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9636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非农业概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开普敦是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位于西海岸,濒临大西洋,工商业发达。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

早在殖民主义者入侵前很久,当地土著居民就生活繁衍在南非这块土地上;

其中东部地区居住着班图各民族,过着农牧生活,西部居住着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桑人(也被称作布须曼人)和以游牧为生的科伊人(也被称作霍屯督人)。

1652年,荷兰人开始从南部沿海入侵,随而向内地推进,对当地居民发动多次殖民战争。

179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开普登陆,1906年夺取了开普殖民地,迫使荷裔布尔人向内地迁徙。

布尔人于1852年和1854年先后建立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1867年和1884年南非先后发现钻石和黄金,大批欧洲移民纷至沓来。

1899-1902年,英国人通过"

英布战争"

吞并了布尔人建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1910年英国将开普、德兰士瓦、纳塔尔和奥兰治合并为"

南非联邦"

,成为自治领地。

1961年,南非国民党政府退出英联邦,宣布成立南非共和国。

此后,南非白人当局一直在国内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黑人和有色人进行残酷镇压和迫害,激起了南非广大人民群众持续不断的反抗和全世界人民的谴责。

南非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在1994年5月建立了以曼德拉总统为代表、以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为主体的多党民族团结政府,从而最终结束了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为新南非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南非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以农牧业起步、采矿业发家、制造业后来居上,采矿业、制造业成为其支柱产业的独特道路。

南非原是一个农牧业国家,随着工矿业的发展,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30年代的约20%降至1960年的12.5%、1981年的7.1%,到1992年遭受严重干旱时仅占到4.2%。

目前,南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4%。

尽管如此,农业在南非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并且对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有"

非洲经济巨人"

之称。

南非国民生产总值一般要占到全非大陆的30%多;

但是其经济结构相当脆弱,经济建设资金严重依赖出口收入和外国资本。

1993-1996年,南非经济连续四年实现低速增长,其中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3.1%,人均收入比1993年增长4.5%,通货膨胀率也降到了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为7.4%。

受1998年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南非的经济也出现了动荡。

国际市场上黄金和矿产品价格暴跌,使出口收入锐减。

加上不合理的外资结构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可趁之机,兰特贬值达25%。

这些都影响到南非经济的发展,进而会对整个非洲大陆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南非的货币名称是兰特(rand),2000年6月为6.94兰特兑换1美元。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南非199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190亿美元,人均2880美元。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具有鲜明的二元结构南非国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农业生产机制,其生产内容、水平、特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是少数白人农场主经营的发达的大农场,是高度商品化的农业,提供南非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另一方面,是非洲人仅能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

南非新政府继承下来的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结构。

种族隔离统治时期的土地法令将86%的土地给了白人,广大的黑人被排挤到土地贫瘠的"

保留地"

到种族隔离制结束时,先前白人地区由6.7万个农场主占有,规模大都超过1000公顷,而71%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剩余的14%的土地上。

而黑人地区人均占有可耕地低至0.1公顷。

南非农业中的这两种极端在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2.农业商品率和生产率高居非洲前列商品农业经济在南非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它从一开始就同宗主国的海外市场紧密相联。

开普殖民地的建立,其首要任务是为过往船只提供蔬菜、肉类、淡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钻石、黄金采矿业兴起后,大批移民纷至沓来,使得城市迅速发展,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对粮食、蔬菜、肉类、水果的大量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许多掌权者代表布尔人农场主的利益,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白人农场主的立法,使南非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二战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

1994年,南非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12.6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为1.27万台。

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谷物7766公斤,生产肉类660公斤。

南非农业虽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较大,但除少数干旱年之外,它一直是一个粮食自给有余并且出口的国家。

3.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南非农业因地理、资源条件不同而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主要农作物有自己的集中产区。

例如最重要的作物玉米集中在西北省,自由州的西北部、北部和东部,马普马兰加省高草原(海拔1300米以上)以及夸祖鲁-纳塔尔地区。

小麦是仅次于玉米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区主要在冬季降雨的西开普省、西北省、北部省和自由州(该州的产量最高,但因气候原因,年度产量变化幅度较大)。

