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538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章 教育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2.研究问题:

定量研究的问题是事先确定的;

而定性研究的问题则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3.研究设计:

定量研究的计划是结构性的、预先确定好的、阶段明确的计划;

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或研究工作已有的进展状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形成研究假设,他们的研究计划是灵活易变的、笼统宽泛的、阶段模糊的。

4.研究情境:

定量研究一般在实验室即人为设计、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进行;

定性研究者则宁愿选择在事件发生的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

5.抽样方式:

定量研究采取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且样本较大;

定性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且样本较小,多采用个案研究。

6.资料来源:

定量研究主要选用问卷、量表或实验等非人的手段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

定量研究采用开放性访谈、参与性观察、实物分析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强调研究者通过切身体验和感受获得相关信息。

7.资料特点:

定量研究使用的资料是可测量、可统计的硬资料;

定性研究使用的资料是不可量化、只可描述的软资料,如实地观察笔记、访谈记录、实物图片等。

8.资料分析:

定量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且分析是在资料收集完成之后进行,是一种外部透视;

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深度描述与分析,且分析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主要是一种内部透视。

9.研究结论:

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概括性的、普适性的,不受背景的约束;

定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独特的、受背景约束的结论。

10.理论建立: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演绎法,自上而下地形成理论;

定性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地形成理论。

11.研究关系: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独立于研究对象,二者彼此分离;

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相互影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往互动,通过移情作用来获取资料信息。

从表面上看,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似乎分别处于两个对立的极点上,但就研究的实施来说它们不是两分的、非此即彼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有许多相辅相成之处。

虽然任何一项研究在总体上要作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的界定,但在实际的教育研究过程中,绝对的、纯粹的定量研究或定性研究是不多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程序通常在同一个教育研究活动中相互混杂、相互支持。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前所述,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大类。

虽然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它们自己的特征,但在教育研究的运用中,它们的连续性多于它们的两分性。

各种教育研究方法都可以被置放于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连续体之中:

最典型的定量研究是实验研究,其次是准实验研究,介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的是调查研究,然后是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最典型的定性研究是实地研究或人种学研究。

这里主要就这些最为常见、使用频繁的教育研究方法作些简单的介绍和讨论。

(一)实验研究

实验是一种研究情境,在此情境中至少涉及一个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受到研究者的精心处理或控制。

也就是说,如果教育研究被称为“实验”的研究,那它至少有一个变量是由研究者人为地改变的,研究者操纵着实验变量及其变化范围,以便确定它是否对因变量有影响,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为了让人信服地说明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实验的参与者在实验处理中应是随机指定的,实验过程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要求。

实验研究有其独特的优点:

第一,在控制无关因素对因变量影响方面,实验法是最佳的;

第二,它可以使我们能够得到自然条件下遇不到的或不易遇到的情况,这样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

第三,它们可以重复验证;

第四,实验使研究者有可能准确地、精细地、分别地研究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比较容易观察某种特定因素的效果;

第五,进行实验时,可以有计划地控制现象和环境,创造便于精确测量和准确记录的条件,使研究更为精密。

但是实验研究也有缺点:

它需要较多的人力,有时往往受到实验设置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的限制;

它控制现象和环境比较困难,因为教育实验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它对参加实验研究人员的要求较高;

有的实验还需要有关单位、学校的配合和协助方能进行等。

正是由于这些缺点,实验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不如其他研究方法广泛。

(二)准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中被试是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

但是,尽管研究者也非常希望做到随机分配,但现实中常常不能做到这一点,这种情况在学校环境中尤其常见。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被试的挑选和综合不可能总是随机的,有许多被试是既定的,如由一个班级里的学生自然而完整地形成被试群体。

当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时,此实验便为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和实验研究非常相似,它们基本遵从相同的程序,除了一点,即出于某种原因,准实验研究中的研究者不能随机地选择被试,并将他们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中去。

因为教育实验的情境和对象的特殊性,它难以满足一般科学实验的规范要求,许多时候实验对象是处于正常的自然状态下接受实验的,所以教育实验大多属于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虽然相对与实验研究来说有着控制不严的缺陷,但相对于日常进行的教育实践来说,它又是有控制的,通过准实验研究获得的认识比从经验中获得的认识更具客观依据。

