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6478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2.功的计算:

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⑸的乘积。

(功=力乂距离)

3.功的公式:

W=Fs;

单位:

W一焦;

F一牛顿;

s一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

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w有/w总xioo%

7.功率(P):

单位时间⑴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P=w/t0单位:

P-瓦特;

t一秒。

(1瓦=1焦/秒。

1千瓦

=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二动能+势能)单位是:

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

动能重力势能;

动能弹性势能。

H.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

焦耳。

8.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C0,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

焦耳/(千克C。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

C=xl()3焦耳/(千克,c。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

高(或降低)1C。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xIO,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O)=cmZ\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

c是物体比热,单位

是:

焦《千克C。

);

m是质量;

t。

是初始温度;

1是后来的温度。

②Q降

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放:

qm;

(Q放是热量,单位是:

焦耳;

q是热值,单位是:

焦/千克;

m是质量,单位是:

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

的效率。

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电源:

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

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

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

(1)通路:

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⑵断路:

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3)短路: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

.并联:

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

国际单位是:

安培(A);

常用单位是:

毫安(mA)、微安(uA)。

1安培二1。

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

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

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

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1.电压(U):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

伏特(V);

常用单位是:

千伏(KV)、毫伏(mV)、微伏(W)。

1千伏二Q伏=1()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一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

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伏;

②门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1.电阻(R):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

国际单位:

欧姆(Q);

常用的单位有:

兆欧(MQ)、千欧(KQ)0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

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

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Q2A”表示的意义是:

最大阻值是50Q,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

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B.接线要“一上一下I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

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U/R)式中单位:

I一安(A);

U一伏(V);

R-欧(Q)。

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指RI,R2串联)①电流:

1=11=1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

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

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

则有R总二nR

④分压作用

⑤比例关系:

电流:

II:

12=1:

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指RI,R2并联)①电流:

1=11+1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

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

(总

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分流作用:

I2=1/R1:

1/R2

电压:

UI:

U2=I1:

12⑤比例关系:

12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

常用单位有:

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x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

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

W=UIt(式中单位W一焦(J);

I一安(A);

t一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

①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

W=I2Rt;

W=Pt;

W=(U2/R)t

7.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

瓦特(国际);

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

W一焦;

t一秒;

U一伏(V);

1一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

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UO时,则P>

PO;

灯很亮,

易烧坏。

当U<

uo时,贝IJP<

灯很暗,当U=UO时,贝IJP=PO;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当实际电压是额定

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

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

25瓦。

15.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

Q=I2Rt,(式中单位Q-焦;

R一欧(Q);

L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家庭电路由:

进户线一电能表一总开关一保险盒一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颊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

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

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锦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电路发生短路;

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

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第十六章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1.磁性:

物体吸引铁、银、钻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

指南北。

3.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

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微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微感线:

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微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微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

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

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H.奥斯特实验证明: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

入线见,手正提;

入线不见,手反握。

大拇指指的一端是

北极(N极)。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

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

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

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

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

2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

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

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

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8.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做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9.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闭合;

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

.感应电流的方向:

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1.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3.高压输电的原理:

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5.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

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6.直流电动机原理:

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7.交流电:

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8.直流电:

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1-信息:

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

①语言的诞生;

,②文字的诞生;

③印刷术的诞生;

④电磁波的应用;

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要求会正确排序)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

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

例如:

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

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

①振幅A:

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

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

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入:

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入—二入仃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微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

y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

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一声音一图像;

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

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

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

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

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

①发送电子邮件;

②召开视频会议;

③网上发布新闻;

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

火一化石能源一电能一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3.核能获取的途径有两条: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

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的。

4.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

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5.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所有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

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

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

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7.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输出的有用能量

物理中考复习一物理公式

"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G重力Nm质量kg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ON/kg

三、合力公式:

F=F1+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F=F1-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

力的合力计算1

四、

五、浮力公式:

F浮=G-FF浮——浮力NG——物体的重力NF——物体浸没液体中

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六、

七、

八、

九、

十、

串联电路的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

1=11=125=a

4一%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F一反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1=11+12分流

原理: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

刍=旦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鸟—号表达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