗粒、主控再到一连套的推广都有自己的规划。

三星的原厂主控统一来讲被分为四类,最新的840PRO采用的是MDX,最早的MAX被用于470系列,MBX未用于零售产品,MCX则用于830系列。

两代旗舰级固态硬盘830和840系列采用的MDX和MCX也有很大的跨度。

三核心ARMCortex-R4主控

三星最新的SamsungMDX主控采用的是三核心,工作频率达到300Mhz的多核心处理器。

更紧密,更有效的实时响应是三星主控所看重的,针对固态硬盘的多线程处理技术,兼顾高性能、可靠性和低功耗,让多核心的CPU核心提供更高的动力保障。

三星830MCX主控对于三星840MDX主控

SamsungMDX主控提供最大1TB的容量支持,在配合其旗下的840TLC产品线,1TB的容量对于固态硬盘而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三星840PRO 

SSD如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

针对840和840PRO的不同固件支持

这两款产品在MDX主控硬件参数上都是一样的,但840PRO搭载的固件是针对高负载工作环境而编写的,因此拥有更高的性能表现。

而定位更低的840其固件更多是为轻负载应用而设计的。

也彻底将840及840PRO所面向的人群分离开。

三星S4LN021X01-8030三核ARM主控芯片

三星针对840PRO加入了很多企业级特性,主要是面向对数据存储安全高度敏感的客户,840PRO支持WWN(World-Wide-Name)全球唯一名称和服务器LED报错显示技术,以兼顾高性能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安全。

据悉三星也有可能为840也加入WWN特性。

1.加大缓存,大幅度极限IOPS指标。

2.将读写提升到SATA3.0的瓶颈,难以突破。

3.对固件算法的特殊优化,限制垃圾回收,提升产品寿命及稳定性。

小结:

关于这款主控的深度信息,笔者在今日也会通过其他文章进行分析,由于主控深度技术与消费者挂钩的地方少之又少,而我们只需要值得这样的产品是否适合我们就足够了。

LADM及JMF主控:

暗藏的"

杀手"

最致命

我们最后看到的这两款主控,可能一些刚解除固态硬盘的朋友并不了解,尤其前者LinkAMediaDevices(LAMD)的主控制器。

而后者JMicron主控,则是早一批进入国内市场的主控先驱,也有人吐槽它在Micron(美光)前加了一个J。

出奇一刀:

LAMD主控制器

海盗船在固态硬盘市场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做着开发,并且将LAMD这款曾经服务于服务器的主控制器带入到市场中。

海盗船Neutron/128GB固态硬盘主控

海盗船Neutron/128GB固态硬盘采用的LAMD主控器,不过这家公司已经做了八年的存储控制器,LM87800这个名字,很多朋友并不熟悉,但这家处理器公司已经运作了8年,在企业级领域也有一定的号召力,此次投产消费级,丰厚的底蕴也让其充满着疑问。

LM87800AA主控整合了AES-128/256硬件加密引擎,两个ARM处理器核心分别负责住传输和闪存传输。

虽然目前没有过多的技术解释,但成绩的确让人大饱眼福。

LAMD主控制器固态硬盘AS 

SSD成绩

沉寂的老将:

JMF主控

Jmicron智微是较早推出SSD主控的厂商之一但是产品质量始终没什么起色。

但和当时市场中风生水起的Sandforce相比,稍有逊色,并在去年几乎退出了国内的固态硬盘市场,在售的产品也无搭配其出售的。

JMicron主控由于价格便宜,厂家将它使用在入门级SSD,搭配低价低能的异步闪存,因此它长期淹没在廉价SSD。

今年初,影驰的新品固态硬盘再次将这款老将请出来,其特点是便宜、好用、兼容性强,不过它的真实性能一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影驰GT128GBProSSD拆解

小巧玲珑的JMicronJMF667H主控

两款主控目前的市场占有率都很低,但从实际表现上来看,来和目前所对应的产品衡量也算是物尽其用,JMF主控在脱离市场很久之后再次投入消费级SSD的研发,也能够看到其对于新产品的用心程度,影驰将其作为自家主控宣传,对于后期的固件更新也提供了完善的保障。

思考:

猜想阻塞主控发展的一些难题

近一年固态硬盘主控的升级和变化,和新品牌主控的出现,最核心的思想当然是为绕着性能做话题,在过程中,稳定性、吞吐量、后期的固件维护水平都成为了消费者所注重的要点,但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我们无法去真正的评判主控之间的排名及定位,不同的消费者看重不同的要点,而这些主控品牌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将遇良才,配合高质量的闪存颗粒才能够发挥出最根本的技术要点。

做为心脏的固态硬盘主控是否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接口瓶颈带来的性能提升局限性

多款原厂主控都表现出了同样一个特征,那就是在反复的革新后,在读写速度方面进展不大,都是局限于随机读写IOPS的提升,这个原因是什么?

那我们只能想到接口。

相对来说,持续读写速度能给家庭用户带来切实的性能提升,不过它的提升幅度没有IOPS那么迅猛。

毕竟SSD的最大读写速度都突破不了600MB/秒,如果为厂商突破接口的问题,SSD在未来时间的发展空间,又能引来各种遐想。

性能与寿命或不可兼得

关于主控的诸多讨论都是关于写入放大和垃圾回收方面的效率,而在性能和寿命之间取舍,一直也是固态硬盘主控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这是一个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而技术只能够最大化的解决这一项问题的矛盾,所以我们文章中提到的6类主控,也许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着长期写入掉速以及稳定性的情况,这也是固件改善的重要所在。

大容量固态硬盘的施压

最后一点也许就是大容量SSD带来的压力,戒指到目前,美光在近期推出的M500系列已经将消费级容量最大推举至960GB(600美元),抛去价格之外,容量的晋升也是下一步SSD的重要里程碑,同样对于主控方面的压力也在提高,这些问题都是随着而来的。

总结

我们全文并没有过多的谈论某款主控的绝对弱势,因为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消费者有权利选择自己更理想的主控固态硬盘产品,而作为文章的收尾,我们希望能够给读者朋友提供一些基本的建议,对于产品的深度了解,还需要更多关注我们的评测文章和补充固态硬盘的基础知识。

1.Sandforce:

第三方厂商的过多只是减少了其辉煌的一边,好主控仍需颗粒支持。

2.Marvell:

追求稳定用户的首选,市场价格定位合理。

Barefoot3:

扎实的写入性能,高端发烧友及游戏玩家着重考虑。

4.SamsungMDX主控:

一流的CPU级主控,高端用户的考虑对象。

5.LADM及JMF主控:

在价位允许的前提下,等同于Sandforce,市场呼应需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