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2581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日记Word文档格式.docx

  20XX年9月2日星期五

  今天我一来到学校,学生们见到我就向我问好,我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心里乐滋滋的。

我来到办公室黄老师就叫我多和学生亲近亲近,了解学生,为日后上好课做作准备。

我课余时间和自习课都到我要实习的班级走走。

也许是好奇吧!

学生见到我就拿一些语文题来问我,我负起老师的责任。

耐心地指导他们做。

  这一天我的任务还是听课。

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吸取了不少的教法。

  下午放学是黄老师叫我明天拿我写的教案给他看看。

我开心地答应了。

在回家的时候我还带来一些语文作业回去批改。

  20XX年9月3日星期六

  求知的欲望使我早起,吃完早餐就向实习的学校奔去。

去到学校黄老师还没到,我看见李老师的办公室门开着就走过去,走到门口我就敲门,她看见了我,我们就相互问好,她请我坐,我坐下来就讲明来因,她就夸我有上进心,还跟我谈起教师生涯的事情。

  我们谈得很入味,不知道什么时候黄老师来了。

我知道以后马上告别李老师走到黄老师的办公室。

我向黄老师问好以后,就把我写的教案递给他。

他就认真的看起来。

一边看一边在我的教案上时写时画。

看完以后,他就指出我备课中存在的问题,还教我如何改正。

如:

那方面要详细,提问不要太浅,备课没有备到学生等等。

听了他的指导,我受益匪浅。

回来以后我就认真修改教案。

  20XX年9月4日星期日

  为了明天的工作,今天我就做好充分的准备。

早早起床试讲,首先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挂一块小黑板,把花草树木当学生就讲起来。

讲了一次又一次,一直讲到自己满意为止。

接着我还约来我八位同学来听我的课。

我们找一间教室,轮流当教师与学生。

讲完以后我们就相互点评。

首先讲的是莫秀清,他好像一位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课,她当我们是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做了答。

第二位就是我了。

我开始讲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就镇静下来了,认真地把课讲……

  我们很有顺序地轮流着讲完,然后进行评课。

当时由于经验不足,谁都评得不够透切。

经过试讲我的心也踏实了许多,很快走上讲台面对学生讲课。

  20XX年9月5日星期一

  今天我带着既开心又担心的心情来到实习学校。

开心的是我以老师身份给学生上课,担心的是怕自己上得不好。

  上课铃响了我带着既紧张又开心的心情走上讲台。

当我开始讲话时有一些害怕,感觉声音有点颤抖,但看到一双双求知欲的眼神,便转念想到自己作为一位老师的职责:

把知识传授给每一位求知者。

很快我的心情放松了。

很自然地讲起课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浓。

黄老师坐在教室最后听我讲课并做笔记。

  课后黄老师评我的课,指出许多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对教材熟悉,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缺点是有启无发,回答问题尽量让学生答。

我以后会努力地克服这些缺点的。

  【篇二:

教育日记:

积极的指引】

  说到指导我们的孩子的行为,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依靠的是处罚还是纪律?

  对于许多人来说,上面所说两个词意思相同。

但是我们在此应该细细思量一下。

我不是就语义进行争论,而是想提出一个观点的改变。

  所谓处罚,是一个人遭遇到的事情,而纪律,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建立的东西。

  纪律是一种品质,是一个人心底培养发展起来的东西。

一个有纪律的人,在内心具备了作出正确抉择的刚毅、勇气与耐力,能够克服困难,完成需要做的事情。

  纪律并不是在儿童身上天生的。

生下来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不可以从其他孩子那儿拿走玩具、在墙壁上乱画、大人说不买超级炸弹脆糖时他们不该在杂货店货廊里乱动乱拿。

作为孩子,他们对冲动的控制是极其有限的,对社交礼仪的掌握是薄弱易碎的,但是这种能力是逐步递增的、发展的,孩子可以学习。

  回想一下,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两臂乱舞,后来,随时间推移,这个婴儿形成了足够的自我控制,一切动作,皆有目的。

类似地,需要时间让一个学龄前儿童从任性而为形成能力克制自我、三思而行。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情况,自我控制与纪律是学到的行为。

如同如何一种学会的技能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错,有反复。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教导孩子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孩子努力学习骑自行车时,我们往往额外花费一些时间,解释清楚这个过程中的种种情况,耐心指导度过整个阶段。

  我们教社交技能也是同样的方法:

