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0869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面老师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会?

  ⑴出示例题4

  ⑵生独立解答。

还有其他解法吗?

如果有困难,小组内互相帮助。

(两学生板演)

  ⑶生汇报。

你是怎样想的?

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

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小结:

从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组合图形,由于分解的方法不同,解法也就不同。

所以请同学们想想,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

分解)

  ⑷生看书质疑。

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明白。

  3、出示做一做。

问:

这块地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

  ⑴生独立计算。

  ⑵生展示思路。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同学们不仅合作做得好,独立解题也很棒。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题目略)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该怎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可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相减的方法。

相加或相减)

  2.求中队旗的面积。

看来今天大家都掌握得很好。

可是老师被一个难题难住了。

咱们班同学准备去秋游,学校要求我们制作一面中队旗。

(出示中队旗)可老师不知道要用多少布。

同学们能否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帮老师呢?

动手算一算。

请小组内分工合作。

  

(1)出示讨论提纲:

  你们组能想出几种算法?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看哪一小组分工合作的最好?

速度最快?

  

(2)小组分工合作。

  (3)展示学生的各种算法。

从练习中我们知道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不是任意分解都能计算的。

分解图形时要考虑尽量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板书: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解)

  五、新知的拓展:

组拼组合图形

  谢谢你们,老师终于知道了需要买多少布了。

请各小组用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图案。

看哪一小组拼得图案最美丽。

同学们赶快动手吧。

  1、学生合作组拼。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

  3、选择其中一幅学生作品,让学生说说该怎样做才能求出它的面积。

  六、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

哪位同学表现的最好?

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二)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关键:

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回答。

  谁能说说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指名回答后,教师用字母公式表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2)如图所示,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图形。

  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

全班核对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计算上面这些图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2.引入。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纸片,请用这些图形拼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说一说像什么。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进行拼图的操作活动。

学生拼出后,教师抽选部分学生展示自己拼出的图形。

  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请你们看看黑板上所拼的各种图形,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虽然拼出的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都是由几个简单图形拼出来的。

  教师指出:

像这样由几个简单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你能算出自己拼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生回答:

先把每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来,再相加就行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电脑课件出示)(单位:

米)

  1.出示例题。

  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客厅平面图如下)。

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自主探索算法。

  先让学生估计小华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指名回答),接着教师提出“怎样算出准确的得数”这个问题。

  接着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内交流算法。

老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算法。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帮小华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看那些组的方法又多又巧。

(学生合作讨论计算,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算法。

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展示分割方法和计算过程,陈述思考的过程,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并板书。

大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呀?

为什么要进行分割?

大家采用的就是人们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常用的一类方法,叫作分割法。

分割法)

除了分割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这样能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太棒了!

这就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另一类方法,叫作添补法。

添补法)。

我们可以利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简称割补法。

()(板书:

割补法)。

  三、巩固练习

  1.如图,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

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1)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这张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指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积。

  

(2)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2.如图,有一面墙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需要0.15千克涂料,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1)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解题的关键是:

应先算这面墙的面积(即:

应先算出题中组合图形的面积),再根据乘法的意义算出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2)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与同桌交流算法,再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学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门的外面(门的形状如图,单位:

  

(1)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2)如果油漆每平方米需要花费5元,那么学校共要花费多少元?

你们肯定比我行,让学生独立计算。

(师故意示弱造势)

谁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大家真了不起,经过积极思考,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多巧妙的方法。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三)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能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等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进行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

在教材第二单元“比较图形面积”一节中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割补方法在图形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一、复习

  课件出示一些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师:

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然后,请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过渡:

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的基本图形,这样的图形面积你会算吗?

  二、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1、课件出示计算客厅面积的问题,并让学生说说这个图形的特点。

  2、让学生先估算客厅这个组合图形的大概面积。

  3、小组探索,合作寻求计算方法。

  请大家独立思考并交流算法,然后小组合作、分工完成。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算法。

  4、汇报、交流算法。

  选择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算法,让学生上台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写出计算过程。

并为学生的各种想法标出序号。

  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出并板书:

分割法添补法

  以上几种方法,哪种比较简单?

  5、客厅地面面积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区别呢?

揭示课题:

  三、练习

  1、下面各个图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课后练一练第1题)

  2、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

(课后试一试)

  3、实际应用。

(课后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组合图形的应用呢?

  2、今天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你认真在计算其面积时,要如何做或注意些什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能被2、5、3整除的数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约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通分知识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在以后学习分数运算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看约分和通分掌握的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掌握的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两点:

1、能不能很快的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

2、能不能很快的求出几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

而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就是找出一个数的质因数.所以,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对于学生学好本单元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材在编排中按照“2、5、3”的顺序教学,而不是按照“2、3、5”的顺序教学是因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比较明显,用的是同一种判定方法:

看一个数的个位;

而能被3整除的数需要看一个数的各位,难以理解.

