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溪Word下载.docx
《王龙溪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龙溪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习录》上)
4.吾人终日酬酢,不离现在,千绪万端,皆此一念为之主宰。
念归
于一,精神自不会流散。
圣狂之分无他,只在一念真与罔之
间而已。
一念明定,便是缉熙之学。
一念者,无念也,即念而离念
也。
故君子之学,以无念为宗。
(《趋庭漫语付应斌儿》)
吾人护心如护眼,好念头不好念头俱着不得。
端居之暇,
试将念头不断一着理会,果能全体放下无一物否?
一切知解,不离
世情,皆是增担子,担子愈重,愈不得超脱矣。
(《九龙纪诲》)
5.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均有恒性,初未尝以某为儒,某为老,某为
佛,而分受之也。
良知者性之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范围三教之
枢,不徇典要,不涉思为,虚实相生而非无也,寂感相乘而非灭也。
学佛老者,苟能以复性为宗,不沦于虚妄,是即道释之儒也。
(《重
修白鹿书院记》)
6.王阳明认为佛老思想是儒家本有的,他说:
说兼取便不是。
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
二氏之用皆我只用。
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
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
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
与二氏成见二耳。
譬之厅堂三间共一厅,儒者不知皆吾之用,
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
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
皆吾之用。
(《年谱》,《王阳明全集》)
7.刘宗周说王龙溪“有无不立,善恶双泯,任一点虚灵知觉之气纵
横自在,头头明显,不离著於一处,几何而不蹈佛氏之坑堑也哉?
”(《明儒学案·
师说》)
8.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
良知即是中节之和。
此
知之后,更无已发。
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於收敛;
自能发散,
不须更期於发散。
盖良知原是无中生有,有知而无不知。
(《滁
阳会语》)
9.良知是天然之灵窍,时时从天机运转。
变化云为,自见天则,不须防检,不须穷索,何尝照管得,又何尝不照管得。
(《丰城问答》)
10.若是见性之人,真性流行,随处平满,天机常活,无有剩久,自无安排。
(《龙南会语》)
11.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
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
是谓无善无恶。
(《王龙溪先生全集》)
12.刘宗周批评王龙溪“直把良知作佛性看,悬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明儒学案·
13.刘宗周说他:
“孜孜学道八十年,犹未讨归宿,不免沿门持钵,孤负一生,无处立根基,惜哉!
14.吾心之良知,遇父自能知孝,遇兄自能知弟,遇君上自能知敬,遇孺子入井自能知怵惕,遇堂下之牛自能知觳觫,推之为五常,扩之为百行,万物之变不可胜穷,无不有以应之,是万物之变备於吾之良知也。
夫目之能备五色,耳之能备五声,良知之能备万物之变,以其虚也。
致虚,则自无物欲之间,吾之良知自与万物相为流通而无所凝滞。
(《宛陵会语》)
15.乐是心之本体,本是活泼,本是脱洒,本无罣碍系缚。
(《答南明汪子问》)
