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
《巨鹿县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鹿县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部财政收入实现1.6亿元,年均增长14.5%,基本实现了五年翻一番;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亿元,年均增长19.8%;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47.9亿元,比“十五”末纯增26.5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提速提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粮食总产达到17.4万吨,比2005年增加3.1万吨,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促进了农村群众富裕水平持续提高。
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基础产业持续壮大,培育了燕南、方盛、喜德来、金科达、益明等5个省著名商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27家,比“十五”末增17家;
建设了神州巨电、华骏环科、燕升生物等一批科技型项目,新能源、新医药两大新兴产业蓄势成长,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引进了家乐园、明珠等大型超市,发展了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6%,年均增长11.9%。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实施了一批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9%和15%,均完成省定目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农业农村事业快速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实施了一批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咸淡混浇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在全省贫困县中率先建立了4个农业技术区域推广站,实现了农业开发红旗县“八连冠”,顺利通过全省首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验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省保持先进。
中药材、小杂粮、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一次性成功注册了巨鹿金银花、红杏、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银花产业规模跃居全国第一;
张杂谷、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和2.3万亩,成为冀南最大夏播谷种植区;
6家畜牧企业被农业部列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三田千头奶牛小区被定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
严格落实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补贴,每年补贴67万亩以上,全县8万农户、3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大力改善农村面貌,实施了一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村村街道硬化、村村公路联网、村村通公交,农村交通建设投资达到1.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同时,新民居建设稳步推进,省、市级新民居示范村达到14个。
2009年,我县被定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县。
——城镇建设大步迈进。
围绕加快邢东商埠中心建设,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以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为主线,扎实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三年打基础”工作圆满完成,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
以超过改革开放后30年投资总额2倍的投入力度,拉起了“一带、两区、四轴、多点”的城市发展框架。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完成了四环路网、文化中心、全省首家县级3D影城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发建成了第一城等居民新区,配建、改建廉租住房1100套、筹建经济适用房1200套,废品收购场全部实现围场作业,新安装交通标示牌246个,治安监控实现了城区重点部位全覆盖,全城基本消灭了“无灯路”,县城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区燃气主管道覆盖率达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1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6.7%,连续五年被市评为城市建设先进县。
现代商贸服务业初具规模,培育了家具、家电、摩托、服装等商业街区,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各类商铺达2700多家,县城的人气和商业活力不断提升,“邢东商埠中心”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23平方公里工业聚集区通过了省级“三规一评”,成立了工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完成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亿元,县纺织工业聚集区被列入省振兴纺织产业重点支持园区之一,聚集区内进驻企业达到40家。
——民享水平大幅提升。
围绕建设“幸福新巨鹿”,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一个在平原缺水地区一次性全面解决了农村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群众吃上了和城市一样安全、卫生、洁净的自来水,完成了农村的一场饮水革命;
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政府花钱买岗位,村村设立救助员”社会救助新机制,保障了全县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这一做法获民政部颁发的“农村社会救助创新奖”,并被全国推广;
第一个在全省贫困县中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街道硬化,基本实现了农村道路联网,我县乡村公路建设投资总量位居全市之首;
第一个在全省贫困县中建立了“两个组织”信贷扶贫新模式,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及省、市主要领导的肯定,巨鹿经验被全省推广,并争列为国家重点扶贫项目示范县;
第一个在全省贫困县中建立了“村居点”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模式,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位居全市第一,并被列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新农保参保率超过90%,有4万多名60周岁以上农村群众拿到了每年660元的基础养老金,领取率达到97.1%。
同时,城乡就业稳步扩大,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余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3.7%以下;
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大保险实现全覆盖,低保金、五保供养金标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扶贫攻坚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累计争取上级各类扶贫支持4396万元,比“十五”期间多争取95.3%,使69个重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工程顺利推进,学龄前教育名列全市前茅,高考升学率创最好水平,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发展较快,巨鹿职教中心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并被国家七部委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县直幼儿园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标准园;
卫生事业协调进步,成功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新建了县医院外科大楼,启动了投资6500万元的内科大楼建设,10个乡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医疗设施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15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69%;
文化事业积极推进,组建村级文体团队233个,组织挖掘整理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武乡“西路乱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利益导向机制普遍建立,计生服务全方位开展,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以下;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安全稳定形势不断巩固加强,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等全面下降,圆满完成北京奥运、国庆六十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三位一体”矛盾排调先进经验被全省推广,获得了“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荣誉称号;