给予额外的支持与训练,解释、指导,直到这个技能成为他们的第二本能。

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交结朋友,掌握新的技能都需要花费时间,多次无果的努力,唯有如此,孩子才能与成功相遇。

  只有当我们记住小孩子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时,记住他们的行为有一个发展的方面(不仅仅止于此)时,我们才能较为容易的后推一步,保持适宜的观点。

有洞察力的耐心,事实上,是提升了的理解力和恰当的期望值的副产品。

  有人说一个孩子“需要学会纪律”时,其所指的意思是这个孩子似乎缺乏内在的纪律。

但是你不可能在一件事上就把纪律加到他头上,这个短语的意义似乎涉及到一个更加有争议的意味:

“这个孩子需要接受惩戒。

  惩戒是轻易就可以付诸实践的事情。

惩戒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其目的仅仅是让一个经历不愉快。

正如一个儿童看护中心的主任在讨论中与我同持的观点一样:

“惩戒伤害人。

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其目的就是伤害这个孩子。

”她意识到惩戒这种方法不能真正激发纪律。

一个小孩子通常很少会看到自己行为与成人充满伤害的反应之间的联系。

孩子的行为与惩戒之间的联系变得错综复杂、扭曲。

  纪律、自制来自于对选择与其结果之间的理解,而非强制、惩罚和苦痛。

  让你的重点落在指导孩子形成真正的纪律自制上来。

纪律自制不是通过金钱可购买、贿赂的转瞬即逝的良好行为;

它需要长期的工作。

它要求努力、时间、父母在场指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而非仅仅给予惩罚。

  当重点落在惩罚上,把它作为对不恰当行为的反应时,我们只是教育孩子“使坏”时“不要被捉”。

当我们选择了积极主动的纪律自制时,我们教会了孩子明辨是非、决断担当。

我们不是试图控制孩子,我们教会了他们自我控制。

我们不是出于愤怒管理他们,而是出于仁爱指导他们。

  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生气。

毕竟,父母也是人,孩子耍性子,把满满一罐橘子汁溅洒到地上时,我们也会生气。

可是,我们的反应出于愤怒时-——大嚷大叫,摔东西,使出成人的性子时——创造真正的纪律自制的教育时机遗弃了。

  当我们在内心能够找到足够的纪律自制、利用这些教育时机时,我们也会有更多机会指导孩子形成纪律自制。

  【篇三:

优秀的教育日志:

专才还是通才作文】

  我一直都在好奇这一问题,是因为我发现至少在我接触的博士生里面,无论是理科博士,亦或是从事社会科学的,会主动读书者,似乎凤毛麟角。

  常理而言,学问做到博士阶段,这一路的书自然读得不少,对于挑灯夜读的读书之苦也肯定都有着切肤之痛的记忆,但倘若撇去所有因课程要求而布置的读本,因论文写作而参考的书目之外,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杂书、闲书、枕边之书、无关痛痒之书、不务正业之书、信手拈来之书,会是博士生们因兴趣而发,主动去阅读的呢?

  前几日和一位牛津大学毕业的博士生聊天,当谈及他所攻读的管理学领域时,他可以就某一篇论文所阐述的观点侃侃而谈,但当话题移到某一社会议题时,他炯炯的眼神就会黯淡下来,不自觉缩在角落里,而难以将对谈继续。

  在专业学科领域,我相信我这位朋友定会做出卓越的贡献,但我总感到有小小的遗憾,遗憾他在人文底蕴和人文识见上的缺乏,而这根源所在,就是年少正好读杂书的黄金时期,阅读的时间都交给了专业的学科读物。

其结果,专业知识突飞猛进之余,学养气质却无法跟上,那种对于文化的敏感、对于政治的关怀,以及对于忧患的反思,都会于潜移默化间欠缺下一份自省的批判意识。

  所谓术业有专攻,系统而专业的学科训练自然是必须,但过分专注于某一单一学科的专业强化,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自由思想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过分强调技术和职业化的训练而忽略人文内涵的拓展,其结果,就是李泽厚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过的“学问家出现,思想家退出”的学术走向。

读书本该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思想的激荡,然而在大多数博士生的长期“读书”生涯中,读书却并不是一件得其所趣,本该“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自得,反而演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摄取。

等博士生们毕业后成为了学院里的教授,学问是有了,但知识结构却狭窄片面,只有分析而没有联想,只有技术而没有文化,只有实证而没有批判,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本专业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结构、政治伦理、文化形态等问题也缺乏应有的信念和投入,“专家没有了灵魂”(韦伯语),那就会成为“一根筋”和“工具人”。

