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2998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Word格式.docx

D.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

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就是添加了固定化酶的洗衣粉

B.微生物培养基的各种组分均来源于动物原料

C.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并持续通氧制果醋

D.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6.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

B.可以被反复利用

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

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7.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 

A.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

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

8.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初步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A.重铬酸钾B.酚红指示剂

C.CRD.结晶紫

9.植物芳香油是天然香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芳香油是从植物不同器官提取的

B.胡萝卜素不属于植物芳香油

C.用玫瑰提取的玫瑰油是植物芳香油的一种

D.植物芳香油组成简单,主要包括苯及其衍生物

10.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

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

11.如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谷氨酸

氨基丁酸+CO2)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的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5分钟时完全分解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12.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3.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14.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霉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

15.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①腐乳的制作整个过程都在无菌条件下

②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④决定腐乳特殊风味的是卤汤

⑤腐乳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而且易于被消化吸收

⑥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

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1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质量浓度为4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

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

C.质量浓度为5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

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是中和氢氧化钠

17.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B.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D.采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18.下列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18—25℃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要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19.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20.用平板划线法或稀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用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B.都需要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

C.接种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D.都可以用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

21.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B.在等量的水中加入等量的洗衣粉、等量的同种污渍污染的衣物

C.用洗衣机进行洗涤,洗涤温度都为35℃

D.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

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2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操作注意事项或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果酒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放气”,并注意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发酵瓶

B.果醋制作时需要经过先通气发酵后密封发酵两个主要阶段

C.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

D.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24.下图表示利用划线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只需要在超净台中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②③使用的工具是接种环,接种前需在明火上烧红后冷却

C.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的结果说明整个过程中蘸取菌液4次

D.该方法使单菌落更容易分开,但操作复杂些

25.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

B.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

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26.下列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材料选取和培养基的组成是花粉植株诱导成功的关键

B.选择盛开的或略微开放的花作实验材料

C.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有影响

D.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27.图为某四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

愈伤组织

丛芽

完整植株.

A.过程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

B.过程②要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均为纯合子

28.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第I卷(非选择题44分)

二、非选择题(每大题共4小题,计44分)

29.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

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①酵母菌是酿制葡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果要获得优质野生酵母菌最好在葡萄园的土壤中采样,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要控制的温度为。

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是。

接种时升高温度到,且需要通气。

②果酒发酵装置内要留1/3空间,在发酵期的用途一是初期提供有氧条件促进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二是。

③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

(2)腐乳的制作:

①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

②豆腐发酵主要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减少、增多),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乳酸发酵:

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

30.[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更好的被植物利用。

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

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将表中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的原因是。

(2)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色,则可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需要消毒的是(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20个菌落。

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所取土样不同②培养基被污染③接种操作错误④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31.回答下列有关月季的花药培养问题:

(1)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为了选择适宜发育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的花蕾.将该时期的花药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洋红,用镊柄将花药捣碎,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多数花粉粒内只有一个深色的“点”.这种状态的花药_________(是/否)适合培养?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_________.

(4)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有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的种类及其_________配比.

(5)在花药培养,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_________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行鉴定和筛选.

32.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

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的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中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如图中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中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2

11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_________的水解。

(2)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4)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8组实验中,当温度为_______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

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________。

(5)能不能确定该温度就是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如果不能,请设计出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DNA鉴定时,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

焙花青-铬矾法可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2.D

【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分离纯化微生物也能进行计数,故A正确。

连续划线是进行逐步的稀释,故B正确。

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可以选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培养基上如指示剂变红,说明能分解尿素,故C正确。

亚硝酸盐含量是先增加然后又减少,故D错误。

3.D

【解析】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之前,用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A错误;

平板划线操作应在火焰旁进行,不能在火焰上进行;

B错误.由题图可知,5区域是最后一个区域,有可能在5区域获得所需要的菌落,在4区域也有可能得到所需要的菌落,C错误;

在1,2,3,4区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5区域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1区域划线后进行灼烧灭菌是防止污染环境及操作者,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平板划线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C

【解析】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时,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土壤稀释液,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用加入酚红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别分解尿素的细菌。

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

本题主要考查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C

【解析】加酶洗衣粉就是添加了酶,没有固定化,因此不能反复利用;

A错误.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它们不都是来源于动物原料;

B错误.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30-35℃的环境中并持续通氧制果醋;

C正确.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竞争关系;

D错误.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C

【解析】A、固定化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还可以重复利用,A正确;

B、固定化酶可以被反复利用,B正确;

C、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不能自由出入载体,C错误;

D、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D正确.