此外,准实验研究还可以成为作出实验假设和设计的准备性研究的方法;

它花费的经费较少,操作较简单,易于推广。

这些都构成了准实验研究存在的理由。

准实验研究用于被试不是随机挑选和安排的设计中。

当考虑到准实验研究的效度问题时,应该对它的缺陷有清楚的认识:

随机性的缺乏潜在地影响着实验的效度。

任何因素都会对原始的或自然形成的被试组起作用,同时也无法证明它们是否属于较大样本的随机样本,这就存在着被试挑选的偏差损害实验结果的可推广性的可能。

为了实验的可推广性,研究者必须对试验组的典型性加以论证,对试验组间的对等性予以确定,在进行研究设计和解释实验结果时必须对缺少随机性予以特别的注意。

(三)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以分析教育现状或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研究方法,既可以用于现状的考察,也可以用于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可能是教育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只在自然过程中采用书面材料分析、召开调查会、问卷、访谈等方式,间接地搜集反映实况的材料。

通过调查,研究者可以收集关于以往发生的事情的材料,了解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研究对象内心深处的观念及想法。

通过调查,研究者能够搜集到有关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并为可能进一步实施的实验研究提供资料。

通过调查,研究者还可以从中发现新的研究课题或发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实施调查研究应遵循以下要求:

(1)明确调查目的。

研究者必须根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任务,明确调查的目的和问题。

根据调查目的提出的调查问题必须有确切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还要集中,不要涉及毫不相干的问题,以免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2)弄清调查对象。

研究者必须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的、任务,限定调查对象的总体,确定总体的定义,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群体或组别。

调查总体的界限必须适合调查的目的,从中抽取样本既应考虑合理地使用人力和物力,也要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搜集反映客观事实的材料。

研究者采用的调查方法和手段,应保证能准确反映客观情况,有利于搜集到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说明调查现象的材料,以有助于探寻、确定和阐明有关调查情况的原因、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相互联系。

为此,研究者应多种各种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

(4)采用标准化的调查手段。

为了使调查材料具有最大限度的精确性,调查中所要求的标准必须保持一致,对于凡有可能进行量化调查的材料,应经过统一标准的准确测量。

(5)遵循客观性原则。

研究者在调查中不能以任何成见或偏见先入为主,不能先有结论然后进行调查。

研究者要注意到由于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对问题的认识不同,所提供的材料难免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成分,必须认真辨别每一件材料的真实性。

研究者对于所得结果,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都应实事求是地做出结论。

(四)文献研究

文献是记录已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所有资料,既包括图书、报刊、学位论文、档案、科研报告等书面印刷品,也包括文物、影片、录音录象带、幻灯片、电子形态的数据资料等。

文献研究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参与和接触具体活动,属于非接触性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不限于历史研究领域,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他研究领域,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而贯穿于教育研究过程的始终,从课题论证一直到研究报告的撰写都离不开有关文献的利用。

通过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选定课题,为研究者研究教育问题提供观察的角度和科学的依据,可以避免重复性的无效劳动。

同时,文献研究是重构过去发生的事件和解释事件意义的系统过程,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理论阐释和比较分析,帮助研究者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寻教育现象的规律性。

文献研究可分解为四个相互衔接、紧密结合的环节和实施步骤,即确定研究问题并拟定研究计划、收集和评价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文献内容、形成结论。

文献研究是对已结束和已发生事情的处理,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调查研究,因其非接触性和间接性而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第一,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研究者对那些无法或难以亲自接近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第二,方便自由,费用低,只要查找到文献,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不受研究对象、研究场地和研究情境等因素的限制。

第三,相对于访谈和问卷调查,文献的坦白程度较高,真实性较强。

第四,文献研究过程无对象的反应性干扰,可用较大的样本,从而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文献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存在偏见。

文献记录者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使文献带有偏见,如自传之类的个人文献很有可能会出现某些夸大、偏袒甚至捏造。

