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2534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教学文案Word下载.docx

11、春温:

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

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

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

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

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16、暑秽:

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俗称发痧。

17、暑厥:

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其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18、暑瘵:

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

咳嗽气促。

19、秋燥:

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发生在秋季。

后期多见肺胃阴伤之证。

20、顺传:

温病传变得一种形式,指温邪始于上焦肺传至中焦阳明胃腑的过程。

21、逆传:

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下传于胃而直接传至厥阴心包的过程称为逆传。

22、镜面舌:

舌绛光亮如镜,为温病后期,邪热渐退而胃阴衰亡之征象。

23、大头瘟:

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一种以头面部掀赤肿大为局部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冬春发病为多,属温毒。

24、烂喉痧:

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痧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于冬春两季。

25、两阳相劫:

风邪与热邪俱属阳邪,两阳相遇,风火交炽,必劫耗津液,而造成“清窍必干”等津液不能上荣的证候。

26、热深厥深:

是一种病理现象,温病过程中由于邪热内伏,阳气被邪热闭郁于内,不能外达四肢,出现身体灼热而手足厥冷的证候,且热邪愈深伏,手足厥冷越甚。

27、日曝潮热:

指热势于下午益甚。

日曝,相当于下午3-5时。

多为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

28、身热不扬:

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29、身热夜甚:

指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

为热入营分,邪热炽盛,营阴受损,实中有虚。

热入血分,热瘀交结亦见。

30、逆传心包:

(逆传概念)使邪热内陷心包,表现为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者,称逆传心包。

31、分消走泄:

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

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的基本药。

32、透热转气:

指邪热入营,治宜清营热,滋营阴,馆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药如犀角。

玄参,羚羊角等,配合银花,连翘等清泄之品,以达透热转气的目的。

1、温病的特点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即有一定的发展趋向和过程,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起病急,来势猛,传变快,变化多;

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

易内陷生变。

2、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广义伤寒:

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

专指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疾病。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明清时代并列关系。

病因

分类

辩证

病机

诊断

初起治疗

后期

温病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新感、伏气

卫气营血,三焦辩证

易伤津耗液

脉证舌齿

辛凉

滋阴潜阳

伤寒

寒邪从皮毛而入

新感

六经辩证

易伤阳

重脉证略舌

辛温

回阳救逆

邪郁卫表

肺气失宣

里热蒸迫

热炽津伤

营热阴伤

扰神窜络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夜甚,心烦

谵语,舌红绛

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

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

温邪犯肺

卫气受郁,肺气失宣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身热,咳喘,苔黄

湿热阻肺,肺失清肃

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湿蒙心包

湿热酿痰,蒙蔽包络

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邪陷心包

邪热内陷,机窍阻闭

神昏,肢厥,舌绛

阳明热炽

胃经热盛,热炽津伤

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而数

阳明邪结

肠道热结,传导失司

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

湿热困阻,搏结肠腑

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腻

湿热中阻

湿热困阻,升降失司

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肾精耗损

邪热久羁,耗损肾阴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

虚风内动

肾精虚损,肝失涵养

手指蠕动或瘈疭,舌干绛而萎,脉虚

3、温邪及六淫温邪的特点。

温邪:

①从外感受②性质属热③致病迅速,可相互转化④与季节相关⑤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

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

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③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④易夹湿兼寒

湿热病邪:

①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

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

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②里热内迫特征显著③易耗伤阴液④病情复杂多变

疠气:

①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②病势严重,变化迅速③邪从口鼻而入,对脏腑经络有特异的选择性。

温毒:

①攻窜流走,部位多发②蕴结壅滞

4、邪热在肺治法方药

一、肺热壅盛——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二、燥热伤肺——清肺泄热,养阴润燥——清燥救肺汤

三、肺热腑实——宣肺化痰,泄热攻下——宣白承气汤

四、肺热发疹——宣肺泄热,凉营透疹——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5、毒侵肺卫治法方药

一、风热毒邪犯卫——疏风透表,宣肺利咽——葱豉桔梗汤

二、温热毒邪犯卫——透表泄热,解毒利咽,凉营透疹——清咽栀鼓汤

6、热极动风和虚风内动证治有何异同?

