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8551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格式.docx

+

名称

单位

数量

钢管(1~6米)

3000

钢模板

m2

1000

竹胶板

U形卡

4000

2、劳动力计划

安排模板工40人。

3、人员培训

按规定对项目相关部门及进场队伍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

一、地下室模板施工

柱基础支模采用钢模板。

柱、墙、梁均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Φ48钢管作墙梁的竖楞和围檩。

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12mm×

1220mm×

2440mm竹胶板,顶板支撑均用钢管搭满樘脚手架支撑。

柱、墙模板安装前,模板下脚应用1:

3水泥砂浆找平,以保证模板的垂直和水平。

柱模板的截面较大,应采用对拉螺栓和钢管组成的柱箍,同时加固,间距不得大于800mm。

地下室墙支模及墙模支模见附图。

二、±

0.000以上主体结构施工

本工程模板除板模采用竹胶板外,其余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板,辅助木模由木工制作定型模板满足工程的需要。

支模部件分为柱、梁、板。

又根据支模顺序可分为支模前准备、支模、模板拆除等几步骤。

本工程支、拆模工艺流程为:

设计模板图→模板拼装→刷脱模剂→弹模板位置控制线→模内杂物清理→柱体复线→找平或铺胶条→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支模板→支钢管斜撑→调整加固模板→预检模板并签字→砼浇筑养护→检验砼强度→拆模申请→审批申请→拆模→修整模板→刷脱模剂→码放模板→进入下一循环。

⑴支模准备工作:

①支模前应熟悉图纸,核对尺寸,标高及建筑、结构图是否吻合,并根据图纸及规范对除了构造要求外的部分进行模板体系的计算。

支模前设计模板拼装方案,画出拼装图。

使支模更加科学、规范化。

这样即可保证质量,不因支撑体系的不牢造成跑模,不因支撑应力不足造成构件变形,同时通过计算使材料用量更加量化,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②支模时准备:

首先测放出建筑的柱、梁轴线,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柱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控制线。

找平: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

材料准备:

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

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做好施工辅助材料的准备工作。

③模板支设安装一般遵循下列要求:

a.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和经济合理。

b.配件必须穿插牢固,立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立柱垫木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支撑件应着力于外钢楞。

c.柱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标准靠紧垫平,在柱子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直度应进行较正。

⑵支模方法:

①支柱模

采用单块组拼的方法,支柱前首先用Φ48×

3.5钢管搭设独立支撑空间钢管架,搭设成长方体将柱包围其中,架子要稳定,设大小横杆及剪刀撑,然后根据模板拼装图开始支模。

加固选用钢管(48×

3.5)柱箍间距为800。

柱箍钢管两边用十字扣与四周钢管支撑架连接牢固。

②支墙模板:

剪力墙首先放出墙的边线及控制线,并搭设墙的支撑构架,根据模板拼装图采用散装拼接法。

从基点开始拼接第一层,拼接过程就是用u型卡正反交替连接水平接头和竖向接头,U型卡连接的间距不得大于300,同时注意要使穿孔的模板对称布置,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待拼装一部分使用临时支撑撑住然后继续拼接,待拼接完成后即可开始安装各种连接件、支撑件。

采用2根48×

3.5钢管作为内横楞。

第一排内横楞距地300,往上的横楞间距为600。

竖向外钢楞也采用2根48×

3.5钢管,外钢楞间距不大于600。

墙模板采用对拉螺杆。

对拉螺杆为Φ12,水平间距为距地300,然后间距为600竖向间距为600。

此为基本要求,支模时所要求各项部件间距不能大于上述各要求数值。

采用四道斜撑与墙体竖钢楞连接,斜撑角度适当。

③梁板支模:

梁、板模板用满樘红支架,同时支模,先支梁模后支楼板模板,支撑系统又要相互兼顾,并要计算强度、刚度、挠度及稳定性验算。

用铅垂将梁位置引上来,然后据此搭设梁支架,根据计算确定立杆间距。

并根据梁底标高定出梁底模位置,可定出支架主龙骨小横杆的标高,支架要求有剪刀撑并和板支撑系统的满樘红支架连接起来。

梁底模坐于小横楞上并拉边线找直拼接,开始安装固定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另一侧模板。