西开普省西南部地中海式气候区降雨可靠,冬季温和多雨,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小麦最为稳定的产区,素有"

小麦谷仓"

之称。

其他粮食作物中,大麦、黑麦、燕麦等播种面积不大,集中于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

南非是世界第十大产糖国,甘蔗主要集中于沿海无霜冻地区及夸祖鲁-纳塔尔省沿海湿润区,另外10%左右的甘蔗种植在马普马兰加省南部的灌溉农业地区。

棉花分布在北方省。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南非可耕地相对不足,雨量不多,水源不足,干旱一直是困扰南非农业的一个不利因素。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

二次大战后,南非农业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大致保持同步,农业发展状况较好,产量步步高升。

南非农业的就业人口达165万,约占劳动力总量的10%。

除少数干旱年份外,南非一直是粮食自给有余且能出口的国家,1996年农业总产值达147.55亿兰特。

1995年食品出口占总值的9.15%。

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占非黄金出口额的30%左右,每年创汇10-20亿美元,较好的年份可达30亿美元。

1.种植业南非谷物的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618万公顷减少到1998年的463万公顷,单产比较稳定,每公顷约2060公斤,总产因面积缩小而从1990年的1270万吨下降到1998年的960万吨,居非洲第三(位于尼日利亚、埃及之后)。

玉米是南非居民的主食,也是南非最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在600-1300万吨之间波动,总产量为非洲第一。

1998年播种面积352万公顷,产量为757万吨。

国内消费量约700-800万吨。

1970年代以来,玉米的产值在减少,小麦的产值有一定的增加,并已居非洲前列。

1995年,南非出口粮食创汇84.52亿兰特。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蔗糖产区及出口地区。

播种面积常年在30万公顷以上,年产量达到210-240万吨。

南非的主要油料作物是葵花子和花生。

南非是世界第十大葵花子产地,1998年产量在58.4万吨,1996年曾达到78.4万吨,主要分布在马普马兰加省高草原、西北省和自由州。

花生集中于北方省、马普马兰加省、自由州北部和西北省,年产量在10-21万吨之间。

园艺业分布比较集中,近些年来发展较快。

水果常年产量在42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在210万吨左右。

柑橘、苹果、梨、桃、杏主要集中在西开普省的西南部,东北部平原盛产柑橘、亚热带水果和蔬菜。

夸祖卢-纳塔尔省和东开普沿海无霜区适合种植甘蔗、柑橘、菠萝等亚热带作物。

葡萄90%左右分布在西开普省的西南端。

南非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是世界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量1995年占世界总产量的3.5%。

南非水果的80%主要出口到英、法等国的市场。

商品性蔬菜生产主要在夸祖鲁-纳塔尔省沿海和西开普省西南部。

南非政府已开发了多处大型水利设施。

正在建设中的奥兰治河流域水利工程建成后可增加30万公顷灌溉面积,可使全国灌溉面积增加40%。

另外,南非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对农业产量的增加起了很大作用。

在耕作技术方面,南非农场中大力推广了轮耕制,对保持土壤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畜牧业南非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商品性畜牧业规模较大,但是其畜牧业也深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南非的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种植业。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养羊国,养羊业超过养牛业。

养羊业以绵羊为主,1996年的存栏数,绵羊2890万只,山羊670万只,所产羊毛90%以上供出口。

另外,南非还引进了卡拉库尔新品种,现在南非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卡拉库尔羔羊皮的供应地之一。

著名的美丽奴细毛羊的主要饲养区在东、北开普省内陆高原、自由州以及马普马兰加省。

有"

黑色宝石"

之称的卡拉库尔羊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燥地区。

南非有牛1340万头,牛群主要分布在北开普、东开普、自由州和夸祖鲁-纳塔尔部分地区以及北方省。

南非全国乳牛场分布很普遍,主要集中于自由州东部、北部,夸祖鲁-纳塔尔中草原,东西开普、豪腾省大都市区以及马普马兰加的南部地区。

3.渔业和林业南非渔业也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也居非洲前列。

南非森林覆盖率较低,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的山坡上。

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人工林。

现在,南非拥有世界最大的人造林,每年来自这些森林的林业产值达20亿兰特,再加上木材加工,每年林业总产值达110亿兰特,其中30%是出口收入。

表1 1994-1996年南非主要农产品的产值(单位:

