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8303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3篇1》Word下载.docx

xx年住宅所危房维修费用66.9万元,维修户数约为180户。

(6)经营性土地总面积929421.7㎡,其中449335.58㎡土地划归区城南投资公司名下,划转区国资公司的土地面积94877.29㎡,剩余385208.83㎡留在原单位。

2、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收入情况

经营性资产xx年经营总收入约为2232.61万元(不含住宅所经营收入),其中进国有资产专户495.3078万元,另有1737.3022万元未进国有资产专户。

经营收入收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由区国资公司直接经营管理的经营收入有495.3078万元,占总收入(不含住宅所经营收入)的22.19%。

(2)资产已移交,但经营收入仍由原单位收取的有2.3万元(沙溪农贸市场),占总收入(不含住宅所经营收入)的0.1%。

(3)资产未移交,授权经营管理的是区商务局的资产(白鸥园、八角塘农贸市场和大江南),收入共计400.62万元,占总收入的17.94%。

(4)资产未移交,自行经营管理的经营收入有1334.3846万元(不含住宅所经营收入),占总收入(不含住宅所经营收入)的59.77%。

其中主要有:

非住宅管理所经营收入478.31万元,文广新局资产经营收入220万元,粮食局资产经营收入270.42万元,朝阳产业园资产经营收入90.53万元,东市街道资产经营收入60万元,交通局资产经营收入52.72万元,北门街道资产经营收入34万元,卫计委资产经营收入34.22万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3.61万元、区农水局11.76万元。

(5)资产未移交,自行经营管理的政策性经营资产收入为住宅所直管公房房屋租金收入339.27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始于xx年,历经9年时间,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国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仍有很大差距,国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资产流失风险。

根据区委[xx]9号文件的规定,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由区财政局统一管理,经营性资产由区国资办统一管理。

但是目前,我区国有资产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还没有真正理顺。

监管和接受监管体系不畅,有的还仅停留在行业监管上,国资办对部分单位不能完全行使相应的监管职责,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且由于资产分散,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经营,无法充分发挥全区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益,难以做大做强区级投融资平台。

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现象。

我区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单位和部门较多,主要有区国资办的国资经营公司、区商务局的商业国资经营公司,区房管分局的非住宅所和住宅房管理所,区粮食局的粮食国资经营公司和粮油收储公司,区工信委的国资经营公司、朝阳产业园的上饶市朝扬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部分单位无专门机构自行经营管理等模式,由于多家管理,国资监管部门对国有资产监管难以到位。

2、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意识不强。

一是不够重视,不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产权意识淡薄,不少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房屋资产有多少,是否具有产权,是什么性质的产权,存在哪些风险所知不多;

三是部分单位未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3、国有资产基础管理不健全、不规范。

一是未移交资产的原产权单位未建立完整的台账管理,有的虽建立了台账,但未实行档案电子化管理;

二是大部分单位未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国有资产管理杂乱无序,且由于单位人员变动,城市改造征迁等原因,国资管理缺乏延续性;

三是部分资产的资产性质已改变未及时作变更,影响国有资产管理及时性和准确性。

如:

一小、六中两处都已由原产权单位收回做教学辅助用房,财政局、妇幼保健所、文化馆、图书馆四处资产也因为原产权单位工作需要已收回,经统计这部分资产约有xx㎡。

四是对财政投入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应移交的国有资产移交不彻底,资产大部分证件不齐,失去了融资效益。

区商务局的原大江南商厦、八角塘部分资产、区粮食局的财富广场、非住宅所的65家店铺、上饶慧谷大厦、东市街道的海西酒店、北门街道的瑞成酒店等都未办理产权证。

有的资产甚至连办证的原始基础资料也遗失,如:

灵溪镇镇政府办公大楼建设图纸遗失。

4、国资部门监管职责难以到位。

授权管理国有资产的部门,没有按照授权经营管理协议执行,比如资产年度经营计划,经营状况未按要求上报国资部门;