二寂与感
1.良知者,性之灵根,所谓本体也。
知而曰致,翕聚缉熙,以完无欲之一,所谓工夫也。
良知在人,不学不虑,爽然由於固有,神感神应,盎然出於天成。
本来真头面,故不待修证而后全。
(《书同心册》)
2.聂豹指摘王龙溪先天正心之学“只是混沌初生、无所污坏者而言,而以见在为具足,不犯做手为妙悟。
以此自娱可也,恐非中人以下之所能及。
”(《致知议辩》)
3.他反对聂豹在先天本体上用归寂功夫,他说“先天是心,后天是意,至善是心之本体。
心体本正,才正心便有正心之病,才要正心,便已属於意。
4.独知者,非念动而后知也,乃是先天灵窍,不因念有,不随念迁,不与万物作对。
慎之云者,非是强制之谓,只是兢业保护此灵窍,还
他本来清净而已。
(《答王鲤湖》)
5.仁义之心本来完具,感触神应,不学而能也。
若谓良知由修而后
全,挠其体也。
(《拟岘台会语》)
6.念有二义:
今心为念,是为见在心,所谓正念也:
二心为念,是为将迎心,所谓邪念也。
正与邪,本体之明,未尝不知所谓良知也。
念之所感,谓之物,物非外也。
心为见在之心,则念为见在之念,知为见在之知,而物为见在之物,见在则无将迎而一之矣。
(《念堂说》)
7.乍见孺子入井怵惕,未尝有三念之杂,乃不动於欲之真心。
所谓
良知也。
(《寿念菴》)
8.才着意处,便是固必之私,便是“有所”,便不是真性流行。
真性流行,始见天则。
(《赠思默》)
日逐感应,只默默理会,当下一念,凝然洒然,无起无不起,
时时觌面相呈,时时全体放下,一切称机逆顺不入於心。
直心
以动,自见天则。
(《万履菴漫语》)
千古圣学,只从一念灵明识取。
只此便是入圣真脉络。
当下保此一念灵明,便是学。
以此触发感通,便是教。
随时不昧此一念灵明,谓之
格物。
不欺此一念灵明,谓之诚意。
一念廓然,无有一毫固必之私,谓之正心。
此是易简直截根源。
(《水西别言》)
10.良知觉悟处谓之天根,良知翕聚处谓之月窟。
(《答楚侗》)
11.吾人心中一点灵明,便是真种子,原是生生不息之机。
全体精神
只是保护得,非能以其精神功益之也。
(《留都会记》)
12.学须自证自悟,不从人脚跟转。
若执着师门权法以为定本,未免
滞于言诠,非善学也。
“(《天泉证道记》)
13.就论立言,亦须一一从圆明窍中流出,盖天盖地,始是大丈夫所为,傍人门户,比量揣拟,皆小技也。
(《曾舜徵别言》)
14.罗洪先说:
“不管是非好丑,颠倒做法,究竟成一无忌惮小人耳。
”
(《罗念庵集》)
罗洪先指出王龙溪于王阳明言言良知不同之处:
良知二字,乃阳明先生一生经验而后得之,使发於心者,一与所知不应,即非其本旨矣。
当时迁就初学,令易入,不免指现在发用以为左券。
至於自得,固未可以草草谬承。
而因仍其说者,类借口实,使人猖狂自恣,则失之又远。
(《寄张须野》)
16.刘宗周说王阳明:
“特其急於明道,往往将向上一机,轻於指点,启後学躐等之弊有之。
(《明儒学案·
17.黄宗羲曾说:
“阳明亡以后,学者承袭口吻,浸失其真,以揣摩为妙悟,恣纵为乐地,情爱为仁体,因循为自然,混同为归一。
”(《明儒学案》)
18.钱德洪:
“良知不由学虑而能,天然自有之知也。
今游先生之门者,皆曰良知无事学虑,任其意智而为之,其知已入不良,莫之觉矣,犹可谓之良知乎、所谓致知者,推极本然之知,功至密也。
今游先生门者,乃云只依良知,无非至道,而致之之功,全不言及。
至有纵情恣肆,尚自信为良知者。
立教本旨,果如是乎?
”《语录》
19.黄宗羲说:
“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以为学术之盛衰因之。
(《明儒学案》)
三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1.钱德洪对王龙溪加以切责:
“日来论本体处,说得十分清脱。
及徵之行事,疏略处甚多。
此便是学问落空处。
譬之草木,生意在中,发在枝榦上,自是可见。
(《复王龙溪》)
2.龙溪之见,伶俐直截。
泥工夫於生灭者,闻其言自当省发。
但渠於见上觉有着处,开口论说,千转百折不出己意,便觉於人言尚有漏落耳。
执事之着,多在过思,过思、则想像亦足以蔽道。
(《与季彭山》)
3.钱德洪陈其弊端:
除却应酬,更无本体;
失却本体,便非应酬。
苟於应酬之中,随事随地不失此体,眼前大地何处非黄金?
