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一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二生物选修一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选修一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发酵后期,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需要接种菌种
【解析】 传统工艺生产腐乳时,所用菌种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不需要接种。
6.下列哪项不是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 )
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用沸水消毒
B.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C.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D.发酵温度要控制在15℃至18℃范围内
【解析】 发酵温度要控制在15℃至18℃范围内是为了保证毛霉等微生物形成菌丝。
7.下列有关乳酸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乳酸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乳酸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
C.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O2和H2O
D.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相同
【解析】 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除核糖体外不具有其他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蛋白质的合成可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其代谢的终产物为乳酸。
乳酸菌的细胞壁的组成是蛋白质和糖类,而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8.下列操作不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 )
A.坛盖边沿的水槽中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B.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
C.腌制的时间过短
D.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
.【解析】 坛盖边沿注满水,并时常补充水的目的是确保坛内的无氧环境,不会引起泡菜污染。
【答案】 A
9.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制备标准比色液→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B.制备标准比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配制溶液→比色
C.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制备标准比色液→比色
D.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比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解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过程中需用到多种试剂,这些试剂大部分需现用现配,因此第一步应先配制溶液,然后制备标准显色液。
10.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
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
【解析】 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坛内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
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解析】 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类,按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及普通培养基等;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均含有水,它们的区别是是否添加凝固剂;
只有通过对微生物“稀释”,才可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1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要情况差别不大
B.无机氮源不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D.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碳源、氮源
.【解析】 异养型的微生物需要有机物作碳源,自养型微生物需无机物作碳源;
无机物NH3不仅能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还能作为其氮源,不仅能为其生命活动提供无机盐,还能调节pH等,故前三项均错。
蛋白胨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
13.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将灭菌的培养皿放置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D.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需要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解析】 倒平板时,应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整个过程中培养皿皿盖不能放在桌子上。
14.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对培养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对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解析】 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对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处理,使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都要被杀死;
实验操作者的衣着和手以及操作空间只能进行消毒。
15.下表是某同学培养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成分
(NH4)2SO4
KH2PO4
FeSO4
CaCl2
H2O
含量
0.4g
4.0g
0.5g
100mL
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
C.表中各成分的重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
D.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解析】 由表格可知,该培养基不含有机物,且无碳源,因此可培养自养型微生物,大肠杆菌为异养型,除去①之后,培养基中缺少碳源和氮源,大肠杆菌无法生长。
16.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微生物的入侵
.【解析】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微生物入侵,即在各步操作中都应做到无菌操作。
17.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不用做任何处理
B.划线操作必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解析】 划线之前应对接种环灭菌;
划线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从1区域至5区域菌落密度越来越稀,可能会在3、4区域得到所需菌落。
18.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4℃低温保藏的方法
.【解析】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需要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19.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
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
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
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
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解析】 选择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应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B项配方中缺少尿素;
C项配方中缺少碳源;
D项配方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为多种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
20.为验证某同学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设计两组实验,甲组用严格消毒的培养基并稀释涂布培养,乙组直接用该同学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此实验中乙组为( )
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
C.条件对照D.标准对照
【解析】 实验过程中,没有对照就没有说服力,题中作为对照的培养基没有做任何处理,故此对照应为空白对照。
2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解析】 微生物培养之前,如果对微生物进行灭菌会杀死该种微生物。
22.下列是关于“微生物接种以及单个菌落观察”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入培养皿备用
B.接种前接种环须经酒精灯火焰灼烧
C.接种时应用无菌刮铲在培养基表面涂匀
D.倒置培养皿,37℃恒温培养48~72小时后观察
.【解析】 培养微生物要防止杂菌污染,所以要对培养基及和培养有关仪器都要灭菌;
因为是观察单个菌落,应该用划线法;
防止培养盖上含杂菌的水珠落下,要倒置培养基。
2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 )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A同学比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数据大许多,可能是由于选取的土样不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也可能操作失误,如配制培养基时混入其他含氮物质、稀释度不够准确等。
24.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
培养36小时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菌落数
Ⅰ
琼脂、葡萄糖
35
Ⅱ
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
250
Ⅲ
琼脂、生长因子
A.该实验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该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C.Ⅰ和Ⅱ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
D.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解析】 Ⅰ和Ⅱ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不同,因此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生长因子。
25.下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类
氮源
NH3
N2
NO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A.硝化细菌与乳酸菌B.乳酸菌与根瘤菌
C.根瘤菌与衣藻D.硝化细菌与衣藻
.【解析】 乳酸的能源主要是糖类,且乳酸菌不能以N2作为氮源;
根瘤菌能固定N2,以N2作为氮源,但不能从固氮过程获得能源,其能源应为糖类。