  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就十分厌恶那些只具有“技术专家气质”的社会科学家。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曾毫不客气地指出:

那些“缺乏人文修养的人”,那些“非萌生于对人类理性尊重的价值指引了他们生活”的人,属于“精力充沛、野心十足的技术专家”。

在米尔斯看来,人文精神和价值信仰是激发社会科学之想象力、“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文化涵义”的关键。

而现今,“科层制的气质渗透入文化、道德和学术生活领域”,这种实用主义横行、功利主义作怪的状况是社会科学的重大灾难,技术专家式的学者们因其实用性取向不仅远离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也远离了社会学的思想力与行动力。

  米尔斯的批判并不仅仅于局限于社会学,当我还在香港的大学里工作的时候,就曾深感到米尔斯笔下所谓的“科层制的气质”对于思想、理念无孔不入的侵袭和束缚。

我所在的学校每年最自豪的成就,就是在泰晤士全球高校排名榜中又前进了几位。

指标压力之下,博士、教授们都成为了论文生产线上的机器,一项课题可以就其中几个变量的异同颠来倒去翻炒出好几篇论文。

更为甚者,这条论文生产线也讲究专业化分工,在某一社会科学系,有位副教授最为擅长统计运算,被奉为镇系之宝,因为系里但凡有其他教授的论文牵涉到复杂的统计分析,就好像装配某一重要零件一般,都必须交给他来做。

他每年也因此会发表十几篇学术论文,但迄今鲜有一篇具有影响力和创新力。

这种学术思想上的僵化,正是得囿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度追求而忽视了人文底蕴这一本为内核的因素。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人文修养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强调知识自主性的分量,是因为我更加看重学者的公共责任。

在我看来,作为知识分子的学者,他并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学科之内,他也应该是一个行动者,应该关心政治,具有文化上的敏感,同时将自己的思想力投入到社会议题之中,去参与、去批判、甚或去改变社会运行的可能性,从而带动起大众,或者说是沉默的大多数的认知和思考。

这一过程中,一个具有良好人文底蕴的学者,必然会秉承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而不委身于某一利益框架之下,“只有到那时,社会才可能是理性和自由的”(米尔斯语)。

  【篇四:

优秀的教育日记:

弹性交友五大原则】

  现实中有很多人在与同事交往时“弹性不足”,他们认为做人做事都应保持一个原则,交往也是如此,如:

  看不顺眼者不来往;

  兴趣不同者不接近;

  话不投机者懒得说;

  令人不愉快者断交。

  当然,我们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这种交往的态度和原则也无可非议,但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做事还是有点弹性,即灵活性为好,交往也是如此。

我们交往要因人而宜,在坚持一定原则的情况下保持弹性。

以下交往原则可供参考:

  世上没有不可交的同事——如果你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或与他话不投机,但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小人”,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对你有所帮助的君子,如果你一律拒绝,将来未免感到可惜。

也许你会说,一个人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自己还要装出副样子去“应付”,这样做人做事未免太辛苦了。

是的,这样是有一点你让你觉得委曲,但一个人要有一点这样的功夫,并且还要不让人感觉到你是在“应付”他们。

要做到这样,只有敞开自己的心胸,主动去接纳他人。

  相逢一笑万事了——如果他人因为某事得罪了你,或者你曾得罪过别人,双方心里确实有点不愉快,但绝对没有必要结仇;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应主动化解僵局。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有了这次相交,也许你们会因此成为好朋友,或者关系不再那么僵化,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

很多人就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就是拉不下脸!

其实只要你放下自己的架子,采取主动的态度,你的这种气度会赢得对方的尊敬,因为是你先给了他面子。

如果他还是故作高姿态,那是他的不对!

不过化解僵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时机,也就是说要有个借口!

  不是对手就是朋友——有些人奉行一个原则,“不是朋友就是对手”,如果这样,敌人就会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让自己变得孤立;

应该改变一个原则,“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难有永远的朋友──世上的一切都处于变化的状态之中,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一种社会现实。

当朋友因某种缘故成为你的敌人时,你不必过于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

有了这种心态,你就能以一颗平常心来交友!

