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599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沪宁高速至二泉路段污水管

设计起点为锡沪路,终点为二泉路,本段新排的D720X10的有压排水管道主要布置在健鼎围墙西侧与沪宁高速东侧之间绿化带范围内。

二泉路至锡山污水处理厂段污水管

设计起点为二泉路,终点为锡山污水处理厂,本段新排的D720X10的有压排水管道主要布置在现状进厂道路西侧车道上。

2)、管材

本工程顶管施工段d800、d1000、d1200污水管采用顶管专用的钢承口(F型接头)Ⅱ级钢筋混凝土管,管材需满足《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质量要求。

本工程D720X10及D325X8钢管采用螺旋缝埋弧焊接钢管,符合《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埋弧焊钢管(SY/T5037-2012)》标准,钢管及钢制件、安装和拼接应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标准,钢制配件制作参见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钢制管件》02S403(原S311)。

管道的工作压力为0.5Mpa,阀门、伸缩节定购及法兰制作时请注意法兰采用公称压力为1.0MPa的统一标准。

钢管防腐:

埋地管道、水下管道及构件采用IPN系列高分子涂料防腐,具体作法为:

外壁及钢制构件防腐用IPN8710-1G底漆两道,涂层干膜厚度>

100um,再用IPN8710-3H面漆两道,涂层干膜厚度≥80um;

内壁防腐先采用IPN8710-1G底漆两道,然后用IPN8710-3H面漆两道,涂层干膜厚度≥200um。

现状修复的d500、d600、d800雨水管道及d400污水管道(开挖施工)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管材质量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标准。

现状修复的DN300污水管(开挖施工)采用HDPE管,管材满足《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环刚度≥8(KN/m2)。

现状修复的DN300、DN500给水管道(开挖施工)采用球墨铸铁管,管材质量符合《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08)》标准。

3)、基础及接口

基础:

顶管施工段污水管采用天然地基基础;

开挖施工段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采用120°

混凝土基础,做法详见06MS201-1第17页;

开挖段HDPE塑料管采用360°

砂石基础,做法详见06MS201-2第54页;

开挖段钢管和球墨铸铁管管底铺设150mm厚砂垫层(中、粗砂),具体做法参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4.6条。

接口:

顶管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采用钢承口(F型接头)双橡胶圈接口,做法详见附图;

开挖段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做法详见06MS201-1第23页;

HDPE管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做法详见《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P30~P32;

球墨铸铁管采用T型滑入式接口;

钢管采用埋弧焊接或法兰连接,焊缝质量检验应执行与符合如下标准及规范: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焊缝应按规范进行抽样射线检验,发现不合格的须根据GB50236-2011的规定处理。

(2).检查井

窨井

本次设计将顶管用工作井及接收井直接改造为污水检查井,各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做法详见附图。

其中过东亭港采用双管倒虹过河,W17、W18号井采用过河双管倒虹井,其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有压排水钢管段过二泉路W30工作井、W31接收井采用倒筑护壁井,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现状修复的d500、d600雨水管道新建雨水检查井采用φ1100混凝土模块式雨水检查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第21页;

现状修复的d800雨水管道新建雨水检查井采用φ1500混凝土模块式雨水检查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12S522第21页;

雨水检查井均为落底井,落底40cm。

现状修复的DN300、d400污水管新建污水检查井采用φ1100混凝土模块式污水检查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第22页。

压力排水管段设置的压力检修井采用φ2400砖砌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07MS101-2第25页,井内向上安装DN700X700钢制三通(带法兰盘)和盘堵,井外壁采用防水砂浆(1:

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防水剂)抹面,抹面厚20mm;

井内壁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衬里,水泥砂浆用M10,抹面厚度20mm,钢丝网采用10号钢丝,网眼为20X20,用1.5寸的铁钉钉入砖缝,以固定钢丝网。

间距为六皮砖,钢丝网距离砖壁10mm。

压力排水管段设置的排气阀井采用φ1400砖砌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07MS101-2第52页,井内向上安装DN100的快速排气阀。

压力排水管段设置的排泥阀井采用φ1400砖砌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07MS101-2第14页,井内向上安装DN300闸阀。

压力排水管段设置的排泥湿井采用φ1200砖砌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07MS101-2第58、59页。

压力排水管段设置的阀门井采用φ2400砖砌井,具体做法详见图集07MS101-2第25页,井内向上安装DN700蝶阀。

排水检查井内外抹面至井顶;

爬梯采用包塑钢爬梯或高分子复合材料构件;

