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204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案例Word文件下载.docx

由此看来,现在用三年级学生来研究“平均数”一课的教与学是否有些勉为其难。

既然是勉为其难,为什么还要做呢?

为什么不用五年级学生来试试?

综上所思,针对五年级的学生,我制订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喜欢数学,喜欢思考。

课堂写真

一、看一眼,记几个

师:

孩子,请看大屏幕。

(逐个出示:

车牌号码、QQ号,看到QQ号,有孩子说:

快记下来。

这不是我的,别记。

(孩子们都笑了,停下笔,继续看屏幕。

再出示:

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然后几幅图一屏呈现,出示问题:

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的世界里。

哎,要知道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你说怎么办?

生:

试试吧。

试试吧,真好!

试一次还是试多次?

(有同学说试一次,有同学说试多次。

认为试一次的举手。

(少数同学举手)认为试多次的举手。

(大多同学举手)为什么要试多次?

小伙子,你说。

因为它的数字很多,应该要多记两次才行。

嗯,多试两次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当我们试了多次之后,会得到一组数据。

(板书:

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有可能一样多,更大的可能是有多有少,那么如果有多有少的情况下,试了很多次,你究竟用哪个数来代表你看一眼能记几个数字呢?

代表。

把所有数加起来,然后有几个数就除以几,就等于它的平均数,用平均数可以表示看一眼记住的个数。

(同学们没有作出评价。

同意吗?

是,同学说完你就评价,同意点头,不同意摇头,也可以直接说,同学回答特别精彩给掌声,好不好?

(学生自发地给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鼓掌。

是,特别精彩,当我们得到一组数据之后,找哪个数来代表呢?

生(齐):

平均数。

怎么求平均数?

对,先求出总数,也就是先求出和,然后再平均分,有几个数据就除以几。

求和平均。

除了求和平均的方法,还可以怎么求?

(学生面露难色,教师很理解地)不知道?

不知道咱们就先不说了,咱们试一下。

看一眼能记住几个数字呢?

在玩之前,一定要知道游戏的规则。

1.看一眼,只有3秒。

(读出声是来不及的。

2.数字消失了,才可以动笔写在格子里。

3.数字再出现时,请在记对的数字右上角画“√”。

明白了?

(学生纷纷点头,教师出示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平均

记完之后数一数画“√”的有几个,填在这个统计表里,明白了吗?

友情提醒:

眼睛看大屏幕,错过了就不可以再回头了啊!

(屏幕展示第一组数字:

1326891545,3秒后消失。

(巡视,看到有部分学生拿笔在记)数字消失了再开始记,不是一边看一边记,一边看一边记那就不是记而是抄了,哈哈……(学生会意地微笑。

好,校对。

(学生核对,有生记住的较多,很兴奋地轻呼:

“耶。

”)

记上,第一次你记了几个?

(看到有学生在擦改)错的不用擦,留在这儿。

我记了8个。

跟他一样多的举手(部分学生举手)。

记9个的举手(部分学生兴奋地举手)。

记10个的举手(有几个学生很自豪地举起了手)。

记7个的举手(部分学生举手)。

6个(几个学生举手)。

5个(举手的学生比较少)。

4个(没有学生举手)。

3个(无人举手)。

2个(无人举手)。

2个以下,没有了。

看来最少的是5个。

师(赞许地):

很诚实,对,我们要试试看一眼能记住几个数字,因此要尊重事实。

第二组准备。

(教师在学生中间,有一学生在左右探着身子看屏幕。

教师发现后急忙让开)哦,挡住你了,对不起!

(屏幕出示第二组数9280773268,3秒后消失。

(学生校对)第二次你记住了几个?

不交流了,直接填在表格里。

继续。

(屏幕出示第三组数5128703947,第四组数8426351693。

好了,试了四次了,现在算一算平均数是多少?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前后四人一组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了两名学生的板书在黑板上:

(6+7+6+8)÷

4=6.75,(4+7+7+8)÷

4=6.5。

好了,孩子们,现在知道你看一眼能记几个数字了吗?

(学生欲言又止的样子。

声音不响说明有疑问了,是吗?

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露出胆怯的眼神。

师(鼓励地):

没有吗?

肯定有问题。

(有一学生大胆地举起了手,教师赞赏他。

)你说吧,孩子。

生(自信地):

为什么会有不是整数的平均数?

对啊,为什么不是整数,而是小数了?

(学生面面相觑。

哎,你告诉我,你看一眼能记几个数字。

我看一眼能记8个数字。

8个数字,你算出来是多少?

哦,就是8个。

我看一眼能记9个数字。

你算出的平均数是一(教师没说完,学生抢着说:

平均数是7.5。

哈哈……那你怎么说记9个数字?

最多记9个。

哦,最多记9个。

(面向全体学生)算出来是7.5,那他怎么不说是7.5呢?