热极生风是因阳热亢盛,燔灼肝经,以致筋膜挛急。

表现为四肢抽搐频繁有力,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则角弓反张,伴高热见症,治以清热凉肝息风,方用羚角钩藤汤。

虚风内动是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而拘挛,表现为手足蠕动,甚则瘈疭,口角颤动,心中憺憺大动,伴阴虚见症,治以滋阴息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

7、痰蒙心包和热闭心包证治有何不同?

痰蒙心包是因湿热蕴蒸,痰浊蒙蔽心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糊,意识朦胧,时清时昧,似醒非醒,似睡非睡,间或谵语,伴湿热见症,治以豁痰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

热闭心包因邪热亢盛,炼津成痰,痰热闭阻清窍,其神志表现为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或昏睡不语,舌蹇肢厥,伴高热见症,治以清心开窍,方用清宫汤送服“三宝”。

8、何谓湿温三禁,误治后有什么后果?

是指湿温初起三种治法禁忌,即汗,下,润,吴鞠通说: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9、如何辩证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

辩证以临床症状为依据,湿重于热:

身热不扬伴恶寒,头身重痛,四肢沉重,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喜热饮,胸腹痞满,小便不利,大便稀溏,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热重于湿:

壮热不恶寒,肢体酸痛,口渴喜冷饮,饮不多,胸腹痞满伴心烦,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10、有时有汗出和无汗的病机是什么?

湿热蒸腾,热蒸湿动,故时有汗出,为湿热蕴蒸。

温病初起,邪遏卫气,开合失司而无汗,后期,阴液亏损,无作汗之源亦无汗。

11、怎样鉴别风温和春温?

风温与春温发病季节相同,但风温为新感温病,病发于表,初起见肺卫表热证。

春温为伏气温病,初起即见里热证,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精。

12、斑疹的形态与病机。

形态:

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

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

病机:

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

疹为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

章虚谷:

“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

”陆子贤:

“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13、治暑温“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暑温邪在气分,见阳明热盛者,治宜辛寒清气泄热涤暑,方用白虎汤;

若阳明之邪不解,进一步耗伤人体津液,而见暑热伤津者,治宜甘寒之剂清热生津,方取王氏清署益气汤等;

若暑气虽去而津气欲脱,治宜甘酸化阴敛津固脱,方如生脉散;

若暑热久羁,伤及肾者,又当以泄热合酸甘敛津,方连梅汤。

14、暑温与暑湿鉴别。

同发于夏季,但暑湿初起以寒热,身痛等邪郁卫表的证候主要表现,气分病变部位较广泛,均有不同程度的脘痞,呕恶,苔腻等湿邪内蕴症状,虽有暑伤津气证候,但不及暑温明显。

暑温初起多径入气分,常有暑伤津气,津气欲脱等证,暑湿和暑温不同病理过程皆因暑热病邪是否兼湿而别。

15、湿温病为什么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①湿热病邪与脾胃内应,湿为土之气,脾胃同属中土,湿土相乘,内应脾胃。

②湿热病邪从口鼻而入十之八九,多直趋中焦,归于脾胃。

③湿温多发于夏秋水湿较盛之时,湿热病邪易于发生,此时脾胃运化功能容易呆滞,使脾胃受损,邪乘虚而袭,内外相引。

16、清解气热法①轻清宣气——温邪出入气分,热郁胸膈而热势不甚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扰于胸膈——栀子鼓汤加竹叶,连翘等。

②辛寒清气——阳明气分,邪热炽盛,表里俱热——白虎汤③清热泻火——邪热内蕴,郁而化火——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

和解表里法①清泄少阳——适用于热郁少阳,兼有痰湿犯胃的证候——蒿芩清胆汤②见名解31条③开达膜原——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或达原饮。

祛湿清热法①宣气化湿——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三仁汤②燥湿泄热——中焦湿热遏伏,湿渐化热,遏伏中焦——王氏连朴饮或杏仁滑石汤③分利湿热——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茯苓皮汤。

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

1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

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

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②初起临床表现不同。

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

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

③治疗不同。

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

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

④其他:

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

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

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

温热论原文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

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

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