  放下你的身价——身价是交往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不去与日俱增一个勤杂工,在“交朋友的弹性”这件事上,这种自我标榜的身价会使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如果你做到了上述弹性交友的法则,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交不到朋友,不用担心自己的路走不通。

不过这种弹性的法则也并非一看就能做得到,而要经过慢慢磨练而养成。

  【篇五:

优秀教育日志:

让孩子在秩序中成长】

  规则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

它保护孩子成长的自由,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潜力,自由地解决问题,自由地承担责任,自由地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最终成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

  为孩子建立哪些规则?

  对于0-6岁的孩子,国际儿童教育界的通行规则是以下3点:

  不伤害自己

  不打扰他人

  不破坏环境

  其中,不伤害自己是最基本的。

先明确不可以伤害自己,孩子就能学会守住自己的界限,保护自己。

只有有了不伤害自己的体验,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这是遵守社会道德的基础。

  具体而言,以下是6条需要为孩子设立的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玩具和所有公共用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的6条规则,其实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

  妈妈给孩子制定规则时不能随心所欲,“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乖,不要弄脏手”、“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并不能使孩子养成正确地规则意识。

  这些规则妈妈也要遵守

  规则不是仅仅设立给孩子的,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家长和教师应该与孩子共同遵守规则。

  仅仅让孩子按你的要求去做是“权威”,而规则却是带着界限的感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心灵、身体去体会。

  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问他的妈妈:

“为什么我打人就是坏孩子,你打人就是爱?

  希望这个妈妈的回答不会是:

“因为我是妈妈!

  执行规则的几个关键词

  以下几个关键词,相信只要妈妈能够掌握,就能更成功地为孩子建立良好规则。

  妈妈的难题1

  规则一旦建立,肯定就有违规的时候,这时家长是否需要为此设立惩罚的原则?

其中的分寸又是什么?

  场景:

小成妈妈规定,不许碰电源和电视屏幕,摸就打手心,小成就先摸一下电视,再主动伸出手来让妈妈打。

  应对关键词:

探究儿童心理的秘密,他为什么这么做?

  教育不提倡惩罚,而主张探究儿童内心的秘密。

  这个场景是家长和孩子间最常见的冲突。

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正处在执拗敏感期,你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做。

  正确的做法是在家中和幼儿园封住所有的电源插座,不给孩子犯错的条件。

对于其他的危险物品,比如热水、门(可能会夹伤手指)、刀具、剪子,则要告诉孩子正确地使用方法,告诉他在什么情况下身体可能会受到伤害。

  孩子摸电视荧屏,可能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电视里有人有房子。

妈妈可以告诉孩子,那不是真正的人和房子,可以给他电视机的包装盒,让他坐在里面体会,也可以说,电视屏幕上的静电对身体不好,去摸它是违背了“不伤害自己”的规则。

  妈妈的难题2

  孩子在家、在幼儿园里学会了遵守规则,但在其它场所,遇到来自不同教育理念的孩子,抢他的玩具或打他时,家长怎么向他解释这种矛盾?

怎么说服孩子继续执行规则?

家长又如何平复自己因孩子受侵害而带来的愤怒情绪?

妈妈教洋洋,公共场合的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

不可以打人。

但在游戏场,洋洋拿着一个小铲子玩得正高兴,另一个孩子上来就抢,洋洋不松手,他就打了洋洋一巴掌。

妈妈看着洋洋吃亏,心疼得不得了。

  关键词:

上善若水

  一个在规则中成功构建了自我的孩子,是有一种内在力量的。

强大的内心力量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

  当这样的孩子面对冲突,可能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不主动伤害别人,同时又明确告诉对方“不许伤害我”的勇气,在对方一再伤害自己的时候,敢于反击。

  另一种是,选择离开,意味着接受这种现实,但不愿陷入这种斗争的姿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修为——你打我,我知道你怎么了,我也知道我怎么了,我离开,因为我不想介入你这种不好的状态。

而此时妈妈的鼓励和肯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妈妈的难题3

  孩子吃饭是很多妈妈感到头疼的问题,应该如何何设立规则,执行规则呢?