百万兰特)

     1993/941994/951995/96

  玉 米4868 2825  5995

  小 麦1493 1390  1569

  干 草1078 1090  1481

  甘 蔗1123 1626  1751

  葡萄类 866  966  1214

  柑 橘 744 1227  1322

落叶属水果1727 1838  1962

亚热带水果 303  341   411

  蔬 菜1249 1531  1578

  羊 毛 371  573   498

    牛2922 3325  2939

 绵羊山羊 946  867   896

  表2 1997-1999年南非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

千吨)

     1996/971997/981998/99

  玉 米1017110136 7574

  小 麦2711 2294 1469

  甘 蔗209512215524406

柑橘类水果1173 1259 1183

 其他水果4237 4461 4150

  蔬 菜 265   270 260

  羊 毛  62   54  54

  资料来源:

E.I.USouthAfrica1999-2000p.54

4.农业对外贸易南非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玉米、蔗糖、羊毛、食用油、花卉、果汁、葡萄酒、肉类等。

干白葡萄酒是南非出口的拳头产品。

例如,1999年向英国的出口比上一年增长了29%,占南非葡萄酒出口总额的40%。

预计2000年南非的干葡萄酒出口还将上升10个百分点,达到1370万升。

表3 南非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额(单位:

万美元)

      1995 1996 1997

  谷 物221094469030893

  玉 米167503714724960

  苹 果11576 926710262

  柑 橘169231297515643

  葡 萄11612 911312335

    糖101101623017800

 葡萄酒等186651867818786

  啤 酒7264 5022 3115

  烟 叶5920 6010 6375

  羊 毛8277 7637 7150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南非农产品拥有广阔的地区市场。

1994年,南非加入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英文缩写为SADC),为推动南部非洲地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其农产品顺利进入邻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共同体中的国家如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几乎没有什么粮食储备。

南非加入共同体,对于缓解共同体其他成员国的粮食危机、保障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稳定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996年,共同体各国签署的贸易议定书使各国之间的粮食流通更为容易。

南非的玉米销售局不再规定国内的价格,对粮食的进出口额也不再实行管制,而是由一个成熟的私营销售体制代替。

共同体中,农业的研究和培训部门也是各成员国积极参与的重点。

科技相对占优势的南非也不例外,可望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1996年4月,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大学还成为共同体中可培养农业科学硕士的几所高校之一。

南非农业发展的国际、地区间的合作前景是比较广阔的。

南非有自身的科技优势,有条件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农业部门的广泛合作,也有助于南非同共同体各成员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在农业的国际合作方面,南非农业部和农业研究委员会(ARC)在布鲁塞尔、巴黎、罗马、日内瓦、华盛顿、布宜诺斯艾利斯都设有代表处,主要是为国家提供国际农业发展、农业政策方面的最新信息,以及就共同关心的农业问题寻求国际合作。

四、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南非农业发展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1.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例如,政府颁布扶植农业的法令,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重视水利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产品的运输价格,制定保护农业的关税政策等。

此外,国家非常重视农业教育,许多中小学都设有农业专题课程。

2.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农业研究委员会(ARC)是南非的国家级的农业研究实体,由农业部和工艺科学部共同领导。

ARC有17个研究所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个试验站,ARC和各省农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农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国农业研究体系。

研究机构的装备先进,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条件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媲美。

1998年,ARC的研究经费为4.3亿兰特,其中78%来自国会拨款,12%左右来自技术转让和产品销售等,并且后者的份额还在逐步扩大。

3.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农业部大力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农业、园艺、兽医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ARC的很多研究都与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紧密联系。

例如,蔬菜花卉研究所对南非特有的花种Fynbos进行改良,根据国际市场对该花的市场需求进行研究,然后将其技术转让。

ARC十分重视适宜小农户应用的技术开发,如小规模节水作物园区综合配套技术、贫困小农户初级产品加工技术、家畜和水产品养殖配套技术等,经济实用,效果很好。

南非政府在改良农作物和牲畜品种,预防病、虫、害方面已建立起了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使农业科研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技术,重视农业教育与培训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许多农牧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高产品种,实现了农作物和禽畜的良种化。

