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7198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化学综合拔高训练带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OH)2

Na2CO3

CaCl2

D

KNO3

A.A、B.B、C.C、D.D、

9.下列各组所示的化学变化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Cu

E

F

CuO

B.Fe2(SO4)3

滤液X

沉淀Y

Fe2(SO4)3

C.CuO

R

滤液J

Cu(OH)2

D.BaCO3

M

滤液Q

BaCO3

10.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Fe、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有Fe2+、Cu2+

④溶液中有Cu2+,不溶物为Fe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11.向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Zn粉的质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一定无白色沉淀

C.取反应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生成

D.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1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1)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2)滤渣中一定含有Ag(3)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4)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13.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有以下结论: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

M>Cu>Ag;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④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⑤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滤渣中可能有M;

⑥滤渣中一定有Ag。

根据实验分析,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14.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u的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D.从m1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15.小金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①Mg2+;

②Fe2+和Cu2+;

③Mg2+和Fe2+;

④Mg2+、Fe2+和Cu2+(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17.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g时,溶液中有三种离子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g时,溶液呈酸性

18.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

纵坐标可能表示(  )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溶液的pH

19.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分解,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受热时间,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①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③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

20.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

Mg>Fe>Zn

B.消耗的金属质量:

Mg<Zn<Fe

C.反应生成氢气质量:

D.反应后溶液质量:

Mg<Fe<Zn

21.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

m2=7:

3

B.m1﹣△M1=m2﹣△M2

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22.用甲乙丙三套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已知白色粉末无水酸铜遇水变蓝色)。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的现象,并能成功检验产物

B.甲乙丙三个反应中,反应前后Cu元素的化合价都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且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若反应前称量丙中硬质玻璃管及氧化铜的总质量为60g,通入一氧化碳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硬质玻璃管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8.4g,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8g

23.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

观察到如下现象: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然后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

CuO

CuSO4

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

Cu+H2SO4=CuSO4+H2↑

C.“上层清液呈浅绿色”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

3CuSO4+2Fe=Fe2(SO4)3+3Cu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24.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彼此间均能一步实现转化

B.实现①转化,可加入碳酸溶液

C.实现④转化,只能加稀盐酸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熟石灰

25.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

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a是混合物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C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26.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

A.Fe(NO3)3、FeCl3、Fe(OH)3

B.C、CO2、CO

C.CaCO3、Ca(OH)2、CaO

D.CuO、Cu(OH)2、CuCl2

27.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X

Y

Z

CO2

CaCO3

Al

Al2O3

Al2(SO4)3

AgNO3

NaNO3

A.AB.BC.CD.D

28.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二.填空题

29.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建设中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

(1)锰钢主要成分是铁、锰、碳,主要用于制造钢轨、挖掘机铲斗等,锰钢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钢轨生锈。

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  。

(3)地铁中常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材料,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可用海水中提取的氯化镁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制取,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0.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  (填写化学式).

(2)加适量HCl溶液的目的是  .

(3)操作Y  .

(4)选择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  .

31.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其生成物名称是  。

(2)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3)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图示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

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则X是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2的化学方程式  。

(3)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别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mA、mB、mC的大小关系  ,原因是  。

33.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盖。

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

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稀HCl(B)酚酞试液(C)CaCl2(D)Ca(OH)2

(3)依据反应②,氢氧化钾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硫酸(B)氯化钡(C)硫酸铜(D)碳酸钠

(4)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  。

34.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NaOH、KNO3、MgCl2、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试回答:

(1)步骤②中加NaOH的目的是  ;

(2)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35.Ba(NO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

利用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Fe2O3)可制取Ba(NO3)2,其部分流程如图:

(1)写出Fe2O3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剂Y为  。

36.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的离子。

(1)“

”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晨同学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首先她取了一定样品,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0~t1时刻表示加入的氯化钡过程;

t1时刻之后表示加入的稀硝酸的过程,她将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  ;

(2)BD之间(不包括B、D端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三.实验探究题

38.如图甲、乙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1)图甲、乙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是  。

(2)如图甲实验,加热前进行的是操作是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气体,目的是  。

(3)对图甲、乙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图乙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图甲、乙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都要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再熄灭酒精灯或喷灯

39.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

已知:

A中发生的反应为:

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2═Na2S2O5

(1)图中盛放焦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

(2)写出C中漏斗作用  ;

(3)在实验过程中,若滴加浓硫酸过快,会出现什么后果?

(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请分析原因  。

40.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粗锌中含有杂质铜,小乐通过如图装置和如下实验步骤测定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粗锌质量为m1;

③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m2;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b处止水夹,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稀硫酸(足量),随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空气,将产生的氢气从装置中排出;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m3;

(1)小乐在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的水,然后关闭a处和b处的止水夹,最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若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  。

(2)若去除B装置,测得的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会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根据上述实验,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用m1、m2、m3表示)

41.过氧化钙(CaO2)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小江进行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

【资料】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

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易分解。

制备原理:

CaCl2+H2O2+NH3+H2O→CaO2•yH2O↓+NH4Cl,装置如图。

(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Ⅰ.该反应的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Ⅱ.  。

(3)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  。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  。

四.计算题

42.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43.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

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40

m

第2次

14.8

第3次

12.2

第4次

11.2

第5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11.2g固体的成分是  ;

表格中,m=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配制100g该浓度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D;

7.A;

8.C;

9.A;

10.C;

11.B;

12.B;

13.D;

14.B;

15.D;

16.D;

17.B;

18.C;

19.D;

20.D;

21.A;

22.C;

23.A;

24.D;

25.D;

26.B;

27.B;

28.A;

29.混合物;

隔绝氧气和水;

MgCl2+Ca(OH)2═Mg(OH)2↓+CaCl2;

30.Na2CO3;

除去过量NaOH溶液和过量Na2CO3溶液;

蒸发结晶;

会引入新杂质KCl;

31.四氧化三铁;

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铁粉被氧化;

H2+FeCl2

Fe+2HCl;

32.H2;

CuO+H2SO4=CuSO4+H2O;

mA=mB>mC;

方法1是将已经部分氧化的铜片重新用氢气还原,依据质量守恒中的原子守恒,方法1反应结束后,铜被重新还原,所以mA=mB,方法2中部分氧化的铜片产生了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有部分铜元素进入溶液中,剩余的铜单质的质量为mC,质量减小了;

33.腐蚀性;

2NaOH+CO2═Na2CO3+H2O;

B;

C;

硝酸钾(KNO3);

34.检验氯化镁是否完全反应;

氢氧化钠、氯化镁、氯化钡;

35.Fe2O3+6HNO3=2Fe(NO3)3+3H2O;

Ba(OH)2溶液;

36.Cu2+;

小于;

37.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

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氯化钡;

38.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a;

39.集气瓶;

防止NaOH溶液倒吸进入B中;

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过快,来不及与B中的亚硫酸钠进一步反应生成Na2S2O5;

Na2S2O5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2SO4;

40.分液漏斗中的水不下流;

偏大;

%;

41.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

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置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无现象,已洗净;

42.过滤;

NaOH和CaO;

10kg

43.

(1)Cu,17.4;

(2)44%;

(3)9.8%;

(4)1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