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5172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1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

1.1.2.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1.1.3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1.2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进行:

1.2.1当新安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

1.2.2当在现有的一次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装置时;

1.3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分为三种:

1.3.1全部检验;

1.3.2部分检验;

1.3.3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1.4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分为五种:

1.4.1对运行中的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后的检验;

1.4.2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

1.4.3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1.4.4事故后检验;

1.4.5已投运行的装置停电一年及以上,再次投入运行时的检验;

2.设备定期的检验与周期

2.1综合考虑我厂所辖供电设备情况和电压等级及运行环境,定期检验应尽可能配合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期间进行。

制定了全部检验和部分检验周期表:

表1全部检验周期表

序号

设备类型

全部检验周期(年)

定义范围说明

1

微机型保护装置

4

包括装置端子外的交、直流及操作回路、辅助继电器及操作机构的辅助触点等

2

非微机型保护装置

3

保护用光纤通道、通信电缆、通信装置电源

6

指站内保护装置连接用光纤通道及光电转换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稳控装置、监控装置

指以下设备:

低周低压减载装置、机组稳流装置、监控用PLC和D25等设备

表2部分检验周期表

指光头擦拭、收信裕度测试等

2.2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逆流保护及备自投等装置跳合断路器试验,允许用导通法分别证实至每个断路器接线的正确性。

3.补充检验的内容:

3.1因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应进行补充检验;

3.2运行中的装置经过较大的更改或装置的二次回路变动后;

3.3凡装置发生异常或装置不正确动作且原因不明时,应有目的地拟定具体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进行事故后检验,提出检验报告备查。

4.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4.1在现场进行检验工作前,应认真了解被检验装置的一次设备情况及其相邻的一、二次设备情况。

及与运行设备关联部分的详细情况,据此制定在检验工作全过程中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4.2应具备与实际状况一致的图纸、上次检验的记录、最新定值通知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合格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工具和连接导线等。

4.3规定有接地端的测试仪表,在现场进行检验时,不允许直接接到直流电源回路中,以防止发生直流电源接地的现象。

4.4对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应先进行如下的准备工作:

4.4.1了解设备的一次接线及投入运行后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和设备投入运行的方案,该方案应包括投入初期的临时继电保护方式。

4.4.2检查装置的原理接线图(设计图)及与之相符合的二次回路安装图,电缆敷设图,电缆编号图,断路器操作机构图,电流、电压互感器端子箱图及二次回路分线箱图等全部图纸以及成套保护、自动装置的原理和技术说明书及断路器操作机构说明书,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出厂试验报告等。

以上技术资料应齐全、正确。

若新装置由基建部门负责调试,生产部门继电保护验收人员验收全套技术资料之后,再验收技术报告。

4.4.3根据设计图纸,到现场核对所有装置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4.5对装置的整定试验,应按有关继电保护部门提供的定值通知单进行。

工作负责人应熟知定值通知单的内容,核对所给的定值是否齐全,所使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值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不应仅限于定值单中设定功能的验证)。

4.6继电保护检验人员在运行设备上进行检验工作时,必须事先取得发电厂或整流所运行人员的同意,遵照电业安全工作相关规定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并在运行人员利用专用的连片将装置的所有出口回路断开之后,才能进行检验工作。

4.7检验现场应提供安全可靠的检修试验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接取试验电源。

4.8检查装设保护和通信设备的室内的所有金属结构及设备外壳均应连接于等电位地网。

4.9检查装设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屏柜下部接地铜排已可靠连接于等电位地网。

4.10检查等电位接地网与厂、站主接地网紧密连接。

第二章现场检验

1.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检验

1.1新安装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回路的验收检验

1.2检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铭牌参数是否完整,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资料是否齐全,如缺乏上述数据时,应由有关制造厂或基建、生产单位的试验部门提供下列试验资料:

1.2.1所有绕组的极性;

1.2.2所有绕组及其抽头的变比;

1.2.3电压互感器在各使用容量下的准确级;

1.2.4电流互感器各绕组的准确级(级别)、容量及内部安装位置;

1.2.5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各抽头);

1.2.6电流互感器各绕组的伏安特性。

1.3电流、电压互感器安装竣工后,继电保护检验人员应进行下列检查:

1.3.1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容量、准确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3.2测试互感器各绕组间的极性关系,核对铭牌上的极性标志是否正确。

检查互感器各次绕组的连接方式及其极性关系是否与设计符合,相别标识是否正确。

1.3.3有条件时,自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分相通入电流,检查工作抽头的变比及回路是否正确(发、变组保护所使用的外附互感器、变压器套管互感器的极性与变比检验可在发电机作短路试验时进行)。