同时,广电、审计、统计、人防、体育、气象、地震、邮政、通讯、爱卫、档案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多项工作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很不寻常,取得的成绩振奋人心。
这是县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实施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巨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幸福新巨鹿的关键时期。
综观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基本面没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县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内“东企西扩,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有利于我县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县加快培育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乃至大做“无中生有”文章,发展其它新兴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支持;
省政府决策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对我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新能源、新医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先机;
另外,我县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积累,工业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特色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工业聚集区加快完善,邢衡高速、邯黄铁路的开工建设,为我县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主要是我县工业总量较小,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完善,发展环境仍不够优化,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等等。
今后的发展竞争将更为激烈,发展任务将更加繁重。
我们必须在迎接挑战中抢抓新机遇,在扬长避短中增创新优势,在竞争发展中实现跨越升位。
根据县委九届七次全会的部署,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幸福巨鹿”工程,走民生型发展之路为统领,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提速提质这条主线,实施工业强县、特色立县、服务兴县、城乡统筹、创业富民五大发展战略,强化以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培育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支撑,以转变干部作风为主的环境建设支撑,全力构筑“一区两新三基”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集中打造工业聚集区增长极,大力培育新能源、新医药两大新兴产业,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基础产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弘扬新时期人文精神,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升位。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
通过五年努力,逐步把我县打造成为全省新能源和新医药产业基地,全国金银花集散地和深加工基地,邢台东部商贸物流中心,并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为支撑,向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等小城市迈进,把我县建成一个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和谐、城市区域影响力更为广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的幸福新巨鹿。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全面推进工业化突破,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加快构建“一区两新三基”工业经济新格局,努力将神州巨电、燕南、方正、三昌等企业培育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企业,将新能源、新医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壮大成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建设全省新能源和新医药新兴产业基地为目标,充分依托现有企业和特色资源优势,实施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加大关联产品、配套项目和龙头企业引进力度,加快建设锂电池产业园,着力构建以新型储能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长江以北的大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
争创金银花、枸杞产品全国名牌农产品,培育建设一批深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建成几家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医药企业,在金银花、枸杞提取物开发上取得较大突破,逐步建成全国金银花和枸杞标准提取物及制药生产基地。
加快提升基础产业发展水平。
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开展“对标行动”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加快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力促我县传统产业逐步走上靠规模、靠技术、靠品牌、靠创新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0家左右,争创6-10个行业著名商标,将巨鹿建成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装备制造集中区和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集中区。
加快完善工业聚集区建设。
统筹城镇化建设,加快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工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
同时,突出新能源、新医药产业对工业聚集区的支撑地位,将工业聚集区资源和要素向新能源、新医药产业集中,促进两大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着力形成全县经济增长极。
(二)大力推进邢东商埠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区域辐射力。
围绕邢东商埠中心建设,加快优化商贸服务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升城市辐射力。
到2015年,力争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3.2亿元,占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5%。
加快建设专业市场。
依托现有商贸市场,以专业化、规模化、中心化为方向,加快推动服装、家具、家电、农副产品等各类商贸业集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批发市场、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名牌市场。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建设产品交易集散地为方向,着力构建集信息、运输、仓储、交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升。
着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加大巨鹿历史文化、土特产品、地理风景等资源的挖掘、整合、包装力度,以“中国巨鹿双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为龙头,以乡村休闲、文化观光、特色展示为主题,以仿古街、织锦园、农家院等为节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目的地,完善广场、游园、步行街、星级酒店建设,加大夜文化和夜市的建设和培育力度,将夜经济打造成为区域亮点。
同时,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聚集产业和改善民生为抓手,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到2015年,力争城区框架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左右,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7.7%。
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小城市。
以建设邢台东部商埠中心为目标,以县工业聚集区为载体,做大做优县城建设,推进企业、项目、人口向县城聚集,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同时,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置业环境,促进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县城转移。
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加快城区改造建设,尽快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处理污水和垃圾以及危险废物;
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大力发展城西工业聚集区、城北行政新区、城东市场物流区、城南观光旅游区,积极推进城中心区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建设商住中心区;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环城水系、内外两环路网、洪溢河生态景观长廊,实施博物馆、体育馆、科技馆、会展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加强城市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着力打造标志性景观。