故选:

C.

7.A

【解析】A、乳酸菌属于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所以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A正确;

B、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不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

C、细菌对抗生素敏感,真菌对抗生素不敏感,且酸奶的制作与酵母菌无关,C错误;

D、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不是因为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D错误.

A.

8.B

【解析】A、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A错误;

B、酚红指示剂可用于检测分解尿素的细菌,B正确;

C、CR是一种刺激性化学毒剂,不能用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C错误;

D、结晶紫是一种组织或细胞染色时常用的可以把细胞核染成深紫色的染色液,D错误.

B.

9.D

【解析】A、植物芳香油可以来自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器官都可以提取,A正确;

B、胡萝卜素不属于植物芳香油,B正确;

C、用玫瑰提取的玫瑰精油属于植物芳香油,是植物芳香油的一种,C正确;

D、植物芳香油组成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衍生物,其气味芳香,能使人神清气爽,D错误.

D.

10.C

【解析】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A正确;

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

C、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错误;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D正确.

11.C

【解析】A、曲线1随着时间在下降应该是底物浓度,A正确;

B、曲线2随着时间延长在上升到20分钟后物质浓度上升到最高,说明谷氨酸已经完全分解,B正确;

C、温度也可以影响酶活性,但从图中不能得出2、3和4温度高低,只能得出2处的温度可能是最适温度,C错误;

D、曲线2、3、4在到达最高点即谷氨酸完全分解的时间不同,可能是受酶浓度的影响,曲线2到达平衡点的时间最短,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D正确.

12.A

【解析】12.解:

A、酚红指示剂只能用来检测尿素分解菌,A正确;

B、二苯胺试剂常用来进行DNA的鉴定,B错误;

C、苏丹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脂肪,C错误;

D、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D错误.

13.C

【解析】A、培养基一般包括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等,有的微生物还需要生长因子,A错误;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但碳元素的含量不一定最多,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不需要碳源,B错误;

C、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C正确;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可能会造成微生物渗透失水死亡,D错误。

14.C

【解析】制作果酒依赖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应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应控制无氧环境和适宜的温度,每隔一定时间应释放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抑制无氧呼吸。

15.B

【解析】让豆腐长出毛霉时有多种微生物参与,无需消毒灭菌;

①错误。

制备腐乳常用含水量为70%的腐乳,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②正确。

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③正确。

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④正确。

腐乳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些酶能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而且易于消化的物质,⑤正确。

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12%左右,⑥错误。

B正确。

16.D

【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奈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要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避光保存,AB正确;

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氯化铵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C正确;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D错误。

17.D

【解析】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属于无性生殖的营养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A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幼芽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正确;

花粉粒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再离体培养会产生性状分离,D错误。

18.B

【解析】.应先冲洗,再去除葡萄的枝梗,防止葡萄被杂菌污染,A错误;

果酒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B正确;

果酒制作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不需要从充气口通入空气,C错误;

果酒发酵时需要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D错误。

19.B

【解析】通过设计对照实验,目的是为了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成功,即是否污染了杂菌,如果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养基均有菌落生成,则表示培养基受到污染;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成,则表示培养基没有受到污染。

20.C

【解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的,A错误;

平板划线法接种用接种针,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要用涂布器,B错误;

不论是平板划线法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正确;

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D错误。

21.A

【解析】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用蛋白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进行对照,A错误;

除了自变量(加酶和不加酶)外,其他因素如洗衣粉用量、污渍种类和洗涤方式、温度等无关变量全部相同且适宜,BC正确;

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即相同时间内去污程度越佳,说明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越佳,D正确。

22.C

【解析】果酒发酵过程中是无氧呼吸,该装置用水构成了密封条件,使空气、杂菌无法进入,A正确;

当内部气体压力大,水被压到球里,球状物相当于缓冲区,所以气体有通路能排出,B正确;

果醋发酵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底层发酵液中氧气不足,大多数醋酸菌无法进行呼吸,C错误;

巴斯德的鹅颈瓶是为了防止外界杂菌的进入,与本瓶的作用效果一致,D正确。

23.B

【解析】果酒发酵时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进行果酒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放气”,并注意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发酵瓶,A正确;

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果醋制作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B错误;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酶与污垢不能充分接触,进而造成洗涤效果差,C正确;

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D正确。

24.B

【解析】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在超净台中进行的同时,也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A错误;

步骤②③使用的工具是接种环,接种前需在明火上灼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