1.3.4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箱处向负载端通入交流电流,测定回路的压降,计算电流回路每相与中性线及相间的阻抗(二次回路负担)。

将所测得的阻抗值按保护的具体工作条件和制造厂家提供的出厂资料来验算是否符合互感器10%误差的要求。

2.二次回路检验

2.1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回路与其他单元设备的回路完全断开后方可进行。

2.2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检查

2.2.1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所有二次接线的正确性及端子排引线螺钉压接的可靠性。

2.2.2检查电流二次回路的接地点与接地状况,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应在有直接电气连接处一点接地。

2.3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查

2.3.1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三次绕组的所有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及端子排引线螺钉压接的可靠性。

2.3.2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将N600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

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熔断器(自动开关)或接触器等。

独立的、与其它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直接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也可以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

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4根开关场引入线和互感器三次回路的2(3)根开关场引入线必须分开,不得共用。

2.3.3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规定。

2.3.4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所有熔断器(自动开关)的装设地点、熔断(脱扣)电流是否合适(自动开关的脱扣电流需通过试验确定)、质量是否良好,能否保证选择性,自动开关线圈阻抗值是否合适。

2.3.5检查串联在电压回路中的熔断器(自动开关)、隔离开关及切换设备触点接触的可靠性。

2.3.6测量电压回路自互感器引出端子到配电屏电压母线的每相直流电阻,并计算电压互感器在额定容量下的压降,其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2.4二次回路绝缘检查

2.4.1在对二次回路进行绝缘检查前,必须确认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全部停电,交流电压回路已在电压切换把手或分线箱处与其他单元设备的回路断开,并与其他回路隔离完好后,才允许进行。

在进行绝缘测试时,应注意:

2.4.1.1试验线连接要紧固;

2.4.1.2每进行一项绝缘试验后,须将试验回路对地放电。

2.4.1.3对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如果不可能出现被保护的所有设备都同时停电的机会时,其绝缘电阻的检验只能分段进行,即哪一个被保护单元停电,就测定这个单元所属回路的绝缘电阻。

2.4.2新安装装置的验收试验时,从保护屏柜的端子排处将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控制、信号回路的所有端子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下列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10MΩ。

2.4.2.1各回路对地;

2.4.2.2各回路相互间。

2.4.3定期检验时,在保护屏柜的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直流控制回路的端子的外部接线拆开,并将电压、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用1000V兆欧表测量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

2.4.4对使用触点输出的信号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每芯对地及对其他各芯间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定期检验只测量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

2.4.5对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需检查其接线的正确性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

定期检查时可用兆欧表检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一般当用1000V兆欧表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应击穿;

而用2500V兆欧表时,则应可靠击穿。

2.5新安装二次回路的验收检验

2.5.1对回路的所有部件进行观察、清扫与必要的检修及调整。

所述部件包括:

与装置有关的操作把手、按钮、插头、灯座、位置指示继电器、中央信号装置及这些部件回路中端子排、电缆、熔断器等。

2.5.2利用导通法依次经过所有中间接线端子,检查由互感器引出端子箱到操作屏柜、保护屏柜、自动装置屏柜或至分线箱的电缆回路及电缆芯的标号,并检查电缆簿的填写是否正确。

2.5.3当设备新投入或接入新回路时,核对熔断器(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是否与设计相符或与所接入的负荷相适应,并满足上下级之间的配合。

2.5.4检查屏柜上的设备及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线的接线应正确,接触应牢靠,标号应完整准确,且应与图纸和运行规程相符合。

检查电缆终端和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牌是否正确完整,并应与设计相符。

2.5.6检验直流回路确实没有寄生回路存在。

检验时应根据回路设计的具体情况,用分别断开回路的一些可能在运行中断开(如熔断器、指示灯等)的设备及使回路中某些触点闭合的方法来检验。

每一套独立的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负电源。

2.5.7信号回路及设备可不进行单独的检验。

2.6断路器、隔离开关及二次回路的检验

2.6.1断路器及隔离开关中的一切与装置二次回路有关的调整试验工作,均由管辖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有关人员负责进行。

继电保护检验人员应了解掌握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其调试结果,并负责检验自保护屏柜引至断路器(包括隔离开关)二次回路端子排处有关电缆线连接的正确性及螺钉压接的可靠性。

2.6.2继电保护人员还应了解以下内容:

2.6.2.1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及合闸线圈的电气回路接线方式(包括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三相不一致回路等措施);

2.6.2.2与保护回路有关的辅助触点的开、闭情况、切换时间,构成方式及触点容量;

2.6.2.3断路器二次操作回路中的气压、液压及弹簧压力等监视回路的工作方式;

2.6.2.4断路器二次回路接线图;

