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6162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享九下历史单元知识框架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此人是谁?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刘禹锡读到的是秋的寂寥,马致远读到的是秋的苍凉。

面对不同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

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

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被追为列士。

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整体感知

1、正音 

驯鸽(xù

) 

落蕊(ruǐ 

平仄(zè

)歧韵(qí

颓废(tuí

)鲈鱼(lú

)普陀山(tuó

)潭柘寺(zhè

廿四桥(nià

细腻(nì

)椭圆(tuǒ)萧索(xiāo) 

夹袄(ǎo)一椽(chuá

n) 

房檩(lǐn) 

譬如(pì

2、解题:

提问:

“故都”指什么地方?

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

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

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因此,“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

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快速阅读3--11自然段,试概括每个画面的内容(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清晨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落蕊清扫(槐树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都市闲人(闲话秋凉),第11段胜日秋果(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清、静、悲凉。

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1)重点研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

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

具体物象:

破屋 

浓茶 

小院 

碧天 

鸽声 

漏光 

残垣 

蓝朵 

秋草

作者欣赏的景物的特点: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反衬);

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

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质疑: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其间的点缀是什么?

紫黑色、淡红色是暖色,白色、蓝色属于冷色。

白色素雅、纯净,蓝色宁静、深远。

折射出作者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的特点,他要的是悲凉而非热烈。

作者要求的点缀也是“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瘦弱,病态,生命即将衰微,绝不是一丛丛葱茏、茁壮的青草,郁达夫追求的就是颓废的调子。

(2)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秋槐落蕊”图:

“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

“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细腻:

极微细极柔软萧瑟清静

清闲:

踏蕊、观丝纹凄清闲逸视、听、嗅、触觉

落寞: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孤独悲凉

“秋蝉嘶鸣”图:

静—处处蝉鸣声;

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分析: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倍感冷清。

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

但作者并不反感,觉得它如宠物。

文章以动衬静,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置身此时,其寂寞又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闲话秋凉”图:

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

静—息列索落的雨声;

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质疑:

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闲人?

他们的衣着,他们的闲散,他们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的互答,表现出一股衰朽之气,再配以冷雨后落寞的斜阳背景,正好传达出了秋的悲凉——凉味,反映了作者刻意追求的悲凉情趣。

【表演】请两位同学模仿京腔京韵,学都市人聊天,体会那种有气无力的秋味。

讨论:

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

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

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

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

化用名句,含蓄隽永。

“秋果胜景”图:

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

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3)总结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五幅秋景图,那么上述秋景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无序,这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提问:

本文的“形”是什么?

“神”是什么?

“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

“神”是淡淡的忧愁,孤独的落寞,深深的眷恋之情。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本文可谓情景交融。

作者曾说:

“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

”在这里情中有秋的落寞,秋中有情的眷恋,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情、景、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疏朗不羁,挥洒自如的美。

五、布置作业:

思考:

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1、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作者在第2段借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及在第13段借南国之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又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抓住江南秋天的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此外,还有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这样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故都之秋浓浓的热爱、眷念之情。

2、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①“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解析:

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

也许主张语言简活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③“总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描写性地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副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④“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⑤“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分号后的三句话,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种整齐的美感。

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

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

“慢”(mà

n)、“润”(rù

n)、“淡”(dà

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押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词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

3、学习议论在抒情散文中的作用。

本文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予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4、语言的特色:

兼具抒情性及清新典雅之风格。

一是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如第一段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在三个“来得”的重复中寄寓了眷恋与落寞交织的切切情怀,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这一情调弥漫在全文的意境中,这是“以情驭景”。

又如第四段,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从细腻的心理感受来描写槐树的落蕊。

二是抓住特征写景物,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在写枣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细致全方位展现了盛秋时节枣树形象,细细读来,其形可感;

三是语言清新典雅,酣畅淋漓。

全文看似闲情漫话,不事雕琢,但在词语搭配上却那样精当,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这些物象声色,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三、结构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上课分析,试列结构框架图,然后教师出示投影(见下),师生对比评价。

总起(1~2):

写感受。

抒发向往之情

清晨静观

落蕊清扫以情驭景

故都的秋分写(3~12)秋蝉残鸣以景显情

都市闲人

胜日秋果

总结(13~14):

总结全文,抒发眷恋之情

四、把握作者情感

1、提问: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客观——秋天景物的自然色彩。

主观——写作背景:

①个人经历:

郁达夫三岁丧父,l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

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

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的性格。

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

l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②社会背景:

此文写于l934年。

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③写作理念: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④传统文化因子:

悲秋的情愫,已成为一种文化浸润,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内心,影响着他们对秋的体验。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2、提问: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

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

你的看法呢?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讨论)

试从文章中找出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他是怎样表达的?

一曲悲凉的颂歌。

直抒胸臆,表达无比的眷恋和热爱。

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以下语句可以看出,这些句子都直接表达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念之情。

之所以不用明快畅达的笔调来颂秋,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本人特有的忧郁气质等有关,在此不一一赘述。

①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

③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④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五、语言赏析

1、为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

下面的两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来感受故都的秋,请结合具体语句评议赏析。

①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

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

又是寂寞的。

2、试从比喻的角度入手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这句话。

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

能否用一个字概括?

而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人手的呢?

四个比喻都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

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是一些知名人士的看法,仅供参考:

贺诚章先生认为:

“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秋天的具体的体验:

一是味道厚薄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

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

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

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

”而漆瑷先生则认为:

“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

‘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

‘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

‘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六、总结全文

1、全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

2、本文的艺术特色:

(1)在结构上,注重前后呼应。

(2)在修辞上,善用对比、比喻、排比。

(3)在表达上,进行细腻景色描绘的同时进行恰当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结合。

(4)在表现手法上,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5)在语言特色上,清新典雅,酣畅淋漓,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3、 

总结全文

本文从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写了故都的秋景,其中记叙部分采用了并列结构共写了五种景物,最后总括全文并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恋之情。

做到了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表达上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手法上运用了对比洪托。

结束语: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布置作业:

《语文读本2:

一朵午荷》:

《秋夜》、《听听那冷雨》

板书: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

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