二是信息缺损。

对于缺乏有关背景知识的研究者来说,从文献中难以获得完整的信息,因为对很多重要事件的描写是从当事人的经验背景出发的。

还有许多领域无文献可以利用,或虽有记录,却是保密的或被破坏了。

三是抽样偏差。

文献资料的遗留与否取决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写文献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若仅依据现存文献可能只能了解社会某一阶层的情况,文献抽样缺乏代表性。

四是限于语言。

文献所提供的多是关于一个回答者的言语,而不提供关于回答者行为的直接信息。

(五)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的普遍规律或特殊规律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

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

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能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比较研究有单向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质的比较与量的比较四大类别。

比较研究法的运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仍有一个基本的实施程序或操作步骤。

就我国的教育研究实践来看,运用比较研究法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确定比较的问题;

确定比较的标准;

收集和整理资料;

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

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研究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一是同一性,即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型的事物。

二是双边或多边性,即比较的对象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三是可比性。

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此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

满足了这些条件,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但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

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第一手资料,还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普遍的情况和事物的本质。

解释资料时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分析,而不能带有个人的偏见。

其次,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比较。

最后,既要比较事物的现象,更要比较事物的本质。

比较研究不能仅仅抓住表象而忽视本质,要通过大量的典型材料分析事物的内在关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六)人种学研究

人种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概括地说,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认识人种学研究:

(1)目的:

描述或解释群体社会生活中,与教育相关的某个侧面或片段;

(2)假设和问题:

开始阶段宽泛地提出研究目标,在数据日益丰富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更加明确的研究目标;

(3)资料:

特定研究情境中,对人、人与人的交往、环境、事物和现象进行的文字描述;

(4)资料的来源:

观察到的人、环境以及相关事物;

(5)资料收集:

包括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参与观察、访谈、录象等;

(6)资料处理和分析:

提供文字性描述,并(或)对信息进行逻辑分析,以便归纳出典型模式和共同点。

人种学研究关注自然情境下的社会行为,其资料收集和分析及其结论都极具情境性,它用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角看问题,其观察和解释都要立足于对人类交往情境的整体把握。

所以,它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流行。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只关注教育活动或个人行为的微观方面,脱离了被研究者所处的真实的生活环境,由此而得出的研究结论显得孤立、不切实际,而使教育实践者难以接受。

人种学研究则通过向教育者提供群体行为的现实图景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常常让教育者感到他们能够从这些现实的描绘中获得更好的视野,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但在进行人种学研究时,有一些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收集资料的信度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其中的主要问题是,通常只有一个观察者对描述性资料进行记录,这就带来了大量的疑问,如是否考虑了专家的意见、研究的一致性、研究者的偏见等等。

即便是有两个或更多的观察者来共同收集资料,以便检查和相互对照,但要解除这些担心也是困难的。

二是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

无数的案例已经清楚地表明,人种学研究所得到的结论能阐释并说明所研究的群体,但不能因此而将它们应用到其他群体或环境中。

第四节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成果

一、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教育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或过程。

它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认识活动,也不同于教学过程中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预先规划好步骤、内容与方法,以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或寻求新方法为主要目标的认识活动。

尽管教育研究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但可以根据其活动进程和认识路径,概括出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即由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具体的活动或工作安排。

(一)准备阶段

准备是否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研究的效率和成败,并且准备的重要性会随着研究对象或课题的复杂性而增加。

在教育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做好如下事情。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

没有问题就谈不上研究。

问题的发现并非瞎摸乱撞可以做到的,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发现新问题的思维策略。

(1)怀疑。

怀疑是重新审度已有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等,对它们的合理性不作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怀疑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有依据的。

作为怀疑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事实与经验;

二是逻辑。

当发现自己的经验或者看到的事实与现有结论和常规不一致时,不能简单地否认自己的判断,或者尽量用迁就理论的方式调和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而是要去思考和分析矛盾存在的原因,拷问和审视理论的逻辑合理性,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的问题。

通过怀疑提出的问题,经过研究后,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一种结果是部分或完全证实了研究者的怀疑,这是令人兴奋和满意的结果。

