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98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doc

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总结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中想办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把握住自由、灵活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

“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

一、教学资源趣味化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学中我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

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位置与方向》一课中,引入时,我应用了游戏引入的方法,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火红的太阳,同时老师叫口令,师生一起做动作:

在教室东边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生动的演示,既可以直观的说明问题,又可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方向的特征,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题目带有一定的思考性,就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设计练习时,可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题目以及数学游戏等。

例如,在上《笔算除法》这一节课时,在练习中可以设计涂颜色、改错、连线、开火车、判断等等类型的题目,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课堂练习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1、让学生“进入”课本主题图

每次新授课时,我喜欢用学生的名字代替书本中主题图出现的人物。

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好象这知识更贴近自己,感觉更亲切好玩,下课后还津津乐道。

比如在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一课时,用四名学生代替唐僧师徒四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

2、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

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笔算除法》的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同学用小棒代替小树。

通过小组同学分小棒的过程,要求同学观察42根小棒,每堆分20根,可以分几堆。

分的结果可以告诉同学42里面大约有2个20,并判断分的结果与估算是否吻合,既充沛体现估算的作用,又让同学知道商是两位数。

把摆小棒操作跟竖式建立联系。

摆小棒操作是为理解笔算竖式和算理服务的。

当同学摆完小棒时,就要求他们用竖式把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接着要求同学说出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和商“2”所在的位置,并要求说出为什么“2”必需在十位上。

加深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

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采用多种类型的东西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民主教学构建师生和谐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高效课堂评价表,通过学生组内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不爱发言的学生、学困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

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

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

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我不时点头赞许,对学生及时进行恰当的评价,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也就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课堂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张诚

2013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