这7.5代表什么?

(教师转向刚才提出问题的学生。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生(自豪地):

叶成浩。

叶成浩,真厉害,其实刚才算完平均数,有人的目光告诉我了,有疑问:

哎,怎么会是6.75呢?

而他把问题说出来了。

(教师带头鼓掌)应该向他学,孩子,就是要自己提出问题。

想想,平均数会不会是小数呢?

会。

会,为什么?

因为有时候也会除不尽。

生(反驳说):

除不尽,小数为什么不循环呢?

哈哈……(不做评价,笑着面对学生)你说呢?

因为除到那一位的时候正好除完了,不可能写6.750000…

哦……,一起算一下吧。

(师生共同计算。

余下的3怎么办?

也要除以4。

3除以4等于0.75,所以结果是6.75,对不对?

对!

计算是对的,哎,刚才同学想为什么会出现小数呢?

是不是因为余下的3个也要平均分到4份中间去,(学生点头)这样才能让本来不等的这一组数据变得——(学生齐说“相等了”)。

这相等的数才叫——(学生齐说“平均数”)。

这么想,要保证相等,这3不能扔掉吧!

哈哈……要继续去分,所以就产生了小数。

哎,同学们,这6.75代表什么呢?

刚才我们有同学说,6.75,我记7个。

表示这些数的平均值。

对,真好,是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代表某一次的成绩吗?

不代表。

师(指着板书的下一道算式):

下面这个,检查一下对不对。

(师生共同检查。

一个是6.75,一个是6.5,这中间就有差距了,是吧?

如果都把它用整数表示,那差距就没有了。

(学生纷纷点头)这么一想,其实平均数是个很小气的数,特别斤斤计较,差一占点都能反映出来。

(学生会意地笑了。

师(手指板书):

原来平均数不是代表某一次,而是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的水平、平均的水平。

所以我们说平均数很多时候会是小数。

刚才算出平均数是小数的举手。

(大多学生举手。

这么多,难怪刚才很多同学有疑问,交流时不怎么爽快。

再看这样一道题。

(屏幕出示:

小明测了4次后的平均水平是看一眼记住6个数字,不计算请回答——如果第5次测试成绩是7个,那么平均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等待片刻):

不计算,你能回答吗?

男孩你说。

平均数会增加。

为什么,继续说。

因为第5次的成绩比平均数高,所以他会把4次的平均数拉上来。

“拉上来”这个词用得好啊!

同意!

但是刚才你们一点表示都没有?

也没点头的,也没鼓掌的。

(学生笑了,并热烈地鼓掌。

哈哈……往往我们同学上课都喜欢这样,同学讲完以后,(模仿学生等待教师评价的表情)老师你说呢?

(学生笑了)呵呵,别老师说,自己想,有表示赶快表现出来,好不好?

(学生纷纷点头。

同意平均数发生什么变化?

拉上来。

拉多少,不计算你觉得拉上来后是整数还是小数。

小数。

对,还是小数。

如果是5个呢?

平均数会减少。

如果是6个呢?

平均数不会发生变化。

对,为什么?

因为它和平均数一样。

对,有一个词叫……(教师板书:

移多。

等待学生回忆,学生齐说:

移多补少。

对,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得来的。

当你第5次还是这么多那就不用移了。

孩子们,这么看,增加一个数据后,平均数有可能会上升、也有可能会下降,还有可能不变。

这里有姚明的两组数据,看看哪些是平均数。

(屏幕出示——2001—2002赛季,是姚明在CBA的巅峰赛季,场均32.4分,19个篮板,4.8次封盖。

2002年起,姚明征战NBA的9年时间里,一共出战了486场比赛,场均18.6分和8.9个篮板,1.9次封盖。

学生阅读,思考。

哪些是平均数?

在座位上随便说。

32.4分,4.8次封盖,18.6分和8.9个篮板,1.9次封盖。

(大多生同意,也有人在摇头)有没有补充?

没错,刚才这些都是平均数,“场均”就是每场平均的意思,还有补充吗?

19个篮板也是。

哈哈,刚才我们介绍了平均数很小气,很多的时候是小数,别忘了也有可能是(生齐说“整数”)。

好了,孩子们,通过刚才这样一个活动,大家知道了平均数很多时候是小数,因为它是平均得来的,当多了1个或2个的时候,它要平均分成很多份,那就产生小数了。

二、比一比,谁上场

姚明退役了,做教练了。

如果你是篮球教练,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呢?

(屏幕出示——如果我是篮球教练,根据两名队员的得分情况,你会选择哪位队员上场?

场次

11

12

6

10

(学生看题。

明白题目的意思吗?

明白。

你会安排哪个队员上场呢?

如果需要计算就计算在练习纸的背面,请用数据来说话。

师巡视全班。

你贵姓?