另一种与此相反,研究的结果证明研究者的怀疑错了,这自然令人扫兴和遗憾。

但研究者不必为此而沮丧,甚至丧失怀疑的勇气,要坚信即使是一次失败的科研,只要研究者认真对待,也不会一无所获。

(2)变换思考角度。

与怀疑不同,变换思考角度不是把思维指向原有的结论,否定原有结论,而是摆脱原来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从与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

思考角度的转换有多种类型:

一是在同一层次的转换,从思考问题的一个方面转向另一个方面;

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转换,既可以是从较抽象转化到较具体,也可以是从较具体层次的研究转向较抽象的层次;

三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结合部,如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教育如何衔接问题就属此类;

四是通过比较来发现新问题。

虽然变换思考角度有不同类型,但它们都是在转向研究较少、较薄弱的方面。

(3)类比与移植。

即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关键是要发现不同学科研究对象与思维方法之间的关系。

(4)深入探究现象。

前三种策略都与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有关。

深入探究现象的思维策略则要求直接面向现象,从对现象本身的思考中提出新问题。

世界是丰富多变的,只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要探寻其背后的实质;

对于现实中一直未能解决、反复出现的不良现象,可以深究其产生的原因;

对于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现象,要善于捕捉与深入分析;

对于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偶然出现的或非常反常的现象,也不要轻易放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则更应重视。

2.选择课题

只要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就能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但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者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必须按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对可供挑选的课题进行评价、比较,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

研究者选择课题时需要思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分析课题价值,确认研究的必要性。

在着手研究某一问题之前,要考虑该课题研究有什么样的价值及其价值的大小。

这主要从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发展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予以分析。

分析课题的学术价值,主要是看课题研究对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概念、范畴、原理、原则等会有多少丰富和多大的突破,对学科体系或分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多大的贡献。

分析课题的应用价值,主要是看课题研究会对教育实践产生何种性质的影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教育实践的改善会起多大的促进作用。

分析课题的发展价值,主要是看课题研究能否导引出一系列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继续研究的课题。

分析课题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看课题研究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反映,对政府决策、社会观念、学术界同行等有何影响。

当然,每个课题本身的价值和性质会有所侧重,不可能完全具有上述四个方面的价值。

这就需要研究者认真分析、合理取舍。

(2)考察研究条件,确认研究的可行性。

首先要客观评估自身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兴趣。

其次,要分析资料信息来源、设备工具状况、经费以及可借助的力量。

最后,还要考虑本职工作的性质和环境。

3.文献检索

在发现并初步确认了自己的研究主题之后,研究者应该进行文献检索以充分占有材料,了解本领域内前人或他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既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关于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及其研究的重点、方法、经验和问题,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基本解决,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在此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价值,找准自己研究的真正起点。

通过文献检索,研究者可以避免无效的重复研究,更具体地确定研究课题及其假设,确定合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握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并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4.进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能否到达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事先严密的研究设计,一方面有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研究集中于必要的组成部分,不偏离主题,能迅速准确地完成,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为了使研究具有内在的效度和信度。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在回答课题提出的问题方面的正确程度,研究结果反映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特征的真实程度。

信度是指研究所得结果的可靠、精确与稳定程度。

效度与信度的高低是研究科学性高低的直接体现,也是研究的生命之所在。

在设计一项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研究计划中必须包含如下内容:

(1)指明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待答问题和(或)假设;

(2)简述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

(3)确认所需资料及其可能来源;

(4)列出研究采取的步骤;

(5)详细说明收集资料的程序和工具;

(6)预料如何最有效地分析和解释资料;

(7)预见报告这项研究的恰当形式。

这里只是粗略地说明了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关于教育研究设计的具体过程和完整方案,可参阅《教育研究导论》([美]C.M.Charles著,张莉莉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的“第六章设计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就是把准备阶段形成的研究计划付诸行动,最终变为现实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科学把握教育事实,形成观点与理论,并以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予以表述。

1.搜集与整理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是研究者预先设想的可能蕴含着有关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的信息载体。

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首先来自对事实的了解和证据的掌握,这就离不开高质量的研究资料。

所以,任何教育研究都必须从研究目的出发,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