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文字稿.docx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文字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文字稿.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文字稿
世界近代史(下)
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
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
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密布着战争的乌云。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工业产量方面,英国一直遥遥领先,法国次之,德国和美国分别居于第三位和第四位。
70年代后的40年间,发生巨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场”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则居第四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极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角逐中纷纷寻找伙伴以壮大自己的力量,逐渐结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同盟。
三国同盟 1879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等地区,德、俄关系日趋紧张。
为了阻止俄、法结盟,进一步孤立法国,德国加紧拉拢奥匈帝国。
8月,德国宰相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安德拉西秘密会谈。
10月,双方在维也纳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
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
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德奥同盟条约》规定:
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德奥意同盟条约》规定:
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三国协约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法关系日益密切。
为了对付德国,1894年,俄、法两国正式结成同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深感威胁严重,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最终形成三国协约。
《英法协约》规定:
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的一些殖民地。
《英俄协约》规定:
划定波斯(今伊朗)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中立地带,对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即承认英国在阿富汗享有特权。
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英、德展开激烈的海军竞争。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斗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于次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
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制造一艘军舰,它就要添造两艘。
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9倍多。
俄、法、德、奥展开了疯狂的陆军竞赛。
大战前,俄国的陆军总数居欧洲列强之首,德国仅次于俄国。
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你读过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吗?
这是捷克作家哈谢克撰写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展现了战争空前残酷的情景。
这场大战是怎样拉开序幕的?
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史海中去探寻吧!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已独立的塞尔维亚,1914年6月底,在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
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和他的妻子一同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
检阅完毕,斐迪南夫妇在乘坐敞篷车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途中,遭到隐蔽在路边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的枪击,斐迪南夫妇中弹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使两大军事集团异常兴奋,成为它们发动战争的绝好借口。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匈帝国外长就叫嚣:
“到了该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之后,俄国立即实行总动员,宣布支持塞尔维亚。
8月,德国对俄、法宣战,并入侵中立的比利时。
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宣战。
接着,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
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
西线,英法对德作战;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南线,奥匈对俄国与塞尔维亚作战。
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是第一阶段;1915年~1916年为第二阶段;1917年~1918年是第三阶段。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德军企图一举打败法国,重新在西线向法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
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德军以密集的炮火、大量的毒气弹等猛攻凡尔登。
法军拼死防守,伤亡惨重。
这次战役异常残酷,双方一共伤亡70多万人。
在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
人们把凡尔登战场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距巴黎135英里左右,是法国没有失陷的要塞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军事重镇。
它由一个凸入德国防线的大规模堡垒综合体保卫着。
德军选择凡尔登作为进攻的目标,是企图利用法国人对凡尔登的感情,迫使法军倾其全力投入战争,然后加以歼灭,以达到“使法国把血流尽”,从而迫使其投降的目的。
2月21日,德军6个半师27万人,在近1000门大炮的支援下,开始进攻凡尔登。
德军炮群以每小时10万发的速度,把炮弹射向凡尔登堡垒。
其中13门16英寸口径的攻城榴弹炮,射出每颗重达1吨的炮弹摧毁凡尔登的建筑,以掷雷器发射装有100多磅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榴霰弹毁坏法军的堑壕。
小口径高速炮射出的霰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众多法军毙命。
再加上毒气弹、喷火器的攻击,凡尔登危在旦夕。
2月25日,贝当将军受命为凡尔登地区司令。
在贝当的率领和援军的支持下,凡尔登守军誓死抵抗,多次打退了德军的进攻,最终保住了凡尔登要塞。
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双方先后投入了各自的大部分兵力参战。
到12月,法军收复全部失地。
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告终。
这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近代史(下)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自文艺复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束缚,开始兴起理性的科学之风。
生产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要求和人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执著探索,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灿烂的春天。
学习本课,你会认识那些声名远播的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了解那些推动人类文明的划时代的科学成果。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从17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在冲破封建神学的桎梏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在这本书中,他把天体万物的运动,都用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予以说明,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牛顿的研究成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在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来自于他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他常常忘我地工作。
一天清晨,为牛顿料理生活的工人因为有急事马上要出门,来不及为牛顿做早餐,他便对牛顿说:
“先生,我有事出去一下。
我在桌上放了一个鸡蛋,等锅里的水开了,你自己把蛋放进去,过五分钟后就可以吃了。
”牛顿正聚精会神地计算,脑子里全都是数学。
锅里的水开了,沸腾的声音惊醒了牛顿,牛顿才记起了什么似的,伸手抓起桌上的东西就丢进锅里,又埋头于数学计算。
过了一会儿,工人办完事回来,看见牛顿仍然专心在工作,蛋还摆在桌上,连忙往锅里一看,忍不住大笑起来。
原来牛顿把摆在桌上的手表当成鸡蛋放到锅里去了。
英国的达尔文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他经过多年的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做了千百次实验,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在此书中,达尔文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物种起源》的出版,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一个医生世家,他从小喜欢动植物。
1825年,达尔文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
大学毕业后,他自费随英国皇家考察船“贝格尔”号进行科学考察。
在太平洋的加拉巴哥斯群岛,达尔文发现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岛上特有的,有一个是新种;15种海栖鱼类全部是新种;185种显花植物中,新种多达100种。
经过长达5年的科学考察,达尔文坚信任何物种都是由另一个物种进化演变而来的。
于是他潜心研究,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1905年,他提出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揭示了物体的质量和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的规律,论证了物质的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密切关系。
后来,爱因斯坦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的提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26岁获博士学位,1933年由于受纳粹政权的迫害,迁居美国。
因为相对论,爱因斯坦成为了世界名人,“相对论热”遍及欧美。
相对论过于抽象,一般人很难理解。
一次,一群崇拜者请他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相对论,他微笑着告诉他们:
“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边坐上两个小时,会觉得只过了一分钟;而如果你挨着火炉坐上一分钟,就会觉得坐了两个小时。
这就是相对论。
”由于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192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的狂飙,给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自由与清新的空气。
先进的思想理论、不朽的文学作品、辉煌的艺术作品随之产生。
思想和文化艺术的丰硕成果充实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走进本课,你将会受到近代理性精神智慧的启迪,你将会感受到近代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
启蒙思想的火花 17世纪~18世纪,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
伏尔泰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