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4547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千里路云和月Word格式.docx

如今,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天险古道,昔日咽喉全晋的要塞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通道;

一条崭新宽阔的旅游专线直达雄关雁门,曾是狼烟滚滚的边关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一座宏伟的雁靖大桥横跨滹沱大河,化漫长为瞬间、变坎坷为平坦。

目睹一幕幕如火如荼的壮观场景,使人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交通格局的深刻变革,使代县这颗镶嵌在晋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正闪烁着无尽的文化魅力,迸发着旺盛的经济活力。

一个充满生机的代县,正在崛起......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公路是经济腾飞的翅膀。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代县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旅游富县”的战略目标,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度,铺就了全县和谐发展的大通道。

“十五”以来,全县新增通车里程达1000多公里;

新建和改造提升的通乡油路贯通全县11个乡镇;

新型客运班车在近100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上驶进了200多个村庄。

代县交通公路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国省道为主框架、县乡道为依托、村通路为基础,干支相连的交通网络雏形。

至2006年底,全县公路网络密度由“九五”期末的44%提高到47.6%,超过了全市同期平均密度的40.3%和全省同期平均密度的41%。

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密布在代县这块神奇的热土上,把丰富的铁矿资源连向全国各地,把颇具特色的农副产品连向繁荣的市场,把全县二十万人的梦想连向了文明富裕……

起跑线的抉择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亮雁门大地的时候,代县交通事业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2002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来的格外的早,雁门山上的野山花迎风怒放,滹沱河畔的小草尽情吐翠。

就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历史把开启代县交通事业新局面的金钥匙交给了交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手中,而当他们紧紧握着这把钥匙的时候,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随着代县资源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多的超载运矿车辆昼夜穿梭在路龄老化、超负荷承载的公路上,致使许多公路甚至村庄的街道被压的面目全非。

汽车堵车、绕路、走河床、压耕田,行人出门不是尘土满身就是脚陷泥泞的现实问题,突出地反映出代县交通总量不足、承载不大、通达不够、等级不高、基本畅通没有保证的矛盾,不但使经济发展的快车不能开足马力,而且成为影响全县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追切要求能够代表经济发展要求,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交通事业先行开道。

然而,当时作为肩负全县交通事业发展重任的职能部门---交通局,账目上竟然没有一分钱、负债一千万、人员一百多、一到五月的工资没发一分钱。

新任局长魏峰从走进交通局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遇到了一件令他十分痛心的事情,由于一条县乡公路三处涵板塌陷两月之久,致使一行人被摔坏一连四天找他讨要说法。

与此同时,每天络绎不绝的讨账者挤满他办公室的里里外外。

代县交通发展落在了全市倒数第一的落后位置……

面对交通局历史遗留的沉重包袱和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局面,面对全县交通事业急需加快发展的要求,如何开创交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局长魏峰与副局长苑仁礼、刘富元、白保印一道深入各条线路和干部职工中调查分析后大声疾呼,交通的落伍,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的落伍,不在思想上打开交通事业发展的路子,就迈不出交通事业的步伐,代县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只能束之高阁,落于空谈!

随之,一场被誉为“改革风暴”的激烈战役在全局迅猛展开。

精简机构、全员下岗、竞争上岗、民主测评。

改革触动了个别人的利益,“他一来凭什么就要砸我们的饭碗”。

有人开始告状了。

针对干部职工的这种思想状况,交通局党政一班人把全局的家底亮出来,把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找出来,把面临的处境和形势摆出来。

从而使全局干部职工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大家说,不讲不知道,一讲心开窍,不是交通局落后,而是我们的思想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

阵痛催发新生。

在阵痛的产床上,分娩的必将是一个呼唤未来的鲜活生命。

改革风暴彻底扫除了干部职工思想上的滞垢,打掉了束缚交通事业发展的桎梏,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运行体制和鲜活的思想共识与一致的战略目标。

“交通靠我们来发展,我们靠交通来生存。

只有修路架桥、振兴交通才是我们的出路”。

思路对头了,办法出来了。

交通局在着眼长远谋求发展的思维中,把全县交通事业发展定位在“服务三大产业,建设铁矿专运线,打通旅游大通道,大战村村通公路”的坐标位置上,喊出了“抓机遇、多修路、共同富”的口号,响亮地提出了“三年有起色、五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

由此,拉开了全县交通事业发展的序幕。

千万人的心愿

山是人类生息的家园,河是文明诞生的摇篮。

当雁门大山挺起脊背抒怀壮烈的时候,滹沱河这条源于恒山脚下,不知何年何月开始蜿蜒代县东西全境的河流,奔腾着不息的浪花向浩瀚的大海村奔去。

她在带给代县人甘美乳汁和肥沃良田的同时,也咆哮着原始自然的任性,把困扰留给了两岸的人们。

天堑变通途,成为这里人们祖祖辈辈的梦。

直到1963年,国家在距县城东南1公里处架起了一座滹沱河大桥,才结束了千百年来大河两岸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