2.6.2.5断路器跳闸及合闸线圈的电阻值及在额定电压下的跳、合闸电流;

2.6.2.6断路器跳闸电压及合闸电压,其值应满足相关规程的规定;

2.6.2.7断路器的跳闸时间、合闸时间以及合闸时三相触头不同时闭合的最大时间差,应不大于规定值。

2.7新安装或经更改的电流、电压回路,应直接利用工作电压检查电压二次回路,利用负荷电流检查电流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3.屏柜及装置检验

3.1检验时须注意如下问题以避免装置内部元器件损坏:

3.1.1断开保护装置的电源后才允许插、拔插件,且必须有防止因静电损坏插件的措施。

3.1.2调试过程中发现有问题要先找原因,不要频繁更换芯片。

必须更换芯片时,要用专用起拔器。

应注意芯片插入的方向,插入芯片后需经第二人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检验或使用。

3.1.3检验中尽量不使用烙铁,如元件损坏等必须在现场进行焊接时,要用内热式带接地线烙铁或烙铁断电后再焊接。

所替换的元件必须使用制造厂确认的合格产品。

3.1.4用具有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频率计等)测量电路参数时,电子仪器测量端子与电源侧绝缘必须良好,仪器外壳应与保护装置在同一点接地。

3.2装置外部检查

3.2.1装置的实际构成情况如:

装置的配置、装置的型号、额定参数(直流电源额定电压、交流额定电流、电压等)是否与设计相符合。

3.2.2主要设备、辅助设备的工艺质量,以及导线与端子采用材料的质量。

装置内部的所有焊接点、插件接触的牢靠性等属于制造工艺质量的问题,主要依靠制造厂负责保证产品质量。

进行新安装装置的检验时,试验人员只作抽查。

3.2.3屏柜上的标志应正确完整清晰,并与图纸和运行规程相符。

3.2.4检查安装在装置输入回路和电源回路的减缓电磁干扰器件和措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在装置检验的全过程应保持这些减缓电磁干扰器件和措施处于良好状态。

3.2.5应将保护屏柜上不参与正常运行的连片取下,或采取其他防止误投的措施。

3.2.6定期检验的主要检查项目:

3.2.6.1检查装置内、外部是否清洁无积尘;

清扫电路板及屏柜内端子排上的灰尘。

3.2.6.2检查装置的小开关、拨轮及按钮是否良好;

显示屏是否清晰,文字清楚。

3.2.6.3检查各插件印刷电路板是否有损伤或变形,连线是否连接好。

3.2.6.4检查各插件上元件是否焊接良好,芯片是否插紧。

3.2.6.5检查各插件上变换器、继电器是否固定好,有无松动。

3.2.6.6检查装置横端子排螺丝是否拧紧,后板配线连接是否良好。

3.2.6.7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描述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检查、设定并记录装置插件内的选择跳线和拨动开关的位置。

3.3绝缘试验:

3.3.1仅在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进行绝缘试验。

3.3.2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拔出插件

3.3.3在保护屏柜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压回路端子、交流电流回路端子、直流电源回路端子、跳闸和合闸回路端子、开关量输入回路端子、厂站自动化系统接口回路端子及信号回路端子。

3.3.4断开与其他保护的弱电联系回路。

3.3.5将打印机与装置连接断开。

3.3.6装置内所有互感器的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在测量某一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他各组回路都接地。

3.3.7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要求阻值均大于20MΩ。

测试后,应将各回路对地放电。

3.4上电检查

3.4.1打开装置电源,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3.4.2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描述的方法,检查并记录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版本号、校验码等信息。

3.4.3校对时钟。

3.5逆变电源检查

3.5.1对于微机型装置,要求插入全部插件。

3.5.2有检测条件时,应测量逆变电源的各级输出电压值。

测量结果应符合DL/T-527-2002《静态继电保护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定期检验时只测量额定电压下的各级输出电压的数值。

必要时测量外部直流电源在最高和最低电压下的保护电源各级输出电压的数值。

3.5.3直流电源缓慢上升时的自启动性能检验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合上装置逆变电源插件上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上升至80%额定电压值,此时逆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应亮。

固定试验直流电源为80%额定电压值,拉合直流开关,逆变电源应可靠启动。

3.5.4定期检验时还应检查逆变电源是否达到DL/T-527-2002《静态继电保护逆变电源技术条件》所规定的使用年限。

3.6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

3.6.1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

3.6.1.1在保护屏柜端子排处,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规定的试验方法,对所有引入端子排的开关量输入回路依次加入激励量,观察装置的行为。

3.6.1.2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分别接通、断开连片及转动把手,观察装置的行为。