姓郑。

郑教练,(学生笑了)你选谁?

我选乙。

(教师等待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继续说)因为他平均数比甲高。

乙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乙的平均成绩是11,甲的平均成绩是10。

这么一比较,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应该是乙上场。

有没有不同意见?

我觉得应该让甲上场。

(学生没有信心地停下不说了,教师给出鼓励的眼神。

)因为乙第一场好像没有进球,所以应该除以4,不是除以3,这样就比甲少了。

那乙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你算了吗?

我……(学生吞吞吐吐,周围学生都笑了。

哦,你没算,谁来算一下,我觉得他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算一下乙的平均分是多少?

(学生陆续算出)8.25。

33除以4等于8.25,这么看,谁上场?

甲。

还有不同意见?

说!

乙的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甲非常稳定,有两个11,都在11这儿徘徊,除了第三场。

同意他的观点吗?

他说乙的成绩不稳定,甲的成绩稳定。

(学生在座位上讨论,大多人摇头不同意。

有人摇头,有人点头。

行,打住打住,我觉得刚才你们提出了个很好的问题,究竟乙的第一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

是表示没上场还是表示上场了没得分?

没有上场。

如果表示上场了没得分,那就应该除以几?

4。

他的平均成绩就是——(8.25)。

如果这个符号表示没上场,姚明不也经常有不上场的时候吗?

那人家没上场就不能除以4,看来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符号到底代表没上场还是上场了没得分?

我觉得是没上场,如果没得分写的应该是0。

是,是,(转向刚才说除以4的学生)没得分应该是0,孩子,这是你不知道,没关系!

确实,我们约定俗成的,这样的符号表示没上场。

如果上场没得分就应该写0。

从刚才这个片断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平均数是个很本分的人,该除以3就要除以3,该除以4的时候就要除以4,特别讲究门当户对。

(学生纷纷点头)不能除错了。

刚才这么一交流,我发现咱们采荷一小的孩子平均数学得非常棒,奖励一下,听个故事。

好不好?

生(很有兴致地):

好!

三、平均出来的牛体重

(出示动画:

1906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伽尔顿在散步时,看到集市上正在举行“猜牛重,赢大奖”的比赛。

好几百人在对一头肥壮公牛的体重下赌注,其中有些是屠户和农民,但更多的则是凑热闹的外行人,他们只不过是想碰碰运气罢了!

当竞猜奖品分发完毕,伽尔顿找了张纸,记下了所有竞猜者估计的牛体重,然后准备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伽尔顿想,这个平均体重与实际体重一定相差很远。

因为,外行人占大多数,他们对牛的体重心中无数,猜的体重会很不靠谱。

结果,他完全错了。

事实上,牛的体重为1198磅,而猜测的平均体重为1197磅!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那些人猜得太准了。

呵呵,哎,是那些人猜得太准了,还是……

我觉得有的人猜得太高,有的人猜得太低,凑起来就很像了。

(有几个学生带头鼓掌。

有人提议鼓掌了,说到你心里去了,是吗?

师(点头):

对啊,平均数就是移多补少得来的,有人猜得比牛的实际体重高,有人猜得低,那最后一算平均数呢……(学生呼应“差不多了”。

对,对,这就让我想到一位数学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数学的研究说明,平均数总是更加接近实际。

——马希文)

为什么平均数更加接近实际?

移多补少的。

对,通过这个故事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平均数很奇妙,很有用。

(学生纷纷点头,还有人忍不住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平均数很公平。

好的,故事听完了,我们还回到篮球场上来。

四、猜猜8个人的年龄

(出示问题:

有8个人在篮球场上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

你能想象一下,这8个人的年龄可能分别是多少吗?

学生看完题目后就开始动笔了。

对,对,你认为8个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可以在纸上写下来。

(巡视)真好、真好,同学们很会动脑筋。

(学生大多写好了)前后桌四个人交流一下。

(学生热烈地交流起来。

好,谁来交流一下,你认为这8个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很多学生举起了手)请没发言过的人来。

我写的8个是7岁、10岁、14岁、9岁、16岁、8岁、13岁、9岁。

(教师板书并带着学生一起核对是否8个人。

怎么判断对不对?

加起来算一算。

对,算一算吧!

(教师信任地扫视着全班,学生很专注地计算着,议论说“不对”。

怎么不对了?

现在加起来是86,而平均年龄要是12岁,总岁数应该是96。

师(面向全班):

96是怎么来的,知道吗?

(学生基本都举起了手。

真棒,我们数学老师姓什么?

姓殷。

殷老师教得真殷实!

都知道,不说了。

加起来应该是96,现在加起来呢?

86。

怎么调整?

