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老残游记》教学案Word格式.docx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老残游记》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老残游记》教学案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刘鹗本人也是富有学识又得不到抱负的人。
【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学者。
1910年留学美国。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讲解】
1.本文开头,写了妓女的“造谣言”来形容某些不好的诗歌,引用这个观点是为什么呢?
答:
是为了把理论文章写得有趣味,引出作者所强调的文学要“写实”,作“实地的考察”,不能“用套语滥调”的观念。
2.下面引了第十二回里老残的一首诗,仍然不是作者所肯定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叫做从反面着笔,先说什么是不好的。
把不好的原因说清楚:
“古体诗拘束太严了,用来写这样不常见的景物是不会满人意的。
”什么叫做不常见的景物呢?
作者没有明说,这一点,要到后面才能说清楚。
3.接着作者引用了一段《老残游记》中的景物描写作为例证。
这一段文章好在哪里?
从中得出结论:
“不但人有个性的差别,景物也有个性的差别。
我们若不能实地观察这种个性的差别,只能有笼统浮泛的描写,决不能有深刻的描写。
”这里的目的是从正面把自己的主张加以阐明了。
(提示:
有了例子,再进行阐释,从对于例子的具体分析中把论点阐释清楚,也是一般的评论文章常用的手法。
)
4.为什么说实地考察很重要呢?
因为要抓住特点。
这是从正面说明其重要性。
接着又从反面说明,如果不实地考察,就抓不住特点,也就只能用一些套语了。
而“因袭的词章套语决不够用来描写景物,因为套语总是浮泛的,笼统的,不能表现某地某景的个别性质。
”为了把这一点说得真切,胡适还特别指出就是老残也难免有偶然的错误,其原因就是“作者误记”,当然是实地考察不严所致。
5.“王小玉唱书”一段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段文字好在哪里吗?
音乐本来是不能用文字写出的,只能听的,可是老残却用了“七八种不同的比喻”把它写得具体了。
这七八个比喻,妙在把不可见的声音用躯体可感的心理效果和可见的形状来表现。
6.请你说说作者在文中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
7.文章最后一个例子,又回到开头论点上来,说明要写得好,非得下“精细观察”的工夫不可。
当然,胡适的这种观念,强调为文一定要实地观察,而且要精细观察这样一种看法,只是一家之言。
从理论上来说,实地观察,固然十分重要,但也有其局限。
这个局限就是过分的实地观察,亦步亦趋的追随现实,也可能压抑了想象。
而为文并不仅仅是现实的照抄,作者的想象、选择、主观情志的渗透,是文章的生命线。
【小结】
胡适的这篇文章,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漫谈性质的文章,并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因而行文比较自由。
但自由和随意不等于说可以不严密。
即使在这样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胡适是力求严密的。
(附【教学目标】:
1、鉴赏《口技》以对比和侧面烘托来表现事物(口技)精妙的写作技巧。
2、理解《的文学技术》的观点,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分析《的文学技术》的论证结构,提高议论能力。
【教学重点】:
赏析《口技》的对比和侧面烘托手法及其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
运用《的文学技术》的观点,尝试评析其他文学作品。
【教学方法】:
导读法、比较探究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三课时
《老残游记》的文学技术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文学技术》,来看看胡适先生给我们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板题】
二、文学知识介绍:
1、《老残游记》:
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
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
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
独具慧眼的。
2、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麋、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闻于世。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2、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多媒体投影)
讽(fěng)嘲虐(nü
è
)政陵(lí
ng)嵯峨(cuōé
)价(jie)
嗤嗤(chīchī)溜(liù
)澎湃(pé
ngpà
i)孑(jié
)熨(yù
n)斗
千仞(rè
n)周匝(zā)譬(pì
)喻
三、分析课文:
1、在课文的一开头,作者引用了《老残游记》里一个妓女骂诗的话,有什么作用呢?
你同意这个“翠环”的观点吗?
明确:
本文开头,用了妓女的“造谣言”来形容某些不好的诗歌,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但他还是引用了。
这是为什么呢?
是为了把理论文章写得有趣味,,即使是极端的、作者不一定同意的话,也可以引来作为有趣的话题。
所以下面接着说,老残的诗歌,“虽不是好诗,却也不是造谣言的”。
这就把作者所强调的文学要“写实”,作“实地的考察”,不能“用套语滥调”的观念,引了出来。
2、“地裂北风号,长冰蔽河下。
后冰逐前冰,相陵复相亚。
河曲易为塞,嵯峨银桥架。
”这首诗被作者评价为“不会满人意的”,为什么呢?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不常见的景象:
河面的冰一块接着一块,后面的冰挤着前面的,有声有势。
但是,对这种不常见的景象,仅仅用如此简单的一首律诗,是无法将其特色表达清楚的。
那怎么样的景物描写才能让人满意呢?
3、接着就引用了一段《老残游记》中的景物描写作为例证。
作者自己归纳出了结论:
“不但人有个性差别,景物也有个性的差别。
我们若不能实地观察这种个性的差别,只能有笼统浮泛的描写,绝不能有深刻的描写。
”这里从正面把自己的主张加以阐明了,也即要写出个性来,写出特点来,不能泛泛之谈。
这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前文那首诗歌和散文对比,一正一反,正反对比,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4、作者亮出了他的论点后,却不进一步加以阐述,而是去谈《老残游记》里的“千佛山倒影”,这是为什么?