天天妈妈深知,儿童教育专家都在强调减少孩子吃饭的压力,但天天的确是不追着逼着喂,就不好好吃饭。

妈妈试过很多办法,比如,这顿不吃,到下顿开放中间没吃的,连水果也没有;

比如,吃饭时只能在饭桌旁,离开就没的吃,又比如在饭桌上放个闹钟,20分钟内必须吃完。

但这些办法都不是特别有效。

松弛、安静、悠闲

  在吃饭的问题上,教育专家主张先调整妈妈的心态:

请妈妈深呼吸,接纳孩子。

比如孩子在1到2岁时,有一个“和饭”的过程,他喜欢将凡从这个碗倒到那个碗,往往弄得一桌子都是饭,但是,孩子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这种玩儿饭的自由。

  比如孩子在2岁左右表示出对零食的兴趣,如果这时压抑孩子对品尝的发展需求,等三四岁进入执拗敏感期时,心理上对零食的占有欲就超过了品尝的需要。

  吃饭的良性循环是: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饭,为孩子演示优雅的餐桌礼仪,全家吃饭时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让孩子知道吃饭不仅是为填饱肚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是难得的与家人朋友沟通、表达情感的美好时段。

  吃饭的恶性循环则是:

妈妈担心孩子吃不饱,这种紧张情绪令孩子恐慌或方反感,然后更吃不好了。

家长于是更着急,想方设法要求孩子进食,直至追着喂,最终让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彻底丧失。

  其实一个人饿两顿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如果连续两顿饭都是在压力和逼迫中进食,他一定会反抗。

妈妈不妨先在吃饭的问题上学习如何尊重孩子的需要。

允许孩子选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妈妈的难题4

  定下一个规则后,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失去了耐心,开始讨价还价。

这时是否需要变通地修改一下规则?

小波妈妈允许小波每天上网半小时,前提是必须练完琴。

开始小波能遵守,后来就开始提出;

“我能今天不练,明天补上两天的课吗?

”“我打完这个电脑游戏就练琴行不行?

弹性

  规则要有弹性,不是规则本身可以变来变去,而是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执行规则的弹性。

  学过琴的人都深知,练琴时非常辛苦和枯燥的事情。

教育专家建议,如果孩子表现出对琴棋书画的兴趣,家长不妨先带他去听、看或体验,比如小波妈妈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学琴不是件容易的事,时间会很长,过程也很枯燥。

当孩子遇到了瓶颈产生厌烦的情绪,可以告诉孩子,“是的,我知道这个过程是很枯燥的,但是当你走过了,克服了,会非常棒。

在你到达那个目标之前,妈妈愿意在这里陪着你。

  专家强调,成不成钢琴家不重要,但要让孩子知道,当你决定做一件事,你就要习惯,每天贡献给这件事10分钟,为你的梦想和目标。

这个规则适用于任何目标,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成人。

  【篇六:

教育日记范文: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书呆子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他们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

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读书或者观察世界上面,而不是放在穿衣打扮、开晚会上面。

他们就像头顶一杯水来踢足球,一边踢球,一边拼命保持不让水洒出来。

其他人都在一门心思玩足球,遇到这样的对手,自然能够毫不费力地击败,并且心里还奇怪,对方怎么如此无能。

  就算书呆子心里想着变得与其他小孩一样受欢迎,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因为那些受欢迎的小孩从小就在琢磨如何受欢迎,打心底里追求这个。

但是,书呆子从小琢磨的却是如何更聪明,心底里也是这样追求的。

这都是受父母的影响,书呆子被教导追求正确答案,而受欢迎的小孩被教导讨人喜欢。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把“聪明的学生”和“书呆子”当作同义词,好像它们完全可以换着用。

事实上,只有在我上面谈到的这种环境中才能这样使用。

所谓“书呆子”,其实只是指这个人的社交技能不够强。

但是,你到底需要多“强”的社交技能,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

在普通的美国学校中,成为“强人”的标准高得吓人(或者至少是十分特别),即使你不是很“呆”的人,相比之下,也只能算是呆子了。

  仅有很少的聪明小孩,能够分配出足够的心思,去关心如何让自己受欢迎。

他们往往碰巧还具有俊俏的外表、运动员的体格,或者受人瞩目的兄弟姐妹。

不然的话,你就别无选择,只能成为书呆子了。

这就是为什么聪明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比如11岁到17岁,有着一生中最糟的人生经历。

人生的这个时期比其他任何时期更多地受到你的受欢迎程度的影响。

  11岁以前,小孩的生活由家长主导,其他孩子的影响有限。

孩子们不是不关心小学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但是后者不具有决定性影响。

小学毕业以后,这种情形开始发生变化。

  到了11岁左右,孩子们逐渐把家庭生活当作寻常事了。

他们在同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并认为那个世界才是重要的,比家里的世界更重要。

实际上,如果他们在家里与父母发生冲突,反而能在那个新的世界中挣得面子,而他们也确实更在乎那个世界。

  但是,问题在于,孩子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原始的世界。

如果你听任一群11岁的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