加快发展中心城镇。
力争“十二五”末,分别将西郭城镇、官亭镇、闫疃镇、堤村乡,发展成为生物制品和钢铁产业集聚区、橡塑和畜牧养殖业集聚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区域中心,构建起拉动全县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通信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以创建国家级中药材示范县、全国小杂粮优种繁育基地、黑龙港流域设施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全省特色养殖示范基地为目标,坚持“抓农业抓出产业化、抓产业化抓出工业化”的思路,优化特色农业集中布局,建设一批中药材、小杂粮、精品菜、特色养殖等标准化基地,着力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引进、壮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
到201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幅提升,把双泰牧业、灏华科技、巨水制药等培育成为年产值超亿元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区域特色经济。
以县工业聚集区为中心,沿洪溢河两侧,打造农民进城商住区;
以堤村为中心,沿定魏线两侧,积极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打造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和城南观光旅游区;
以官亭、观寨为主,沿祁南线两侧,打造规模养殖带和设施蔬菜基地;
依托闫疃、张王疃,沿老漳河两侧,打造优种杂交谷繁育区;
以巨鹿镇为中心、沿定魏线两侧,打造串枝红杏、枸杞种植区,形成区域经济各具特色、差异竞争、协调共进的新格局。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尊重民意、先易后难、梯次推进、集中连片、注重特色、提升水平,积极稳妥推进新民居建设,促进全县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省级示范社80个、市级示范社100个。
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新实施一批户建沼气池、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等工程。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实现村村有农技推广站和试验示范田,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持续发展支撑。
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做好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建1座、扩建1座110千伏变电站;
新建2座、改造1座35千伏变电站,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调度灵活、运行安全的区域性电网体系。
加强交通路网建设。
力争“十二五”末全县通车里程达到487公里。
重点实施邢衡高速巨鹿段及外环城路网建设,定魏线、南郝线、杨官线等干线公路升级工程,新增6条县级公路,完成5条重要乡道和170条村级联网公路新建改造,优化客货运输市场布局。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总投资14.32亿元,重点实施引黄工程巨鹿段、环城水系、滞洪区安全、雨水集蓄利用、农村节水、城市污水处理、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等一批水利工程。
(六)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力争将我县闫疃工业区,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抓好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重点节能工程,加大洪溢河、老漳河、狼窝渠等重点区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七)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步伐,做强赶超发展智力支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建设人才强县。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依托现有骨干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努力在新能源、新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突破,开发和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
到“十二五”末,全县各工业行业均建立起行业技术研发机构。
加快人才强县建设步伐。
制定实施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能的相关政策,多渠道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能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专家型管理人才、能够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型人才,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城市建设人才、民营经济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十二五”末,使我县人才密度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八)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实施扩大就业工程。
力争“十二五”末,乡乡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实施富民增收工程。
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快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村经济新格局,扩大和深化产业扶贫机制,提升劳动力培训转移水平,使更多群众走上富裕路。
实施社保扩面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人数有明显突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各项保障标准逐步提高。
同时,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发展老年人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明显提高弱势群众的幸福指数。
实施教育普惠工程。
围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并保持全市先进位次,加快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将实验中学打造成为省级教育示范基地,将一中建成省内知名学校,将职教中心办成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积极支持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培养一批省级以上名师。
实施医疗健康工程。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努力提高办医水平,力争县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成县第二医院,乡乡建成标准卫生院,村村建有达标卫生室。
同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促进人口结构优化。
实施安居保障工程。
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加大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更广泛改善提高群众现有居住水平。
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
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县”为目标,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协调监管、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努力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药”、“放心肉”和“放心菜”。
实施平安巨鹿工程。
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十户联防”等群防群治机制,努力实现治安监控系统城乡重点部位全覆盖。
同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城防安保工程。
借中央投资海河流域水利建设机遇,在防旱涝、保安全基础上,建设环城水系和生态观光带,让巨鹿县城美起来、靓起来。
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完善提升“三位一体”调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九)加快推进巨鹿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弘扬新时期巨鹿人文精神为载体,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挖掘历史文化,塑造现代文化,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建成河北省文化先进县。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包容诚信,执着担当,务实创新”的巨鹿新时期人文精神,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强化农村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具有现代水准的县级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依托七夕文化,做大我县七夕乞巧织锦等文化品牌影响力。
深挖魏征和秦汉历史文化,加快实施秦汉步行街等文化产业项目,靠文化为产业发展助力。
(十)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