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5229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Word格式.docx

4.(2018·

湖北黄冈·

19)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现表1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收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D.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5.1990年桓台县2.6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达到1020公斤,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全年粮食亩总产量超过

1000公斤的“吨粮县”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淄博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B.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

D.家庭联产承包解放生产力

6.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类别

1978年

2017年

全区生产总值(亿元)73.23

3453.93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355.26

29472

配收入(元)

全区粮食产量(万吨)

116.98

368.2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③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

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

的地方是()

A.华西村B.小岗村

C.叶桥村D.水利村

9.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

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

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因在于()

7.15亿公斤。

其主要原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10.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

表,其中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长是由于()

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8年1979~1982年

粮食

3.5

3.0

棉花

4.7

3.1

0.2

13.5

油料作物

-1.8

2.8

22.7

甘蔗

7.9

3.2

3.6

15.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左”倾错误的纠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

田福堂太痛苦了!

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大家都散伙了。

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

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

”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A.国有企业B.城市

C.外资企业D.农村

13.请仔细观察如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

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

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产到户

14.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

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

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5.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6.下图是1986年某省企业的变化情况,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B.三大改造

C.对外开放D.国有企业的改革

17.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为()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20.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改变了土地私有制性质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1.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

亿元)”。

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3.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反映

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表是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

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A.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