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3585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44氮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部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氨气只有与挥发性酸相遇才能产生白色烟,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相遇,不产生白色烟;

NH3和H+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在氨水中,NH3·

H2O是一元弱碱,电离很微弱,含氮微粒最多的是NH3·

H2O,⑤错。

当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时生成NH4NO3,因NH

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⑥错。

A

3.(2012·

云南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

B.NaNO2与N2H4反应,NaNO2是氧化剂

C.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

D.NaN3分解,每产生1molN2转移6mole-

本题考查NaNO2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难度中等。

NH4NO2微热就分解,NaNO2相对较稳定,A正确;

NaNO2与N2H4反应,NaNO2中N的化合价降低,B正确;

NaNO2与KI在酸性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碘单质,而碘能使淀粉变蓝,C正确;

2NaN3

3N2+2Na,N2~2/3Na~2/3e-。

所以,每产生1molN2转移2/3mole-,D不正确。

易错点拨:

本题受思维定势影响,错误地认为NaN3中的N的化合价为-3价导致误认为D项正确。

D

4.(2012·

福建理综)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D.二氧化硅

A项,二氧化氮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HNO3与NH4Cl不反应;

B项,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NH4Cl反应产生NH3;

C项,硫酸镁溶液与NH4Cl不反应;

D项,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NH4Cl反应。

B

5.(2012·

重庆理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为红磷

A项,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B项,NaHCO3的热稳定性小于Na2CO3;

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NO3变成稀HNO3,生成NO;

D项,白磷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P2O5。

6.(2012·

湖北武汉调研)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②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 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

A.只有②B.②④

C.③④D.①②③

依据Fe+4HNO3(稀)===Fe(NO3)3+NO↑+2H2O及Fe+6HNO3(浓)===Fe(NO3)3+3NO2↑+3H2O可知,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多,①错;

根据铁元素守恒,最后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正确;

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多,③错;

因3NO2+H2O===2HNO3+NO,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均为NO,且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④正确。

7.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B.NH3、NO、CO2

C.NH3、NO2、CO2D.NO、CO2、N2

开始时混合气体为无色,故混合气体中无NO2,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减小,说明含有NH3,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NO,而最后将剩余气体通入水中得到酸性溶液且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无N2。

8.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干燥的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B项,浓H2SO4易与NH3发生反应;

C项,该溶液也可能是MgCl2溶液等;

D项NH3·

H2O是碱,而NH3不属于碱。

9.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

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D项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其褪色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硝酸的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褪色,但也有可能是硝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究竟是个哪个因素,还需要实验认证,D项不准确。

10.(2012·

四川理综)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依据题意列出如下方程式:

n(Cu)=0.2mol n(Cu2O)=0.1mol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以求出:

n(NO)=

=0.2mol

NO在标况下的体积V(NO)=4.48L

(注:

氮元素得电子总数等于铜元素失电子总数)

c(HNO3)=

=2.4mol/L

[注:

n(NaNO3)=n(NaOH),钠元素守恒]

剩余HNO3的物质的量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一 N元素守恒法。

n(HNO3)剩=n(HNO3)总-2n[Cu(NO3)2]-n(NO)=1.2mol-2×

0.4mol-0.2mol=0.2mol

方法二 根据溶液中NaOH的反应建立守恒式:

Cu(NO3)2~2NaOH HNO3~NaOH

n(HNO3)剩=n(NaOH)-2n[Cu(NO3)2]=1.0mol-2×

0.4mol=0.2mol。

11.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由amolNO、bmolNO2、c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  )

A.

mol·

L-1B.

L-1

C.

L-1D.