26.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 )
A.C1酶B.Cx酶
C.葡萄糖苷酶D.包括A、B、C
【解析】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先在C1酶和C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然后再在葡萄糖苷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27.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使用刚果红对其染色,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常用染色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
A.均会出现透明圈
B.方法一出现透明圈,方法二不出现透明圈
C.均不会出现透明圈
D.方法一不出现透明圈,方法二出现透明圈
.【解析】 在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两种刚果红染色法都会使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
28.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 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目的菌株的浓度,因此选择液体培养基可以将目的培养物进行“富集”。
29.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解析】 纤维素分解菌利用的碳源是纤维素,而硝化细菌的碳源是CO2,A项错误;
某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它们的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
配制培养基时要考虑培养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C项错误。
30.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
①稀释倒平板法 ②涂布平板法 ③单细胞挑取法 ④选择培养分离
A.①②B.②③④
C.②③D.①③④
【解析】 获得纤维素分解菌,需从取样的土壤中选择培养分离出样品,再经梯度稀释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经筛选获得目的菌,再用单细胞挑取法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最终获得纯菌种。
31.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
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A.浓缩目标菌种
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
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解析】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目标菌种的作用,但是不能得到单一菌种。
该培养基中的化学成分不能杀灭微生物。
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获得目标菌落。
32.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解析】 通过鉴别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的菌落只是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的初步筛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酶的测定,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33.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 )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②愈伤组织 ③形成根、芽 ④脱分化 ⑤再分化 ⑥植物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③④⑤②⑥D.①④⑤②③⑥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是经过脱分化形成的,形成根、芽则需经过再分化过程。
34.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解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需要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用不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除此之外的其他各项均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5.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芦荟新鲜茎的一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继续长大,正常根和芽却迟迟不能形成;
你认为导致该情况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营养供应不足
B.培养环境光照、温度、pH或氧气浓度不适宜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协调
D.无菌条件没有控制好
.【解析】 因为“愈伤组织能正常形成且继续长大”,说明培养基营养充足、环境条件适宜且没有受到杂菌污染;
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才能使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和芽。
36.下列现象属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是( )
A.将胡萝卜根薄片放在培养基上培养成愈伤组织
B.由愈伤组织形成植物芽的过程
C.受精卵形成种子的过程
D.由种子发育成植株
【解析】 脱分化是指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由愈伤组织形成植物芽是再分化过程;
受精卵形成种子和由种子发育成植株都是植物体内正常的发育过程,不属于脱分化。
37.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解析】 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与体细胞基因型不同,因此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也不相同。
38.用植物离体细胞进行组织培养,需要多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列各项不是组织培养必需条件的是( )
A.外源基因和CO2
B.适宜的温度、pH和氧气
C.水和矿质元素
D.有机营养和激素
【解析】 组织培养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不需要提供CO2和外源基因,所以A是非必要的;
而B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C对植物的生长也不可缺少;
未分化出叶绿体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组织培养过程还必须有有机营养以维持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还离不开有关的植物激素。
39.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中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C.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D.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分化
【解析】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40.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
A.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
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粒
C.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花粉粒
D.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粒
.【解析】 被子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为:
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花粉粒)。
41.下列制备MS固体培养基操作过程中,有误的是( )
A.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
B.激素类、维生素类以及用量较小的有机物一般按1mg·
mL-1质量浓度单独配成母液
C.制备1LMS培养基时,先将母液加入800mL蒸馏水中加热灭菌,再加琼脂凝固
D.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 制备1LMS培养基时,先将琼脂加入到800mL蒸馏水内熔化,再加营养液、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最后一步是灭菌。
42.下列有关影响花药培养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是主要因素
B.处于单核期的花粉是最佳的选择材料
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以及接种密度都影响着花药培养能否成功
D.实验的操作时间不会影响培养结果
.【解析】 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
花粉发育过程中,只有单核期对离体刺激敏感,此时进行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以及接种密度都对花药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验的操作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就越大,实验成功率就越低。
43.下面对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B.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诱导出花粉植株的成功率
C.选择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常用醋酸洋红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
D.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解析】 愈伤组织是脱分化形成的薄壁细胞,呈无定形状态,无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44.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
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
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
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当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
.【解析】 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的花药;
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单核期的花粉;
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45.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解析】 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在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前,没有叶绿素的形成,不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光照;
幼小植株形成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花药离体培养的不同阶段,对主要营养的需求不一样,所以要适时转换培养基。
46.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全对的一组是( )
①不损伤花药 ②彻底去除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