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8303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管廊技术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考虑到重力流雨水、污水管渠对综合管廊竖向布置的影响,综合管廊的雨水、污水主干线不宜过长,宜分段排入综合管廊外的下游干线。

天然气管道不得与电力管线同舱敷设,且天然气管道应单舱敷设。

热力管道不得与电力电缆同舱敷设。

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敷设。

三、总体设计

一般规定:

1、 

含天然气管道舱室的综合管廊不应与其他建(构)筑物合建。

2、综合管廊顶板处,应设置供管道及附件安装用的吊钩、拉环或导轨。

吊钩、拉环相邻间距不宜大于10m。

3、天然气管道舱室地面应采用撞击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空间设计

1、综合管廊最小转弯半径,应满足综合管廊各种管线的转弯半径要求。

2、综合管廊的监控中心与综合管廊之间宜设置专用连接通道,通道的净尺寸应满足日常检修通行的要求。

3、综合管廊与其他方式敷设的管线连接处,应采取密封和防止差异沉降的措施。

4、综合管廊纵向坡度超过10%时,应在人员通道部位设置防滑地坪或台阶。

断面设计

1、综合管廊标准断面部净高应根据容纳管线的种类、规格、数量、安装要求等综合确定,不宜小于2.4m。

2、综合管廊通道净宽,应满足管道、配件及设备运输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综合管廊两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0m;

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9m。

配备检修车的综合管廊检修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2m。

〔对于容纳输送性管道的综合管廊,宜在输送性管道舱设置主检修通道,用于管道的运输安装和检修维护,为便于管道运输和检修,并尽量防止综合管廊空气污染,主检修通道宜配置电动牵引车,参考国小型牵引车规格型号,综合管廊适用的电动牵引车尺寸按照车宽1.4m定制,两侧各预留0.4m平安距离,确定主检修通道最小宽度为2.2m。

3、根据国综合管廊的实践经历,图5~图8为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示意。

4、综合管廊的管道安装净距不宜小于表5.3.6的规定。

节点设计

综合管廊的每个舱室应设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管线分支口等。

2、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宜与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结合设置,且不应少于2个。

3、综合管廊逃生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敷设电力电缆的舱室,逃生口间距不宜大于200m。

2敷设天然气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不宜大于200m。

3敷设热力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不应大于400m。

当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逃生口间距不应大于100m。

4敷设其他管道的舱室,逃生口间距不宜大于400m。

5逃生口尺寸不应小于1m×

1m,当为圆形时,径不应小于1m。

四、管线设计

1、排水管渠进入综合管廊前,应设置检修闸门或闸槽。

2、 

雨水、污水管道系统应严格密闭。

管道应进展功能性试验。

3、 

雨水、污水管道的通气装置应直接引至综合管廊外部平安空间,并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利用综合管廊构造本体排除雨水时,雨水舱构造空间应完完独立和严密,并应采取防止雨水倒灌或渗漏至其他舱室的措施。

5、天然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

6、天然气管道的阀门、阀件系统设计压力应按提高一个压力等级设计。

7、天然气调压装置不应设置在综合管廊。

8、天然气管道分段阀宜设置在综合管廊外部。

当分段阀设置在综合管廊部时,应具有远程关闭功能。

9、天然气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设置具有远程关闭功能的紧急迫断阀。

10、当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排气管应引至综合管廊外部平安空间,并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11、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或不燃电缆。

12、应对综合管廊的电力电缆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在电缆接头处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

13、 

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

五、附属设施设计

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

消防系统

1、含有以下管线的综合管廊舱室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2、综合管廊主构造体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构造。

3、综合管廊不同舱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构造进展分隔。

4、天然气管道舱及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应每隔20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墙体进展防火分隔。

防火分隔处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管线穿越防火隔断部位应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进展严密封堵。

5、综合管廊穿插口及各舱室穿插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墙体进展防火分隔,当有人员通行需求时,防火分隔处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管线穿越防火隔断部位应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进展严密封堵。

6、综合管廊应在沿线、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等处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50140的有关规定。

7、干线综合管廊中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支线综合管廊中容纳6根及以上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其他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宜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通风系统

1、综合管廊的通风量应根据通风区间、截面尺寸并经计算确定,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

