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730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荷塘月色教案文档格式.docx

缀(zhuù

)棹(zhà

o)裾(jū)

辍(chuò

)淖(nà

o)倨(jù

啜(chuò

)悼(dà

o)

掇(duō)绰(chuò

3.释词义

幽僻:

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

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

慢步行走。

受用:

本文中的意思是享受,动词。

弥望:

满眼。

弥,满。

袅娜:

柔美的样子。

脉脉: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

美的姿态。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

小提琴。

一例:

一律。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

玉的一种,这里指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

大概的轮廓。

4.辨析词语

宁静:

(环境、心情)安静。

宁谧:

安宁。

例:

(1)多么诱人的夜啊!

(2)这几天心里颇不。

羞涩: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羞赧:

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

(3)(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地打着朵儿的。

(4)她地笑着,跑开了。

昏暗偏僻。

偏僻:

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5)这是一个多么多村庄!

(6)这是一条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

风韵:

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

美好的容貌举止。

(7)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了。

(8)她虽然已经五十开外了,但犹存。

(9)她一下子就被他的吸引了,犹如落进漩涡的树叶。

享受,得益。

消受:

享受。

多用于否定。

(10)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1)这种待遇,我真的不了。

5.名句名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似的。

6.文学常识

(1)朱自清,我国现代作家、学者,作品有、等。

(2)《西洲曲》是我国时期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民歌,收在中。

7.认识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8.熟悉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

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指政治上的左中右三条路──编者),我将选择哪一条呢?

……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集思探究

1.解释文题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里的荷花池,表明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荷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两者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

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

2.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1-3):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

第三部分(7-10):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表达憧憬)

3.重点详解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提示:

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

古人说:

“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

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

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

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

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

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丁他的思乡之情。

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

“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

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

这真是‘我的南方’了。

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因此,如果要深究,“惦着江南”便有着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意义。

(3)作者说: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平常的我”是指被裒愁困扰的“我”;

“此时的我”是指借眼前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暂时摆脱了哀愁而变得淡淡的喜悦的“我”。

4.难点突破

(1)《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

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

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

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

其实,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

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

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

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

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

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

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

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

这两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叫通感。

所谓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个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简言之,就是感觉的转化、迁移。

“微风过处……歌声似的”,句中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

“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

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塘中的月色……奏着的名曲”,句中的“月色”原属于视觉的,在这里,作者把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化静为动,写活了景物,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同时,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5.写作特色

(1)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

路是幽僻、寂寞的;

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

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

这里,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

课文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

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

由赏景则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

通观全文,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忧愁与喜悦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淌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

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文章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2)巧妙的圆形结构。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

从外结构看,这篇文章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图。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宁静一求静一得静一出静,也呈一个圆形。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路历程的需要。

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于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

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哪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

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喧闹中去。

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3)荷塘与月色描写的巧妙结合。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

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

又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乳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

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态。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里写“黑影”和“情影”,还是在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4)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主要体现在三点上:

一是比喻的运用;

二是通感的运用;

三是叠字的运用。

比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果说,仅仅把月光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个“泻”字配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幽静优美,就不能不令人佩服作者的炼字功夫。

作者锤炼语言的另一方面,是许许多多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势,使文气舒展,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

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真是比比皆是,别具匠心。

多维链接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刘泰隆)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

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

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

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

但是,在那诗情画意里,却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

朱自清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

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了,但他却以诗人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在全篇结构中,作者集中笔力于荷塘月色的,主要在中间三段(第4、5、6段),我们就以此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

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

这是静的画面。

朱自清写景向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他说“若能将静态的变为动的,那当然更乐意”(《〈欧游杂记〉自序》)。

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这是动的画面。

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

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

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

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

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

这里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

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

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月光,所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

这里着墨较浓。

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

这只是随意点染。

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

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种的。

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

有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

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寂静;

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

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

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

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

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

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

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

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

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

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

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

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

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

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

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总之,《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由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

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

这里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不就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

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分明也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复又纷然。

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从六朝的风流季节,忆起梁代的《采莲赋》,当时“嬉游的光景”虽“有趣”,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很明显,为作者思维所决定,这篇作品是以“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

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

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选自《朱自清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有删节)

激发思维

[联想引申]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阐释: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

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

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欲念中的内心的静形成对立统一;

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