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27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docx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七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约翰·胡斯(1369-1415)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被处以火刑。

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创者

B.西欧各国宗教改革起因皆是教会出售“赎罪券”

C.胡斯主张“《圣经》至上”

D.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影响

2.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

此举(  )

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②推动了民族工业更快的发展

③使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下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B.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C.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D.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

4.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  )

英国的财富结构(1688—1863年,单位:

百万英镑)

注:

“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

(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B.产业结构的变化

C.逐步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5.据《国际条约集》(1948—1949)记载:

“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这说明当时的经互会(  )

A.让中国渡过经济难关B.有利于欧洲一体化

C.逐渐发展为华约组织D.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6.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

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7.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

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

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  )

A.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B.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D.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8.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

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

A.自由放任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D.仿效计划经济

9.《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

“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启(  )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10.据统计,1997年,在我国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4.4%下降到15%以下,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下降至5%,在工业品出厂价中,国家定价的比重仅占4%。

材料表明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是( )

A.推行物价“双轨制”以抑制通货膨胀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C.更多开放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D.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

11.1956年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转变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但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摁血手印,签“生死契约”,实行分田到户。

据此可以看出,1978年与1956年比较而言,农村的变化是(  )

A.人民自发尝试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规模实践

C.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出现“左”倾盲动主义

12.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改革。

据苏联官方统计,其某一领导人执政期间,苏联的国民收入由原来只占美国的31%,上升到67%,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0平方米提高到1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该领导人是(  )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

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14.(19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

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

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

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

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飘荡:

“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都被女孩摘走了。

女孩都到哪里去了?

都被男孩娶走了。

男孩都到哪里去了?

变成士兵打仗去了。

坟墓都到哪里去了?

都被花儿覆盖了……”

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

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

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

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

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

(1)分析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

(2)概括指出20世纪后半期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1643-1727),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

牛顿除了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同时他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

19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21年,他因在研究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

1940年入美国籍。

材料三 普朗克(1858-1947)是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因提出量子假说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这一成就有什么特征?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普朗克是如何促使物理学有重大进展的?

(4)概括三位科学家取得物理学方面成就的共同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改革的起因也是反对教会出售“赎罪券”,从时间上看,胡斯的观点会对马丁·路德产生一定的作用,故选D项。

从题干材料中看不出胡斯是宗教改革的开创者,排除A项;B项错在“皆因”,说法太绝对;C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

2.【答案】C

【解析】题干提到进口税率提高,故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利于外国资本来华,故①错误,②正确;提高关税,有利于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看不出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故③错误;提高关税,不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有利于抵制外贸倾销,故④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