3.6.2全部检验时,仅对已投入使用的开关量输入回路依次加入激励量,观察装置的行为。

3.6.3部分检验时,可随装置的整组试验一并进行。

3.7输出触点及输出信号检查。

3.7.1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

在装置屏柜端子排处,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规定的试验方法,依次观察装置所有输出触点及输出信号的通断状态。

3.7.2全部检验时,在装置屏柜端子排处,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规定的试验方法,依次观察装置已投入使用的输出触点及输出信号的通断状态。

3.7.3部分检验时,可随装置的整组试验一并进行。

3.8在3.6~3.7检验项目中,如果几种保护共用一组出口连片或共用同一告警信号时,应将几种保护分别传动到出口连片和保护屏柜端子排。

如果几种保护共用同一开入量,应将此开入量分别传动至各种保护。

3.9模数变换系统检验

3.9.1检验零点漂移。

3.9.1.1进行本项目检验时,要求装置不输入交流电流、电压量。

3.9.1.2观察装置在一段时间内的零漂值满足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

3.9.2各电流、电压输入的幅值和相位精度检验。

3.9.2.1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规定的试验方法,分别输入不同幅值和相位的电流、电压量,观察装置的采样值满足装置技术条件的规定。

3.9.2.2全部检验时,可仅分别输入不同幅值的电流、电压量。

3.9.2.3部分检验时,可仅分别输入额定电流、电压量。

3.10整定值的整定检验是指将装置各有关元件的动作值及动作时间按照定值通知单进行整定后的试验。

该项试验在屏柜上每一元件检验完毕之后才可进行。

具体的试验项目、方法、要求视构成原理而异,一般须遵守如下原则:

3.10.1每一套保护应单独进行整定检验,试验接线回路中的交、直流电源及时间测量连线均应直接接到被试保护屏柜的端子排上。

交流电压、电流试验接线的相对极性关系应与实际运行接线中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到屏柜上的相对相位关系(折算到一次侧的相位关系)完全一致。

3.10.2在整定检验时,除所通入的交流电流、电压为模拟故障值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外,整套装置应处于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一致的条件下,而不得在试验过程中人为地予以改变。

3.10.3装置整定的动作时间为自向保护屏柜通入模拟故障分量(电流、电压或电流及电压)至保护动作向断路器发出跳闸脉冲的全部时间。

3.10.4电气特性的检验项目和内容应根据检验的性质,装置的具体构成方式和动作原理拟定。

检验装置的特性时,在原则上应符合实际运行条件,并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

每一检验项目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运行所必须,或用以判别元件、装置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和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等。

3.11在定期检验及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装置的整定检验要求如下:

3.11.1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应按照定值通知单上的整定项目,依据装置技术说明书或制造厂推荐的试验方法,对保护的每一功能元件进行逐一检验。

3.11.2在全部检验时,对于由不同原理构成的保护元件只需任选一种进行检查。

建议对主保护的整定项目进行检查,后备保护如相间I、II、III段阻抗保护只需选取任一整定项目进行检查。

3.11.3部分检验时,可结合装置的整组试验一并进行。

4.纵联保护通道检验

4.1对于光纤及微波通道的检查项目如下:

4.1.1对于光纤及微波通道可以采用自环的方式检查光纤通道是否完好。

4.1.2对于与光纤及微波通道相连的保护用附属接口设备应对其继电器输出触点、电源和接口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检查。

4.1.3通信专业应对光纤及微波通道的误码率和传输时间进行检查,指标应满足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

4.1.4对于利用专用光纤及微波通道传输保护信息的远方传输设备,应对其发信电平、收信灵敏电平进行测试,并保证通道的裕度满足运行要求。

4.2传输远方跳闸信号的通道,在新安装或更换设备后应测试其通道传输时间。

采用允许式信号的纵联保护,除了测试通道传输时间,还应测试“允许跳闸”信号的返回时间。

4.3装置与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继电保护利用通信设备传送保护信息的通道)应有电气隔离,并检查各端子排接线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5.操作箱检验

5.1操作箱检验应注意:

5.1.1进行每一项试验时,试验人员须准备详细的试验方案,尽量减少断路器的操作次数。

5.1.2对分相操作断路器,应逐相传动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

5.1.3对于操作箱中的出口继电器,还应进行动作电压范围的检验,其值应在55%~70%额定电压之

间。

对于其他逻辑回路的继电器,应满足80%额定电压下可靠动作。

5.2操作箱的检验根据厂家调试说明书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

并重点检验下列元件及回路的正确性:

5.2.1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和三相不一致回路。

如果使用断路器本体的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和三相不一致回路,则检查操作箱的相关回路是否满足运行要求。

5.2.2交流电压的切换回路。

5.2.3合闸回路、跳闸1回路及跳闸2回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