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4659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回舍小学国学诵读开题报告修改Word文档格式.docx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经典诵读:

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根本。

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培养多读书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纵观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新生代渐渐远离了独立思考能力、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

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诵读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2、经典诵读:

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中国文化经典源远流长。

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首,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而《论语》中有很多句子早已被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现状

面对国学教育在各地中小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纷纷开设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的现实状况。

1998年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遍及29个省市的100万孩子,受其影响的成年人超过500万人,也有台湾地区的“读经”和东南亚地区、北美华人地区的“读经”活动。

目前,各地实验区的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石家庄市的“把经典名篇引入课堂研究”,玉林市的“校本课程开发: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研究”,山东省的“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莱西市“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

但上述研究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还不太令人满意:

一是“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程度不够;

二是“经典诵读”对小学生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不够;

三是“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有哪些影响尚较为朦胧。

因此,我们提出了“国学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

本课题目的定位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期望通过改进操作手段的实效性,探索一些操作层面的更高效更具有可操作性、推广性的实施办法。

(三)研究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诵读经典,无疑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让教师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方法,进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3、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旨在进一步探索诵读传统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及其影响,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4、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校园特色文化,打造品牌学校。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什么叫语文素养?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所谓“国学经典诵读”,即指3—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因为鉴赏的审美功能同道德教范、右脑的开发,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

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

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

第三,培养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的内容是“国学经典”,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

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国学经典”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平山县东回舍小学三——六年级学生。

三、理论依据

1、经典诵读教育的“反刍”理论: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它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它的关键点是诵读成诵。

诵读,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关键的原则是:

“不求甚解,只求熟读”。

这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重要的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

因为,还在人们比较年轻的时候,是人们机械记忆发展比较好的时候,也是外界刺激相对较少的时候,抓住这一时机,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让他们接触一些人类最为优异的典籍,给学生们从小建构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是现代教育所承载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在学生们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醒,当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习了不少国学经典以后,我们成人最为需要的是一份等待——这是一份美丽的等待,这是一份需要战略眼光的等待,这是一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心血的等待。

2、《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素养的理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以“石家庄市平山县东回舍小学”为个案,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寻求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探求如何把学习国学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1、编写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根据小学语文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要求,确定与之相应的国学经典篇目,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校本教材。

如将国学精髓《弟子规》定为三、四年级,《论语》定为五、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制定《国学诵读课程表》,按课表落实上课。

3、探索经典诵读指导课形式,探求经典诵读与学科整合途径,力图找出规律,形成国学经典诵读课模式,进而总结推广。

4、在实践中归纳“国学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所起到的作用。

(1)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道德思想(含个性、人格)修养的作用;

(2)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口语表达(含交际)能力的作用;

(3)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古文理解(含语感)能力的作用;

(4)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写作(含思维)能力的作用;

(5)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6)国学经典诵读对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作用;

(三)研究假设

实现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经典诵读指导课的模式。

即:

三、四年级学习《弟子规》:

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

五、六年级学习《论语》:

温故知新,升华内涵,熟读成诵。

通过每周两次的国学课程,使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对研究“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方案,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语文与弘扬国学经典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改进。

2、文献研究法:

参考国学经典著作,提炼适合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理念,用于指导本课题实践研究。

3.个案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践,在承担课题研究的班级中选取1-2名语文素养较高,背诵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重点观察对象,并对其进行行为习惯、思想品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在取得面上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点”的经验。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上述各方面的习惯以及存在的问题。

4.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动态分析,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五、课题研究阶段

(课题预计从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

1.准备阶段:

(2011年7月——2011年9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落实分工,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全国其它学校在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

2.实施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11月)

主要工作是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全面开展子项目的具体研究,通过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展开对各子项目的实践研究,注意收集资料,形成阶段性经验总结等。

(1)温爱军:

问卷调查:

“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调查分析”研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

(2)于素芹:

子项目“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2012年10月形成案例《我与国学经典诵读》

(3)李丽彦、赵彦肖:

子项目“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研究”,2012年10月形成个案《我的研究日志》。

(4)赵革艳、焦洪肖:

子项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渗透的有效尝试”2012年10月形成光盘《多彩瞬间》《精彩的国学经典大课堂》

(5)高细花、周明仙:

子项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渗透的有效尝试”2012年12月形成论文《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6)全体成员:

于2012年12月在课题实际研究基础上形成案例《经典诵读教案集》及论文集《国学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行动策略》。

3.汇总阶段: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根据调整后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进行课题的研究。

(2)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教师研究论文、案例等。

(3)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

六、课题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教师论文集(包括教师发表的论文)

3、课堂教学成果光盘

4、经典诵读教案集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一)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课题负责人是该镇语文学科带头人,参加过“国培计划”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短期培训。

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骨干语文教师、骨干班主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对“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颇感兴趣,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资料掌握较为充分,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优势。

(二)课题研究的经费保证

学校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保证经费的落实。

(三)课题研究的资料保证

我校拥有1.5万册藏书量的图书室,拥有100多台电脑,建有校园网及网站,可以随时共享最新教育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振村《与经典同行—陈琴和她的经典诵读课》——《小学韵文教师》2007年第3期

2、钱梦龙《民族的科学的现代的——评洪镇涛先生语文教学本体改革》——2001年7月26日在全国语文教学本体改革第四届研讨会上的报告

3、李振村《让经典的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12期

4、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儿童经典诵读教育手册》

5、金春峰《国学现代化与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2007年第7期

6、王财贵《台湾的读经运动》第三届大学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1998.5

7、《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