若厌却应酬,心必欲去觅山中,养成一个枯寂,恐以黄金反混作顽铁矣。
(《复龙溪》)
4.心之本体,纯粹无杂,至善也。
良知者,至善之着察也。
良知即至善也。
心无体以知为体,无知即无心也。
知无体以感应之是非为体,无是非即无知也。
意也者,以言乎其感应也;
物也者,以言乎其感应之事也,而知则主宰乎事物是非之则也。
意有动静,此知之体不因意之动静有明暗也;
物有去来,此知之体不因物之去来为有无也。
性体流行,自然无息,通昼夜之道而知也。
君子之学,必事於无欲,无欲则不必言止而心不动。
(《语录》)
5.昔者吾师之立教也,揭诚意为《大学》之要,指致知格物为诚意之功。
门弟子闻言之下,皆得入门用力之地。
用功勤者,究极此知之体,使天则流行,纤翳无作,千感万应,而真体常寂。
此诚意之极也。
故诚意之功,自初学用之即得入手,自圣人用之精诣无尽。
吾师既殁,吾党病学者善恶之机生灭不已,乃於本体提揭过重,闻者遂谓“诚意不足以尽道,必先有悟而意自不生,格物非所以言功,必先归寂而物自化。
”遂相与虚忆以求悟,而不切乎民彝物则之常;
执体以求寂,而无有乎圆神活泼之机。
希高凌节,影响谬戾,而吾师平易切实之旨,壅而弗宣。
师云:
“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
”是止至善也者,未尝离诚意而得也。
言止则不必言寂,而寂在其中;
言至善则不必言悟,而悟在其中,然皆必本於诚意焉。
何也?
盖心无体,心之上不可以言功也。
应感起物而好恶形焉,於是乎有精察克治之功。
诚意之功极,则体自寂而应自顺,初学以至成德,彻始彻终无二功也。
是故不事诚意而求寂与悟,是不入门而思见宗庙百官也;
知寂与悟而不示人以诚意之功,是欲人见宗庙百官而闭之门也,皆非融释於道者也。
6.龙溪学日平实,每於毁誉纷冗中,益见奋惕。
弟向与意见不同。
虽承先师遗命,相取为益,终与入处异路,未见能浑接一体。
归来屡经多故,不肖始能纯信本心,龙溪亦於事上肯自磨涤,自此正相当。
能不出露头面,以道自任,而毁誉之言,亦从此入。
旧习未化,时出时入,容或有之,然其大头放倒如群情所疑,非真信此心,千古不二,其谁与辨之。
(《与张浮峰》)
7.吾心之班垢驳杂,由人情事物之感而后有也。
既由人情事物之感而后有,而今之致知也,则将於未涉人情事物之感之前,而先加致之之功,则夫所谓致之之功者,又将何所施耶?
(《答聂双江》)
8.先师曰:
“无善无恶心之体”,双江即谓:
“良知本无善恶,未发寂然之体也。
养此,则物自格矣。
今随其感物之际,而后加格物之功,是迷其体以索用,浊其源以澄流,工夫已落第二义。
”论则善矣,殊不知未发寂然之体,未尝离家国天下之感,而别有一物在其中也。
即家国天下之感之中,而未发寂然者在焉耳。
此格物为致知之实功,通寂感体用而无间,尽性之学也。
(《复周罗山》)
9.未发之中,竟从何处觅耶?
离已发而求未发必不可得,久之则养成一种枯寂之病,认虚景为实得,拟知见为性真,诚可慨也。
故学者初入手时,良知不能无间,善恶念头杂发难制,或防之於未发之前,或制之於临发之际,或悔改於既发之后,皆实功也。
由是而入微,虽圣人之知几,亦只此工夫耳。
(《复何吉阳》)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
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
rdenpersö
nlichenfü
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
é
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
desfinspersonnelles;
pasà
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