自行经营管理的部门,对外招租、拍租、招商未按要求上报国资部门审批,未将当年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资专户,也没有按规定交纳资产占用费;

工程项目部的经营性资产,项目责任单位未及时向国资部门报备和按规定移接交,存在流失的隐患。

大部分资产用于平衡项目物管费及拆迁安置,未产生任何收益。

据xx年全区国有资产清查复核,项目部房产面积总计90739.24㎡,经营性收入总计约131万元,分别是:

住宅所五三花苑3500㎡、非住宅所解放安置小区10764.46㎡、灵溪镇铁路北移安置小区3150㎡、信息服务业产业园21000㎡、上饶慧谷16900㎡、上饶淘宝园28000㎡、商业国资公司长塘棚改项目7030.76㎡、区商务局带湖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394.02㎡。

5、国有资产被侵占现象较为突出。

有的企业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改制时对资产清理不够彻底,导致有的资产被强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如区就业局的三间店面从xx年至今被原改制企业负责人徐焕冰强占,区工信委下属原纺织供销公司一套住房xx年被原职工张启炉强占,原电池厂食堂于xx年也被原职工郑强强占并翻新建起违章建筑,水南街道下属原常青机械厂土地于xx年被改制企业负责人陈德强占。

6、存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

部分国有资产未在该单位固定资产账上,但资产收益却在该单位财务账面上反映。

区接待办的账面反映,xx年8月至xx年7月收取区国际会议中心场租费95.09万元,但会议中心及信州大酒店这两处资产产权单位为区城南城投公司。

7、存在部分资产遗漏未上报资产清查

调研中发现少数单位还存在有部分资产未上报,其中经营性房产面积3408.66㎡(区商务局宝泽楼5间店面108.66㎡、区粮食局粮油储运公司仓库约3300㎡),非经营性土地面积约600㎡(区工信委位于上饶县罗桥街道一处废弃砖瓦厂的土地)。

(二)国有资产经营不规范、效益偏低

1、部分国有资产经营不规范。

一是部分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国资监管部门,自行出租国有资产,如原区中小企业局自行将土地租赁他人;

二是部分单位管理的资产,租赁收益偏低,如区商务局的白鸥园共有摊位500多个,但xx年全年净收益只有168.14万;

三是部分资产租赁时间过长,未充分发挥资产效益。

如区人社局的信州饭店(20年)、东市街道的海西酒店(xx年)、区商务局的原大江南商厦(xx年)、北门街道的瑞成酒店(xx年)、区国资公司的吉阳国际大酒店(xx年)。

2、部分国有资产收益未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区xx年度国有资产收益总收入2571.8824万元,其中进国资财政专户495.3078万元,自行收取并上交财政非税收入账户1799.49万元。

另有241.17万元国有资产收益既未进国资专户,也未进财政非税收入账户体系,未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有:

①朝阳产业园朝扬开发公司90.53万、②区农水局6.74万元③区粮食局143.9万元(其中洪客隆67.4万元、盈盛家园1.5万元、粮油储运公司仓库75万元)。

3、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单一,效益低下。

全区国有资产总量庞大,但经营方式基本都是租赁权拍租和协议租赁,由于方式单一,效益低下。

特别是近几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和电商的冲击,国有资产收益更是不容乐观。

全区xx年度国有资产收益只占国有资产总额的5‰左右。

4、国有资产经营税费等成本较高。

由于大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是通过公司形式进行经营,且同时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除需缴纳房产税(12%)、增值税(5%)、企业所得税等税金外,还需交纳资产占用费(5%)和财政调控费(5%),国有资产的经营性成本较高,尤其是人员负担较重的单位,经营性收入入不敷出,收支难以平衡,如区住宅所现有职工绩效工资目前仍有资金缺口。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对全区国有资产运营的决策和监督管理,研究解决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要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在国资管理工作的职责,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负总责,切实承担起本部门、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

要加强国资监管队伍建设。

要在确保国资监管部门职责到位的同时,要加强监管队伍政治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和监管整体水平,使之与新形势下国资监管的要求相适应。