位于道路上的检查井井盖与道路路面齐平,位于绿化带内的检查井井盖应高出地面20cm。

检查井井周加强:

本次由顶管、牵引用工作井及接收井直接改造而成新建污水检查井,道路范围内(除了W1、W6井)井顶板覆土为10cm,并在井顶板四周各做1m的钢筋混凝土搭板;

车道内井圈周围路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井周加固做法详见附图。

污水检查井井盖应标有明确的标识“污”。

排水检查井内应安装防坠网,防坠网形状为菱形或方形;

其网目边长不应大于10cm,防护网网体、边绳为高强度聚乙烯等耐潮防腐材料制成,网绳断裂强力≥1600N,防坠网冲击力≥500焦耳能量的冲击,网绳不断裂,承重不低于150千克以上。

防坠网合格测试:

用150千克重物置于网中2~3分钟后取出。

检查井筒壁、膨胀螺栓和窨井防护网。

要求井筒壁无破损,膨胀螺栓不松不折,防护网无破裂。

井盖井圈材料

井盖的荷载要求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标准。

车道范围外,井座井盖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材质,其承载能力需达到B125级,井圈采用混凝土预制;

车道范围内井座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材质,其承载能力需达到D400的标准。

建设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强度要求的井盖井座,但应满足上述相应承载力要求。

根据管道类别,井盖标识准确。

(3)、管道支墩

压力排水管道和给水管道支墩的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10S505。

(4)敷设方式

本工程现状管道修复段的雨水、污水、给水管道采用开挖施工,新建污水泵站压力排水管至锡山污水处理厂段污水管,除了过二泉路W30~W31段污水管采用牵引施工,其余压力污水管道均采用开挖施工;

W1~W29段污水管采用顶管施工。

顶管的施工工艺要求具体详见《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

牵引(定向钻进)施工工艺要求具体详见《排水管道定向钻进敷设施工及验收规范(试行)》。

本次设计W27~W28段污水管过现状DN600高压燃气在顶进方向和现状管道之间,可以考虑沿着现状管道之间打一排钢板桩围护,钢板桩的深度为现状管道底向下1m,具体要求以各单项管道主管单位的要求为准。

(5)、回填

1)管道沟槽回填:

车道范围外沟槽采用素土回填,密实度要求不小于85%;

车道内回填材料采用级配碎石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级配碎石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底,路面修复参照现有路面结构原样恢复。

2)检查井及其他井室周围的回填应符合下述规定:

现场浇筑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

路面范围内井室周围应采用级配碎石回填,其宽度不宜小于400mm;

绿化带范围内,采用素土回填。

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3)压力管段牵引工作井及接受井(设计均在绿化带范围内)回填采用素土回填,密实度要求不小于85%。

4)软基处理(进厂段160m左右压力污水管道位于(1-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内):

管道基下超挖60cm,回填片石至管基下15cm,上填15cm碎石后做管道基础。

5)沟槽回填的具体要求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条执行。

(6)管道封堵

对项目中新增预留支管处进行封堵

1)封堵位置:

位于支管与主管交汇井且靠近支管处的端头。

2)封堵材料:

考虑封堵为临时性封堵,采用水泥砖封堵,管径d600及以下采用24墙,d600以上采用37墙。

采用1:

2(体积比)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

3)封堵实施时间:

在管网公司对管道的视频检测完毕,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并确认后,项目总体验收之前进行封堵。

对新老管道接点的封堵及拆除:

1)临时性封头:

井深小于3m的采用37墙封堵,井深超过3m的采用条石封堵,采用1:

2)永久性封头:

管道封堵后,应在井外5米处进行开挖,挖除一节老管道,往新建管道方向灌注混凝土,封住管口。

完成后,对封头进行再次检查,保证完好性,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封头及管道的拆除:

所有封头及管道的拆除必须在干水情况下进行。

4)封堵时间:

在项目实施完毕具备运行条件后进行实施,封头封堵的拆除由现场实施部门组织实施,产权单位对质量同步进行检查。

(7).其它

本工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所示污水管标高均指管内底标高,坐标为无锡城市坐标系,污水井坐标均为井中心坐标。

重力流管道整改完毕且经检验合格后,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做闭水试验;

压力流管道整改完毕且经检验合格后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9.2.10执行压力试验,本次的有压排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为0.5Mpa,试验压力为1.0Mpa。

