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464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虚词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他”“他们”“他们的”“那个”“其他”

(1)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陈涉起义》

2、语气词,表示测度,劝勉,有时加强反问。

(1)其如土石何?

(加强反问)《愚公移山》

五、其

  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1、一般附着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动宾词组的后面,相当于“......的”或“......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地方)。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者:

指人)

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语气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何者?

上下之分也。

3、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4、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②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5、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二者:

两种心情。

6、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7、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近者奉辞伐罪。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8、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连词

1、表示并列,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表示承接,译作“然后”“就”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表示转折,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表示递进。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6、表示因果,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1、连词,表示接、转折、推测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副词,就是、便是。

(1)非死则徏尔《捕蛇者说》

3、法则,

如:

巍巍乎唯天为天,惟尧则之《论语》

十六、则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并列关系,用在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使用,可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

  1.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表示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已经”。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崤之战》)

1、作副词,“就”“才”“这个”“于是”

2、表判断,“是”“本来是”“原本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作代词:

“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1、副词

1、暂且,姑且。

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②存者且偷生。

2、将,将要。

①年且九十。

②久居,祸且及汝。

3、而且,并且。

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

4、尚且,还。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连词

1、连接两个动词、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

又,又......又......。

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

2、表顺承,相当于“并且”、“而且”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3、表递进,相当于“况且”、“何况”、“而且”。

①且焉置土石?

4、表选择,相当于“还是”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

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

②且住,你听我说!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六、且

  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1.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1、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可”等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那样”“如此”等

(2)柔使之然也《劝学》

3、作形容词词尾

(1)晔然而骇者《捕蛇者说》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

(《读孟尝君传》)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二章)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

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5.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

  (三)助词

  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

  (五)名词

  可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

  (七)连词

  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1、组成介词结构,作补语,相当于“在”“到”“从”“对”“对于”

战于长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组成介词结构,含有比较意义。

苛政猛于虎。

3、表被动:

(被、为、于、见)

十四、于

  介词

  1.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

  2.“在……方面”“从……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进学解》)

  4.向,对,对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被。

  而君幸于赵王。

  6.与,跟,同。

  (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邹忌讽齐王纳谏》)

  (2)故燕王欲结于君。

  7.比。

1、动词:

相当于“做”、“认为”、“造”、“变成”、“雕刻”、“作为”、“是”等。

冰,水为之。

为人五,为窗八,

若为佣耕

2、介词:

相当于“给”、“因为”、“为了”、“对”、“跟”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九、为

  

(一)动词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1、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示疑问语气。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②缚者曷为者也?

表示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表示反问。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2、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②苟政猛于虎也!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余闻之也久。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也者]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也已矣]罢了。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是说也,人常疑之。

1、语气助词: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1)尔知射乎?

吾射精乎?

2、有时作介词:

类似于“于”的用法

(1)叫嚣乎东西

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一、语气词

1、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夫战,勇气也

2、用在句中,舒缓语气

好逸恶劳,亦忧夫人之情也

3、用在句末,相当于“啊”“呀”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二、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三、名词:

“男子”“丈夫”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一、表示反语,“难道”“岂”“宁可”“宁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道)

2、安宁。

如:

虽鸡狗不得宁焉

一、语气助词:

用在句尾表感叹

今其室十无一焉

语气助词:

用在句中表停顿

徐徐焉实狼其中

2、代词:

用在句末,相当于“于是”“于此”“于之”“于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用在句首或句中,相当于“怎么”“哪儿”

且焉置土石何?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2.相当于“于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