底模、侧模均为横向连接,用水平钢楞将侧模整体连接。

用短钢管连接钢楞和支撑系统使之形状成稳固的三角架形式。

梁模板支完后可开始支板模,先搭满樘红支架,立杆间距1.2m,立杆之间应加设水平拉杆,一般为离地面200处设一道,纵横向沿立杆高度每隔1.5m左右设一道,顶部设一道Φ48×

3.5钢管作为主楞,主楞的间距为1000,主楞上放置90×

90木方做次楞,次楞间距为300。

在次楞上即可放置竹胶板。

④楼梯间支模:

支楼梯模板较复杂,其施工顺序为先支休息平台模板及平台板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其支撑杆件的连接要求同梁、板的支撑要求。

在这其中特别要注意斜向支撑的固定。

1、荷载的组成:

a、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楼板模板荷载值见下表:

b、现浇筑砼重量

普通砼采用24KN/m3。

c、钢筋的重量

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砼的钢筋重量可按下列数值采用:

楼板1100N梁1500N

d、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重量

e、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对水平面模板为2000N/㎡

对垂直面模板为400N/㎡

f、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

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较小值

F1=0.22γtoβ1β2V0.5

F2=γH

式中:

F—现浇筑砼最大侧压力

V—砼浇筑速度(米/小时)

to——现浇筑砼初凝时间(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现浇筑砼顶面总高(米)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β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g.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

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九、模板计算:

(1)柱模板验算

采用组合钢模板组拼,框架柱截面尺寸以1000×

1000为例,选用ф48壁厚3.5㎜的焊接钢管作柱箍,柱箍间距500㎜,计算高度4.6m。

计算简图

a.柱箍荷载压力

F1=0.22γt0β1β2V0.5=0.22×

24×

1.0×

1.15×

20.5=34.34KN/㎡

F2=γH=24×

4.6=110.4KN/㎡

F1和F2两者取小值,即F1=34.34KN/㎡+4KN/㎡=38.34KN/㎡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1×

分项系数×

折减系数=38.34×

1.2×

0.85=39.11KN/㎡

b.倾倒混凝土产生水平荷载:

标准值2KN/㎡

设计值2×

1.4×

0.85=2.38KN/㎡

c.柱箍荷载设计值

F=39.11+2.38=41.49KN/㎡

q=Fl1=41.49×

0.5=20.75KN/㎜

柱箍强度检算

查<

<

施工手册>

(以下称手册)钢结构计算公式

得N/An+Mx/γWnx≤F

式中:

N=Lq/2=1000×

20.75/2=10375N

An=3×

489=1467㎜2

MX=ql2/8=20.75×

10002/8=2593750N.㎜

f=205N/㎜2

γ一弯矩作用平面内,受拉截面而塑性发展系数,因受振动荷截,故

取1.0。

Wnx一净截面抵抗矩,查手册表19-18Wnx=3×

5.08×

103㎜2

10375/1467+2593750/(1.0×

15.24×

103)=7.07+170.17

=177.24N/㎜2<f=205N/㎜2(可以使用)

④柱箍挠度验算

查手册表19-87,得

ω=0.521ql4/(100EI)

=0.521×

33.19×

7004/(100×

2.06×

105×

12.19×

104)

=0.55㎜<[ω]=b/500=700/500=1.4㎜(可以使用)

(2)墙模板计算

采用钢模板组拼,墙高以4.2m为例,实际中可以代入相应数据,墙厚300㎜,墙模采用P3015一行竖排,P3012一行竖排,P1009一行横排,内楞采用2根48壁厚3.5㎜,间距600㎜,外楞采用2φ48×

3.5钢管间距600㎜,对拉螺栓采用φ12,间距600㎜。

①荷载计算

a.混凝土侧压力

F1=0.22γct0β1β2V0.5=0.22×

1.80.5×

200/(20+15)

=46.55kN/m2

F2=γcΗ=24×

4.6=110.4kN/m2

取F1和F2中的小值,即F1=46.55kN/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F1×

折减系数=46.55×

0.85=41.781kN/m2

b.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

查手册表17-78,得4kN/m2荷载设计值为4×

0.85=4.76kN/m2

c.荷载组合

按手册表17-81进行荷载组合:

F'

=47.481+4.76=52.241kN/m2

②钢模板验算

查表17-83,P3015钢模板(δ=2.5mm)

