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地的过年习俗文档格式.docx
《福建各地的过年习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各地的过年习俗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侯亨崇于1959年20岁那年回到新加坡。
这几十年来,因为各种因素,福州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已无法完整保留下来。
侯亨崇说,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员,为了适应不同籍贯成员的饮食习惯和喜好,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团圆饭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单纯的福州食品了。
他说:
“这是时代改变的结果,年长的福州人不应固执己见,在以和为贵的原则下,我们应顺应时代作出适当的调整。
”
莆田市辖的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只称兴化。
兴化人家俗例,从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开始,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全中国都一样。
但在兴化,至今还沿袭“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
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
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
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
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
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
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
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
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
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
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
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
民谣云: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
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
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
有客上门,
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
“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
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
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
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
今此礼废。
”解放后又恢复。
岁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赠水仙花贺新春的习俗。
其寓意是向亲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万事如水仙花盛开。
说起这一习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龙海九湖蔡坂村有个在河南汲县龉俚淖迦苏殴饣荨D且荒辏殴饣莞胬戏迪纾偶胰四瞎椋舜赐ズ时,在碧水连天的湖上,忽然见到前面出现一片仙景:
殿宇巍峨,亭阁错落,云霞缭绕,仙乐阵阵。
两位身着白色、金黄色和素白淡黄色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辉煌的宫殿,翩翩向他们飞来。
张光惠一家人见此美景,不由同时揉起眼睛,怀凝自己是否花了眼。
待定睛细看时,仙境已烟消云散,前面湖上漂浮着两茎鲜花。
张光惠急忙让船家赶上,从水中捞起这两茎美丽的鲜花。
放在船上,芬芳朴鼻。
细看,如亭亭玉玄的仙女,美丽、端庄、可爱~
张光惠一家回到故乡——漳州南郊圆山脚下的琵琶坂村(今蔡坂村),在合家团聚“围炉”守岁的除夕夜时,这两球茎又抽出新的花箭开出鲜艳的花朵。
来年,张光惠把这两个球茎种植在自家花园里,于是萌生出小球茎,越种越多。
以后每年新春佳节前,张家就把这些花球分赠亲朋好友,并附上一首赠花诗曰:
“漳郡圆山穴鳖峰,花含仙露水流香。
玉盘金盏仙祝酒,送给君家福寿堂”。
人们问:
“这叫什么花,”张家人答“这叫‘水上花’”。
因为年长月久,代代相传,“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
以后,张家的亲朋和邻家也学张家种花送花贺新春,这样形成习俗流传下来。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
“跳入来,年年大发财;
跳出去,无忧共无虑;
跳过东,五谷吃不空;
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
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
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
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
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除夕吃年夜饭,叫“吃廿九瞑”,大都爱吃火锅(暖锅),“围炉”合家欢。
火锅有“一品锅”(整锅一格)、“鸳鸯锅”(两格)、“四色锅”(四格)。
从“一品锅”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贵”,汤是猪肉或鸡鸭汤,主菜是金元宝(鸡蛋)、银元宝(鸽蛋)、整只蹄膀叫“一团和气”,黑刺参与墨鱼用海带绑在一起叫“乌金墨玉”,鸡鸭翅膀叫“鹏程万里”,冬笋叫“节节高升”,粉丝叫“福寿绵长”,鱼丸、肉丸和发菜叫“团圆发财”,鸡头鸡尾、鱼头鱼尾叫“有始有终”,加上火腿脚爪叫“平步青云”,末了吃长生果,意思是“长生不老”,吃柑橘,象征吉利。
由于火锅热气腾腾,食品翻滚不停,不断续汤,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烧越旺”。
厦门人特别重视海鲜,如鲢鱼“年年有余”)、蚝仔、红虾、珠蚶、旺螺、海带和发菜豆腐(“发财多福”)等,近年来又有啤酒火锅、豆腐火锅、丸子火锅、什锦火锅等应市。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
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
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乌(红)糖米果,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
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头(萝卜)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头米果,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
此外,还有凉米果、发米果、碗糕米果„„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
“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
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
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
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
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
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
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
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
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
“团团秫粉,点点蔗霜;
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
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炒粉皮、结米糖、炸豆腐,以及购买鸡鸭鱼肉、香烛爆竹之类。
此外还少不了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擦拭门窗等。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大肉、萝卜、肉丸和菇类。
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
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
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
尔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
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
正月初一凌晨,男人们早早地便起来洗漱干净,然后点香烛、放爆竹,给长辈拜年。
之后,装上一盘粉皮、米糖、花生,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
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意为勤劳致富发财。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纸钱”上,谓之“血钱”。
早饭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茶酒斋饭,上坟祭祀祖宗。
祭祀完毕后,家族人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喝着滚烫的酒。
这一天,新媳妇还要和丈夫一起赶回娘家。
正月初三,客家人便开始走亲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场开始了新年的第一个圩日,俗叫“开圩”。
这一天,人们忙着赶场,各种玩具、小吃特别多,还有舞狮的、舞龙灯的,格外热闹。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户户便用炸果、炸豆腐、腊味等凑成七种佐料煮稀饭,俗称“七宝羹”,客家人认为吃了“七宝羹”,一年无病无灾。
直至正月十五过了元宵,传统的过年才算结束。
如今,过年增添了许多内容,封建陋习明显减少,人们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传统的节日有了新的色彩。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
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
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
“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
“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
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
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也称点岁火。
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
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
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泼水,忌进菜园摘菜,这天忌开口骂人,要说吉利话。
除夕、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忌碗筷掉地。
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
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场。
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保“五谷丰登”。
赣南客家人讲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说吉利话,“无”要说成“有”。
宁都大沽、小布等乡村“帽子”要说“有子”,因为“帽”与“毛”谐音。
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
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
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点燃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
分类:
未分类|评论:
0|浏览:
|--原文引至天涯部落|举报|收藏|
上一篇:
何其残暴~乐东一福建籍果农遭20多名青年施暴致死
下一篇:
创意很好~但酒店的介绍还不过详细
我为何反感朋友圈的心灵鸡汤文风青杨:
普京如今为何要打朝鲜这张牌,人与自然的十部经典作品“大妈拆迁队”比“艾滋强拆队”更可恶,【热点】集体跪拜,太恶心~【人物】毛泽东诗词中出现过的人物命运
天猫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