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思维.docx
《学前儿童的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思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的思维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
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把握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价幼儿思维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
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思维表现
2.教师的准备:
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
教学方法:
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
教学课时:
9课时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定义
【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
思考并分析:
这个认识活动与我们学习过的感知觉和想象有什么不同?
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过程?
小结:
间接和概括;思维活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二)特点:
概括性和间接性
1.概括性:
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
2.间接性:
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猿人的形象和当时的生活情景,但是,可以根据发现的线索进行推断。
正是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能起越时空的限制,认识那些没有感知或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
【自我分析】出示黑板刷或其它物体,请你从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角度反映它,其反映的过程和内容分别有哪些?
二、思维的分类
(一)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
1.直观行动思维
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根据指向性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1.聚合式思维(求同)
2.发散式思维(求异):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三)根据思维创造性的不同
1.常规思维:
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创造思维:
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进行。
如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均需要高水平的形象思维
三、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度
指思维的广阔性,指要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处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2.思维的灵活性
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指外在的条件发生变化,主体采取灵活的方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3.思维的深刻性
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的本质,对事物是否剖析的彻底。
4.思维的独立性
指不借助于现成的答案和别人的帮助。
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独立性并非的人易受他人暗示。
5.思维的敏捷性
6.思维的逻辑性
【自我分析】一个人第一天上山,第二天下山,走的速度不均匀,但时间(早上6点到晚上6点)、路程完全相同。
试证明:
在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中,他必定有一个时间,正好经过同一个地方。
试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反思你的思维能力的各个品质的发展状况。
四、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思维的发展是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是高级的认识过程,它的发展本身就是认识过程有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结果和证明。
具体说来,一方面,思维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更多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
这在幼儿对概念的掌握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另一方面,思维在幼儿解决问题中也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因此,思维的发展也是幼儿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
(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不仅对其他认识活动的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还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思维的渗入使儿童的情感逐渐深刻化;对各种感知信息的分析综合,使儿童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独立作出决断而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对自己的行为及产生的社会后果的认识,萌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持力;对他人需要的理解使得儿童学会同情、关怀、谦让、互助;而对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使得儿童获得了自我意识这一个性的核心。
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一)直观行动思维(0~3岁左右)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
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
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
1.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
因为幼儿无法预见自己的动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因而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动作。
这表明幼儿行动事先没有计划和预定的目的,也不会预见行动的结果。
(二)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
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
”
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
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大,感性经验的增加,语言的丰富,为思维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具体形象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演化的结果,具体形象正是儿童的直觉行动在思维中重复、浓缩而成的表象。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中孕育起来并逐渐分化,以致成为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
具体性和形象性
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
(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
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
幼儿期儿童还保留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而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则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
1.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
【案例分析】你们是如何掌握“灯”这个概念的?
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种事物,其中有些就被成人作为概念的实例(变式)而特别加以介绍,同时用词来称呼它。
比如,带孩子到花园散步,指给他“树”、“花”等。
成人在教给儿童概念时,也同样会通过列举实例进行。
如指着画片上的物品告诉他:
“这是牛,这是马”等。
儿童就是这样通过词(概念的名称)和各种实例(概念的外延)的结合,逐渐理解和掌握概念的。
(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
在这种讲解中,把某概念归属到更高一级的类或种属概念中,并突出它的本质特征是十分关键的。
儿童只有真正理解了定义(解释)的含义才能掌握概念。
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概念不是日常概念(即前科学概念),而是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的掌握往往需要用语言理解的方式进行。
但学前儿童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很难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
2.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
动作水平概括、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后期开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的各种概念中以实物概念为主,在实物概念中,又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即掌握基本概念为主。
根据抽象水平,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基本概念、下级概念三个层次。
【研究结论】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由此出发,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下级概念。
比如,“树”是基本概念,“植物”是上级概念,“松树”、“柳树”是下级概念。
儿童先掌握的是“树”,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下级概念。
(2)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案例分析】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
回到班上,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很多幼儿都回答“是动物园里的,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大象……”。
老师又告诉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物”。
很多孩子觉得奇怪,老师又告诉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
”如何看待幼儿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每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即含义,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动物”这个概念的内涵(本质特征)就是指一种生物,这种生物有神经、有感觉、能吃食、能运动。
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具体事物,即适用范围。
“动物”这一概念的外延(实例)就是指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鸟、兽、昆虫、鱼等。
儿童掌握概念通常表现在掌握概念的内涵不精确,外延不恰当上。
也就是说,儿童有时会说一些词,但不代表其能理解其中真正含义。
从实例入手获得的概念基本上是日常概念,即前科学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难免不准确。
只有在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掌握的概念,才可能内涵精确,外延适当。
而这是幼儿的水平难以达到的。
为了提高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多给他们提供具有不同典型性的实例,同时引导他们总结概括其中的共同特征。
3.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数概念的掌握是以事物的数量关系能从各种对象中抽出,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联系为标志的。
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
这时,儿童对大小、多少有笼统的感知,即只能认识很少量物体的明显差异;能口说10以下的数词,能数5个以下的实物,而且口说的数和手的指点动作互相配合和协调(手口一致的点数),但点完后仍然很难说出所数实物的总数。
(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
这时儿童能点数后说出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集)概念,末期开始能进行少量物体的实物加减运算,并出现数量的“守恒”;能按数取物(约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可以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开始能做简单的实物加减运算。
(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