  教学本节知识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如:

能被“4和25”“8和125”“9”“7、11、13”整除的特征,能被6整除(也就是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特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建议

  能被2、5、3整除的数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约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采用观察发现法进行教学.通过“1、大量举例:

任意说出2的倍数(可以不按照2的1倍、2倍、3倍……的顺序举例);

2、观察归纳: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3、举例验证:

任意说出一些数字进行判断(可以是教师举例,学生判断,也可以学生相互举例判断)”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不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其本质特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区别对比:

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举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继续利用看一个数的个位这种方法判定是否能被3整除.2、实践操作:

通过教师和学生摆小棍的方法,发现规律.3、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并尝试总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4、举例验证:

选择一些比较大的数字进行判定,然后再实际除一下,验证规律的正确性.5、扩展提高:

有条件的可以讲解“弃3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

能被2、5整除的数)下载

  1、我们已经掌握了约数、倍数的意义,谁能根据整除的意义判断这几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

  8267 

6972  1867 

5625

  2、导入:

你们通过笔算都能判断出哪个数能被2整除,哪个数能被5整除.想不想不用笔算就判断出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2、5整除的数)

二、探究新知(继续演示课件:

(一)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新课导入:

写出20以内(包括20)2的倍数

  2、教师提问:

(学生观察并讨论)

  3、引导学生明确:

右边的数是左边的数的倍数,都能被2整除.

  右边的数个位上是0、2、4、6、8.

  (教师板书: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4、反馈练习:

  

(1)判断:

下面这些数能否被2整除.

  102、718、900、96、34

  

(2)学生相互举例并判断:

能被2整除的数

(二)教学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教师提问:

什么样的数不能被2整除?

(个位上不是0、2、4、6、8的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什么样的数?

(1、3、5、7、9)

  教师总结并板书: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2、4、6、8.10……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1、3、5、7、9……是奇数.

  2、学生举例:

说明奇数、偶数.

  3、判断:

0是不是偶数?

为什么?

  总结:

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也是偶数.

(三)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1、求出30以内(包括30)5的倍数.

  观察5的倍数(即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板书)

  3、反馈练习:

大家检验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是不是能被5整除.

  4、判断:

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

哪些能被5整除?

  60、75、106、130、521

  思考:

哪些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呢?

(60130)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今后学习通分、约分、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希望同学们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四、随堂练习

1、下列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1)能被2整除的数:

  

(2)能被5整除的数:

  (3)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

3、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4、填空.

  

(1)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

  

(2)能被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5.选择题

  

(1)( 

)的数是偶数.

  A.能被2除尽 

B.能被2整除 

C.个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 

B.不能被2整除 

C.无法判断

  (3)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4)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被5( 

  A.整除 

B.除尽 

C.除不尽

  (5)三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 

B.可能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

五、课后作业

  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

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

  各有几种排法?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无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37页例1、例2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8+5.2=10

7-5.5=1.5

4.5´

4=18

1.8¸

0.3=6

7.5¸

0.25=30

0.15¸

0.5=0.3

1.2´

0.4=0.48

6.7-5.6=1.1

9.9+1=10.9

16.2=0

1.8=0

36¸

0.4=90

0.3、4.5´

4、1.2´

0.4各表示什么意义?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0+80¸

4=140

(2)16´

16+90¸

2=47

(3)1000-800¸

2=600

(4)55+45¸

5-16¸

2=56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

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出示例1:

下面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3.7-2.5+4.6 

3.6´

0.9

题中含有几个运算符号?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后,自己试算)

小结:

算式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一级运算,要按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教学例2:

出示例2:

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35.6-5´

1.73 

6.75+2.52¸

1.2

问:

这两道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地方。

它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5、指导看书。

学生看书,补充完整课本例题。

6、小结:

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

“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

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7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在先算的部分划上横线,把必要的竖式写在递等式的右边。

2、课本练习十第1题

3、思考题。

下面是有关联的四个算式,请想一想,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1)1.632¸

3.2=0.51 

(2)0.25´

0.16=0.04

(3)0.51-0.04=0.47 

(4)0.47+0.13=0.6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本第38页例3

使学生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近似计算。

教学过程()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后在本子上练习

10.1+9.9¸

0.1 

9.728¸

3.2+15.2´

0.2

2.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05´

3.85»

27.14 

(2)0.63´

0.57»

0.36

(3)4.32¸

1.7»

2.54 

(4)4.67¸

0.23»

20.30

指出取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及约等号“»

”的使用。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例3:

计算:

3.6¸

1.2+0.5´

5

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要先算1.2+0.5该怎么办?

(添上括号),这时运算顺序怎样?

3.6¸

(1.2+0.5)´

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当学生发现3.6¸

1.7除不尽时提出问题老师该怎么办?

教师回答在计算过程中除得的商超过两位小数的,一般只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学生练习完后,教师讲评,重点解决:

=3.6¸

1.7´

»

2.12´

(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10.6 

(这里为什么又用等号?

小结:

教师指出黑板上的题,“3.6¸

5我们用了什么符号?

”(用了小括号)“在这里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改变运算顺序)“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或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有小括号还不够用,就要用到中括号‘[ 

]’

教师板书:

中括号[ 

],并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例如在例3中要先算(1.2+0.5)´

5,就要加中括号。

这样就可得到下面的算式:

[(1.2+0.5)´

5]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讲解:

(1.7´

5)

8.5 

(这里为什么用等号?

»

0.42 

指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