无论生成NaNO2还是NaNO3,都有n(Na)n(N)=11,则n(Na)=n(N)=(a+b+2c)mol。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

3Fe2++4H++NO

===3Fe3++NO↑+2H2O

B.铜片与浓HNO3:

Cu+NO

+4H+===Cu2++NO↑+2H2O

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OH-

NH3·

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3↑+H2O

B项Cu+4H++2NO

===Cu2++2NO2↑+2H2O;

C项NH

NH3↑+H2O;

D项HCO

+NH

+2OH-

CO

+2H2O+NH3↑。

13.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  )

A.m1一定大于m2B.m1可能小于m2

C.m1一定等于m2D.m1可能大于m2

14.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C.“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Cl2、H2O和HClO、Cl-、ClO-、H+、OH-,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NH3、H2O和NH3·

H2O、NH

、H+、OH-,A错;

氨水无漂白性,B错;

氯水变质是因为HClO见光分解,氨水变质是由于氨气的挥发,D错。

15.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

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当X是强酸如盐酸时,若A是硫化钠,则B是硫化氢,C是硫,D是二氧化硫,E是三氧化硫,F是H2SO4;

当X是强碱时,若A是铵盐,B是氨气,C是氮气,D是一氧化氮,E是二氧化氮,F是HNO3;

B和Cl2的反应可能是:

H2S+Cl2===S+2HCl或8NH3+3Cl2===N2+6NH4Cl。

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只能是固态单质S。

二、非选择题

16.(2012·

云南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

(部分反应中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通过框图题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由题干信息可知B为O2,G为Cu。

A为常见气态氢化物,与氧气反应一定有水生成,由转化关系,F应为H2O生成的另一产物C还能被氧气氧化,生成D,D与水(F)反应生成能与Cu反应的溶液E,E应为浓硫酸或硝酸,由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7可知,E为硝酸,A为NH3。

(1)O2

(2)

(3)3NO2+H2O===2HNO3+NO

(4)3Cu+8H++2NO

===3Cu2++2NO↑+4H2O

17.下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示意图。

请回答:

(1)上述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纸检验氨气。

(3)人类的某些活动也参与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上图③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若要尽可能多地使反应中的NO2被水吸收,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以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循环为主线,综合考查了化学、生物、物理三个学科的知识。

(1)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显然只有过程①⑥符合。

(2)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有氨气生成。

(3)图中③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要尽可能多地将N元素转化为HNO3,可增加O2的用量,O2将NO氧化为NO2,NO2又转化为HNO3,如此反复进行。

(1)①⑥

(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湿润的红色石蕊

(3)3NO2+H2O===2HNO3+NO 1:

2 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通入O2

18.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铵态氮肥。

下表是硫酸铵化肥品质的主要指标。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对某农用品商店出售的一等品硫酸铵化肥的品质进行探究。

[观察外观]该硫酸铵化肥可见杂质。

[实验探究]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_(填“浓硫酸”、“稀硫酸”或“水”)。

(2)实验过程中,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3)甲同学:

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中还存在另一个明显缺陷是:

缺少赶尽反应装置中残留氨气的装置。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一致认为:

针对甲、乙两位同学指出的实验装置中存在明显缺陷,需改进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

[探究结论]

(4)称取13.5g硫酸铵化肥样品,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测得实验后B装置增重3.4g。

则该化肥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等品。

这样的实验题目,要从实验的结果要求出发,力求测得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误差分析,第一要求氨气不能有损失,第二要求不能引入其他增加硫酸溶液质量的物质。

(1)NH

+OH-===NH3↑+H2O 稀硫酸

(2)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3)A、B装置间缺一个干燥装置

(4)不是

19.(2013·

兰州一中高三12月月考)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实验操作及现象:

操作

现象

Ⅰ.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

产生气体

Ⅱ.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

Ⅲ.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

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

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Ⅳ.用F向E中鼓入空气

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Ⅴ.一段时间后

C中白色沉淀溶解

试回答:

(1)操作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操作Ⅱ中当C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上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Ⅲ中装置A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Ⅴ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赶走装置内的空气

(2)CaCO3 防止消耗硝酸过多影响铜与硝酸的反应

(3)3Cu+8HNO3

3Cu(NO3)2+2NO↑+4H2O

(4)CO2比空气重,从长管进入E,并没有把E中空气赶尽,致使部分NO先与未赶尽的空气生成少量红棕色NO2,当再从F鼓入空气时,E中有更多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

(5)氮氧化物转化为HNO3,即:

3NO2+H2O===2HNO3+NO(或4NO+3O2+2H2O===4HNO3)

(6)平衡压强,吸收NO、NO2、C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