2002年7月10日,一个令全县人吃惊的消息传来。

滹沱河大桥局部塌陷,被过往车辆轧塌1米见方的窟窿。

为了确保安全,交通局立即采取措施,严禁一切车辆通行。

大桥不能通行给大河两岸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代县五个乡镇、近十万人口以及两处部队军营和十多个矿山企业都在河的南岸。

群众进城办事,农副产品外销,铁矿产品的外运,两支部队的军事活动,都要经过这座大桥。

大桥不能通行后,过往车辆只有绕道55公里外的地方才能过河,来回就多跑100多公里的冤枉路,而且路途坑坑洼洼十分难行,原先过河走桥仅需一、两分钟的时间,这样一绕三个多小时有时也过不来。

尽快建设一座新大桥成为全县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

为了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早日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代县交通人紧抓变塌桥的困扰为新建一座大桥的机遇,通过新闻媒体将全县人民群众新建雁靖大桥的强烈愿望进行了呼吁,立即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省政府领导以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同年12月,省计委正式批复雁靖大桥建设项目,随之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工可、列项、设计、评审、招投标等一系列工作。

虽然得到省计委、省交通厅提供1000万元支持雁靖大桥建设的承诺,然而,对于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大桥建设项目,资金缺口仍是第一难题。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难题,代县交通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顶风冒雨跑矿山、马不停蹄进企业。

先后通过民营企业集资6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严重短缺的状况。

在大桥建设中,代县交通人与施工单位紧密协作、一同作战,克服了汛期地下水位上涨、拆迁安置困难、地质环境复杂、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困难的困扰。

为了确保大桥投入运行后安全畅通,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交通局与铁道部门经过多次交涉,将原设计大桥连接县城的横穿铁路路面的公铁平交桥,改造成为下穿铁路的公铁立交桥,不仅改变了由铁路路面穿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分流了往来车辆,减轻了过道的压力。

在他们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长305.9米,桥宽12米,引道1054米的雁靖大桥整体建设工程,终于全面竣工。

2006年5月19日,滔滔滹沱河水跃起了欢快的浪花,惠风和煦的雁门大地飞扬起新的神韵。

在全县人民的翘首期盼中,历时三年、历尽艰辛的雁靖大桥正式通车。

气势宏伟的雁靖大桥横跨滹沱大河,宛如一条落地的彩虹,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和谐路的呼唤

如果说雁门大山凝结的是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那么与它隔河相望的南部大山赐给代县人的又是一座丰富的物质宝藏。

而无论是开发旅游资源,还是掘取物质宝藏,都离不开通向这里的路,为了这条路,代县交通人数年如一日,踏坎坷、斗艰险、风雨无阻……

4.3亿吨,这是怎样惊人的一个数字。

依托这样丰富的优质铁矿资源,几年间代县铁矿企业由3个发展到34个。

矿山沸腾了,经济起步了,但是,一条条道路被日益增多的重型运矿车辆碾压损坏。

几条县乡主干道先后“退油还砂”,昔日的文明路变的千疮百孔,过往的车辆三步一颠、左摇右晃,群众出行被飞扬的尘土淹没。

企业叫苦、农民喊冤,由此引发农村与驻地企业的矛盾日益实出,成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亟待改善、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

对此,交通人看在眼里、急在了心上。

2003年,为了铺就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快车道,代县交通局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战略思想,着眼长远、统筹布置,提出了以实施“三个二”为主要内容的交通战略发展目标。

即彻底改造“代滩线”、“高苏线”两条县乡路;

铺筑“七里铺—陈家堡”、“高泉—沱阳”两条铁矿专运线;

新建通往“雁门关”、“白仁岩”两条旅游专用线。

“修路是好事,问题是我们没有能力,上级没有布置、周边没有环境、县里没有资金,当地没有条件,怎么修?

”新的举措一提出来,就引来了各种议论和说法。

客观地看,这些问题都符合实际而存在。

过去,县乡公路建设完全依靠省、市交通部门列项投资,上级部门投资就干,否则就等。

可是,关键问题是当时代县交通道路的状况已经没有再

是以上级交通部门投入为主配合当地政府投入实施,再过一两年国家将会投资修建这条路,在国家没有计划投入的情况下还是暂缓为好。

两种思想再一次发生了强烈的碰撞。

对此,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指出,对于这样群众要求强烈的事,不能等、不能靠,国家没有投入,我们自己想办法。

随之,县委和政府将高苏线改造项目列入为全县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

县委、县政府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交通人的斗志。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交通局提出了由矿山集资修路、两年分步改造的决策。