2天然气管道舱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3舱室天然气浓度大于其爆炸下限浓度值(体积分数)20%时,应启动事故段分区及其相邻分区的事故通风设备。

2、综合管廊应设置事故后机械排烟设施。

供电系统

1、综合管廊的消防设备、监控与报警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GB50052规定的二级负荷供电。

天然气管道舱的监控与报警设备,管道紧急迫断阀、事故风机应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

当采用两回线路供电有困难时,应另设置备用电源。

其余用电设备可按三级负荷供电。

照明系统

1、综合管廊应设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综合管廊人行道上的一般照明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5lx,最低照度不应小于5lx;

出入口和设备操作处的局部照度可为100lx。

监控室一般照明照度不宜小于300lx。

2管廊疏散应急照明照度不应低于5lx,应急电源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

3监控室备用应急照明照度应到达正常照明照度的要求。

4出入口和各防火分区防火门上方应设置平安出口标志灯,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距地坪高度1.0m以下,间距不应大于20m。

监控与报警系统

1、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宜分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平安防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等。

2、监控、报警和联动反应信号应送至监控中心。

3、管廊环境参数检测容:

注:

●应监测;

▲宜监测。

4、 

综合管廊应设置平安防系统,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综合管廊设备集中安装地点、人员出入口、变配电间和监控中心等场所应设置摄像机;

综合管廊沿线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台摄像机,不分防火分区的舱室,摄像机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m。

2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通风口应设置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和声光报警器。

3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应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4综合管廊应设置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并宜采用离线式。

排水系统

综合管廊应设置自动排水系统。

〔管廊构造渗漏水、管道检修放空水〕

2、综合管廊的排水区间长度不宜大于200m。

3、综合管廊的低点应设置集水坑及自动水位排水泵。

4、综合管廊的底板宜设置排水明沟,并应通过排水明沟将综合管廊积水汇入集水坑,排水明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2%。

5、综合管廊的排水应就近接入城市排水系统,并应设置逆止阀。

6、天然气管道舱应设置独立集水坑。

标识系统

1、综合管廊的主出入口应设置综合管廊介绍牌,并应标明综合管廊建立时间、规模、容纳管线。

2、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采用符合管线管理单位要求的标识进展区分,并应标明管线属性、规格、产权单位名称、紧急联系。

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间隔距离不应大于100m。

3、综合管廊应设置“禁烟〞、“注意碰头〞、“注意脚下〞、“制止触摸〞、“防坠落〞等警示、警告标识。

4、综合管廊部应设置里程标识,穿插口处应设置方向标识。

5、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管线分支口、灭火器材设置处等部位,应设置带编号的标识。

五、构造设计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构造、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构造、预应力工程、气体构造

一般设计

1、综合管廊工程的构造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综合管廊工程应按乙类建筑物进展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综合管廊的构造平安等级应为一级,构造中各类构件的平安等级宜与整个构造的平安等级一样。

4、综合管廊构造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构造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小于或等于0.2mm,且不得贯穿。

材料

1、主要材料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

当地基承载力良好、地下水位在综合管廊底板以下时,可采用砌体材料。

2、钢筋混凝土构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构造

1、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构造的截面力计算模型宜采用闭合框架模型。

作用于构造底板的基底反力分布应根据地基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层较为坚硬或经加固处理的地基,基底反力可视为直线分布;

2未经处理的软弱地基,基底反力应按弹性地基上的平面变形截条计算确定。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构造

1、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构造宜采用预应力筋连接接头、螺栓连接接头或承插式接头。

当场地条件较差,或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宜采用承插式接头。

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保证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构造平安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接头构造。

2、仅带纵向拼缝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构造的截面力计算模型宜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构造一样的闭合框架模型。

六、维护管理

1、综合管廊建成后,应由专业单位进展日常管理。

〔城市工程管线为城市的生命线,管理的专业性强,应有专业物业管理单位管理和维护。

2、综合管廊的各专业管线单位应配合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单位工作,确保综合管廊及管线的平安运营。

3、各专业管线单位应编制所属管线的年度维护维修方案,并应报送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单位,经协调后统一安排管线的维修时间。

4、利用综合管廊构造本体的雨水渠,每年非雨季清理疏通不应少于2次。

5、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后应定期检测评定,对综合管廊本体、附属设施、部管线设施的运行状况应进展平安评估,并应及时处理平安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