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02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卷全国通用

化学反应原理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江苏卷,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解析:

C对:

3molH2与1molN2反应,若全部生成NH3,转移电子数目为6×6.02×1023,但H2与N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A错: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会消耗,因此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错:

铁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错: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变小。

2.(2019·湖北沙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使NaOH溶液稍稍过量

B.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涂有防锈漆和未涂防锈漆的钢制器件,其发生腐蚀过程的自发性不相同,后者能够实现

D.离子反应是一类不需要用活化能来引发的反应,所以反应速率很高

解析:

测定中和热时,要让酸与碱充分反应,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NaOH溶液的量可稍过量,故A项正确;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为: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故B项正确;根据焓判据和熵判据分析,反应相同,所以焓变和熵变相同,所以反应过程中自发性相同,故C项错误;离子反应的速率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扩散速率,受温度影响不大,是一类不需要活化能来引发的反应,所以反应速率很高,故D项正确。

综上,本题选C。

3.(2018·天津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解析:

B对:

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锌仍然作负极被腐蚀,保护了铁。

A错:

电离平衡常数与水解平衡常数成反比:

Kw=Ka·Kh,故Ka越小,Kh越大。

C错: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越不易进行。

D错:

红外光谱可以判断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故用红外光谱可以区分C2H5OH和CH3OCH3。

4.(2019·四川成都)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2(g)+O2(g)===H2O(g) ΔH=-285.8kJ·mol-1

B.中和热为-57.3kJ·mol-1,则NaOH与醋酸反应的反应热可以表示如下: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kJ·mol-1

C.已知:

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4kJ·mol-1,C(s墨)+O2(g)===CO2(g) ΔH=-393.5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kJ·mol-1

D.已知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4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222.6kJ

解析:

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产生H2O为液态,因此氢气的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kJ·mol-1,故A错误;B、中和热是稀强酸和稀强碱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CH3COOH属于弱酸,弱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CH3COOH和NaOH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B错误;C、①C(s,金刚石)+O2(g)===CO2(g),②C(s墨)+O2(g)===CO2(g),①-②得出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kJ·mol-1,故C正确;D、1mol甲烷生成C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8mol,则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是890.4/8kJ=111.3kJ,故D错误。

5.(2019·山东济南)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C )

解析:

A、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连接正确,故错误;B、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连接正确,故错误;C、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连接错误,故正确;D、电解氯化铜,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连接正确,故错误。

6.(2019·山西临汾一中等三校高二第二次联考)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C )

A

B

探究温度对盐的水解反应的影响

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C

D

比较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15.00mL稀盐酸

解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稀硫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气体增多,根据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变化测定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双氧水的浓度不同,会影响反应速率,不能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用酸式滴定管可以准确量取15.00mL稀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均为电解质

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

解析:

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强电解质H2SO4,而SO3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时,V醋酸>VNaOH,B项错误;NaAlO2与NaHCO3反应有沉淀而没有气体:

AlO+HCO+H2O===Al(OH)3↓+CO,C项错误;沉淀一般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D项正确。

8.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

3A(g)+B(g)2C(g) ΔH<0。

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A和1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解析:

①与②相比,由于②能把反应产生的热量扩散到空气中,相比①来说,相当于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

②>①;②与③相比,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反应,故③中活塞下移,相对②来说,相当于给体系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C的体积分数:

③>②。

9.(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三月考)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度(AG)表示,已知AG=lg,室温下将0.01mol·L-1盐酸逐滴滴入20.00mL0.01mol·L-1氨水中,溶液的AG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室温下,0.01mol·L-1盐酸的AG=12

B.M点时溶液中:

c(NH)=c(Cl-)

C.M点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mL

D.M点以后NH的水解程度逐渐增大

解析:

室温下,0.01mol·L-1盐酸中H+浓度为0.01mol·L-1,OH-浓度为10-12mol·L-1,则盐酸的AG=lg=10,故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M点的AG=lg=0,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知c(NH)=c(Cl-),故B正确;M点时c(H+)=c(OH-),溶液呈中性,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0.00mL时,溶质为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为中性溶液,则加入盐酸的体积稍小于20.00mL,故C错误;M点后,盐酸过量,HCl电离出的H+抑制了NH的水解,故D错误。

10.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2H2O(l)===2H2(g)+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C(s)+H2O(g)===CO(g)+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

CH4(g)+H2O(g)===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ΔH3=74.8kJ·mol-1

解析:

A.①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B.②中ΔH2=131.3kJ·mol-1,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终态,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得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kJ·mol-1,正确。

11.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m(NO)·c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

①2NO+H2===N2+H2O2(慢) ②H2O2+H2===2H2O(快)

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c(NO)/mol·L-1

c(H2)/mol·L-1

速率/mol·L-1·min-1

0.0060

0.0010

1.8×10-4

0.0060

0.0020

3.6×10-4

0.0010

0.0060

3.0×10-5

0.0020

0.0060

1.2×1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整个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

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

v=5000c2(NO)·c(H2)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 ΔH=-664kJ·mol-1

解析:

A.①2NO+H2===N2+H2O2(慢),②H2O2+H2===2H2O(快),反应历程中反应慢的决定反应速率,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故A正确;

B.反应①难以进行,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高,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故B错误;

C.比较图表Ⅰ、Ⅱ数据,NO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一倍,Ⅲ、Ⅳ数据分析,H2浓度不变,NO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到4倍,据此得到速率方程,v=kc2(NO)·c(H2),依据Ⅰ中数据计算k=5000,则速率方程v=5000c2(NO)·c(H2),故C正确;

D.反应2NO(g)+2H2(g)===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生成28gN2放热664kJ,热化学方程式为:

2NO(g)+2H2(g)===N2(g)+2H2O(g) ΔH=-664kJ·mol-1,故D正确。

12.苯甲酸钠(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

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

已知25℃时,HA的Ka=6.25×10-5,H2CO3的Ka1=4.17×10-7,Ka2=4.90×10-11。

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不考虑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