由此,交通局领导挂帅,无数次地奔走在各矿山企业,通过政策开导、感情交流使矿山企业认识到,县里修路是为了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最大受益的还是企业。

一致的认识,形成了一致的力量,两年间先后筹集项目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对高苏线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经过改造,由原来双路肩路面提升成了7.5米宽全复式路面,同时将过村路段加固成为22公分厚的混凝土路面,新增建设了沿村16米两孔桥和52米长的佛光庄峨河桥。

道路结构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道路的承载能力,不仅圆满的实现了县府对全县人民做出的承诺,而且首次在全省创造了自筹资金改造养护线路的范例,有人将其称之为“代县模式”。

为了减轻新修代滩线和高苏线两条公路的交通压力,给沿线群众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缓解“地矿”矛盾,推进矿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代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新建了高泉—沱阳3.2公里和七里铺—赵村5公里的两条混凝土铁矿专用线。

铁矿专用通道的建设,有力地拉动了资源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资源经济税收突破2.3亿元,占全县税收的84%,2006年增加到近3亿元。

开发旅游资源,走旅游富县之路是代县长远发展的县策之一。

围绕“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代县交通人以全力推进雁门关和白仁岩两大旅游龙头项目建设为目标,不惜劳苦、爬山涉水,顶风冒雨反复选择最佳路线和方案,走村串户协调沿线各村之间关系,认真解决征地和补偿拆迁等问题。

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以民营垫资等方法,先后建成6公里白人岩旅游专线和17公里雁门关旅游专线。

如今,两条旅游专线在风景如画的田野中向前延伸,将八方游客带到了中国古代北方关隘文化和长城文化的胜地,带到了佛教净土祖庭的慧远道场和天下北岳恒山神奇秀美的天然怀抱。

历史性的跨越

在代县交通人的脚步踏着泥泞走进农村的时候,他们真切地感到一个时代和一个群体选择他们,使他们肩负着一种怎样的使命。

多少年来,广大农民长期生活在自然条件十分落后的环境中,羊肠小道、泥泞土路、沟壑阻隔,给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重重困难,带来的忧愁无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最紧要、最现实、最实惠的头等大事。

踏平千年的坎坷,把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与期待变为现实,不能不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跃。

2004年7月,一项跨跃历史意义的宏伟工程在代县拉开战幕。

这声冠名为“村村通”的宏伟战役,来势之迅猛、声势之浩大,就是要从百姓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的事做起,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交通状况,发挥交通率先发展为小康建设铺路的作用。

在雁门关下,在滹沱河畔,在平川大地,200多个村庄彩旗飘扬,机器的轰鸣声和修路的号子声在空中回荡。

千家万户齐出动、千军万马齐上阵,这场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汇成了怎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为了把群众的修路热情引导好、发挥好,真正修出精品路、致富路、连心路。

县委、县政府精心安排步署,之前多次召开现场动员会,提出决战100天、修路1000里的奋斗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责任工程来实施。

在严格实行交通局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路责任制的同时,签订了责任状。

施工中,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带头上阵,深入各村工地现场办公,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重大问题。

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拨款57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

交通局在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中,把通村工程作为检测自身战斗力的试金石,局领导带头冲锋陷阵,头顶烈日走村串乡抓重点、解难题、统一协调。

技术人员逐村搞设计、定路型、出方案,保证了各村工程的顺利推进。

由于工程建设点多、面广、战线长,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对此,交通局在建立和建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的同时,实行了交通局、乡镇、村“三堂会审”一票否决制度。

工程展开头几天,局长魏峰、副局长刘富元在监督时发现该村辛庄村所修路段混凝土只有五六公分厚,当即要求该村停工重修。

通过耐心而严肃地对村民讲解村通路的建设目的和基本要求后,该村人随之返工重修了这段路。

以此为鉴,交通局又在全县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村路建设质量的通知,并进一步加强了技术投入,实行了标准化施工和管理,从而保证了通村工程的质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带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把服务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

磨坊乡党委书记刘八文,为了解决水泥短缺施工面临停工问题,自己一个人连续几天整夜站在公路边等待运输水泥的车辆,并和村民一起动手搬运水泥;

枣林镇书记和镇长以个人名义贷款100万元以解决工程资金问题。

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激发了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修路热情。

马站村一位在外地做生意的村民得知家乡正在修路缺少资金时,毫不犹豫地拿出一万元资助修路;

村民李二看到人工装料又慢又费劲影响工程进度时,两天两夜没睡觉,利用自己的拖拉机改装成一个小型装载机;