先是从正面说明考察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说明,如果不实地考察,就抓不住特点,也就只能用一些套语了。
而“因袭的词章套语绝不够用来描写景物,因为套语总是浮泛的,笼统的,不能表现某地某景的个别性质。
”胡适还特别指出就是老残也难免有偶然的错误,其原因就是“作者误记”,当然是实地考察不严所致。
同样是为了论证课文的中心论点。
5、接下来作者又选取了《老残游记》里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王小玉唱书--加以分析评论。
同学们对照课文《明湖居听书》这一课,分小组讨论:
刘鹗的这段描写好在哪里?
胡适在课文中的分析评价你同意吗?
这一段文章的好处的分析,可以集中在一点,那就是音乐本来是不能用文字写出的,只能听的,可是刘鹗却把它写得具体了。
这主要是因为他用了“七八种不同的比喻”,给读者留下了“明了的印象”。
当然,胡适这样的分析,也有不太到位之处。
具体来说,就是对这七八个比喻缺乏分析。
其实,这七八个比喻,妙就妙在把不可见的声音用躯体可感的心理效果和可见的形状来表现。
文章中诸如吃了人参果,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一样,把声音的尖细比作一线钢丝,傲来峰,东洋烟火等等,都是突出了声音的局限性。
6、课文的最后,胡适又举了一个例子。
说的是什么道理呢?
说明要写得好,非得下“精细观察”的功夫不可。
文章最后一个例子,又回到开头论点上来,强调为文一定要实地观察,而且要精细观察。
四、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结合分析课文的过程,请同学们来谈谈这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先是用例证法把作者的观点--所强调的文学要“写实”,作“实地的考察”,不能“用套语滥调”--引了出来。
接着,用刘鹗的一首诗和一个散文片段做比较,通过对比论证引出课文的中心论点:
要写出个性来,写出特点来,不能泛泛之谈。
最后作者结合《老残游记》里的精彩片段,再次强调了“精细观察”的重要性。
五、同学们想想看,文学写作仅有实地观察就够了吗?
实地观察固然十分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
这个局限性就是过分地实地观察,亦步亦趋地追随现实,也可能压抑了想象。
而为文并不仅仅是现实的照抄,作者的想象、选择、主观情致的渗透,是文章的生命线。
胡适的理论,不但在理论上是片面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片面的。
六、本课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要写出“个性的差别”。
请以此观点,评析《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运用比喻的不同特点。
《琵琶行》重在贴切表现乐声的质地,喻体多显人们熟悉的听觉、视觉形象。
王小玉例重在表现对唱调的美妙感受,喻体有视觉形象,更有内部感官反应,夸张也恰贴。
先说两篇比喻的共同特点:
1、总的就是胡适说的音乐只能听,无可视形象,不容易用文字表现,所以要用许多具体的事物来譬喻。
2、喻体多为美好的事物,且都有一系列的比喻,产生叠加效应,使所喻事物的特性显得格外鲜明。
3、都表现了音乐的从高到低,从低到高。
写出事物的个性差别、个别性质,不作笼统、浮泛的描写,这是胡适更为重要的观点。
以此具体分析两篇的比喻如下:
1、《琵琶行》重在表现琵琶乐声本身的音乐质地,即音色、亮度等等,具体如沉重、激越、清脆、清亮、婉转、幽微、高亢、凄厉等。
所以其喻体多呈现人们熟悉的听觉形象、视觉形象,也不太夸张,而比较贴切,如珠落玉盘等等。
2、王小玉例重在表现那节节攀高,又节节降低,再从无到有,由低忽高的美妙唱调给人的极致感觉,因此喻体除了有可见的视觉形象外,主要还呈现了内部感官的反应,而且多恰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如“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如比喻为“一峰一峰攀登泰山,天外有天,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如像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中盘旋向下”,这些比喻都有视觉形象,更有内部感官的体验,夸张效果也好。
3、《琵琶行》很好表现了音乐停息后,听者的情绪体验仍在延留,仍沉浸在艺术享受中,但未用比喻;
王小玉例未写“延留”。
4、通过其他感觉,特别是内部感官的感觉来体验音乐的听觉感受,就是过去讲过的“通感”(包括两篇,包括后面将提到的);
在通感上王小玉例突出得多。
5、其他:
比喻由低忽高,《琵琶行》用银瓶破裂,听觉、视觉结合,仍重在音乐质地的贴切转换;
王小玉例用忽地五光十色、天女散花的东洋焰火,仍重在通过视觉形象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又,音乐渐渐停息,前者有比喻,主要呈现视觉形象(冰下难流),也重在感受,写出了渐渐停息之美;
后者无比喻。
又,音乐渐渐有无到有,前者未写;
后者用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发出作比喻,属听觉,仍重在感受,写出了音乐由无渐生之美。
【作业布置】:
完成《伴你学语文》P35第2、3题。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擅长描写
描写人物
分析问题--体现个性差别
描写景物
解决问题--学会用活文字表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