(信任地看着给出答案的那位学生)你自己来,我们看他怎么改。

加个10就可以了。

(这位同学将13改为23,有学生在笑,认为不行。

小伙子,你来调。

我觉得应该把7岁的加10,不然23岁的打他们几岁的,太不公平了。

(学生将7改为17,23还原为13。

这样怎么样?

平均年龄是12岁吗?

(学生点头)巡视中,我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表达非常特别,我们一起来欣赏。

12+1×

11+1×

13。

哦,明白了,他是说6个人12岁,1个人11岁,1个人13岁。

符合要求吗?

符合。

能一眼看破,说明你是知音!

这个表达非常有数学味道,并且,用上了移多补少的想法。

是个创造,了不起!

(师生一起鼓掌)这8个人的岁数是多少,应该有很多种可能。

(学生点头)想知道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吗?

想!

(屏幕出示8人的集体照:

华老师45岁,3个学生7岁,3个学生8岁,1个学生6岁。

学生发出“啊”的惊讶声,大笑之后小声议论,有的学生说:

“不可能吧”。

哈哈……真的,孩子,华老师当年读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我真跟我的学生一起打篮球的。

哎,对不对呢,平均数是不是12岁?

算一算。

(学生口算之后,齐声说:

“是”。

刚才怎么没人这么猜呢?

没想到年龄相差这么大!

师(理解地):

没想到有一个年龄特别大的我,是不是?

被图片迷惑了。

咱们没想到教练。

哈哈……是。

我想的一般比赛都是小孩子,那才是公平的比赛。

他认为有我在就不公平了,是,是。

哎,如果没有我加在里面,他们7个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学生认真地计算。

师(巡视):

除不尽保留一位小数。

7.3。

请看大屏幕,

(出示:

比较两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45岁,7岁,7岁,7岁,8岁,8岁,8岁,6岁。

平均年龄12岁。

7岁,7岁,7岁,8岁,8岁,8岁,6岁。

平均年龄7.3岁。

(学生观察两组数据,小声议论着。

是不是能够发现,当有特别大的极端数据的时候,平均值只比45岁的小,比其他的都大,因此它就不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是不是?

所以我们猜不上。

而第二组数据,当没有特别大的45岁时,他们的平均年龄7.3就在6和8之间,就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了。

(学生频频点头)这时,你可能就明白电视歌手大奖赛为什么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了吧。

(学生使劲点头。

这么看,平均数其实是很好玩的,很幽默,会开玩笑,会忽悠人的。

(学生笑了并点头。

五、回顾总结,平均数是个怎样的“人”

(屏幕展示本课的四个活动。

好了,孩子们,回过头来看看,这节课咱们做了这样四个活动:

我能记住几个数字,如果我是篮球教练,平均出来的牛体重,8个人的年龄。

现在,你是不是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呢?

(逐字出示:

“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惊讶地“啊1”了一声之后,笑了,纷纷心领神会地举起了手。

我觉得平均数是一个代表性的“人”。

我觉得平均数是一个很小气的“人”,连1都不放过。

小气。

是,是很小气的,后面一句话说得好,连1都不放过,哈哈哈。

我觉得平均数是个精细的“人”。

精细。

平均数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师(欣喜地):

真棒,跟孩子们上课真是享受。

这一大组你们说平均数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面露难色。

师(安抚地):

行,你们想,你们想!

我觉得平均数是个多面的“人”,它有时候公平,有时候小气,有时候精细。

是个多面的“人”,哈哈哈……(板书:

多面“人”。

我觉得平均数是个幽默的“人”。

幽默。

我觉得平均数是与实际很接近的数。

与实际很接近的数也就是很中用的“人”。

中用。

还想说,是吗?

最后一个机会。

平均数是个很神奇的“人”。

神奇。

确实,平均数是个很特别很特别的“人”,就像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诸葛亮姓什么?

姓诸葛。

对,他不姓诸,姓诸葛,平均数也很特别,平均数呢他不姓平,姓平均。

(教师圈出课题中“平均”两字,学生理解地笑了)平均数是个很特别的数,它不是数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是平均出来的。

下课啦!

(学生们恋恋不舍地收拾着学具。

课后解读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清晰地感受到:

学过小数除法的学生来学习平均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就能比较到位了。

借物喻人,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

今天我尝试着“借人喻数”,效果真好,不但到位而且有情趣。

有了这一招,学生不好理解的平均数的意义,抑或,学生心里理解了,嘴上不好表达的平均数,学生说起来就欲罢不能了。

案例研讨

下课之后,有学生问我:

“平均出来的牛体重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规律?

”我一愣,是啊,有这样疑问的学生可能不止一个。

这是我从《读者》杂志上选取的素材,那篇文章的题目叫“群体的智慧”。

那我能不能创造一个类似的“猜牛重,赢大奖”的活动呢?

那样的话,学生就不只是听到的、看到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分析过后就会更加信服。

我一定争取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