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区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对全区现有多家国资经营机构进行整合重组,对全区的国有资产真正实行由区国资办一家统一管理。

(二)明晰产权,健全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明晰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把应归国家所有的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彻底摸清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企业资产家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台账和数据库,认真借鉴外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定出台《信州区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要建立资产保值增值的指导机制和考核机制,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对国有资产管理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监督检查,从而提升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效果。

探索建立国资管理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横向联网的动态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对资产购置、资产出租以及资产处置等管理事项实现网上申报、审批,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行政事业资产信息,实行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环节的动态管理,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购置、新建、使用、处理、报损、移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会计账目,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楚、档案齐全。

(三)严格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一要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

在保证政府需要使用的前提下,对零碎、收益差或者闲置的资产资源,要采取对外出售、资产置换、挂牌招租等市场化运作形式,尽快盘活存量资产。

要加强合同管理,研究制定房产租赁合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权责条款和合约期限;

对现存租赁期限过长的合约,相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产收益。

二要加强监督管理。

国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突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产权变动的监督,规范和完善非税收入的管理,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水平。

三要加强房产管理。

特别是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区国资办要会同相关单位,认真梳理分析原因,积极取得市里有关部门支持,对能采取措施补办手续领出产权证的房屋,要及时排定计划时序,明确责任要求,落实人员经费,强化跟踪考核,督促早办快办。

对无法办理产权证的房屋,要探索发放内部登记证等形式加强监管。

四是各工程指挥部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账卡、档案管理制度和使用情况报告,资产处置要报国资部门审核批准。

五是开展专项清理,收回被强占的国有资产。

由区国资办牵头,联合区法制办、各产权单位,开展专项清理行动,采取法律手段收回被个人强占的国有资产。

(篇二)

为全面了解我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于10月下旬启动了对我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的调研。

调研组认真学习了涉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并深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和部分单位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现状

近年来,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促进全区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截止xx年底,全区276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为120.2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8.20亿元,流动资产62.48亿元,在建工程、无形资产29.61亿元),累计折旧3.33亿元,负债总额42.55亿元,净资产总额74.41亿元。

截止xx年9月,全区40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49亿元,负债总额199亿元,净资产总额250亿元,上缴税金8000万元,从业人员867人。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总面积581786.49平方米(其中经营性房屋面积125711.66平方米);

国有林场面积36504.6亩。

(一)国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为进一步强化全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xx年,区国资中心开始独立运行,专门负责全区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工作。

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实施《铜梁区国有资产出租出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国有资产出租出售行为,制定出台了实施《铜梁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考核办法》、《铜梁区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严格规范了决策权限和程序,完善了经营管理者考核、奖惩和薪酬制度;

出台了《铜梁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完善了《铜梁区国有企业管理办法》,推动了国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二)国资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

1.加大国资管理力度。

为深入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五强化加大管理力度。

一是强化资产配置。

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依法实施政府采购,从严控制,合理配备。

二是强化宣传制度。

反复宣传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梳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资产理念,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认知水平和工作力度。

三是强化资产使用。

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每年清查盘点国有资产,摸清家底,及时报送国资部门登记备案,做到账实相符。

四是强化资产处置。

依法处置纳入产权交易的国有资产,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目前,已妥善处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出售国有房屋78宗,未能办理产权证转移登记的106户,针对固有资产处置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是强化资产清查。

xx年,区国资中心已聘请中介机构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健全了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及时更新。

2.加强国资监督检查。

国资中心协同财政、审计等对全区33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对于查出的问题,限期进行了整改。

国有企业的合并、分立、转移重大财产等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分级进行评估、审核、批准,国有企业资产转让按照有关规定在产权市场上公开进行。

(三)国资运营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对经营性资产实行公开竞租,收入不断增加。

如人民医院爱心超市面积70平方米,出租挂牌价20万元/2年,最终成交价高达93.2万元/2年,溢价73.2万元,很好的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进行国企改革和优化重组。