还有一个村的一个村民看到修路没有料场,竞将自己家的玉米割掉作为修路施工的料场。

广大群众改造自然、致贫致富的美好愿望化作了冲天干劲。

金秋时节,雁门大地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

经过三个月的苦战血战,代县终于在秋收前全面完成了526公里的修路任务。

几年间,代县交通局把村村通水泥路作为中心工作紧抓不懈,到2006年底,全县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1146公里,条条大路连通了全县散落的240多个村庄,连通了通往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开了走向富裕的大门。

过去,农民种植的优质酥梨、辣角、红芸豆等农产品,因道路不通许多烂在了地头,道路修通后,外面的客商纷至沓来成了抢手货。

新时代的壮歌 

多少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不同的艰难环境和条件下,取得一个又一个决定性胜利,其根本因素之一就是培育和造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而为之不息奋斗。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加需要一大批有创新发展思想、有时代奉献精神的领导干部站在时代前列,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

在全力推进代县交通事业发展中,各级领导与广大人群众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省、市交通部门对代县交通事业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技术支持、政策落实等各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省交通厅厅长王晓林等有关领导亲自赴代县进行实地考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代县县委、政府坚持将交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动摇,县委书记丁文禄、县长杨存虎亲自下忻州、跑太原落实项目,寻求资金。

在项目实施中,他们的身影不时地出现在工地现场,现场办公成为他们掌握实情、解决问题的一贯作风。

特别是在遇到重大问题的关键时刻,总是在体现广大人群众利益的基础上,一竿子到底,以一种以党性和人格的魅力感染人、带动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最贴心、最信任的当家人……

现任政协主席程耀邦、副县长贾明亮先后在分管代县交通工作期间,紧抓交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松手,工程项目立项前、上马后,总是率领交通局党政一班人走在最前列。

作为现今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县长孙根绪从来到交通局的那一天起,就将自己的人生使命与全县交通发展紧紧捆在了一起,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和务实必胜的信念奔赴在全县交通建设的最前列……在雁门关下、在滹沱河畔,深深留下了他们一道道闪光的足迹。

正是这一道道务实开拓的足迹,引领交通人和广大群众踏出一条条宽阔的交通大道。

最神圣的使命必然经历着最艰难的历程;

最艰巨的任务了必然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

由于交通局在过去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债务而失信于人,出于对新任交通局长的不了解,讨要债务的人采取各种方法对局长魏峰强攻硬逼,有的人甚至将他家的院门砸烂恐吓示威,把他的孩子惊吓的高烧不退;

有的人在路上跪在他的车前不起强逼;

还有的人找他的老师、同学、朋友、甚至上级领导说情施压。

特别是每到春节来临的时候,要账的人整天紧缠着他,使他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全家人喜气洋洋团圆在一起欢度春节时,魏峰局长却是一连几个春节孤身一人远去他乡,到外地避难。

对此,他不但没有怨言,而且更加增强了他加快交通事业发展的信心,使他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冲刺在了每一条道路的最前沿。

在他的带动下,全局广大职工干部甘当铺路石,数年如一日无私无畏、浴血奋战。

2004年和2005年,代县交通局连续两年分别荣获忻州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五一’劳动奖状”和“‘五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等功”,2005年荣获全省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

在全县公路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的同时,各项交通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公路养护文明畅通。

通过坚持以创建安全、文明、绿色、科技“四大公路”为目标,不断加大养护力度、创新养护机制,把日常养护和长远养护结合起来,确保了道路畅通无阻。

通过坚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精品意识、样板意识在干部职工思想中扎下了根,先后涌现出3个星级文明养护队,建成了97公里文明路。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现了科技兴路。

车在路上行、人在花间游的感受成为行人的美好享受。

——通村客运空前繁荣。

以村村通客运班车为目标,全县200多个村庄通了客运班车。

农民群众在自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

为给群众出行挡风遮雨,交通局在沿途停车站点安置和建设了站牌站棚。

为方便群众远行,又筹措资金建起了阳明堡和峨口两个乡镇汽车站。

农村客运正从容步入全新的发展里程,代县人民的好日子正搭乘幸福快车一路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代县交通人正在开足马力,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奋进。

“升级改造县乡公路,打通周边县际公路,加强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优化全县路网结构,服务全县‘三大’产业,全面实现‘1571’工程,[即新修110公里高等级公路(滨河北路、滨河南路各40公里,06年赵杲观、分枣线30共公里),建设50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建设7座乡镇汽车站,建设1个多功能综合交通新区],全力为兴代富民和全面建设小康提供交通保障。

宏伟的蓝图,描绘着代县交通事业崛起的美好图景。

今天,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有着巨大的交通发展空间,呼唤着锐意发展中交通事业的再度崛起,代县交通人在时代和未来的呼唤声中,将以建设和谐代县的“主人翁”风采和时代精神风貌,冲锋在美丽的滹沱河畔、英雄的雁门关下,为代县和谐快车的奔驰,铺就更加宽阔、气势磅礴的金光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