所用的管材及其配件、附件等应能满足要求

工程影响范围内污水管线处于运行状态,重要程度不高的,且管径较小的可以考虑用临时排水泵抽调;

重要程度高的,管径大的污水管施工时,涉及现状管的必须遵循先建后废的原则,保证管网运行。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其他管线的保护,当管道周边有高压电线杆时,须对电线杆基础进行保护。

管道顶进过程中,需要对道路及周边构筑物变形与形变进行监测,具体技术要求可以参见《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12.15条和13.1条。

本工程途经河道、国道、高速、地铁等众多特殊场地、需要改迁部分给水管道、穿过高压燃气管及中石化输油管道,施工前应征得水利、交通、轨道等主管部门及相关产权单位的同意,办理相关手续。

其中实施过312国道和沪宁高速污水管道经安全评估后实施。

过河段(W3~W4、W17~W18、W19~W20)污水管在施工前请施工单位先复核现状河床底标高,可根据现状河床底高程稍做调整,原则为管顶覆土2.0米,在河两岸设置污水管过河标志。

注意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如考虑交通影响的缓解措施,减少扬尘,施工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废物处理和运输等文明施工。

现状管上增设的检查井实施时需保证管道内污水顺畅的情况下进行,采用在管道周边先砌井后断管的原则进行,需要断水的封堵的,采用临时污水泵提升排至不受施工干扰的下游污水井。

施工过程中如遇不良土层,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在施工时,个别检查井(顶管井)的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做适当调整。

1.4工程施工条件

东亭污水主管网改造工程(上马墩路-锡沪路-锡山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管辖,工程途经河道、国道、高速、地铁等众多特殊场地、需要改迁部分给水管道、穿过高压燃气管及中石化输油管道,施工前应征得水利、交通、轨道等主管部门及相关产权单位的同意,办理相关手续。

工程沿已建道路及绿化带施工,施工场地相对狭窄,工程施工利用原有道路,要注意统畴安排,既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又要保证周边交通,工作安排上要求统筹考虑。

城中污水主管网改造施工,在主要路段的施工要求进行围挡隔离,以保证行人的安全,此间要做好车辆的导流工作。

1.5工程地质及气候条件

(1)、地质情况

根据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供的《东亭污水主管网改造工程(上马墩路~锡沪路~锡山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G2015188),本次新建的上马墩路W1~W12段污水管道及井基础主要位于(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资景南路W12~W14段污水管道及井基础主要位于(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锡沪路W14~W29段污水管道及井基础主要位于(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及(4-1)层粉土夹粉质黏土,新建锡沪路污水泵站~锡山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及井基础主要位于

(2)层粉质黏土,其中进厂段160m左右压力污水管道位于(1-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内。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表至20.00m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沉积物,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成8个主要层次;

各地基土层的分布规律见“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其特征描述如下:

(1-1)层杂填土:

道路绿化带内以素填土为主,灰色~黄灰色,湿,上部含植物根茎,下部以软塑状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夹少量碎石块;

道路人行道部位以杂填土为主,上部0.1~0.2m为水泥层,中部0.2~0.4m为碎石及灰土垫层,中密~密实,下部为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

厚度:

1.00~4.50m,平均2.16m;

层底标高:

-1.04~2.46m,平均1.41m;

层底埋深:

1.00~4.50m,平均2.16m。

该层土全场分布,土质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1-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色,流塑,含腐植物。

2.30~4.30m,平均3.28m;

-3.99~-1.41m,平均-2.93m;

5.20~6.30m,平均5.52m。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60KPa,压缩模量Es=3.66MPa,该层土仅在W18工作井及W44~W45工作井部位分布,为高压缩性土,力学性能差。

(2)层粉质黏土:

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夹兰灰色黏土条纹。

0.70~4.70m,平均3.55m;

-2.89~-1.74m,平均-2.14m;

4.90~6.80m,平均5.73m。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200KPa,压缩模量Es=8.02MPa,该层土除W18工作井及W44~W45工作井部位外全场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力学性能良好。

(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黄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含铁锰氧化物,夹粉土薄层及团块。

0.60~4.70m,平均2.52m;

-6.80~-2.69m,平均-4.72m;

6.40~10.90m,平均8.27m。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40KPa,压缩模量Es=6.46MPa,该层土全场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力学性能中等。

(4-1)层粉土夹粉质黏土:

灰色,湿~很湿,稍密~中密,含云母碎屑,夹粉质黏土薄层。

0.60~3.80m,平均1.95m;

-8.59~-4.39m,平均-6.26m;