制定了铜国资〔xx〕120号《铜梁区区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总体方案》,保留国有企业32家,合并部分职能、经营范围相同的国有企业8家。

截止xx年10月,已改革完成的企业16家,除区领导批示暂缓及带承包经营到期后按要求退出的2家外,其余企业改革工作正在有序的推进。

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意识不强

一是区国资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定位不科学。

区国资中心系区财政局下属副处级事业单位,而其职责为管理全区国有资产和资本,无法充分发挥国资监管职能。

二是重视程度不足。

从调研的情况看,部分单位重财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是产权意识淡薄。

部分单位存在国有资产管理台账不完善,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四是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国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存在管理职责分散、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的情况。

(二)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相对薄弱

一是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虽然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基本信息,但仍然存在部分单位上报数据不够准确,有漏报、少报的情况。

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核算不合规,存在账外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

二是部分房屋未确权办证。

通过检查发现,部分单位房屋未办理产权证登记手续的占抽查单位的53.13%;

而部分单位建房的原始资料不齐,存在有房产证无土地证,有土地证无房产证,甚至两证全无的现象。

三是经营性资产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租赁国有资产未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和公开竞租等手续,存在自行定价出租出借的情况,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管力度不够大。

四是资产整体回报率不高。

有的单位由于经营性资产面积小、分散等原因,有部分土地、房屋被闲置,或使用绩效不高。

还有部分土地、房屋的租赁期限过长,租赁价格过低。

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有的单位擅自将租赁期限明确为40年,甚至有的单位的房租出租价格未按照市场行情逐年递增。

(三)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益不高

一是政企职责划分不明。

调研发现,存在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干部到企业兼职兼薪,部分单位随意向企业借用车辆和人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不彻底。

二是收益绩效不高。

全区国有企业主要布局于传统行业和服务行业,企业规模小,经管人才缺乏,市场盈利能力、竞争力和带动力薄弱,还有少数资不抵债的企业。

三是发展后劲不足。

受国家政策因素和政府投资性项目建设的影响,国有企业资金需求不断增加,投融资困难。

当前,房地产形势不佳,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资金积累缓慢。

我区重点国有企业融资规模逐步扩大,还贷压力大,做大做强的发展后劲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国有资产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各项职能、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

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当强化和落实综合管理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要进一步承担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国有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负总责,切实承担起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

要建立健全我区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一系列配套监管制度,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相关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区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二)加大力度,严格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开展资产清查。

区政府要及时组织财政、审计、国土等部门,对全区国有资产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进一步摸实我区国有资产的数量、类型、性质等情况,理清资产的产权归属、管理与使用情况,掌握资产经营和收益入账情况,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台账。

二是加强房产管理。

特别是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区国资中心应会同相关单位,认真分析原因,充分论证办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对能采取措施补办房屋产权证的,要及时制定计划,明确办理责任人,落实办理经费,强化跟踪考核,督促尽快办理。

对无法办理产权证的房屋,则要加强管理,存量房产、可利用的闲置房产,要进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

三是突出保值增值。

要严格按照《铜梁区国有资产出租出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实行公开竞价招租,确保出租出借过程公开透明,实现资产的优用和效益最大化。

对现存租赁期限过长的合约,相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研究制定房屋租赁合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权责条款和合约期限,提高资产收益。

(三)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做大做强融资平台

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改革。

要按照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思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全区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二是提高经营绩效。

通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针对国有企业散、小、弱等问题,要通过整合资源,加大部分弱小企业分类处置力度,对发展潜力好的企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行业,组建大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培育企业市场影响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要着力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充分尊重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三是发挥国有资产整体优势。

加快国有资产整合盘活,充分发挥政府性闲置资产整体效益,优化资产资源配置,整合经营性资源,扩大融资规模,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做大做强全区投融资平台。

(四)强化监督,规范收支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篇三)

根据xx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4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我市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先后深入到财政、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及市城投公司、城建公司、富春大酒店、溪北洋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市属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