截面特征:

Ixj=26.97×

104mm4,

a.计算简图

将均布面荷载化为均布线荷载:

q1=F'

0.3=52.24×

0.3=15.6723kN/m=15.67N/mm(用于验算承载能力)

q2=F0.3=47.481×

0.3=14.2443kN/m=14.24N/mm(用于验算挠度)

b.抗弯强度验算

查手册表17-87,得

Μ=q1m2/2=15.6723×

3752/2=1101958.59N.mm

σ=M/W=1101958.59/(5.94×

103)

=185.5N/mm2<f=205N/mm2(可以使用)

c.挠度验算

ω=q2m(-l3+6m2l+3m3)/(24ΕIxj)

=14.2443×

375×

(-7503+6×

3752×

750+3×

3753)

=1.48mm<[ω]=1.5mm(可以使用)

③内钢楞验算

查手册表17-18,2根φ48×

3.5钢管的截面特征:

I=2×

104mm4,Wx=2×

103mm3。

a.计算简图

将荷载化为线均布荷载:

0.75=52.241×

0.75=39.18kN/m=39.185N/mm(用于验算承载力)

q2=F0.75=47.481×

0.75=35.61kN/m=35.61N/mm(用于验算挠度)

由于200mm<0.4×

600=240mm,即内钢楞两端的伸臂长度与基本跨度之比小于0.4,伸臂端头挠度比基本跨度挠度小,故按近似五跨连续梁计算。

查手册表2-15,得该梁最大弯矩值:

M=-0.105ql2=-0.105×

39.18×

6002=-1481004N.mm

于是其抗弯承载力:

σ=M/W=1481004/(10.16×

=145.77N/mm2<f=205N/mm2(可以使用)

查手册表2-15,得

ω=0.644q2l4/(100ΕI)=0.644×

35.61×

6004/(100×

24.38×

=0.59mm<[ω]=l/500=1.2mm(可以使用)

④对拉螺杆验算

a.对拉螺杆的拉力

N=F'

×

内楞间距×

外楞间距=52.24×

750×

600=23.5kN

b.对拉螺杆的应力

σ=N/A=23.5×

103/144=163.19N/mm2<f=205N/mm2(可以使用)

(3)梁模板计算

梁的截面尺寸以300mm×

750mm为例进行计算,实际中可代入不同数据进行模板设计计算,采用组合钢模板。

支撑系统由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柱组成,小横杆间距800㎜,立柱横向间距800㎜,纵向间距1000㎜。

底模自重78.5×

2.5×

10-3×

0.3×

1.2=0.071kN/m

混凝土自重24×

0.75×

1.2=6.048kN/m

钢筋自重1.5×

1.2=0.315kN/m

自重荷载设计值=(0.071+6.048+0.315)×

0.85=5.4689kN/m

振动混凝土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0.85=0.714kN/m

按手册表17-81进行荷载组合

q1=5.4689+0.714=6.1829kN/m,q2=5.4689kN/m

②底模验算

a.计算简图(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Μ=ql/8=6.1829×

8002/8=494632N.mm

查手册表17-83,

得Wxj=5.94×

103mm3,Ixj=26.97×

104mm4。

σ=Μ/W=494632/(5.94×

=83.27N/mm2<f=205N/mm2(可以使用)

ω=5q2l4/(384ΕI)=5×

5.4689×

8004/(384×

26.97×

=0.52mm<[ω]=1.5mm(可以使用)

③小横杆验算

在计算挠度时,梁作用在横杆上的荷载可简化为一个集中荷载计算。

Ρ1=q10.8=6.1829×

0.8=4.946kN,Ρ2=q20.8=5.4689×

0.8=4.375kN

Μ=ΡL(2-b/L)/8=4.946×

0.8×

(2-0.3/0.8)/8=0.80kN.m

σ=Μ/W=0.80×

106/(5.08×

=158.2Ν/mm2<f=205Ν/mm2(可以使用)

ω=q2l3/(48ΕI)=4.375×

103×

8003/(48×

=1.85mm<[ω]=800/250=3.2mm(可以使用)