7.90~12.00m,平均9.79m。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30KPa,压缩模量Es=7.90MPa,该层土在W5~W7工作井、W9~W32工作井及W37~W45工作井部位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力学性能中等偏差。

(4-2)层粉砂夹粉土:

灰色,饱和,中密,含云母碎屑,夹粉土薄层,主要矿物为石英。

0.50~10.10m,平均4.05m;

-16.19~-5.54m,平均-10.28m;

9.00~19.50m,平均13.80m。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50KPa,压缩模量Es=11.61MPa,该层土在W5~W7工作井、W9~W32工作井及W38~W43工作井部位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力学性能中等偏好。

(5)层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色,软塑~流塑,含腐殖质,夹粉土薄层。

1.60~9.80m,平均4.75m;

-16.21~-10.39m,平均-12.79m;

13.50~19.50m,平均16.05m。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10KPa,压缩模量Es=5.01MPa,该层土全场分布,为中偏高压缩性土,力学性能较差。

(6)层粉质黏土:

青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氧化物。

本次勘察该层未穿透。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210KPa,压缩模量Es=8.57MPa,该层土在W1~W7工作井、W24工作井及W28~W45工作井部位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力学性能良好。

(2)工程候条件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

冬季受大陆盛行的冬季季风控制,大多吹偏北风;

春、秋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天气多变,秋季秋高气爽。

常年(1981~2010年30年统计资料)平均气温16.2℃,降水量1121.7毫米,雨日123天,日照时数1924.3小时,日照百分率43%。

一年中最热是7月,最冷为1月。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连阴雨、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

二、施工部署

2.1项目施工目标

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工期120天,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10月2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2月16日。

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开工指令为准。

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为合格标准。

安全施工目标:

安全设施齐全,无重大机械、伤亡事故,一般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0‰以内,杜绝火灾;

高标准运行OHSAS28001:

2001安全保证体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达JGJ59-2011标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符合无锡市创建卫生城市的要求,争创文明工地。

环境保护目标:

高标准运行ISO14001:

2000环境保证体系,不出现重大环境投诉,水、气、声、渣做到达标排放;

现场道路、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全面硬化,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标识清晰。

道路场地通畅整洁,无污染现象;

任何施工或工地内生活污水,均需100%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地下管道;

杜绝蚊虫、苍蝇、鼠害、寄生虫在工地滋生;

施工垃圾及时清理,运至业主和环保部门所允许堆放地点区域;

施工噪音必须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选用性能良好、噪音低的新型机械设备,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对进场材料放射性等有害物的环保检测和竣工前室内环境检测达标率100%。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认真执行国家、江苏省、无锡市及有关施工安全生产条例和有关规定,施工期间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2项目组织机构

为保证工程能顺利实施,公司决定配备具体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的项目管理班子,成立项目管理机构,以利于对工程的管理,项目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技术负责人技术支持,质检、安全、资料、材料、预算等各自负责本职工作内容。

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项目各管理人员职责,从而有效对工程进行监控,本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网络见附图:

 

项目各管理人员职责如下:

项目经理:

1)组织、管理、领导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认真履行与业主的合同责任、权利和义务。

2)是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

3)负责协调公司总部生产资源和总部对现场服务的支持工作。

4)负责制定项目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创优目标的策划、组织、管理和落实。

5)负责组织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6)负责做好与业主、设计院、监理公司和各分包单位的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

1)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方案、技术措施和工序设计。

2)负责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落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领导做好施工详图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图设计工作,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深化详图设计协调的相关工作。

4)主持图纸内部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重点技术措施交底。

5)负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

6)组织技术培训工作,保证项目工程按设计、规范及施工方案要求施工。

7)负责土建、安装的技术协调工作。

8)负责项目与材料鉴定、测量复核及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9)领导工程材料鉴定、测量复核及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10)负责与业主、设计及监理之间的技术和设计联系与协调工作。

11)领导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及试验工作。

12)参与项目结构验收与竣工验收工作。

质检员:

1)严格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积极协助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做好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参加检查、复核工程的轴线定位、标高、尺寸。

3)负责对分项工程检查、签证,参加分部工作的验收,严格执行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的规定。

4)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全面检查、跟踪,发现质量隐患及时通知项目部组织整改,并跟踪检查。

5)协助项目材料员做好检验、试验状态的标识。

6)协助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轻微不合格及时处置,发现一般或严重不合格,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

7)参加项目部召开的工程质量会议,每天认真记好质量检查日记。

8)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