1970年代末,南非就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玉米品种。

该品种对水分要求不高,甚至在沙漠里也能种植。

小麦因选用了抗锈菌的品种,产量增长很高并且有盈余可供出口。

畜牧业方面,南非引进优良的美丽奴羊和卡拉库尔羊,并且培育了多种肉用牛。

南非因常常受到干旱的威胁,为保证饲料供应,南非所开发的新型饲料受到世界的普遍重视。

兽医部门还研制了几十种疫苗,有效地预防和遏止了牲畜的多种疾病,现已向非洲许多国家出口疫苗。

南非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

1.土地问题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南非现在的土地所有制结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新南非政府成立后提出的"

发展与重建计划"

指出在农业方面进行土地改革,到1999年将30%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但是由于非国大政府想通过购买和减少资助的方式从效率不高和处于边沿地区的白人农场中挤出来一些土地来分配给黑人。

这对于解决整个社会的土地矛盾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这样挤出来的土地毕竟有限。

在这一问题上,也有人主张通过发展农业-工业土地,扩大甘蔗、烟草、水果、林业等方面的就业能力,以此来解决土地问题。

2.农业上的二元结构和不平衡状况将长期存在同先前一样,南非绝大多数农产品来自白人拥有的私人农场,这些农场仍是南非发展农业的强大基础。

但是,广大黑人地区人多地少,缺少资金和技术,基础设施落后,农作物产量低下,许多黑人地区所需的粮食还得从白人农场中调运。

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南非农业的整体发展。

南非政府虽然也开始扶植黑人发展农业,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但要改变农业中的这种局面,不是短时期就能完成的。

3.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南非可耕地少,荒漠和草原多,同时,南非农业受降水影响较大,干旱是南非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

因此,南非必须大力发展水利设施。

目前正在进行的奥兰治河流域开发工程,对南非农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我国与南非两国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关系,特别是高层领导频繁互访,有利于两国发展农业合作。

中南双边贸易在1990年代初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额从1991年的1400万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5.73亿美元。

1999年底,经我外经贸部批准的在南非设立的中资企业已有90家,其中,中资独资企业52家,中南合资企业有23家。

此外,还有更多的中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其他渠道在南非或投资办厂,或开店经商,涉及的领域有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旅游等等。

目前在南非的华人约5万人。

鉴于南非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市场的辐射力,建议我国农业部门重视开拓南非市场。

具体领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探索到南非进行农业合作和开发的机会 南非降雨有限,水资源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南非确定从流域的角度实施区域重点开发的计划,兴修小型灌溉设施,发展灌溉农业,提高农业产量,有利于增加南部非洲国家的粮食供应。

南非农业存在二元结构,很多地区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一些农业技术还不如我国。

中国企业可以到南非广大农村地区兴办农场和各种企业,如养鸡场、农产品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

一来可以享受南非的投资优惠待遇,二来可以为南非广大黑人创造就业机会。

我国农牧业在南非已经有了拥有80多平方公里的大型基地--南非茂华发展有限公司,位于约翰内斯堡东南160公里的斯坦顿,加上带料加工工业区4.2平方公里。

该公司由中国牧工商集团公司等组成,种植玉米、葵花、大豆、牧草等经济作物,并放养南非的名种肉牛和布尔山羊。

南非交通运输方便,电力供应充足,有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并且有农作物保险制度,又是整个南部非洲的购物中心,市场前景良好。

2.积极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 我国在南非设立了"

长城贸易中心(南非)"

,有不少企业在南非落户,并也有一定规模的劳务业务。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我国向南非出口很少,而从南非进口的主要是烟叶和羊毛,贸易额都不大。

全国与南非的经贸合作的前景广阔。

3.增进农业科学技术交流 加强中国与南非农业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引进一些优良品种,也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建立监控干旱及农作物生长的早期预警系统。

环保、水资源利用、废物处理、农林牧渔业、食品加工等所需的高科技解决方案和设备都是中国和南非重点发展的行业,这些领域为两国贸易往来、互利互惠的投资、专业技术分享、合作项目以及技术转让等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