④大横杆验算

按连续梁计算,将小横杆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成均布线荷载:

q1=p18/2/6=4.946×

8/2/6=3.297Ν/mm

q2=p28/2/6=4.375×

8/2/6=2.916Ν/mm

查手册表17-18,φ48×

I=2×

103mm3,Ε=2.06×

105Ν/mm2

查手册表2-14,得

Μ=-0.107q1l2=-0.107×

3.297×

10002=352779Ν.mm

σ=Μ/W=352779/(5.08×

103)=69.44Ν/mm2<f=205N/mm2

ω=0.632q2l4/(100ΕI)=0.632×

2.916×

10004/(100×

=0.73mm<[ω]=l/250=4mm(可以使用)

⑤钢管立柱验算

梁支撑系统采用φ48×

3.5钢管做立杆,连接方式为搭接连接,横杆步距为1.5m。

查手册表17-90,得立杆所受的荷载N=3.11×

1.5=4.665kN<允许荷载12.4kN。

立杆稳定性验算:

σ=N/ΦA≤f

N=4.665kNA=489mm2

Φ由λ=l/ι=1500/[(482+412)/4]0.5=47.5查表得Ψ=0.8675

σ=4.665×

103/(0.8675×

489)=10.82N/mm2<f=205N/mm2(可以使用)

⑷楼板验算

采用竹胶合板1.22×

2.44×

0.012,次楞用90×

90木方,主楞和立柱用φ48×

3.5焊接钢管,次楞间距300mm,主楞1000mm,立柱间距1200mm。

底模自重8.33×

0.012×

1.22×

1.2=0.146kN/m

混凝土自重[2.5×

(1.22×

0.3-1×

0.2)+0.147×

5]1.2=1.38kN/m

钢筋自重1.1×

0.12×

1.2=1.93kN/m

合计3.456kN/m

设计值:

q2=3.456×

0.9=3.11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

0.9=3.15kN/m

总荷载设计值;

q1=3.11+3.15=6.26kN/m

查手册表17-86,得fm=30/1.55=18.35N/mm2,E=8500×

0.9=7650N/mm2

b.抗弯强度验算

M=-0.105q1l2=-0.105×

6.26×

3002=59157N.mm

σ=M/W=59157/29280=2.02N/mm2<fm=19.35N/mm2(可以使用)

3.456×

3002/(100×

7650×

1220×

125/12)

=0.134mm<[ω]=l/250=1mm(可以使用)

③内楞验算

将内楞传来的集中荷载化为均布荷载,即

q1=6.26×

0.3/1.22=1.53kN/m=1.53N/mm

0.3/1.22=0.850kN/m=0.850N/mm

fm=13×

0.9×

1.3=12.168N/mm2,E=10000×

0.85×

1.0=6800N/mm2,

I=bh3/12=90×

903/12=5467500mm4,W=bh2/6=90×

902/6=121500mm3

1.53×

10002=160650N.mm

σ=M/W=160650/121500

=1.32N/mm2<fm=12.186N/mm2(可以使用)

0.850×

10002/(100×

6800×

5467500)

=0.15mm<[ω]=l/250=4mm(可以使用)

④主楞验算

q1=1.53×

1.0/0.3=5.1N/mm

q2=0.850×

1.0/0.3=2.83N/mm

5.1×

12002=771120N.mm

σ=M/W=771120/5080=151.8N/mm2<f=205N/mm2(可以使用)

2.83×

12002/(100×

206000×

121900)

=0.7mm<[ω]=3mm(可以使用)

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1、模板要求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竹胶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1)公称幅面内不得有板边缺损。

2)每平方米单板脱胶≤0.001m2。

3)每平方米污染面积≤0.005m2.

4)每400平方米最大凹陷深度≤1mm,且≤1个。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

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4)其它

1、四周缝边涂料涂刷必须均匀、牢固、无漏涂。

2、进场钢管碗扣式脚手架必须符合相应质量标准。

2)、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及相关规范要求。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基本项目

(1)接缝宽度≤1.5(用工程检测仪上的楔形塞尺检查)。

(2)模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漏刷脱模剂(通过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

见第1节3

4、其它

(1)安装在结构中的预埋件、预留洞等按图纸和洽商不得遗漏,且安装必须牢固。

(2)阴阳角必须方正(用工程检测仪上角尺检验)。

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程序

模板成型交验班组实行“三检制”,合格后报专业工长检验,合格后依次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核定,并按公司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实用手册》(1999)年版及《技术资料管理方案》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并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